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在哪里》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8-16 07:12:3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雾在哪里教案

19雾在哪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的字词。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吧?【猜谜: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打一自然现象。)】谁来猜猜? “雾”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个生字,你有好办法记住它吗? 预设:加一加:雨+务=雾。

同学们,雨字头的字大多与天气有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与“雾”有关的一篇课文。

【板书课题:19雾在哪里】请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同学们,请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本课的生字,并标出自然段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两遍。

同学们,任务完成了吗?老师考考你们。【课件出示带音节的生字】 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

现在我们来分组读,看看哪组读的更精彩?

生字你们都认识了,那这些词语你们会读吗?【课件出示词语:云雾、淘气、顽皮、于是、岸边、变暗、街道、桥梁、甚至、一切、躲在、消失】

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 一起读一读吧。

三、观察探究,指导书写

同学们,快乐写字的时间又到了,请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的结构特点及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跟着书空。【课件播放动态笔顺】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们,读了课文,谁能说说“雾”这个孩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淘气、顽皮)

为什么说雾是一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 预设:因为他喜欢把东西藏起来。

同学们,请快速读课文,找找雾都把什么藏起来了?在课文中用“__”标出来。

预设:雾把大海、天空、海岸、城市都藏起来了,最后把自己也藏了起来。

五、课堂小结,快乐作业

1、课文写的是什么?

2、把生字和相对应的拼音连起来。甚

wán

shèn

liáng

duǒ

jiē

3.读句子,选填同音字。(只填序号)

①岸

②暗

(1)河()上的草长得很茂盛。(2)太阳下山了,周围渐渐()下来。(3)我国的海()线很长。

4、总结

同学们,你在这节课有哪些收获?放学后把课文讲给朋友们听一听吧。

板书:雾在哪里

大海

天空

海岸

自己

第2篇:《雾在哪里》教案

《雾在哪里》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雾在哪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认读“淘、藏”等10个生字;正确书写“暗、街”等7个字。正确认读“淘气、无论、岸边”等词语;正确书写“大海、海水、船只”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能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子;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书写“躲、失”等字;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能用“什么”说话。

难点:体会“甚至”在语境中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有雾的时候是什么情景。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多媒体电脑、图片。

教学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结合图片揭示课题

1、回顾谚语:我们积累过识天气的谚语,能谈谈知道雾的哪些知识?(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雾是什么样的?(大雾弥漫;远处的景物模糊看不清;只能大约看到建筑物的轮廓;空气很潮湿等。)

3、展示云遮雾绕山的山川、云雾弥漫的树林等图片。(板书课题)

二、读文识字,整体把握

1、教师示范读,学生听读,并圈画出不懂的字词。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读课文,指导学生反复练习难度的句子,如第6自然段的长句子“不久……,有限的散步”。

4、借助拼音,自读词语。

(1)第一组:“甚至、消失、藏起”,重点指导正音。

(2)第二组:“桥梁、淘气、岸边、应该”。

重点指导识记:梁——为何有“三点水”有“木”(渗透自理);该——刻、孩(与形近字区别)。

5、默读课文,想一想淘气的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获取信息的方法:雾说的几句话,分别说出了他依次藏起的东西。教师出示句式,指导整体把握:雾,是个又淘气有顽皮的孩子,它把……藏了起来。要求学生用连接词把雾藏起了什么说完整。

三、朗读感悟“雾的自言自语”

1、学生自由练读雾说的几句话。

2、教师示范指导,前三句读出淘气的感觉;后两句读出思考后有了新主意的惊喜。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暗淡、消失”两个词语,观察本课要写的“暗、消、失”三个字,分析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2、动笔临写。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雾”,还学了雾的淘气,它藏起了很多东西。

六、作业:背熟生字和词语。

七、板书设计

第十九课:雾在哪里

淘气、顽皮、藏起了

八、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躲藏、海岸、淘气、悠闲、应该、甚至、桥梁。

2、雾把整体世界藏起来,世界变成什么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朗读感悟第2~5自然段

1、自由读第2~5自然段,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内容联练习说话。

出示:淘气的雾把、藏了起来,无论、还是、都。

2、学习第2自然段,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教师引读课文,相机指导“无论、还是、都”要连读,并适当强调,读出一切都不见了的景象。

3、同桌互读课文第3自然段,边朗读边想象画面。

4、朗读第4、5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好顿号的停顿,理解和体会“甚至”的含义。

三、练习说话

1、想象说话:淘气的雾朦朦胧胧,像一层纱笼罩着大地,它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出现什么情况?

2、出示图片,开拓思路:出示云雾弥漫的山川、树林、学校等图片,图片下方辅以句式: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它把、藏了起来,无论、还是、都。

3、同桌练说,说出景物的特点和情趣。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街、躲、该、散”4个字,学生观察分析,交流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共同点:“街”是左右结构,其他三个都是左右结构,左右部件紧密穿插。

2、学生独立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展示评改。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雾,并且学了雾是个淘气和顽皮的孩子,他会藏起很多东西。这样对于雾有了一定的了解。

六、作业:背熟生字和词语,并且学会复述课文。

七、板书设计

第十九课:雾在哪里

淘气、顽皮、笼罩、山川、树林、学校

八、课后反思

第3篇:雾在哪里

《雾在哪里》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切、久、散、步”4个字。

2、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

3、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无论„„还是„„都„„”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书写“切、久”等字;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能用“无论„„还是„„都„„”说话。

难点:体会“甚至”在语境中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有雾的时候是什么情景。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19课《雾在哪里》,认识了雾,雾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谁来说一说?

2、是的,淘气又顽皮的雾可真神奇!看看大屏幕(出示雾说的话),自由读一读,读出雾的淘气。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 “现在我要把海岸藏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19.雾在哪里(教案)

19雾在哪里(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雾、淘”13个生字,会写“于、论”等8个字,会写“于、无论”等15个词语。

2.朗读课文,想象雾淘气、顽皮的样子,读出雾说话的语气。仿照课文例句,说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

必备品格

3.能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雾是什么样子,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

读好雾说话的语气,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生活情趣,热爱自然景物。

关键能力力格

【教学难点】养成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12

个生字,会写8

个生字,会写本课15

个词语。(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出雾说话时的语气。仿照课文例句,说说雾来时的景色。(重点)

【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二年级《雾在哪里》教案

二年级《雾在哪里》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雾在哪里》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认读“淘、藏”等10个生字;正确书写“暗、街”等7个字。正确认读“淘气、无论、岸边”等词语;正确书写“大海、海水、船只”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能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子;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书写“躲、失”等字;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能用“什么”说话。

难点:体会“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雾在哪里》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雾在哪里》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