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自己的碗吃饭哲理故事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7-23 07:12:2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看着自己的碗吃饭哲理故事

看着自己的碗吃饭哲理故事

到一个寺院去参观,我发现僧人们吃饭的饭桌很特别——它不是圆桌,不是方桌,也不是长条桌,而是一个C字型的圆弧饭桌。僧人们吃饭时鱼贯进入C字桌的内弧入口,每人间隔半米依次而坐。结果,他们进餐时都对着外面,互相之间,只要不故意侧转身,就看不到别人的饭碗。

我感到奇怪,悄悄问一位法师,怎么想起设计了这么一种奇特的饭桌。法师说:“你没听说凡间有句‘老看着别人碗里有肉’的俗语吗?这样排着坐,谁也看不见别人的碗,只能看到自己的碗,就不会发生那句俗语里所说的情况了。另外,这样也可做到‘吃不言’,利于每个人咀嚼、回味和思考,更有利于每个人的意念和开悟。要知道,人在吃饭的时候,大脑最兴奋、思维最活跃、精神最饱满。”

看来,日常生活中到处都隐含着哲理,只是人们平时不易发觉、更想不到开发和利用罢了。真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啊。

第2篇:「哲理故事」一个买碗的故事

「哲理故事」一个买碗的故事

一个年轻人去买碗,来到店里他顺手拿起一只碗,然后依次与其它碗轻轻碰击,碗与碗之间相碰时立即发出沉闷、浑浊的声响,他失望地摇摇头。然后去试下一只碗……

他几乎挑遍了店里所有的碗,竟然没有一只满意的,就连老板捧出的自认为是店里碗中精品也被他摇着头失望地放回去了。

老板很是纳闷,问他老是拿手中的这只碗去碰别的碗是什么意思?

他得意地告诉老板,这是一位长者告诉他的挑碗的诀窍,当一只碗与另一只碗轻轻碰撞时,发出清脆、悦耳声响的,一定是只好碗。

老板恍然大悟,拿起一只碗递给他,笑着说:“小伙子,你拿这只碗去试试,保管你能挑中自己心仪的碗。”

他半信半疑地依言行事。奇怪!他手里拿着的每一只碗都在轻轻地碰撞下发出清脆的声响,他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惊问其详。

老板笑着说,道理很简单,你刚才拿来试碗的那只碗本身就是一只次品,你用它试碗那声音必然浑浊。你想得到一只好碗,首先要保证自己拿的那只也是只好碗……

就像一只碗与另一只碗的碰撞一样,一颗心与另一颗心的碰撞,需要付出真诚才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自己带着猜忌、怀疑甚至戒备之心与人相处,就难免得到别人的猜忌与怀疑。

其实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自己生命中的.“贵人”,前提条件是你应该与人为善。

你付出了真诚就会得到相应的信任,你献出爱心就会得到尊重。

反之,你对别人虚伪、猜忌甚至嫉恨,别人给你的也只能是一堵厚厚的墙和一颗冷漠的心。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只碗,碗里盛着善良、信任、宽容、真诚,也盛着虚伪、狭隘、猜忌、自私……请剔除碗里的杂质,然后微笑着迎接另一只碗的碰撞,并发出你们清脆、爽朗的笑声吧!

做最好的自己,才能碰撞出最好的别人!

第3篇:空碗给了我一个启示哲理故事

空碗给了我一个启示哲理故事

这样的记忆永远不会磨灭,那些乞丐托着空碗来村庄乞食。当他们那特有的哀声响起时,母亲都会施出一碗米饭。久而久之,我们都会抢着去做这样的事情,每当我们眉开眼笑地将来者的空碗装满,马上就收获了满足的快乐。

记得有一次,不是来了一个,而是一大家子,乞丐夫妇带着两个孩子,结果我们和邻居同时舀出了饭菜。这件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虽然是同样的空碗,因为伸到不同的'人家门口,结果得到了不同的食物。

空碗给了我一个启示,它教人懂得选择。

成人后从书本上看到另一种乞食,那就是和尚的托钵化缘。

过去释迦牟尼在世时,教导弟子乞食时必须次第进行,不可弃富择穷。这是完全违背世俗之见的修行,它体现了佛门众生平等的原则,给所有的在家人一个培福的机会——供僧是做功德。因此僧人也必须贫富贵贱一视同仁。同时它也包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看着自己的碗吃饭哲理故事word格式文档
下载看着自己的碗吃饭哲理故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