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医学院第三期团校培训心得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8-09 07:12:1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广东医学院第三期团校培训心得

作为一名二级学院学生会的干部,所以参加了这次第三期团校培训,为期两天的理论培训中,从华南师范大学的陈岸涛教授和学校党委宣传部吴征宇部长的讲座中,让我对学生干部以及学生干部在团学工作中扮演的角色有了新的认识。此次团校培训围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识、开展团学组织工作”的主题,在主讲嘉宾的字字句句中,或多或少感受到他们对校园活动和团学组织干部的关注。此次培训中,我对校园活动有了一些新的看法:

一、正确理解大学校园文化

每所高校,都有属于自己的校园文化,它指在校园中被广泛师生认同,能够带带传承的优秀校风和传统。正如广东医学院的“立志、立德、求真、求精”的校训,“严谨诚实、勤恳好学、文明守纪、团结奋进”的学风,这些都属于校园文化。

而这些校园文化的传承和体现,则需要通过校园的文化活动去体现。正因为如此,我们就需要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慎重慎思,在陈岸涛的讲座中提到了“大学精神的本质”,他理解的大学文化精神包含了三个方面——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导向精神。通过在学生会两年的学习,我是这样理解三种精神:

(一)创造精神。我们都提倡不能将大学作为一个“专职的技能培训所”看待,是因为我们追求的高等院校走出来的学生,不仅仅是一个动手能力强学生,更要是一个综合素养较高的学生,让其走到社会能够将社会中一些陈旧东西改进,而不是照葫芦画瓢的工作。

(二)批判精神。我们每年学校都会举行各式各样的校园活动,结合我们学校自身情况,很多学生都提出了“活动质量必须提升”的呼声,究其原因就在于活动数量多,活动的宗旨和目的不明确,用一句话概括“为了活动而活动”。所以作为学生干部,每一次活动的举办,我们不能只把重心放在对活动的前期组织上,更要把重点分一部分放在活动的效果评估上,对活动中的糟粕进行批判提出,只有意识到这点,才能真正提升我们校园活动的质量。

(三)社会导向精神。雅斯贝尔斯(1883-1969)提过这样一个观点:大学是一个由学着和学生共同组成的最求真理的社团。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出大学和社会的本质区别,大学中主要的人物不是商人、官员、政要人物、市井之徒,而是学生和老师,因此大学中必须存在着一种不畏惧最求真理的氛围,因此我们都要形成一种意识——大学文化应该引导社会文化而不受制于社会。但很多时候,我们都曾遇到一个现实的现象:各种团学组织中,有些学生干部为个人利益,勾心斗角;为求职位“攀升”对指导老师“卑躬屈膝”等等。而这些现象就是受到社会中的个人拜金主义、官位主义的影响,所以才有一“学生会是藏污纳垢之地”的极端说法。所以,作为一个学生,至少在大学这样一个不等同于现实的社会的“小社会”中,我们更应该做到善其身,明其道,在各种活动去认识并纠正社会带给我们的不良影响,同时作为学生干部,更要以身作则,为大学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校园文化活动的问题存在作为学生干部,我们组织很多活动,有时甚至需要通宵熬夜,绞尽脑汁去搞活动,这次团校培训让我重新思考了以往对活动的定义。

首先,我们认为,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课余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满足学生需求就可以。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大学活动的内容应该能针对性提升学生的各种发展,同时也应该明确这些“发展”是否正确,比如在医学院校中开展类似商贸的“跳蚤市场”,这种活动的方式新颖,但在组织时,我们是否更应该将活动的主题和目的明确,定为“为毕业生和新生物品交换提供平台”而不是“培养学生商业意识”上。

其次,我们一直认为校园活动只是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让其多才多艺的一种手段,而忽视对其精神上的收获。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从很多时候看,我们认为大学生是一个成熟的个体,应通过活动让其发展自身能力,从而只注重到活动的开展带来的一种预期,但却忽视活动过后的成效。同时,我们医学院校很多活动的目的在于增加学生生活趣味和对于一些技能的实际操作上,而定位在对学生精神层面的教育很少,因为我们习惯性地将这些思想的教育托付给我们的思品课、毛邓三理论课上。所以,作为学生干部,我们应该反思我们曾经对学生活动的错误认识,应该该反思我们的活动是否只为了取悦同学,应该反思我们组织的活动是否经常虎头蛇尾,本末倒置。

总而言之,作为学生干部,我们首先是学生,接着才是干部。所以,我们在组织活动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站在同学的角度出发,为我们的同学负责,为我们的活动负责。在活动的整个进程中,应该有明确的活动目的,不能只重视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而忽视活动带来的效果和作用;同时,团学组织作为一个届届更新的组织,我们应该秉持一种批判的态度,对于错误我们必须指证剔除。

思考学生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XX.12.12

第2篇:广东医学院第三期团校培训心得

广东医学院第三期团校培训心得 ——重新认识校园文化及学生干部的行动

作为一名二级学院学生会的干部,能参加这次第三期团校培训,我感到很荣幸,因为在为期两天的理论培训中,从华南师范大学的陈岸涛教授和学校党委宣传部吴征宇部长的讲座中,让我对学生干部以及学生干部在团学工作中扮演的角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此次团校培训围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识、开展团学组织工作”的主题,在主讲嘉宾的字字句句中,我都能感受到他们对校园活动和团学组织干部的重视。在此次培训中,我对校园活动有了新的认识:

一、正确理解大学校园文化

每所高校,都有属于自己的校园文化,它指在校园中被广泛师生认同,能够带带传承的优秀校风和传统。正如广东医学院的“立志、立德、求真、求精”的校训,“严谨诚实、勤恳好学、文明守纪、团结奋进”的学风,这些都属于校园文化。

而这些校园文化的传承和体现,则需要通过校园的文化活动去体现。正因为如此,我们就需要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慎重慎思,在陈岸涛的讲座中提到了“大学精神的本质”,他理解的大学文化精神包含了三个方面——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导向精神。通过在学生会两年的学习,我是这样理解三种精神:

(一)创造精神。我们都提倡不能将大学作为一个“专职的技能培训所”看待,是因为我们追求的高等院校走出来的学生,不仅仅是一个动手能力强学生,更要是一个综合素养较高的学生,让其走到社会能够将社会中一些陈旧东西改进,而不是照葫芦画瓢的工作。

(二)批判精神。我们每年学校都会举行各式各样的校园活动,结合我们学校自身情况,很多学生都提出了“活动质量必须提升”的呼声,究其原因就在于活动数量多,活动的宗旨和目的不明确,用一句话概括“为了活动而活动”。所以作为学生干部,每一次活动的举办,我们不能只把重心放在对活动的前期组织上,更要把重点分一部分放在活动的效果评估上,对活动中的糟粕进行批判提出,只有意识到这点,才能真正提升我们校园活动的质量。

(三)社会导向精神。雅斯贝尔斯(1883-1969)提过这样一个观点:大学是一个由学着和学生共同组成的最求真理的社团。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出大学和社会的本质区别,大学中主要的人物不是商人、官员、政要人物、市井之徒,而是学生和老师,因此大学中必须存在着一种不畏惧最求真理的氛围,因此我们都要形成一种意识——大学文化应该引导社会文化而不受制于社会。但很多时候,我们都曾遇到一个现实的现象:各种团学组织中,有些学生干部为个人利益,勾心斗角;为求职位“攀升”对指导老师“卑躬屈膝”等等。而这些现象就是受到社会中的个人拜金主义、官位主义的影响,所以才有一“学生会是藏污纳垢之地”的极端说法。所以,作为一个学生,至少在大

学这样一个不等同于现实的社会的“小社会”中,我们更应该做到善其身,明其道,在各种活动去认识并纠正社会带给我们的不良影响,同时作为学生干部,更要以身作则,为大学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校园文化活动的问题存在作为学生干部,我们组织很多活动,有时甚至需要通宵熬夜,绞尽脑汁去搞活动,但这次团校培训让我有了新的认识,思考了以往对活动的定义。

首先,我们认为,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课余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满足学生需求就可以。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大学活动的内容应该能针对性提升学生的各种发展,同时也应该明确这些“发展”是否正确,比如在医学院校中开展类似商贸的“跳蚤市场”,这种活动的方式新颖,但在组织时,我们是否更应该将活动的主题和目的明确,定为“为毕业生和新生物品交换提供平台”而不是“培养学生商业意识”。

其次,我们一直认为校园活动只是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让其多才多艺的一种手段,而忽视对其精神上的收获。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从很多时候看,我们认为大学生是一个成熟的个体,应通过活动让其发展自身能力,从而只注重到活动的开展带来的一种预期,但却忽视活动过后的成效。同时,我们医学院校很多活动的目的在于增加学生生活趣味和对于一些技能的实际操作上,而定位在对学生精神层面的教育很少,因为我们习惯性地将这些

思想的教育托付给我们的思品课、毛邓三理论课上。所以,作为学生干部,我们应该反思我们曾经对学生活动的错误认识,反思我们的活动是否只为了取悦同学,反思我们组织的活动是否经常虎头蛇尾,本末倒置。

总而言之,作为学生干部,我们首先是学生,接着才是干部。所以,我们在组织活动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站在同学的角度出发,为我们的同学负责,为我们的活动负责。在活动的整个进程中,应该有明确的活动目的,不能只重视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而忽视活动带来的效果和作用;同时,团学组织作为一个届届更新的组织,我们应该秉持一种批判的态度,对于错误我们必须指证剔除。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第三届团校培训,我相信我们学生干部都能从中有所收获,从现在做起,积极进取。

基础医学院学生会副主席:陈驰

2011年12月12日

第3篇:广东医学院第三期团校培训心得范文

广东医学院第三期团校培训心得范文

作为一名二级学院学生会的干部,所以参加了这次第三期团校培训,为期两天的理论培训中,从华南师范大学的陈岸涛教授和学校党委宣传部吴征宇部长的讲座中,让我对学生干部以及学生干部在团学工作中扮演的角色有了新的认识。此次团校培训围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识、开展团学组织工作”的主题,在主讲嘉宾的字字句句中,或多或少感受到他们对校园活动和团学组织干部的关注。此次培训中,我对校园活动有了一些新的看法:

一、正确理解大学校园文化

每所高校,都有属于自己的校园文化,它指在校园中被广泛师生认同,能够带带传承的优秀校风和传统。正如广东医学院的“立志、立德、求真、求精”的校训,“严谨诚实、勤恳好学、文明守纪、团结奋进”的学风,这些都属于校园文化。

而这些校园文化的传承和体现,则需要通过校园的文化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第三期团校开学典礼发言稿

亲爱的同学们:

首先我代表校团委对参加团校学习的全体学员表示祝贺,这既是你们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更是我们共青团后备军队伍进一步壮大的喜事。你们将在以后的团校学习中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了解我党、团的历史,了解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只有居安思危,只有独立自主才能够长久的生存和发展下去。对于一个人只有不断的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学会独立的管理与面对自己才能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从某种意义上讲,进入团校学习,与同龄人相比,是政治生活中的先知先觉,是获得一个全面发展的机遇,是满载老师信任的荣誉,是自己对自我的一个检验。也许有同学认为:我到现在还没入团是不光荣的,其实不是,我们团校的宗旨是不仅培养新团员,而且要培养优秀的团员和团干部。所以,希望同学们端正自己的思想认识,珍惜这次学习的机遇,对自己严格要求,在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团校培训心得

团校培训心得体会

这次我很荣幸成为团校的学生。经过了团校生活,学习了共青团章程后,我对“共青团”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认识,了解了团的性质,奋斗目标,基本任务,还了解了她的先进性和影响力。

那么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共青团员,我想应该具备几个方面。

1、要具有先进政治思想,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加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蚀,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要具有刻苦学习的精神和勤奋工作的态度,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勤学习,勤思考,勇于创新,认真工作,关心同学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切实为同学,为班级服务。

3、要具有“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作风,要在学习,生活,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虚心向他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团校培训心得

团校培训心得体会

为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增强学院团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公共卫生学院团委决定开展第四届团校培训。通过开展培训活动,重点加强对团校干部管理能力、电脑操作能力、交流与沟通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共同促进基层团组织的建设与发展。我十分荣幸能参加本次团校培训,在这次干部培训中,真的让我学到了许多平时学不到的东西,也把我带到了以往所未涉及的思考领域。通过老师们的深入引导,让我可以从自身出发去理解如何做好一名学生干部。

在开班仪式中团委刘卫红书记提到:不要局限于具体事务性工作,提高统筹与协调能力、创新能力、领导能力,学会融会贯通,促进毕业与就业。刘书记特别提到,我们的本职是学习,同时为同学服务。不断武装自己,提高自己,争取成绩名列前茅;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团校培训心得

团校培训心得

2011年3月19号下午,河职院第五期业余团校正式开班,开班仪式也圆满落下帷幕。而我做为第五期2班的其中一员我感到非常的荣幸,无比的自豪。下午陈海明副处长发表了讲话,让我感受匪浅,认识到了坐在这里的目的,明确了自己的地位。

紧接着,我们2班班主任谢新苑老师发表了讲话。帮我们认识到了共青团这个词的含义。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年轻人的队伍,他肩负着重任,为中国共产党输送人才,是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从唐宋开始,“青年”一词已经开始出现,特别是在五四运动后,促进了青年一词的广泛应用,而且流传至今。共青团,是共产主义,青年,团体。在此过程谢新苑老师讲得比较清楚,我们对此的了解也比较清晰。

接着进入主题,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广东医学院第三期团校培训心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东医学院第三期团校培训心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