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方法只是个传说吗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8-07 07:12:2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写作的方法只是个传说吗

写作的方法只是个传说吗

写作的方法只是个传说

当前社会上比较流行开办诸如写作培训班之类的课外学习班,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常为此四处奔波挑选适配的学习班。

殊不知这类学习班往往是一些师德有问题的老师捞取不义之财的骗术伎俩,为人师表的他们不在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却跑到外边开办所谓补习班,看起来是帮助孩子提高成绩,其实是把课堂上的知识分成几份分发给孩子们而已。可惜我们可爱的家长们却浑然不觉间如同飞蛾扑火,把辛苦挣的血汗钱拱手送给那些所谓的“恩师”,补交了党和政府用心良苦为祖国的花朵减免的学费。而事实上写作的方法根本就不曾存在过,只不过是个传说。

生活中,有不少朋友曾向我谈及写作的问题

说就怕遇见写东西,比如总结啊,报告啊,心得体会啊啥的,更谈不上敢去主动参加征文活动,读别人写的小文章感觉脍炙人口,自己却有心无力,只能羡慕不已,更是对那些洋洋洒洒几十万字,似乎能穿越时空,纵横大地的作家简直就拜服的五体投地了。我淡淡一笑:老兄你太幽默了,如果你把平时和朋友们闲聊轶闻趣事时所说的话,用文字稍作艺术加工后表达出来其实就是很不错的文章啊。只不过平时我们把写文章看的太深奥,总觉得有一套自己很陌生的神秘的无往不利的方法,而事实世上根本没有所谓固定的写作方法,就是人们认为有,也不过是某些人为的规则,比如明清时期就流行开来至今还有些许影响的八股文,还有从西汉就开始沿用至今的公文写作形式等等,都是一些俗成的规则而已,正如鲁迅先生说的: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不是什么“大师”,当然也无权点评大师们的创作,只是个在语言艺术的大海边玩耍的孩子,偶然拣起一两个贝壳,在闲暇之余和爱好文学写作的朋友们交流下生活的体会和感受。个人感觉要写出值得一读的文章平时在以下几方面要留意。

最基本的文学写作素质要多少具备些。

文学写作素质最基本方面包括对语言文字的涉猎面和理解程度,字词句章循序而进,别跟我说连汉语字词典和成语词典都没看上一遍,你能写出文字精彩的文章。中国汉语里常用的字大概三千多点,最起码其形和其意要能了解个大概,可别像小品里的“白云大妈”那样七天憋出六个字来,当然这是说笑了。写作素质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语言的运用上,这体现在处于不同语境中的文字处理的感情色彩上,我们的汉语之所以精妙不仅在于其造型美观适宜书法,更在于文字的情感性,每个词语和成语都有其感情色彩,或喜或悲,或褒或贬,所表达出的意境当然也迥然不同,在这方面素质上的提高有点难度,需要朋友们平时多积累语言,多体会语言运用在不同语境中的情感。所以一个具有较高写作素质的人不仅在语言运用上能驾轻就熟,而且还必须是个情感丰富的人,他们会为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思念而愁绪重重,也会为苏东坡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壮而激情澎湃。当然这种多愁善感的情绪不定或多或少会对我们一些青年朋友的心理健康有影响,但只要朋友们处理得当,别陷入太深应该能调节的好。我以前有个高中女同学就容易陷入太深,据当时常去她家玩的一些她的闺蜜讲,她特喜欢看琼瑶的小说,常一个人看的泪雨绵绵,像这样就太投入了。我不要求朋友们读书读的以泪洗面,但最起码要有感触就可以了,就像有不少读过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的朋友虽然很感慨,却大可不必为农村出身想出人头地就必须苦苦奋斗的孙少安的前途而担心,也不必为精神境界虽高但命运多舛的孙少平的人生而忧虑,始终别忘了文学作品只是根据生活艺术加工的,读文章也好,写文章也好,都是在体验和感觉现实,是一种精神和情操的陶冶,那不代表真实的生活。文学素质的提高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想象力的'培养,想象力就是创造力,古往今来,所有科学的发展无不是依靠人类的想象力,没有想象力便没有自然科学的飞跃,没有想象力便没有人类社会科学的繁荣,没有想象力便没有人类向往外太空,不断把目光投向更遥远的宇宙的探索。文学艺术是一种社会科学,其发展当然离不开人们的想象力,而文学创作想象力的培养绝非是朝夕之间一蹴而就,这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的文学素质,就像是被苹果砸过头的人有千千万万,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只有善于思考的牛顿一样,你要问我为何他能发现而其他人怎么发现不了,我也说不清楚。

最起码的文化修养的功底要深浅得有些。

何为“文化”,这个问题有不少朋友也曾问及过,其实“文化”一词是个很广泛的概念,迄今没有严格、精确而稳定的解释,我个人觉得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非物质遗产以及传承这种遗产的人们对其的接纳、发展和延续,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共同的非物质财富,包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惯、风土人情、生活方式、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等。人们平时说的文化一般指科技知识,比如人们常说的:这个人很有文化。而其实仅仅掌握一些知识对提高文化修养从而进行文学创作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不要跟我说你不清楚历史,就能写出内涵丰富的文章。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民族风俗也是丰富多彩,文学艺术更是灿若繁星。纵观我国的历史时期的演变和文学历史的发展,人们不难看出很多历史巨著往往是文学的创作,而很多文学巨著又往往是历史的概括,前者比如著名的《史记》,《资治通鉴》等等,后者比如著名的四大名著等,还有现在的金庸大侠的十四部武侠小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无一不把故事的发展放置于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中,从而展开人物形象的刻画。所以读懂历史对文学创作来说是至关重要,我国的历史文化悠久而且底蕴深厚,读懂历史并不是仅仅知道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要了解推动历史进步、创造华夏文明的平民大众,更要从王朝兴衰更替中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当然仅从对文学写作来说,并不要求朋友们对历史有更深入的研究,都要像博物馆的研究员那样没必要。“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往今来,多少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最终繁华落幕化为一片片荒冢,多少盛世天朝、文治武功难逃兴衰成败成为一段段纷争。历史的车轮就是这样无情,它留下的永远只是痕迹,从历史的烟尘中,朋友们只要明白:真正的看懂历史就是看懂了荣华富贵和生死,从而就真正看懂了人生。能懂得这个道理就已经足够了,它会在潜移默化里对文学创作起着很大的作用。提高文化修养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要了解我国的国学文化艺术,仅就帮助写作来说并不要求大家非得像国学大师们那样详细研读古代文化,琢磨甲骨文、分析文言文,这都不必要,但最起码要熟悉一些古文名篇,比如《论语》的内容、历史文学名著、古诗词名句等等。别跟我说连唐诗宋词都不知道为何物,你能写出语言优美、脍炙人口的文章。因为很多古诗词其实都充满着想象力,文辞隽永、意境优美的诗篇不仅让人们赏心悦目,而且对提高文学修养和培养文学创作力很有帮助。

影响文学写作能力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有对国家和民族的感情。

我这里所谈及的爱国感情是没有任何政治色彩的一种感情。我们的祖国地理环境多样,江河壮丽,山川秀美,我们的民族更是勤劳善良、聪明智慧,创造出无数的文明,祖国大地的每寸热地都饱含着母亲般的温暖,每座山川都蕴藏着父一样的大爱。所有喜爱文学写作的中国人都有义务去歌颂和赞美她,都有责任去描绘和抒发对祖国的情感。已故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说过:个人的力量很单薄,只有把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同个人命运结合在一起,我们的奋斗才有意义。我不相信一个和祖国没有感情的人,能写出意义隽永的不朽文章。对祖国的感情我不要求朋友们每天都挂在嘴边,但最起码心里要有,如果一个国家只存在于新闻报道和报纸杂志里,其实这个国家是名存实亡。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下当年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的那篇《可爱的中国》,其间表达的感情是一种非常纯洁的爱国之情,因而文章的感召力才更强大。

我们今天的社会充满各种诱惑和浮躁,仅仅具备文学素质和文化修养想写出具有穿透力而值得推敲的文章还是不够的,能保持宁静的心态和纯净的思想无疑是一种个人修养,对文学创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这里用“纯净”而不用“纯洁”,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神仙,思想不可能达到无瑕的纯洁,人都是天使与魔鬼的结合,善良与丑恶交融在一起。以现在的标准来衡量啥叫善良,啥是好人,我觉得能做到不影响别人,也不去蔑视弱者就很好了,当你看见墙头要倒了,别冲上去推一把,别人饥饿着,你吃着肉别吧唧嘴就行了,这就算得上是个好人。在文学的创作中需要去宁静地观察世间百态和人生万象,在纷繁浮躁里来体会生活的本真,你的心灵有多纯净,你把世界看的就有多透彻。保持思想的纯净体现在文学写作上有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在写作时要放得开,“放得开”就是要有写文章的魄力,一个真正的文学创作者不会顾虑物质财富的得失,不会畏惧豪强权势的压力,“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做文人就要有文人的骨气和胆识,拿起手中如刀之笔去斩妖除魔,弘扬真、善、美。当年孔子也曾说过:“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所以不要觉得有权势的人就一定要比你强,比你有能力,你完全可以不卑不亢,从容发挥自己的才华。当然了,言多必失,但我们不做莽撞的迂腐“酸秀才”,文学创作的表达方式是多样的,可以借古讽今,可以托物言志,可以寄情于景,甚至如果你高兴还可以左顾右盼而言他,弄的扑朔迷离不知所云。保持清醒与冷静,做一个心智成熟的人,来应付社会上那些奸邪之辈,我想聪明的朋友们还是有办法的。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在于你得到多少,而是你把身上的东西丢掉多少,轻装上阵的人生也许会更精彩。我们中很多有远大抱负的青年朋友,如果你们真正想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这是一条艰难的道路,需要勇气和毅力,就要放弃思想上的羁绊,丢掉文章里言不由衷的面具,去担当起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然而在事实上却有很多青年朋友在各种诱惑前迷失了方向,生活里就不乏有文学界、科技界的精英在进入官场后与先前的理想渐行渐远,最后再无建树,这也可以理解,毕竟数部文集同显赫的官场权位相比自不可同日而语,这也是为何自古以来就有文人倾慕官场的缘由。

当然道路是自己选择,但无论选择哪条道路,我劝告朋友们都不要降低对自己精神境界的追求标准,记得有位文学评论家在对《聊斋志异》写评论时曾这样说道:写作境界有三种,一种是用手写作,这类文章不哭不笑;第二种是用脑子写作,这类文章有哭有笑;第三种是用灵魂写作,这类文章可以大哭大笑。当然在这里我不要求朋友们用灵魂去写作,那需要太高的文学造诣,是大师们做的事,但我们最起码要用脑子去写作,写出值得一读和推敲的文章。

第2篇:地狱只是个传说作文

地狱只是个传说作文

眼睛一闭一睁,开校了!我满怀的心情,踏进久违的校园。这时我总是在想:分到谁的班千万别分到13班,因为高是严师啊!我忐忑不安的瞄了一眼13班学生名单,顿时晴天霹雳,心里埋怨道:“我,能预知未来?这个不能有啊!这时我的步伐沉重起来,嘴噘的能挂一瓶酱油,凭凭凭凭什么啊?走着走着,一只手突然摸了摸我的脸,我惊讶的看着她,原来是小崔,看得出她很兴奋,她嬉皮笑脸的问我:“在地上拾钱呢么?”我无趣答道:“天将降大任于寡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很不幸,我被分到13班!可怜可怜我吧,请给我自由”

这时,我再埋怨也没有用。眼睛又一闭一睁,我已迈进13班的门,早就听说13班有许多的规章制度,今天就要见识一下了,随即发下了13班班务考核办法往下看,我的'心抖三抖,再往下看,妈呀!心脏工作失常了!哎呀,从此不做乖我看是不行了!

20××年3月22日 进地狱

随着一声铃响,晚修揭开了序幕。委员迈着轻快的步伐去黑板记载作业,在讲台上好大功夫她才下来。抬头一看(惊呆)接着感慨:我们是机器人么?(作业也太多了!)无奈,谁让我这么倒霉呢?只好拿起笔作罢。呼我写的脖酸手困,眼抽筋,可就是没写完这些作业,只有回家”开夜车“了

此时我一头栽倒在床上,心里很不平衡,这哪像进了监狱啊,简直就是进了地狱!想着想着便进入梦乡梦中我受尽了煎熬,黑脸红牙的小鬼张牙舞爪撕扯着我

20××年3月23日 上天堂

晚自习已到来,们本来准备开始写作业,可今天不同,高老师为大家上了一节思想课,虽然仅达半小时,但意味深长。她的主题还是“学会做人.学会.学会学习”。说实话,高老师能说会道,我们都很服她。经她的一番劝导再加上我的一番思想斗争,我终于明白了高老师的苦口婆心。此时不搏何时搏?要想实现,只有拼搏“额,怎么突然间这么安静?”环顾四周,大家的脑袋都在“桌子上”,就剩下我这么一颗,呆立着。嘻嘻,自己怎么会入了神呢!接着又是脖酸手困,眼抽筋,不过今天不同的是,心里有种自豪感,我是13班的学生!

晚上,我做了个梦,我梦见自己拿到了北京电影学院的通知书,正在和父母唠嗑,心里真的很感谢高老师,她的教育方法我敢说是一流的!

第二天清晨,很巧我碰到了老同学,于是跟她说起了13班,跟她说到了一半,没想到她反驳我:“自由都没了,你.?一切,纯属扯淡!”我顿住了,只好不再出声,心里想:我们有自由呀,只不过现在忙一些,那指不定将来呢,谁知道呢?

我的理想从这里放飞,三年之后,要从这里得到!

第3篇:岳母刺字只是个传说

岳母刺字只是个传说?

颂岳飞的英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传颂岳母刺字的故事也极为流行。但是岳母刺字的故事,历史上却查无依据。

岳母刺字在民间流传已久,单纯从感情上讲,没人愿意否认这个至今仍激励着中国人爱国精神的故事,但无奈的是那个时代孙岳珂所著的《鄂王行实编年》中就根本没有记述此事。关于岳飞背刺“尽忠报国”四大字的原始记录,则见于《宋史》的《何铸传》。官员在审问岳飞之际:“飞袒而示之背,背有旧涅‘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这表明岳飞背上的刺字已是年深月久。这条最原始的记载当然不能提供岳母刺字的证明。

从情理上推断,岳母作为一个普通农妇,一般只怕不认字,而且当时的刺字是一项专门的手艺,有严格的操作程序和技巧,绝非一般常人所能。《水浒传》第八回说林冲被“刺配远恶军州”,“唤个文笔匠,刺了面颊”。第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写作的方法只是个传说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写作的方法只是个传说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