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变的杂文随笔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8-28 07:12:2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愁变的杂文随笔

愁变的杂文随笔

刚刚站完岗,回到门岗室,掏出静音多时的手机,发现有很多尚未来得及读的消息,有组群的,有好友的,还有母亲的,母亲的尤其多,足足七八条。

我忙解锁读之,生怕我家老太太有什么急事。当我凝视着满屏的白底黑字的文字,或两三个字为一条,或两三行字为一条,无一例外,全都是在规劝我做一个敞敞亮亮、诚诚实实的平凡人。

我赶紧回复一句,向母亲阐明适才的忙碌。母亲秒回,跟我说崔大爷(母亲的好哥们)现在正准备去深圳,那边有个工程,想带我过去干,工资很高,一天能达到三百块钱,而且工作还不累,另外每顿饭还有十块钱的补助。

我说:“这挺好啊。”

母亲言道:“我也觉得还行。老崔的话可信,跟他混,错不了。”

“活儿是不错,那也得等我四月末回去的呀,这边总不能直接撂摊子吧。”

“我知道。可是我不想让你干那个活儿,毕竟不长远。我呢,现在就希望你能早点儿回来,咱在家找份工作,交五险一金的,然后你再找个女朋友,结婚,生孩子,踏踏实实过小日子。”

类似的话我已经记不清老太太讲过多少遍了,貌似我耳朵里都长出了将近五毫米厚的茧子,可仍未能阻止这类言语钻入我的耳朵,刺激我的神经。

所谓老生常谈,怕也不过如此尔。诚然,我却对此反驳不得,毕竟这是每一位父母的共同的心愿,不变的心声。

“怎么不言语了?”母亲问我。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我隔了能有十余秒,才发过去这句话。

我想母亲能够通过我的回复窥察我的心思,毕竟我们娘俩已经三十年的关系了,她比任何人都了解我,我不会因为她这番内心独白而感动不已,痛哭流涕,不会,倘使会,那便不是我了。

倒不是我不懂得感动,也不是我不懂得感激,只是我并不是一个安于现状,能够始终如一坚持同一种生活形态的`人。对此,母亲跟我聊过许多次了,无论是促膝长谈,还是隔屏倾诉,却始终未能改变我之心性。

“你这孩子……哎,”停顿了好久,母亲这才继续说道,“我看看天气暖和,早餐能否火起来,要是能,咱娘俩哪儿也不去,就干买卖。要是不火,我打算出去再挣几年钱,然后你赶紧回来,找份固定的工作,顺便帮着看麻将摊。你也知道,你爸他根本就不行,干点儿活就急眼,我现在只要瞅见他,就犯。”也不知怎么,每当谈及父亲,母亲气就不打一处来。

“别这么累,知不知道,身体要紧。”我劝母亲说。

“我知道。但是……”

“别把问题扯到我身上啊。我觉得咱家的生活水平还算可以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至于太过于拼命挣钱。你又不是不知道,有不少人就是因为拼命挣钱,结果钱是挣了不少,可一多半送给医院了。除非……”

话到嘴边,我却不忍再往下说了。实话固然真诚,但讲出来难免会遭人忌讳,况且对方还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我知道你想要说什么。想要挣的钱留给家人,不给医院,要不身体健健康康的,要不出了什么事直接死掉。”母亲把我想讲却不忍心讲的话讲了出来,且还不忘宽我之心,“傻儿子,你老妈我出去工作,什么时候不开心,不痛快了。我觉得在外面更好,有吃有喝,啥也不用管,啥也不用操心,多好。我现在呀,瞅见你爸才更容易生病呢,气的,气大伤身,你知不知道。可出去工作呢,从来不生气。”

我不晓得母亲这番话是否为心里话,但愿是。可细一品咂,话中不乏有对我的责备,好像我是在避世离俗,向天涯身心惬意,轻抖笔字迹添愁。

然而我还是不建议母亲出去打工,不为别的,只因为家里需要她,姥姥也好,麻将摊也好,都需要母亲。我想,母亲也不希望揽重责于一身,好像缺少了她,地球就不转了似的。

“想要让我不离开家也行,你得听我的。”隔了许久,母亲似乎别有用心地来这么一句。

我迅速打好一排字,却迟迟没有按下发送键,我忽然嗅到了一股不算浓烈的,轻微的威胁的味道,比之适才的责备要严厉溪刻得多。

“不是,你这话啥意思?”我把那行字删了,重新打出来一行,发送过去。

“你想啊,你不在家,让我一天到晚跟你爸待在一起,脑袋都大了。是,你姥姥也不希望我出去,可生活若是不如意,再加上心情也不好,是不是更容易得病啊。”

“……”我半晌无语,两手握住手机,两个大拇指离手机屏幕上的拼音字母只有不到一厘米远,可就是按不下去其中的一个字母,仿佛那两个大拇指正被千万斤重量死死拴住,只能后退,无法前进。

“怎么又不说话了?”母亲问。

“我突然发觉,跟你聊不明白。”我苦笑不已地说。

“你还是你,几个月过去了,丝毫没变。”母亲叹道。

“是啊,一点儿都没变。我还是你儿子,我还是那个你熟悉的儿子。”

我想,我的话再简单,再直白不过了,母亲一定能听懂。

其实,我又何尝不想改变呢?

改变固有的思维,不要总是希冀着新的环境能够让自己获得重生。大的环境如此,无论我走到哪里,环境是不会因为我一个人发生丝毫改变的。既然环境未变,我呢,也就未变。

改变固有的认知,不要一味否定安之若素、一成不变的生活就是痛苦不堪的。便如现在的我,这几个月下来,所谓生活,不也是安之若素、一成不变的吗?这种生活痛苦吗?不堪吗?我想过逃避吗?坦白地说,想过,但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允许我逃避,那么我也只能从中寻觅精神层面的喜悦和快乐,也好尽量让自己忘掉曾几何时的烦闷郁结。诚然认知未变,我心亦未变。

改变固有的想法,我深知自己的思想太过于黑暗、晦涩了,一些经历让我看清了一些东西,但我从未选择闭上眼睛行走于江湖,反而是佩戴上了一副比显微镜还要高度数的眼镜,更深邃,更高远地追溯问题的本质。以至于,我讲的话,我写的字,即使在夜深人静,无灯无光时,它却还在发亮,回荡在我耳边,展露在我眼前。只是那种亮,发污,发贼,并不通透。

真实如我,竟不自觉会哂笑自嘲,所谓真实,究竟有何用?

内心的波澜,转瞬间变得如死水般沉寂,我呆呆凝视着与母亲之间的对话,很想打出些字来,跟母亲谈谈自己的感受。可翻来覆去打出三四句话,没一句是令我满意的。索性,只能跟母亲重复那么一句,“等我四月末回去的。”

第2篇:愁古杂文随笔

真要说我最早喜欢的历史向cp就是项羽和虞姬了,虞姬我喜欢她大概是崇拜她的气概与美吧,项羽却是想破了脑袋也没明白。

小时候看史书,项羽的画像是真可以拿来辟邪的,但是我居然不因此而讨厌,只是有一种莫名的怜惜,那么万丈豪情心胸阔达的一个人,能够指挥千军万马,却死于心机之谋。

软软的哀愁怜悯吧。毕竟,从某种角度上看,我和项羽,其实也颇为相像,哀愁,其实也是为了自己而哀愁吧,项羽能留下英名百世,我又能如何呢,也许,会潦倒在某个昏暗的巷角,如丑恶的寄生虫,因为,我无法相信这个世界的善意啊——你很好,只是我不相信你。

说回汉营。不知为何,看出了这位霸王的影子的韩信我却一点喜欢不起来。

对韩信,是那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吧。能够用兵如神,却在人心间如天真的孩童啊。因为他的能力与心性反差过大,才会让我有这种难以置信与厌弃? 君臣的悲剧,大抵,从他有了个典例吧。所以我才会很坚决地站萧韩啊,不然整天被虐得死去活来,消受不起呀啦啦啦,虽然这对也没甜到哪去?

想想觉得我受霸王别姬的影响真的很大,后来喜欢的孙策,也很有些项羽的神采。因为一时过错,竟造成了死局,好像项羽啊,一生都打胜仗,一输,便决定了死的结局。

我站的cp和项羽好像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我最喜欢的平良就没有。

我记得我从三年级就开始喜欢项羽和虞姬,虞姬一度更是痴迷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但我觉得我能喜欢他俩真不容易啊!家里有提到他们的书有,啊,只有一本白话版本的史记。大概,是某一天我闲极无聊翻了两下就恰好看到了?从逻辑上,好像,也没错,假如三年级的我能看得进史记的话。

但是若说我喜欢的cp里最令我匪夷所思的,却是平良了。史记里他俩传记排一起,知道两人之后排cp倒不难,难的是,从我搬家时考古出的本子里的残稿看出,我以前喜欢的,是平酱和他的妻子,我想写的那故事情节我觉得还真挺感人,那么,我是如何转了cp,甚至连我喜欢过他们都忘了的真是好问题啊……

不过平良这两位真的是,甜到,炸裂啊哈哈。

啊,如果不深思历史原型的话。在贴吧里看过很多说他们俩聊天故意说些幼稚的话,因为平时看得太清楚了,所以希望能难得糊涂一回啊,若是一直那么清楚通透,就太累了。想想是啊,两个人都太聪明了,看得太清楚了,不知道会不会让两个人相处时反而不知如何开口?不知会不会遇上两难之事时反而比凡人还要迷茫犹疑?

若会,我很高兴,却也怀疑;若不是,我会怅然,也无奈。我只能说:子房先生,丞相,天冷了,进屋喝口热茶吧。

我想他们,都是绝世的风流人物啊,真是恨君生我未生啊,若能亲眼见见这些早已化为纸上魂的人的风姿,那就真真是三生三世何能有此殊荣啊!

唉,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酻明月。

第3篇:愁古杂文随笔

愁古杂文随笔

真要说我最早喜欢的历史向cp就是项羽和虞姬了,虞姬我喜欢她大概是崇拜她的气概与美吧,项羽却是想破了脑袋也没明白。

小时候看史书,项羽的画像是真可以拿来辟邪的,但是我居然不因此而讨厌,只是有一种莫名的怜惜,那么万丈豪情心胸阔达的一个人,能够指挥千军万马,却死于心机之谋。

软软的哀愁怜悯吧。毕竟,从某种角度上看,我和项羽,其实也颇为相像,哀愁,其实也是为了自己而哀愁吧,项羽能留下英名百世,我又能如何呢,也许,会潦倒在某个昏暗的巷角,如丑恶的寄生虫,因为,我无法相信这个世界的善意啊——你很好,只是我不相信你。

说回汉营。不知为何,看出了这位霸王的影子的韩信我却一点喜欢不起来。

对韩信,是那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吧。能够用兵如神,却在人心间如天真的孩童啊。因为他的能力与心性反差过大,才会让我有这种难以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今宵有雨今宵愁杂文随笔

天空落下了几滴雨滴

是云对大地的思念

淅淅沥沥中

大地感受到了云的温暖

阴雨绵绵

思绪万千

小时候的故事映入眼帘

那时候的雨

很凉

很急

很沁人心脾

泥泽地里充满了我们的斑斑足迹

清水河里留下了我们的欢声笑语

母亲做了温暖的汤

喝在身上

暖在心里

长大以后

雨变的越来越少

对故乡的思念却越来越多

没了雨中的你追我赶

没了对于雨的期盼

我又想起了母亲的汤

身上多了些许的凉意

雨啊

你承载了小时候的故事

过渡了现在的期盼

让远在异乡的我重温了少时的梦

那依稀可见的几滴雨

落在了大地

寄托了我对故乡无限的乡愁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今宵有雨今宵愁杂文随笔

今宵有雨今宵愁杂文随笔

天空落下了几滴雨滴

是云对大地的思念

淅淅沥沥中

大地感受到了云的温暖

阴雨绵绵

思绪万千

小时候的故事映入眼帘

那时候的雨

很凉

很急

很沁人心脾

泥泽地里充满了我们的斑斑足迹

清水河里留下了我们的欢声笑语

母亲做了温暖的'汤

喝在身上

暖在心里

长大以后

雨变的越来越少

对故乡的思念却越来越多

没了雨中的你追我赶

没了对于雨的期盼

我又想起了母亲的汤

身上多了些许的凉意

雨啊

你承载了小时候的故事

过渡了现在的期盼

让远在异乡的我

重温了少时的梦

那依稀可见的几滴雨

落在了大地

寄托了我对故乡无限的乡愁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愁变的杂文随笔word格式文档
下载愁变的杂文随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