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寓言故事篇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7-22 07:12:3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2015《庄子》寓言故事精选篇

2015《庄子》寓言故事精选篇

望洋兴叹

【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径流①之大,两涘渚崖②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③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④;东面而视,不见水端⑤。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⑦,望洋向若⑧而叹曰:“野语有之曰⑨,‘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⑩”(节选自《庄子·秋水》)

【注释】 ①泾流:泾(jīng),通‘径’。地表坡面水流和河槽水流称为径流。泾:沟渠。②两涘渚崖:涘(sì),边际。渚,沙洲。崖,高大的河岸。③于是:亦作“ 于时 ”。当时。河伯:黄河神。④北海:指渤海。⑤水端:水的尽头。⑦旋:转动。⑧望洋:远视貌。若: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⑨野语:俚语;俗语。民间传闻或私人杜撰之言。⑩百:概数。言其多,许多的,众多的。以为莫己若者:倒装句,意思是以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谓:通“为”。相当于“是”。

故事解读;庄子是在讽刺河伯,他自以为是,结果到人家那里一看不得了,他的所做就像后世的夜郎自大。人一旦自高自大就会出现问题,以为自己了不起的人迟早会受辱。故贻笑大方也。

鸱得腐鼠

【原文】惠子相梁①,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②:“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③。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④,子知之乎?夫鵷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⑤。于是鸱得腐鼠⑥,鵷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节选自《庄子·秋水》)

【注释】①惠子:即惠施,战国时宋国人,哲学家、辩客,名家的代表,庄子的'好友。相梁:在梁国做国相。梁:魏国中后期定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故别称梁国。②或:有的人。③国中:国都。④鹓雏(yuān chú ):古书上指凤凰一类的鸟。在传说中是瑞鸟。用以比喻贤才或高贵的人。⑤止:栖息。练实:竹子结的子,也称竹米、竹实。醴(lǐ)泉:甜美的泉水。⑥于是:亦作“于时”。当时,这时。鸱(chī):古书上指鹞鹰。

故事解读;很明显庄子是在讽刺惠施,将自己地位看得太重,庄子不是这样的人,他向惠施表明自己心迹。惠施也知道庄子不是这样的人与自己不同,自己显得狭隘了。有言曰;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种思想也是错位的瞎猜疑,会使人远离。如崇祯,洪秀全等。

贤不自贤

【原文】 阳子之宋①,宿于逆旅②。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③。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 (节选自《庄子·山木》)

【注释】①阳子:孙阳字伯乐,秦穆公臣,善御。②逆旅:古代对旅馆的别称。③恶:丑陋。小子:指男性青年。故事解读;贤者为何不贤,因为他自持外表美有才华,故看不起别人。而那不贤之人却很热情,待人和善,故不贤者能贤。贤与不贤,不是看其外表的美丽,才华出众,还要看其内在素质。现代社会对这些是不重视的,所以好人渐渐没了。

鲁侯养鸟

【原文】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①,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②。鸟乃眩视忧悲③,不敢食一脔④,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⑤,浮之江湖,食之?鲉⑥,随行列而止,委虵而处⑦。(节选自《庄子·至乐》)

【注释】①御:控制;约束。殇:宴请。庙:古代贵族住房的前厅,王宫和庙宇的前殿都称庙。②《九韶》:亦作“九招”。舜时乐曲名。具:太牢:古代祭祀,牛羊豕三牲具备谓之太牢。③眩视:《释名》眩,悬也。目视**,如悬物遙遙然不定也。④脔(luán):切成方形的肉。⑤坛陆:坛应读作坦,坛陆,犹坦陆,即广阔的大地。⑥?鲉:泥鳅,小鱼。⑦委虵:委蛇(wēiyí)雍容自得貌。

故事解读;鲁侯对鸟是非常疼爱,爱之如婴。可鸟却没有如他所预料的那样听话。其原因在于鲁侯没有使鸟儿快乐的办法。鸟是在天地中翱翔,却放在笼子里圈养,这样生活不适合鸟儿生活习惯。所以好的物质生活不一定是最快乐的,只有适合自己的生活才是最快乐的。人是为了大义气节而活,不为金钱名利而活,像古代的林觉民。

探骊得珠

【原文】人有见宋王者,锡车十乘①,以其十乘骄稚庄子②。庄子曰:“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其父谓其子曰:‘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今宋国之深,非直九重之渊也;宋王之猛,非直骊龙也。子能得车者,必遭其睡也。使宋王而寤,子为齑粉夫!”(节选自《庄子·列御冠》)

【注释】①锡车:赐车。锡,通“赐”。赐给,赏赐。②骄稚:骄矜炫耀。《集韵》:稚,自骄矜貌。河上:河边。上,方位词,边,畔。纬萧:纬,织。萧,蒿。织芦蒿为帘席。锻锤击。骊龙:黑龙。骊(lí):黑色。《尸子》卷下:“玉渊之中,驪龙蟠焉,頷下有珠。”頷(hàn)下巴。遭:碰到。寤(wù):醒悟。古同“悟”,理解,明白。齑(jī)细,碎。

故事解读;庄子借此来讽刺一些见利忘义,狗仗人势之人。的确得到珍珠,黄金这些值钱东西是好的,但人人觉得好的东西往往被一些强人所掌握,庄子以龙来喻国君。所谓伴君如伴虎,为了追求外在荣华而使自己处于危难之中是不值得的。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不是金钱利益而是自己生命价值和内心快乐。

顽猴见巧

【原文】吴王浮于江,登乎狙之山①。众狙见之,恂然弃而逃,逃于深蓁②。有一狙焉,委蛇攫搔,见巧乎王③。王射之,敏给搏捷矢④。王命相者趋射,狙执死⑤。王顾谓其友颜不疑曰⑥:“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也⑦。戒之哉!嗟呼!无以汝色骄人哉!”⑧颜不疑归,而师董梧,以助其色,去乐辞显⑨。三年,而国人称之。⑩(节选自《庄子·徐无鬼》)

【注释】①浮:漫游。狙(jū):古书上说的一种猴子。②恂(xún)然:恐惧的样子。弃:离开。②蓁(zhēn)通“榛”。丛生的草木。③委蛇(wēi yí):指对人敷衍应酬。攫搔:以爪搔首弄姿。见:古同“现”,显露。见巧:这里指卖弄灵巧。④敏给:敏捷。相者趋射:相,助也。王之左右佐王出猎的人。趋:追逐,快速。执:执傲,任性傲慢。⑥顾:回头看。颜不疑:剑术超群,与伍子胥、伯嚭、夫概、孙武同列吴国五大高手。⑦之:代词,这,那。伐:夸耀,自夸。敖予:敖,《尔雅·释训》敖敖,傲也。《博雅》戏也。予:我也。殛(jí):惩罚,杀死。⑧色:外表形貌。⑨师:就学,师从。姓董。名梧,吴国剑术奇才。⑨助:古同“锄”,除去。克服。⑩国人:古代指居住在大邑内的人。范文澜《中国通史》:“农民住在田野小邑,称为野人;工商业者住在大邑,称为国人。”

故事解读;庄子批评了那些见乖识巧之人,就像那只猿猴一样为了表现自己而丧命,中国古话;不要强出头,强打出头鸟。表现自己是正确的,但不要将这当做自己唯一目标。只有当自己水平如火纯清时即使不想表演,也有人请去演。何必为了自己出风头去表演,这是人的通病。没有水平才华,单靠些新闻八卦是不能出名的。要知道无论流放百世,还是遗臭万年都是很有难度的。

 

第2篇:庄子寓言故事

庄子寓言故事

杀龙妙计

朱萍漫是个很爱好学习的人,为了想学会一项特殊的本领,他变卖了家产,带了钱粮到远方去拜支离益做老师,跟他学杀龙技术。

转瞬三年,他学成回来。人家问他究竟学了什么,他一面兴奋地回答,一面就把杀龙的技术:怎样按住龙的头,踩龙的尾巴,怎样从龙脊上开刀……指手划脚地表演给大家看。大家都笑了,就问:什么地方有龙可杀呢?朱萍漫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世间上根本没有龙这样东西,他的本领是白学了。

龙是人们想象中的东西,实际并不存在,因此,虽有高超的沙龙的本领,也只能落得一个英雄无用武之地。

这篇寓言告诉我们:学习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一定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如果无的放矢,为学习而学习,那么学来的本领再好也是一钱不值的。

鲁王养鸟

有一天,鲁国的城郊飞来了一只海鸟。鲁王从来每见过这种鸟,以为是神圣,就派人把他捉来,亲自迎接供养在庙堂里。

鲁王为了表示对海鸟爱护和尊重,马上吩咐把宫廷最美妙的音乐奏给鸟听,用最丰盛的`筵席款待鸟吃。可是鸟呢,它体会不到国王这番招待盛情,只吓得神魂颠倒,举止失常,连一片肉也不敢尝,一滴水也不敢沾,这样,只三天就活活饿死了。

这篇寓言告诉我们:对待可观事务,一定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对象,应当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对待。否则,像鲁王那样,用供养自己的方法供养海鸟,尽管主管愿望很好,也难免要失败。

宁做自由之龟

一天,庄子正在涡水垂钓。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来聘请他道:“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庄子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哩。”

死亦可乐

庄子骑着一匹瘦马,慢慢行走在通向楚国的古道上。凛冽的西风扑打着庄子瘦削的面孔,掀起他萧瑟的鬓发。庄子顾目四野,但见哀鸿遍野,骷髅遍地,一片兵荒马乱后的悲惨景象。夕阳西下,暮野四合。庄子走到一颗枯藤缠绕的老树下,惊起树上几只昏鸦盘旋而起,聒噪不休。庄子把马系好后,想找块石头坐下休息,忽见树下草丛中露出一个骷髅来。庄子走近去,用马鞭敲了敲,问它道:“先生是贪生患病而落到此地步的吗?还是国破家亡、刀斧所诛而落到此地步的呢?先生是因有不善之行、愧对父母妻子而自杀才到这地步的吗?还是因冻馁之患而落到此地步的呢?亦或是寿终正寝所致?”说完,拿过一骷髅,枕之而卧。不一会儿,便呼呼入睡。

半夜时,骷髅出现在庄子梦中,说道:“先生,刚才所问,好像辩士的口气。你所谈的那些情况,皆是生人之累,死后则无此烦累了。您想听听死之乐趣吗?”庄子答:“当然。”骷髅说:“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容游佚,以天地为春秋。即使南面称王之乐,亦不能相比也。”庄子不信,问:“如果让阎王爷使你复生,还你骨肉肌肤,还你父母、妻子、乡亲、朋友,您愿意吗?”骷髅现出愁苦的样子,道:“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

第3篇:《庄子》寓言故事

一、弃璧负子

(1)孔子问子桑雽曰:“吾再逐于鲁,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之间。吾犯此数患,亲交益疏,徒友益散,何与?”

子桑雽曰:“子独不闻假人之亡与?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或曰:„为其布与?赤子之布寡矣;为其累与?赤子之累多矣。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何也?‟林回曰:„彼以利合,此以天属也。‟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以天属者,迫穷祸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孔子曰:“敬闻命矣!”徐行翔佯而归,绝学捐书,弟子无挹于前,其爱益加

进。

(节选自《庄子·山木》)

二.螳螂捕蝉

(2)庄周游于雕陵之樊,睹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大运寸,感周之颡,而集于栗林。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庄子》寓言故事

《庄子》寓言故事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寓言故事吧,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寓言故事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庄子》寓言故事,欢迎大家分享。

《庄子》寓言故事1

探骊得珠

【原文】人有见宋王者,锡车十乘①,以其十乘骄稚庄子②。庄子曰:“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其父谓其子曰:‘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今宋国之深,非直九重之渊也;宋王之猛,非直骊龙也。子能得车者,必遭其睡也。使宋王而寤,子为齑粉夫!”(节选自《庄子·列御冠》)

【注释】①锡车:赐车。锡,通“赐”。赐给,赏赐。②骄稚:骄矜炫耀。《集韵》:稚,自骄矜貌。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庄子寓言故事

运斤成风

惠子是庄子的朋友,也是辩论对手。两个人经常为了:“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绝”等观点相互争论。惠子死后,庄子去送葬,回头对门徒说:“楚国郢都有个人捣石灰时把一滴泥土溅到了鼻尖上,这滴泥土就象苍蝇翅膀一样薄。捣石灰的人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一把大板斧,挥得呼呼作响,若无其事地随手一斧劈了下去,把那一滴泥土完全削去,但鼻子却没有丝毫损伤。捣石灰的人站着神色不变。宋元君听说了这件事,就把匠石找来,说:'你能不能给我表演一下?'匠石说:'我过去可以这么削,但现在不行了。因为能站着让我用斧子劈去泥点的人已经死了。'自从惠子去世,我就没有对手了,没有可以推心置腹谈论的对象了。”

所以在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对手正是自己的知音。匠石能够运斤成风,需要胆大的郢都人配合。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欣赏。伯牙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庄子寓言故事

庄子寓言故事(转)

一、鹏程万里

相传远古的时候,在遥远的北方有块不毛之地,那里有个无边无际的大海,人们都把它叫“北冥”。海里有一条非常大的鱼,它的名字叫鲲,身子大到不知有几千里,它在海里来回游动,卷起层层巨浪。后来,这条大鲲鱼变成了一只大鹏鸟。这只鹏鸟其大无比,它的脊背好似巍峨的山丘,展开双翅,就像悬挂在天边的白云。它平时栖息在北山之上,等到六月间海上羊角旋风刮来时,它便用力扇动翅膀,结聚风力,借着旋转的风势盘旋上升,两个翅膀激起的水花有三千里远,向上一冲,便冲上九万里的高空,穿云破雾,背负青天,一声长鸣,向遥远的南方飞去。那里也是大海,海水浩茫与天相接,人们叫它为“南冥”又叫“天池”。(选自《逍遥游》)

二、尧舜让位

尧想将政权让给许由,说:“太阳或月亮已经出来了,而火炬仍然不熄灭,但火炬要想达到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庄子》寓言故事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庄子》寓言故事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