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七言绝句《夜筝》原文赏析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8-18 07:12:2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唐诗七言绝句《夜筝》原文赏析

唐诗七言绝句《夜筝》原文赏析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唐诗七言绝句《夜筝》原文赏析,希望有所帮助!

【原文】

《夜筝》

唐代: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赏析】

若要把白居易《琵琶行》裁剪为四句一首的绝句,实在叫人无从下手。但是,《琵琶行》作者的这一首《夜筝》诗,无疑提供了一个很精妙的缩本。

“紫袖”、“红弦”,分别是弹筝人与筝的代称。以“紫袖”代弹者,与以“皓齿”代歌者、“细腰”代舞者(李贺《将进酒》:“皓齿歌,细腰舞。”)一样,选词造语十分工整。“紫袖红弦”不但暗示出弹筝者的乐妓身份,也描写出其修饰的美好,女子弹筝的形象宛如画出。“明月”点“夜”。“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倘如“举酒欲饮无管弦”,那是不免“醉不成饮”的。读者可以由此联想到浔阳江头那个明月之夜的情景。

次句写到弹筝。连用了两个“自”字,这并不等于说独处(诗题一作“听夜筝”),而是旁若无人的意思。它写出弹筝者已全神倾注于筝乐的情态。“自弹”,是信手弹来,“低眉信手续续弹”,得心应手;“自感”,弹奏者完全沉浸在乐曲之中。唯有“自感”,才能感人。“自弹自感”把演奏者灵感到来的一种精神状态写得惟妙惟肖。旧时乐妓大多都有一本心酸史,诗中的'筝人虽未能像琵琶女那样敛容自陈一番,仅“暗低容”(暗:àn,黯淡)三字,已能使读者想象无穷。

音乐之美本在于声,可诗中对筝乐除一个笼统的“弹”字几乎没有正面描写,接下去却集中笔力,写出一个无声的顷刻。这无声是“弦凝”,是乐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无声是“指咽”,是如泣如诉的情绪上升到顶点所起的突变;这无声是“声停”,而不是一味的沉寂。正因为与声情攸关,它才不同于真的无声,因而听者从这里获得的感受是“别有深情一万重”。

诗人就是这样,不仅引导读者发现了奇妙的无声之美(“此时无声胜有声”),更通过这一无声的顷刻让读者去领悟想象那筝曲的全部的美妙。《夜筝》全力贯注的这一笔,正是《琵琶行》中“冰泉冷涩弦疑绝,凌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一节诗句的化用。

但值得读者注意的是,《琵琶行》得意的笔墨,是对琶乐本身绘声绘色的铺陈描写,而《夜筝》所取的倒是《琵琶行》中用作陪衬的描写。这又不是偶然的了。清人刘熙载说:“绝句取径深曲”,“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背面、旁面,须如睹影知竿乃妙。”(《艺概》)尤其涉及叙事时,绝句不可能像叙事诗那样把一个事件展开,来一个铺陈始末。因此对素材的剪裁提炼特别重要。诗人在这里对音乐的描写只能取一顷刻,使人从一斑见全貌。而“弦凝指咽声停处”的顷刻,就有丰富的暗示性,它类乎乐谱中一个大有深意的休止符,可以引起读者对“自弹自感”内容的丰富联想。诗从侧面落笔,收到了“睹影知竿”的效果。

第2篇:唐诗七言绝句《遣怀》原文赏析

唐诗七言绝句《遣怀》原文赏析

《遣怀》是作者回忆昔日的放荡生涯,悔恨沉沦的诗。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唐诗七言绝句《遣怀》原文赏析,希望有所帮助!

【原文】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注释】

1、落魄:漂泊。

2、楚腰:楚灵王好细腰的典故。这里均指扬州妓女。

3、青楼:指妓女居处。

【翻译】

飘泊江湖生活潦倒,常常载酒而行。放浪形骸沉溺美色,欣赏细腰轻盈。

十年扬州不堪回首,竟是一场春梦;留连青楼,只落得个薄情郎的声名。

【赏析】

首句追叙扬州生活:寄人篱下。二句写放浪形骸,沉湎于酒色。以“楚王好细腰”和“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两个典故,形容扬州妓女之多之美和作者沉沦之深。三句写留连美色太久,十年冶游,于今方才省悟。四句写觉醒后的感伤,一生声名丧失殆尽,仅存青楼薄幸之名。自嘲自责,抑郁诙谐。

《全唐诗话》说,吴武陵看了杜牧这首诗,即以他的《阿房宫赋》向崔郾推荐,杜牧于是登第。

【鉴赏】

此追忆扬州岁月之作。杜牧于公元833-835年(文宗大和七年至九年)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府任推官,转掌书记,居扬州。当时他三十一、二岁,颇好宴游。从此诗看,他与扬州青楼女子多有来往,诗酒风流,放浪形骸。故日后追忆,乃有如梦如幻、一事无成之叹。这是诗人感慨人生自伤怀才不遇之作,非如某些文学史所论游戏人生,轻佻颓废,庸俗放荡之什。《唐人绝句精华》云:“才人不得见重于时之意,发为此诗,读来但见其兀傲不平之态。世称杜牧诗情豪迈,又谓其不为龊龊小谨,即此等诗可见其概。”

诗的前两句是昔日扬州生活的回忆:潦倒江湖,以酒为伴;秦楼楚馆,美女娇娃,过着放浪形骸的浪漫生活。“楚腰纤细掌中轻”,运用了两个典故。楚腰,指美人的细腰。“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韩非子·二柄》)。掌中轻,指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见《飞燕外传》)。从字面看,两个典故,都是夸赞扬州妓女之美,但仔细玩味“落魄”两字,可以看出,诗人很不满于自己沉沦下僚、寄人篱下的境遇,因而他对昔日放荡生涯的追忆,并没有一种惬意的'感觉。“十年一觉扬州梦”,这是发自诗人内心的慨叹,好像很突兀,实则和上面二句诗意是连贯的。“十年”和“一觉”在一句中相对,给人以“很久”与“极快”的鲜明对比感,愈加显示出诗人感慨情绪之深。而这感慨又完全归结在“扬州梦”的“梦”字上:往日的放浪形骸,沉湎酒色;表面上的繁华热闹,骨子里的烦闷抑郁,是痛苦的回忆,又有醒悟后的感伤。

这就是诗人所“遣”之“怀”。忽忽十年过去,那扬州往事不过是一场大梦而已。“赢得青楼薄幸名”—最后竟连自己曾经迷恋的青楼也责怪自己薄情负心。“赢得”二字,调侃之中含有辛酸、自嘲和悔恨的感情。这是进一步对“扬州梦”的否定,可是写得却是那样貌似轻松而又诙谐,实际上诗人的精神是很抑郁的。十年,在人的一生中不能算短暂,自己却一事无成,丝毫没有留下什么。这是带着苦痛吐露出来的诗句,非再三吟哦,不能体会出诗人那种意在言外的情绪。

前人论绝句尝谓:“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胡震亨《唐音癸签》),杜牧这首绝句,可谓深得其中奥妙。这首七绝用追忆的方法入手,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三、四两句固然是“遣怀”的本意,但首句“落魄江湖载酒行”却是所遣之怀的原因,不可轻轻放过。前人评论此诗完全着眼于作者“繁华梦醒,忏悔艳游”,是不全面的。诗人的“扬州梦”生活,是与他政治上不得志有关。因此这首诗除忏悔之意外,大有前尘恍惚如梦,不堪回首之意。

第3篇:唐诗七言绝句《遣怀》原文赏析

唐诗七言绝句《遣怀》原文赏析(共11篇)由网友 “芝芝”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唐诗七言绝句《遣怀》原文赏析,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篇1:唐诗七言绝句《遣怀》原文赏析

唐诗七言绝句《遣怀》原文赏析

【原文】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注释】

1、落魄:漂泊。

2、楚腰:楚灵王好细腰的典故。这里均指扬州妓女。

3、青楼:指妓女居处。

【翻译】

飘泊江湖生活潦倒,常常载酒而行。放浪形骸沉溺美色,欣赏细腰轻盈。

十年扬州不堪回首,竟是一场春梦;留连青楼,只落得个薄情郎的声名。

【赏析】

首句追叙扬州生活:寄人篱下。二句写放浪形骸,沉湎于酒色。以“楚王好细腰”和“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两个典故,形容扬州妓女之多之美和作者沉沦之深。三句写留连美色太久,十年冶游,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夜筝原文及赏析

夜筝原文及赏析

原文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赏析

若要把诗,无疑提供了一个很精妙的缩本。

“紫袖”、“红弦”,分别是弹筝人与筝的代称。以“紫袖”代弹者,与以“皓齿”代歌者、“细腰”代舞者(李贺《将进酒》:“皓齿歌,细腰舞。”)一样,选词造语十分工整。“紫袖红弦”不但暗示出弹筝者的乐妓身份,也描写出其修饰的美好,女子弹筝的形象宛如画出。“明月”点“夜”。“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倘如“举酒欲饮无管弦”,那是不免“醉不成饮”的。读者可以由此联想到浔阳江头那个明月之夜的情景。

次句写到弹筝。连用了两个“自”字,这并不等于说独处(诗题一作“听夜筝”),而是旁若无人的意思。它写出弹筝者已全神倾注于筝乐的情态。“自弹”,是信手弹来,“低眉信手续续弹”,得心应手;“自感”,弹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唐诗七言绝句《已凉》原文赏析

唐诗七言绝句《已凉》原文赏析

韩偓《香奁集》里有许多反映男女情爱的诗歌,《已凉》是最为脍炙人口的一篇。其好处全在于艺术构思精巧,笔意含蓄。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唐诗七言绝句《已凉》原文赏析,希望有所帮助!

【原文】

《已凉》

韩偓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注解】

1、绣帘:一作“翠帘”。

2、猩血:一作“猩色”,猩红色。屏风:一种用来遮挡和做隔断的东西。画折枝:一作“画柘枝”,指图绘花卉草木。

3、龙须:属灯心草科,茎可织席。这里指草席。

【译文】

门外是碧绿的阑干,门上绣帘低垂;狸红色的屏风,描画着曲折的花枝。

大床铺着八尺龙须草席,锦被缎褥;天色正当转凉,却还未到寒冷之时!

【白话译文】

翠绿色的栏杆外绣帘儿低垂,猩红的屏风上画着草木花卉。

龙须草织成的席子铺上锦褥,天气已凉却还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唐诗《听筝》赏析

唐诗《听筝》赏析

导语:以下跟着小编来赏析一下唐诗《听筝》吧!

听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注释

1、金粟柱:古也称桂为金粟,这里当是指弦轴之细而精美。

译文

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

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

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

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

赏析

“听筝”应是听奏筝有感。但从题意看似乎应作“鸣筝”来得有味,来得生动。描摹了一位弹筝美女,为博取青睐而故出差错的情态。透视心理状态,洞察入微,描写细腻婉曲,十分传神。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唐诗七言绝句《夜筝》原文赏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唐诗七言绝句《夜筝》原文赏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