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李清照《念奴娇》全词翻译赏析
李清照《念奴娇》全词翻译赏析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译文] 春天的娇花即将开放,嫩柳也渐渐染绿。寒食节即将临近,又到了令人烦恼的时日。
[出自] 李清照 《念奴娇·萧条庭院》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销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注释:
有斜风细雨:“有”原本作“又”,据别本改。
寒食:节令名,清明节前一天(或说清明前两天)。相传起于晋文公悼介之推事,以介之推抱木焚死,就定于是日禁火寒食。节后另取榆柳之火,以为饮食,谓“新火”。
宠柳娇花:【《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十】前辈尝称易安“绿肥红瘦”为佳句。余谓此篇“宠柳娇花”之语,亦甚奇俊,前此未有能道之者也。
险韵:即用生疏冷僻、难押韵的字做韵脚。
扶头酒:容易饮醉的酒。口语中常称上头、缠头。能让人精神振作的好酒,饮多则易醉。一说“扶头”为酒名。晨饮少量淡酒以醒神志,谓之扶头。酒醉逾夜,晨以淡酒饮之,便于醉者清醒,俗曰投酒。杜牧《醉题五绝》:“醉头扶不起,三丈日还高。”贺铸《南乡子》词:“易醉扶头酒,难逢故手棋。”
玉阑干:白玉石栏杆。
慵倚:音雍,懒。倚:靠。
被冷香消新梦觉:【清彭孙遹《金粟词话》】李易安:“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皆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词意并工,闺情绝调。
香消:香炉中的香已烧尽。
初引:叶初长。
清露:词出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于是清露晨流,新桐初引。”两句话。【清王又华《古今词被冷香消新梦觉忽悲忽喜,乍远乍近,斯为妙耳。如游乐词,须微着愁思,方不痴肥。李春情词本闺怨,结云“多少游春意”、“更看今日晴未”,忽尔拓开,不但不为题束,并不为本意所苦,直如行云舒卷自如,人不觉耳。
译文1:
萧条冷落的庭院,吹来了斜风细雨,一层层的院门紧紧关闭。春天的娇花即将开放,嫩柳也渐渐染绿。寒食节即将临近,又到了令人烦恼的时日,推敲险仄的韵律写成诗篇,从沉醉的酒意中清醒,还是闲散无聊的情绪,别有一番闲愁在心头。远飞的大雁尽行飞过,可心中的千言万语却难以托寄。
连日来楼上春寒泠冽,帘幕垂得低低。玉栏杆我也懒得凭倚。锦被清冷,香火已消,我从短梦中醒来。这情景,使本来已经愁绪万千的我不能安卧。清晨的'新露涓涓,新发出的桐叶一片湛绿,不知增添了多少游春的意绪。太阳已高,晨烟初放,再看看今天是不是又一个放晴的好天气?
译文2:
小庭院冷落清寂,斜风细雨。得宠的柳、撒娇的花,怎禁得起重门深户,严严关闭。这近寒食的鬼天气。有意挑个险韵,诗又作起。一杯扶头早酒,提提精神。总归闲得难过,烦闷之极!一行行大雁分班飞过,一肚子心事,它不管传递。
这几天偏赶上春寒、春阴,落下四面窗帘,栏杆懒倚。拥被越睡越凉,熏香早已灭熄,早已梦醒在床,没有理由不起。楼外花木,晨露如洗,梧桐枝叶,发芽新绿,天高云敛,多少引逗一些游春之意。但看今天它会不会晴霁。
译文3:
深邃萧条的庭院里又吹进斜风滴下细雨,我且把重重大门紧紧关闭。嫩柳柔条,娇花吐艳,寒食将近,却偏偏逢着这阻碍出游的恼人天气。险韵新诗已经作成,大醉之后也已清醒,却感到一种闲愁悄然升起。大雁已经飞回北方,成千上万的心事又能凭谁传递?
连日来春寒料峭,楼上四面低垂着帏帘,我闷坐楼中,已懒于凭栏眺望。纵使栏杆倚遍,又有何用?锦被清冷,炉香已灭,刚入梦乡便被寒冷冻醒,即使忧愁烦恼,也不由我不起床。清晨甘露轻流,嫩绿的桐叶开始滋长,给人增添了多少游春之意。太阳已经升上天空,烟霭也已散尽,看今天是否是个晴暖天气?
赏析:
这首词当作于南渡之前。明诚出仕外,词人独处深闺,每当春秋暇日,一种离情别绪便油然而生。这首词写的就是春日离情。
“萧条庭院”句写词人所处的环境,给人以寂寞幽深之感。庭院深深,寂寥无人,令人伤感;兼以细雨斜风,则景象之萧条,心境之凄苦,更觉怆然。一句“重门须闭”,写词人要把门儿关上,实际上她是想关闭心灵的窗户。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这两句由斜风细雨,而想到宠柳娇花,既倾注了对美好事物的关心,也透露出惆怅自怜的感慨。“萧条庭院”句遣辞造句上,也显示了词人独创的才能。“宠柳娇花”是以和易安名句“绿肥红瘦”相比美,以其字少而意深,事熟而句生,足见锤夫。其中可以引申出这么一些意思:春近寒食时节,垂柳繁花,犹得天宠,人来柳阴花下留连玩赏,花与柳便也如宠儿娇女,成为备受人们爱怜的角色。其中又以人之宠爱为主体奈何临近寒食清明这种多雨季节,游赏不成,只好深闭重门,而花受风雨摧残,也“恼人”之列。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由天气、花柳,渐次写到人物。“险韵诗”,指用冷僻难押的字押韵做诗。“扶头酒”是饮后易醉的一种酒。风雨之夕,词人饮酒赋诗,借以排遣愁绪,然而诗成酒醒之后,无端愁绪重又袭上心头,“别是闲滋味”。一“闲”字,将伤春念远情怀,暗暗逗出,耐人寻味。“征鸿过尽”句点上片主旨,是虚写,实际上是用鸿雁传书的典故,暗寓赵明诚走后,词人欲寄相思,而信使难逢。 “万千心事”,关它不住,遣它不成,寄也无方,最后还是把它深深地埋藏心底。
“楼上几日春寒”句拓开一层,然仍承“万千心事”意脉。连日阴霾,春寒料峭,词人楼头深坐,帘垂四面。“帘垂四面”,是上阕“重门须闭”的进一步发展,既关上重门,又垂下帘幕,则小楼之幽暗可知;楼中人情怀之索寞,亦不言而喻了。“玉阑干慵倚”,刻画词人无聊意绪,而隐隐离情亦其中。征鸿过尽,音信无凭,纵使阑干倚遍,亦复何用!阑干慵倚,楼内寒深,枯坐更加愁闷,于是词人唯有恹恹入睡了。可是又感罗衾不耐春寒,渐渐从梦中惊醒。心事无人可告,唯有托诸梦境;而梦乡新到,又被寒冷唤回。其辗转难眠之意,凄然溢于言表。“不许愁人不起”,多少无可奈何的情绪,都包含这六字之中,词人为离情所折磨而痛苦不堪,又因明诚外出而实有此情,并非虚构。虚虚实实,感人至深。
从“清露晨流”到篇终,词境为之一变。此前,词清调苦,婉曲深挚;此后,清空疏朗,低徊蕴藉。“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写晨起时庭院中景色。从“重门须闭”,“帘垂四面”,至此帘卷门开,顿然令人感到一股盎然生意。日既高,烟既收,本是大好晴天,但词人还要“更看今日晴未”,说明春寒日久,阴晴不定,即便天已放晴,她还放心不下;暗中与前面所写的风雨春寒相呼应,脉络清晰。以问句作结,更有余味不尽的意味。
这首词选本题作“春情”或“春日闺情”。全词从上片的天阴写到下片的天晴,从前的愁绪萦回到后面的轩朗,条理清晰,层次井然。词中感情的起伏和天气的变化相谐而生,全篇融情入景,浑然天成。是一首别具一格的闺怨词。
第2篇:《念奴娇》全词翻译赏析
《念奴娇》全词翻译赏析
“门外满地香风,残梅零落,玉糁苍苔碎”出自柴望《念奴娇》
念奴娇
春来多困,正晷移帘影,①银屏深闭。唤梦幽禽烟柳外,惊断巫山十二。②宿酒初醒,③新愁半解,恼得成憔悴。鬅鬆云鬓,不忺鸾镜梳洗。④
门外满地香风,残梅零落,玉糁苍苔碎。⑤乍暖乍寒浑莫拟,⑥欲试罗衣犹未。斗草雕栏,买花深院,做踏青天气。晴鸠鸣处,⑦一池昨夜春水。
【注释】
①晷(ɡuǐ):日影。
②巫山十二:巫山神女的居所,此指梦中与情人的相聚。
③宿酒:隔夜犹存的余醉。
④鬅(pénɡ)鬆(sōnɡ)云鬓,不忺(xīn)鸾镜梳洗:虽然自己头发散乱,却没心情对镜妆扮。
⑤玉糁(sǎn)苍苔碎:梅花的花蕊零碎地散落在青苔上。糁,颗粒。玉糁,指掉落的花蕊。
⑥乍暖乍寒浑莫拟:忽寒忽暖的天气不可琢磨。拟,揣度。
⑦鸠:指斑鸠。
【参考译文】
春季的天气让人增添困意,日光推着帘影飞移,屏风紧紧地掩闭。杨柳边的鸟啼将我从梦中唤起,惊断了我的巫山云雨。昨晚的醉意此时才刚散去,消淡一半的新愁又从心中涌起,恼恨得我憔悴了脸皮。蓬松着散乱的头发,不愿对镜梳洗。
门外香风满地,那是残梅飘落散发的气息,遍布苔藓的地面上全是落梅玉蕊一般的碎粒。这忽冷忽暖的天气,让我想试穿罗衫却总是心中犹豫。雕栏内玩着斗草的游戏,买来鲜花种植在自家院里,不用外出,自己创出一番踏青的天地。晴日里斑鸠啼鸣的地方,一池昨夜的春水在轻轻地漾溢。
【赏析】
这首代言体的词写的'也是闺情。春天正是多困时节,但此词中女子的“困”则缘于“惊断巫山十二”,因为情人的分别,自己孤单零落,备感生活的无聊、孤寂,于是饮酒入梦以打发时间。下片则写早春季节气候多变,女子尚犹豫该不该增添罗衣,但眼见窗外已是百花盛开,斗草、踏青种种活动正可展开。于是听着斑鸠的鸣叫,女主人公的心情也渐渐开朗,思索着如此美丽的春天,怎可独守闺房,自找苦吃?此后的结果不难想象,女子也正像窗外的鸟儿一般在春天的大好时光中尽享人生的美丽。
第3篇:李清照念奴娇赏析
李清照念奴娇赏析
念奴娇这个词牌名虽然很多诗人都用过,但是李清照这个念奴娇却显得更出众。下面小编带来的是李清照念奴娇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它叙写了寒食节时对丈夫的怀念。开头三句写环境气候,景色萧条。柳、花而用“宠”、“娇”修饰,隐有妒春之意。接着写作诗填词醉酒,但闲愁却无法排解,已有万般怨尤。一句“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道出词人闲愁的原因:自己思念远行的丈夫,“万千心事”却无法捎寄。下阕开头三句,写出词人懒倚栏杆的愁闷情志,又写出她独宿春闺的种种感觉。“不许愁人不起”,写出作者已失去支撑生活的乐趣。“清露”两句转写新春的可爱,因之产生游春心思。结尾两句最为佳妙:天已放晴,却担心是否真晴,那种心有余悸的感觉,表现得极为凄迷。
“萧条庭院”句写词人所处的环境,给人以寂寞幽深之感。
第4篇:《念奴娇过洞庭》全词翻译赏析
《念奴娇过洞庭》全词翻译赏析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
①这首词作于宋孝宗乾道二年。当时词人因谗言被贬职,从桂林北归,途中经过洞庭湖。
②岭海:即岭南。
③萧骚:萧条稀少。
④挹:舀。
⑤斟:往杯子或碗里倒。
译文
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垠,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顷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