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列传第三十八》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7-30 07:12:2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宋史·列传第三十八》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宋史·列传第三十八》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傅潜,冀州衡水人。太宗在藩邸,召置左右。即位,隶殿前左班,三迁东西班指挥使。征太原,一日,再中流矢。又从征范阳,先至涿州,与契丹战,生擒五百余人。翌日,上过其所,见积尸及所遗器仗,嘉叹之。师旋,擢为内殿直都虞侯。上对枢密言:“潜从行有劳,赏薄。”

真宗即位,领忠武军节度,数月召还。咸平二年,复出为镇、定、高阳关三路行营都部署。契丹大入,缘边城堡悉飞书告急,潜麾下步骑凡八万余,咸自置铁、铁棰,争欲奋击。潜畏懦无方略,闭门自守,将校请战者,则丑言骂之。朝廷屡间道遣使,督其出师,会诸路兵合击,范廷召、桑赞、秦翰亦屡促之,皆不听。廷召等怒,因诟潜曰:“公恇怯乃不如一妪尔。”潜不能答。都钤辖张昭允又屡劝潜,潜笑曰:“贼势如此,吾与之角,适挫吾锐气尔。”然不得已,分骑八千、步二千付廷召等,于高阳关逆击之,仍许出兵为援。洎廷召等与契丹血战而潜不至。

及车驾将亲征,又命石保吉、上官正自大名领前军赴镇、定与潜会。潜卒逗遛不发,致敌骑犯德、棣,渡河凑淄、齐,劫人民,焚庐舍。上驻大名而边捷未至,且诸将屡请益兵,潜不之与;有战胜者,潜又抑而不闻。上由是大怒,乃遣高琼单骑即军中代之,令潜诣行在。至,则下御史府,命钱若水同劾按,一夕狱具。百官议法当斩,从驾群臣多上封请诛之。上贷其死,下诏削夺潜在身官爵,并其家属长流房州。潜子内殿崇班从范,亦削籍随父流所,仍籍没其赀产。五年,会赦,徙汝州。景德初,起为本州团练副使,改左千牛卫上将军,分司西京。大中祥符四年,车驾西巡至洛,因令从驾还京,迁左监门大将军,还其宅。久之,判左金吾街仗。天禧元年,卒。

(选自《宋史·列传第三十八》,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再中流矢 再:又

B.枣殿前左班 隶:隶属

C.译挫吾锐气尔 适:到,往

D.师雄,擢为内殿直都虞侯 旋:胜利

【答案和解析】答案:B 解析:A.再:再次人。C.适:恰巧,正是。D.旋:回,还。

【思路点拨】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采用逐词逐句排除的方法答题虽然可行,但费时太多,不可取。在大致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推断其义,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5·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上驻大名/而边捷未至/且诸将屡请益兵/潜不之/与有战胜者/潜又抑而不闻

B.上驻大名而边捷未至/且诸将屡请益兵/潜不之与/有战胜者/潜又抑而不闻

C.上驻大名而边捷未至/且诸将屡请益兵/潜不之/与有战胜者/潜又抑而不闻

D.上驻大名/而边捷未至/且诸将屡请/益兵潜不之与/有战胜者/潜又抑而不闻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文言阅读与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运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B 解析:上驻大名而边捷未至,且诸将屡请益兵,潜不之与;有战胜者,潜又抑而不闻。

【思路点拨】做好本题,要掌握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1.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2.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3.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傅潜随驾征范阳,与契丹交战有功,得到了升迁,但太宗认为傅潜功劳很大,对他的奖赏不够。

B.契丹入侵,傅潜不顾朝廷的命令和部下的请战,始终不愿意出兵。

C.傅潜被高琼取代后,回到朝廷就被交给御史府,钱若水一个晚上就判罪定案了。

D.傅潜被流放房州,他的儿子也被削去官职随父流放,他们的资产全都被没收。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对原文内容进行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C 解析:傅潜被高琼取代后,到了皇帝御驾亲征的暂居之地,而非“朝廷”。

【思路点拨】这类题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选项按原文顺序,依次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

7.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潜畏懦无方略,闭门自守,将校请战者,则丑言骂之。(4分)

(2)至,则下御史府,命钱若水同劾按,一夕狱具。(6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1)傅潜胆怯软弱毫无计策,闭门自守,将士们有请战的,他就恶语相加。(2)(他)到达后,就将其交付御史府,命令钱若水统一审查核实罪状,一个晚上判罪定案。

解析:(1)方略、定语后置、丑言各1分,句意1分,共4分;

(2)补充主语、下、同、劾按、狱具各1分,句意1分,共6分.

【思路点拨】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傅潜,冀州衡水人。年轻时事奉州将张廷翰。太宗在王府时,将其召到身边予以安置。太宗即位,傅潜隶属於殿前左班,三次升迁为东西班指挥使。出征太原时,一天之内,两次被流箭所中。又随从征讨范阳,先行到达涿州,与契丹交战,生擒其五百余人。第二天,皇帝路过此地,见到遍地都是堆积的尸体和遗弃的器仗,不禁为之赞叹。回师之后,擢升为内殿直都虞候。皇帝对枢密说:“傅潜随行出征多有功劳,奖赏不够。”又加封马步都军头、兼罗州刺史,改任捧日右厢都指挥使、兼富州团练使,迁任曰骑、天武左右厢都指挥使,兼云州防御使。

真宗即位后,傅潜兼忠武军节度使,数月后被召回。咸平二年,又出任镇、定、高阳关三路行营都部署。契丹大举入侵,边境城堡全部疾速传送告急文书,傅潜部下共有八万步兵骑兵,全都自置铁檛、铁棰,争相想要奋力出击。傅潜胆怯软弱胸无韬略,闭门自守,将士们有请战的,则被他恶语相加。不久,契丹攻陷狼山寨,倾其全部精锐攻打威虏,进犯宁边军及祁、赵,担任巡逻突击的骑兵出兵邢、洺,镇、定路不能通行超过一个月之久。朝廷多次从小路派遣使臣,督促他出兵,会同各路兵合击,范廷召、桑赞、秦翰也多次催促他,傅潜一概不听。范廷召等人发怒,就羞辱他说:“您怯懦得还不如一个老太婆呢。”傅潜无言以答。都钤辖张昭允又屡次劝说傅潜,傅潜笑着说:“贼兵势力如此强大,我与之较量,只不过是挫我的锐气而已。”然而不得已,分派骑兵八千、步兵两千交给范廷召等人,在高阳关迎击契丹,并许诺出兵支援。及范廷召等人与契丹浴血奋战而傅潜却没有来到,康保裔于是战死。

等到皇帝将要亲征,又命令石保吉、上官正从大名率领前军奔赴镇、定与傅潜会合。傅潜始终故意拖延按兵不动,致使敌人骑兵进犯德、棣,渡过黄河直奔淄、齐,劫掠百姓,焚烧房屋。皇帝停驻大名而边境的捷报不到,且诸将多次请求增兵,傅潜就是不予发兵;有作战得胜者,傅潜又压制他们不予上奏。皇帝由此而大怒,就派高琼单骑到军中取代他,命令傅潜前往皇帝所在地。到达后,则将其交付御史府,命令钱若水统一审查核实罪状,一个晚上判罪定案。百官斟酌法度当判斩首,随驾群臣多呈进缄封好的奏章请求诛杀他,皇帝赦免其死罪,下诏书削夺傅潜所有的官职爵位,连同其家属长期流放到房州。其子内殿崇班傅从范,也被削去官籍随父流放房州,并没收所有资产。咸平五年,恰好遇赦,迁徙汝州。景德初年,起用为本州团练副使,改任左千牛卫上将军,分司西京。大中祥符四年,皇帝西巡到洛,于是令其随驾回京,升为左监门大将军,归还其宅第。长久以后,兼左金吾街仗。天禧元年,去世。

第2篇:《宋史列传第五十六》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宋史列传第五十六》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刘随,字仲豫,开封考城人。以进士及第,为永康军判官。军无城堞,每伐巨木为栅,坏辄以他木易之,颇用民力。随因令环植杨柳数十万株,使相连属,以为限界,民遂得不扰。属县令受赇鬻狱,转运使李士衡托令于随,不从。士衡愤怒,乃奏随苛刻,不堪从政,罢归,不得调。初,西南夷市马入官,苦吏诛索,随为绳按之。既罢,夷人数百诉于转运使曰:“吾父何在?”事闻,乃得调。

后改大理寺丞,为详断官。李溥以赃败,事连权贵,有司希旨不穷治,随请再劾之,卒抵溥罪。迁右司谏,为三司户部判官。随在谏职数言事,时下诏蜀中,选优人补教坊,随以为贱工不足辱诏书。又劾奏江、淮发运使钟离瑾载奇花怪石数十艘,纳禁中及赂权贵。累疏论丁谓奸邪,不宜还之内地;胡则,谓之党,既以罪出陈州,不当复进职。王钦若既死,诏塑其像茅山,列于仙官。随言:“钦若赃污无忌惮,考其行,岂神仙耶?宜察其妄。”前后所论甚众。

帝既益习天下事,而太后犹未归政,随请军国常务,专禀帝旨,又谏太后不宜数幸外家,太后不悦。会随请外出知济州改起居郎。久之,迁尚书刑部员外郎,入兼侍御史知杂事。未几,权同判吏部流内铨,以长定格从事,吏不得为奸。改三司盐铁副使。使契丹,以病足痹,辞不能拜。及还,为有司劾奏,夺一官,出知信州,徙宜州,再迁工部郎中、知应天府《宋史列传第五十六|刘随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解析理解《宋史列传第五十六|刘随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解析理解。召为户部副使,入天章阁待制,不旬日卒。

随与孔道辅、曹修古同时为言事官,皆以清直闻。随临事明锐敢行,在蜀,人号为“水晶灯笼”。初,使契丹还,会贬,而官收所得马十五乘。既卒,帝怜其家贫,赐钱六十万。

(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六》)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坏辄以他木易之

易:更换

B.随为绳按之 按:捆绑

C.有司希旨不穷治 穷:彻底

D.累疏论丁谓奸邪 累:多次

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刘随“清直”的一组是(3分)()

①随因令环植杨柳数十万株,使相连属②转运使李士衡托令于随,不从

③西南夷市马入官,苦吏诛索,随为绳按之 ④随请再劾之,卒抵溥罪

⑤随请军国常务,专禀帝旨,又谏太后不宜数幸外家 ⑥随临事明锐敢行,在蜀,人号为“水晶灯笼”

A.①④⑤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随得罪了转运使李士衡,被免去了官职还乡,不能调任,后经数百夷人的请求,朝廷才重新起用他。

B.刘随先后弹劾李溥、钟离瑾、丁谓、胡则、王钦若等贪的官污吏,最终使他们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C.刘随询问军国大事,只听从皇帝意见,又建议太后不应经常到外戚家,这样使得太后很不高兴。

D.刘随与孔道辅、曹修古同时担任谏官,都以清廉正直著称。他处事精明果敢,在蜀地时被称作“水晶灯笼”。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随因令环植杨柳数十万株,使相连属,以为限界,民遂得不扰。(4分)

②钦若赃污无忌惮,考其行,岂神仙耶?宜察其妄。(4分)

参考答案:

4.B/按:查办。

5.B/①表现其体恤百姓;②说的是李士衡,不是刘随;⑥表现其精明果敢。

6.B/王钦若没有因刘随弹劾而被治罪。

7.①刘随于是下令在周围种杨柳数十万棵,使之相互连接,当作界限,百姓于是不再受到打扰。

②王钦若贪污毫无顾忌,考查他的行为,难道是神仙吗?应该明察他的胡乱行为。

【参考译文】

刘随字仲豫,是开封考城人。考中进士科,任为永康军判官。永康军原来没有城墙,以前常砍伐大树做栅栏,坏了就用别的木材换掉,很是耗费民力。刘随于是下令在周围种杨柳数十万棵,使之相互连接,当作界限,百姓于是不再受到打扰。所属县令受贿枉法,转运使李士衡向刘随求情,刘随没有答应。李士衡十分恼怒,就上奏说刘随做官苛刻,不能够从政做官,就把他免职还乡,不能调任。起初,西南夷人卖马给官府,深为差役们的勒索所苦,刘随依法查办。(刘随)离职后,有数百夷人特此前来询问转运使说:“我们的刘随大人到哪里去了?”朝廷得知此事后,刘随才获调任。

后来改任大理寺丞,担任详断官。李溥因为贪赃败露,牵连到权贵,主管的官员迎合皇上的旨意,没有深究,刘随就请求再次弹劾他,终于使李溥抵罪。升任右司谏,任三司户部判官。刘随在谏官的职位上多次提出意见,当时诏令下到蜀中,挑选优伶补充教坊,刘随认为对这种地位低贱的人不值得动用诏书。他又弹劾江、淮发运使钟离瑾运载数十船的'奇花异石,送进宫中和贿赂权贵。还多次上疏批评丁谓奸邪,不宜让他回内地;胡则是丁谓的党羽,已经因罪出朝贬陈州,不应又提升他的官职。王钦若死后,诏令在茅山为他塑像,把他列入有尊位的神仙一类。刘随说:“王钦若贪污毫无顾忌,考查他的行为,难道是神仙吗?应该明察他的胡乱行为。”前后所提出意见很多。

皇帝已经逐渐熟悉国事了,但太后还没有归政,刘随询问军国大事,只听从皇帝意见,又建议太后不应经常到外戚家,太后不高兴《宋史列传第五十六|刘随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解析理解阅读答案。适逢刘随请求外任,就派他出朝为济州知州,改任起居郎。很长时间后,升任尚书刑部员外郎,入朝兼任侍御史知杂事。不久,任权同判吏部流内铨,因为擅长制定规则和条例,所以手下办事的人员没有办法作弊。改任三司盐铁副使。出使契丹,借口双脚患疾疼痛,推辞不能下拜。回朝以后,被主管的官员弹劾,降阶一级,出任信州知州,调任宜州,再次升任工部郎中、应天府知府

召入为户部副使,改任天章阁待制,不到十天就去世了。

刘随与孔道辅、曹修古同时担任谏官,都以清廉正直著称。刘随遇事精明果敢,在四川时,人们称他“水晶灯笼”。当初,从契丹出使回国时,他被贬官,官府收回了所得的十五匹马。死后,皇帝同情他家贫困,赏赐钱六十万。

第3篇:《宋史·列传第五十九》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宋史·列传第五十九》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王鼎字鼎臣,以进士第,累迁太常博士。时天子患吏治多弛,监司不举职,而范仲淹等方执政,择诸路使者令按举不法,以鼎提点江东刑狱。与转运使杨纮、判官王绰竞擿发吏,至微隐罪无所贷。于是所部官吏怨之,目为“三虎”。仁宗闻之,不说,后傅惟几奉使江东,戒以毋效“三虎”为也。仲淹等罢,鼎与纮、绰皆为人所言,时鼎提点两浙刑狱,降知深州。

明年,河北大饥,人相食,鼎经营赈救,颇尽力。徙建州,其俗生子多不举,鼎为条教禁止。时盗贩茶盐者众,一切杖遣之,监司数以为言,鼎弗为变。徙提点河北刑狱,治奸赃益急,所劾举,不避贵势。召为开封府判官,改盐铁判官,累迁司封员外郎、淮南两浙荆湖制置发运副使。内侍杨永德奏请沿汴置铺挽漕舟,岁可省卒六万,鼎议以为不可。永德横猾,执政重违其奏,乃令三司判官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宋史列传第五十六》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宋史列传第五十六》阅读题答案及译文(精选10篇)由网友 “小熊出没”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宋史列传第五十六》阅读题答案及译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宋史列传第五十六》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宋史列传第五十六》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刘随,字仲豫,开封考城人。以进士及第,为永康军判官。军无城堞,每伐巨木为栅,坏辄以他木易之,颇用民力。随因令环植杨柳数十万株,使相连属,以为限界,民遂得不扰。属县令受赇鬻狱,转运使李士衡托令于随,不从。士衡愤怒,乃奏随苛刻,不堪从政,罢归,不得调。初,西南夷市马入官,苦吏诛索,随为绳按之。既罢,夷人数百诉于转运使曰:“吾父何在?”事闻,乃得调。

后改大理寺丞,为详断官。李溥以赃败,事连权贵,有司希旨不穷治,随请再劾之,卒抵溥罪。迁右司谏,为三司户部判官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宋史·列传第三十八》阅读题答案及译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宋史·列传第三十八》阅读题答案及译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