第1篇:被遗忘的角落叙事作文
被遗忘的角落叙事作文
【第1篇】
一个城市的弃儿,原本应独自流浪,寻觅它赖以生存的剩饭,现在却成了众人的焦点,是什么替代了它的位置呢?存活在那被人遗忘的角落。
城市中,小区内,大树上,最高的枝杈间,有一只流浪猫。没有人知道它是怎样上去的,只知道它在那颤栗的枝巅被困了三天三夜。
站在家里阳台上,用四十五度仰角望去,看见那弱小的身躯瑟缩着。后腿扒着树干,前腿小心翼翼的向前一点移,头探出来,树欲地面的距离映入它恐惧的双眸,既而猛的退回到原来的位置。
围观群众渐渐增多,一个小男孩走来,双手举着牛奶和猫粮喊“咪咪,快下来吧!咪咪别害怕。”回头对他爸爸说:“我们找梯子把它救下来好不好?”男人摇摇头:别管了,它有办法上去,就有办法下来。
一个中年妇女怀里抱着一只花猫,看看树上,头头是道的分析:“这只猫不会自己上去的,肯定是被住在高层的人扔下来,恰好落在了树杈上。现在的人就是没爱心!”说吧怜爱的看着怀中的宠儿。花猫乖巧的叫了一声,像是在讨好主人,又像是对上面的伙伴表示同情。
我拿起电话,想拨打消防热线把它救下来。却被父亲挂断,厉声呵斥:“不关你的事,快去学习!”
对不起,我无能为力救你。你哀叫吧,如果碰巧吸引好心路人的注意这样才会有一丝生机。一对夫妇看到了,女人说:“我们叫消防员把它救下来吧。”男人叹了一口气:“消防热线谁拨谁掏钱啊!
我恍然大悟,这才是流浪猫被困三天,无人们关注它,没人获救它的原因!
三天来,无数人在金钱的基础上给予它怜悯之心,谁又能抛开金钱,真正的行善呢?
正面炫耀自己对弱者同情,“看吧,我多么的关爱这个社会!“背面却早已想通”花钱救一只猫,不值啊!”善行就这样在金钱的推动下,丢在了被遗忘的角落。只有伸出援助之手的心,却没有伸出手的行动,留下的也只有枉然。
我拉上窗帘不去想它。第二天,听说流浪猫不慎摔了下来。万幸没有摔死。人们也许早已忘了这件事,那只猫也继续游荡在一个个被遗忘的角落,留下的是一颗颗跟着它的,还有人们的善行。
【第2篇】
尘封的黄梨木书架里有 几本被细灰浅浅覆盖的蓝色封皮的书,很古朴的那种。不像有人动过,因为一层灰土没有浅浅的漩涡状——就是大圈套小圈的形状的背印。
我想推开那玻璃质的书窗,只推了一点点。细小的灰尘又把我包围住了,我拿洁白的手帕纸抹灰,把它变成了青黑色,总算明亮一些了。我想主人怎么这么大的忘性:一段时间忘开书窗惹得书上全是灰,或一段时间关上书窗忘记来看看书。再推书窗,玻璃在轨道上发出沉沉的声响,但总是欣慰看到了那蓝封皮的书,晒了几年太阳,明显有点发白嘛!我不在意那书上的小拂尘,也不在意那吹出一口烟的装饰烟斗。
我在意的是众多书中最蓝的一本,我想去拿,忽然飞出一只小飞虫,我暗惊:这虫是不是“书呆子”专啃书,拿出了那本书,啊,是《庄子》,就是那本《逍遥游》、《秋水》的集册,我在被世俗遗忘的角落里发现了曾经高雅的它。
我想这本书之所以比别的书蓝,是否因为庄子的“自然之道”所保护——嘿,这只是想想。
爸爸原来给我说过一个庄子与惠施的“安知鱼之乐”的`故事,庄子与惠施辩论到底庄子知不知道鱼的乐趣。这种道自然比世俗美丽的多,有趣的多。
随便翻翻,“庄生化蝶”对于自己的疑惑也好像很具思想性,不知是蝶梦我还是我梦蝶,世俗之人儿,你可对自己认识吗?
作为《庄子》里两个最具代表性的文章,是思想家高深的道中道,不难说,世俗之人是“道”不出来的。因为,世俗遗忘了这些高雅的文化——古典文化!
这个被世俗遗忘的角落,被书香熏陶的圣地不是被娱乐八封所能攻陷的,最起码有人关注文化,最起码没有别人还有我。
灰,灰四散,灰四散的房间,那已不是灰,是道!
我并不喜欢无聊的娱乐,它带不给你文化和内涵,其实它就是世俗,世俗是肤浅的,而道是无形的,它可以让你听见鸟鸣都微微一笑,首先,这不是被人逗笑的,面对世间美好的东西,你就会觉得天地之大,容纳万物,心中生出的是欣喜。
不经意的往后一靠,是那黄梨木的书柜,多么质朴无华啊,《庄子》在群书中如此闪烁不正因很质朴吗?其实,其他的书也有它们闪光的所在,只不过我从来都注意特别的,如果有空,我还是有可能去博览其他的书,诸子百家不是一般人所能模仿的,因为每个人的思想铸造出一本书,当你吸收每一本精华,将思想亦正想想,亦反想想,正与反的结合不正是更高更远的精华。
第2篇:被遗忘的角落
被遗忘的角落
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过路风景,在不经意间就与我们擦身而过,这不能怪我们不仔细观察,因为芸芸人海,旮旯角落,能够引起我们驻足思忖的时候又有多少呢?
在我的家乡,一座老商业大夏的旁侧有一条窄长的小巷,对面是熙攘纷乱的闹市区。自小时候起,我就看见在小巷路旁,有一家卖凉粉的小摊,不算大,旁边的冰柜上面都贴满了冰棍包装纸,从远处观睇,很是显眼。
摊主是一位随和意善,四十出头的妇女,她总是坐在凉粉摊旁,从不大声叫卖。没生意时,只是耐心地看报,日复一日,天热的时候,她脖子上挂着湿毛巾,手里扇子不停的摇曳。下雨的时候,她会将摊子迁往避雨处。
女人似乎很开朗,常常和巷内来往的行人打招呼,不认识的就以微笑替代,她的笑宛如一朵初开的鲜花,清新,很容易存留在记忆中。可能这种微笑太富感染力,这条巷内竟然有很多人都认识她。
自从到了夏天,我时常会去她的摊子上买凉粉,时间久了,倒也与她熟悉起来,平日里嘘寒问暖令我倍感亲切,有很多人都喜欢到她那儿买凉粉,她的凉粉不仅新鲜,美丽,而且从不缺斤少两。她还特别会配作料。酸辣香甜,经过她的精心调制,碗内的食物一搅和,立即散发出迷惑人心的美
味。如宝石般晶莹、嫩滑的凉粉,让人吃了欲罢不能。有一次去她那儿,竟忘记了带钱,她还主动给我称凉粉,热情的服务,爽朗的一笑,令我至今犹为感动。
时光如小桥流水般潺潺流过。
已经记不清有多久没去吃她的凉粉,一天我忽然发现女人常坐的小摊位置空了。后来,听住在那条巷内的朋友讲,女人因为儿子的昂贵学费,已外出打工多时。一种莫名的惆怅涌上心头。真希望,那女人早点回来,我们能再次吃上美味的凉粉。
每天,这条街上行人依旧川流不息,没人因为一个曾经卖给他们凉粉的女人不见了而停步,一切还是原来的样子。
唉!人世太忙,整日忙忙碌碌。为了谋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全神贯注中度过。路上纵有万种风情,也无动于衷,却不知道错失了多少美好的东西啊!
人生如此短暂,归根到底,我们不过是尘世间的匆匆过客,或许不知哪天我们也会从他人的记忆中被湮灭。
这段曾经伫足在我心底的过路风景,使我懂得,美好生活的本身意义便是保持一颗美丽的心,去发现路边一个又一个美丽的风景
第3篇:被遗忘的角落
“被遗忘的角落”――中等生的心理探究华茂外国语学校初中部程建杰在跨入二十一世纪之时,中国就已开始大力提倡学生减负,到最近一两年更是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实施新课程改革,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教育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这种变革就是要把当前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或者说是“数字”教育)全面地转变成为素质教育,让教育真正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作为教学工作者,更是作为班主任,我理所应当地要融入到当前教改的大潮,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努力使自己的工作面向全体学生,立足每位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在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体过程中,愉快地主动地接受各方面的培养,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为以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尽管有这种新的理念作为我工作的指导思想,并积极的想付之于行动,但在一年多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却遇到了巨大的阻力
第4篇:被遗忘的角落
被遗忘的角落
黄河长江,中国人的母亲河,她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华夏子孙,也孕育了千年的华夏文明.凡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谁会不知道黄河长江呢?谁会不知道他们发源于唐古拉山与巴彦克拉山呢?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两座山在青海境内呢?近几年由于环湖赛的举办,青海湖也闻名于世,青海湖成为很多人心中的一个梦,碧水蓝天成了环湖赛的背景颜色.可是又有谁知道它位于青海呢?近年掀起的一股探究藏文化的热潮,人们第一个想到的是去西藏感受藏文化,可是又有几人知道青海大约100万的藏族也有悠久的历史呢?2010年的玉树地震震惊全国,全国人民也知道了在中国西北有个地方叫玉树,可谁又有几个人知道玉树仅仅是青海的一个县呢?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说出来让青海人太心酸了,中国13亿人们也似乎将这个西北角落给遗忘了。可是遗忘并不代表不存在,青海
第5篇:被遗忘的角落
被遗忘的角落
何显荭
只要谁提到班里的差生,十个老师九个头疼。为什么呢?不仅扯班上的平均分不说,而且还破坏班上纪律。有几个差生“名声”是好的,好事没有他,坏事准有他。连带着班主任隔三岔五地进出校长办公室和政教处挨训。所以,大多数的老师总是摇着头说:烂泥扶不上墙,随他去吧!只要上课不捣蛋、不添乱子,就烧高香了。“双差生”这种提法本身就不够科学,容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一颗受伤的心是很敏感、很脆弱的,需要我们老师、家长倍加呵护。
一、用正确的眼光看待差生。有的老师戴着有色眼镜去对待他们,总是说:瞧他那笨头笨脑的,就是个没出息的样,只要不添什么乱子就行了。这些都是消极的态度。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去肯定、相信每一位学生。只要我们相信他会变成一位好学生,那么他就一定会成为一位好学生。初中阶段是从儿童过渡到成年的
第6篇:被遗忘的角落
被 遗 忘 的 角 落
——浅议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于楼学校魏涛
2012年2月,国家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科目的新课程标准具体内容,其中语文学科降低了写字要求,而增加了20篇要背诵的经典作品。从中,作为长期耕耘在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应该了解和领会新课标的思想和内涵。毋庸置疑,朗读是背诵的基础。如果没有好的方法去朗读,学生就不能很好地对课文表情达意,如果不去朗读和背诵文学经典作品,也不能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只有通过朗诵甚至达到背诵,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领悟经典作品的内涵和精华。
诚然,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中的四个环节,四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然而,长期以来,笔者发现:我们的语文老师往往把教学重点侧重于文章的分析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上。因此而忽略了“朗读”这一重要环节。古人云:“诗缘
第7篇:被遗忘的角落
被遗忘的角落
秋日的黄昏,总是伴着落叶的舞动,荻带着一身的落寞,悠悠地走进枫叶林,踩着那些干枯的,失去绿色的落叶,声音在脚底响起。荻蹲了下去,慢慢拾起一枚叶子,一颗泪珠无声地落在叶子上。
荻其实是喜欢上学的,记得刚一进入学校,班主任的脸上充满着难以言表的笑,荻喜欢上了班主任,尤其是他的那句“我不以成绩衡量每一个学生”更是让荻的心暖暖的,有这样一个公平的老师,他再不用担心因为成绩不好而不被老师喜欢了。可就在那次考试后,荻的座位就被老师定格于后三排,老师说,以成绩排座位,可以激发差生的学习动力。
于是,荻开始认真了,他上课认真的听,下课认真的练,可是无论荻怎么努力,由于他基础太差,成绩得不到提高,座位依旧临着窗,靠着墙。慢慢地,荻发现,老师眼睛的焦点总是在前排的尖子生身上,很少看后面,荻尝试着与同桌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