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薛昂夫《山坡羊·西湖杂咏·春》原文及翻译赏析
薛昂夫《山坡羊·西湖杂咏·春》原文及翻译赏析
山坡羊·西湖杂咏
薛昂夫①
山光如淀②,湖光如练③,一步一个生绡④面。叩逋仙⑤,访坡仙⑥,
拣西湖好处都游遍,管甚月明归路远。船,休放转;杯,休放浅。
注
①薛昂夫:元代散曲家,回鹘人。他用[山坡羊]的曲调写了春、夏、秋、冬的西湖四季景色。
②淀:青黑色染料。
③练:白色的丝织品。
④生绡:没经过漂煮的丝织品。古人用来作画,所以也指画卷。
⑤逋仙:林逋(967-1028),字君复,北宋著名诗人。性孤高自好,终生不仕,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赏梅养鹤,也不婚娶,人称他“梅妻鹤子”。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山,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归。
⑥坡仙:指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诗人。他任杭州刺史时在西湖筑堤,夹堤广植柳桃。人称苏堤。
【参考译文】
远山一片青翠,湖面就如白娟般光洁,每走一步都都如同一幅山水画。去寻访林逋的梅花仙鹤,再去苏堤游玩。把西湖美景都游个遍。明月高高升起天色已晚,回路还远也都不去管它。向前行水和船儿啊不要转头,对着如此美景,酒杯可不要停着。
1.这首元曲写到的“西湖好处”有哪些?(5分)
2.同是表达游湖之感,元曲中的“管甚月明归路远。船,休放转;杯,休放浅”与唐代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尾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5分)
①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如青翠的远山、白绢般的`湖面,并且一步一景、风光如画。(3分)
②有悠久的文化历史,能让游者遥想当年林逋的梅花仙鹤和苏东坡的踪迹。(2分)
意思答对即可。
2.(6分)
元曲间接抒情,虽夜深路远,还不愿返回,劝友人继续饮酒,从侧面烘托出作者游西湖的喜悦和兴奋。(3分)唐诗直抒胸臆,绿荫下白沙堤的“行不足”,直接表达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愉悦之情。(3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第2篇:薛昂夫《山坡羊·西湖杂咏·秋》诗词原文及赏析
薛昂夫《山坡羊·西湖杂咏·秋》诗词原文及赏析
山坡羊·西湖杂咏·秋
薛昂夫
疏林红叶,芙蓉将谢,天然妆点秋屏列。断霞遮,夕阳斜,山腰闪出闲亭榭。分付画船且慢者。歌,休唱彻;诗,乘兴写。
参考译文
深秋来了,落木萧萧,原先茂密的树林看上去变得稀疏了。但是,那山上的红叶,还有那即将谢去的芙蓉,这时却格外惹人喜爱。周围的群山,造化成了秋天的屏障,一重一重,千姿百态的呈现在我们面前。晚霞被遮断,夕阳斜照在山坡上,山腰间又忽然显露出悠悠然的令人神往的亭榭。啊,多么美好的景色呵!画船上的艄公,请你慢慢的划,让我再看看。唱歌的,请继续唱,不要停下来。写诗的,请乘着自己兴致,尽情的写吧,千万不要停笔。
赏析
这首写西湖秋景的小令,一开始渲染深秋景色,稀疏树林,被秋霜染红的枫叶,将要凋谢的.木芙蓉。但是,作者要强调的,不是这萧瑟的景象,而是天然装点成的秋天特有的重重叠叠的山峦的可爱。深秋时节,有的树木虽然落叶,而不落叶的树木依然翠绿,加上经霜的红叶,那秋山被点缀得何等斑斓,因而使人没有丝毫伤感。接着写晚霞映在山坡上,写山腰间蓦然露出的亭榭,晚霞前用一个“断”字,亭榭前用一个“闪”字,这都使自然界的景象机趣盎然,活灵活现,令人感到仪态万方,千姿百态。在亭榭闪出后,又用一个“闲”字。一“闪”一“闲”,既蓦然,又悠然,想象丰富,意境悠远。
第3篇:薛昂夫《山坡羊·西湖杂咏·秋》诗词原文及赏析
山坡羊·西湖杂咏·秋
薛昂夫
疏林红叶,芙蓉将谢,天然妆点秋屏列。断霞遮,夕阳斜,山腰闪出闲亭榭。分付画船且慢者。歌,休唱彻;诗,乘兴写。
参考译文
深秋来了,落木萧萧,原先茂密的树林看上去变得稀疏了。但是,那山上的红叶,还有那即将谢去的芙蓉,这时却格外惹人喜爱。周围的群山,造化成了秋天的屏障,一重一重,千姿百态的呈现在我们面前。晚霞被遮断,夕阳斜照在山坡上,山腰间又忽然显露出悠悠然的令人神往的亭榭。啊,多么美好的景色呵!画船上的艄公,请你慢慢的划,让我再看看。唱歌的,请继续唱,不要停下来。写诗的,请乘着自己兴致,尽情的写吧,千万不要停笔。
赏析
这首写西湖秋景的小令,一开始渲染深秋景色,稀疏树林,被秋霜染红的枫叶,将要凋谢的木芙蓉。但是,作者要强调的,不是这萧瑟的景象,而是天然装点成的秋天特有的重重叠叠
第4篇:西湖杂咏·春原文及翻译
《西湖杂咏·春》是元朝散曲家薛昂夫所作的一首作品。该散曲描写春日西湖的美景,人游其中就如同走在一片山水画中,让人留连忘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西湖杂咏·春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西湖杂咏·春
元代:薛昂夫
山光如淀,湖光如练,一步一个生绡面。
叩逋仙,访坡仙,拣西湖好处都游遍,管甚月明归路远。
船,休放转;杯休放浅。
译文
远山一片青翠,湖面就如白娟般光洁,每走一步都都如同一幅山水画。去寻访林逋的梅花仙鹤,再去苏堤游玩。把西湖美景都游个遍。明月高高升起天色已晚,回路还远也都不去管它。向前行水和船儿啊不要转头,对着如此美景,酒可不要斟浅了。
注释
①淀:青黑色染料。
②练:白色丝娟。
③生绡:没经过漂煮的丝织品。古人 用来作画,所以也指画卷。
④逋仙: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北宋著名诗人。性孤高
第5篇:西湖杂咏·春原文及翻译
西湖杂咏·春原文及翻译
《西湖杂咏·春》是元朝散曲家薛昂夫所作的一首作品。该散曲描写春日西湖的美景,人游其中就如同走在一片山水画中,让人留连忘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西湖杂咏·春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西湖杂咏·春
元代:薛昂夫
山光如淀,湖光如练,一步一个生绡面。
叩逋仙,访坡仙, 拣西湖好处都游遍,管甚月明归路远。
船,休放转;杯休放浅。
译文
远山一片青翠,湖面就如白娟般光洁,每走一步都都如同一幅山水画。去寻访林逋的'梅花仙鹤,再去苏堤游玩。把西湖美景都游个遍。明月高高升起天色已晚,回路还远也都不去管它。向前行水和船儿啊不要转头,对着如此美景,酒可不要斟浅了。
注释
①淀:青黑色染料。
②练:白色丝娟。
③生绡:没经过漂煮的丝织品。古人 用来作画,所以也指画卷。
④逋仙:林逋(967一102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