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莎士比亚名言及感悟
莎士比亚名言及感悟
多听,少说,接受每一个人的责难,但是保留你的最后裁决。 —— 莎士比亚
报复不是勇敢,忍受才是勇敢。
· 要是不能把握时机,就要终身蹭蹬,一事无成。
· 思想是生命的奴隶,生命是时间的弄人
· 无瑕的名誉是世间最纯粹的珍珠。
· 名誉是一件无聊的骗人的东西;得到它的人未必有什么功德,失去它的人也未必有什么过失。
· 名字有什么关系?把玫瑰花叫做别的名称,它还是照样芳香。
· 因为她生得美丽,所以被男人追求;因为她是女人,所以被男人俘获。
· 不管饕餮的时间怎样吞噬着一切,我们要在这一息尚存的时候,努力博取我们的声誉,使时间的镰刀不能伤害我们。
· 要是你做了骗子,你的愚蠢将使你受苦,而且你也不免做豺狼的一顿早餐……
· 要是你做了狐狸,万一骗子向你告发,狮子会对你起疑心;
· 要是你做了羔羊,狐狸会来吃了你;
· 要是你做了狮子,狐狸会来欺骗你:
· 笨蛋自以为聪明,聪明人才知道自己是笨蛋。
· 懦夫在未死以前,就已经死了好多次;勇士一生只死一次,在一切怪事中,人们的贪生怕死就是一件最奇怪的事情。
· 聪明人变成了痴愚,是一条最容易上钩的游鱼;因为他凭恃才高学广,看不见自己的狂妄。愚人的蠢事算不得稀奇,聪明人的蠢事才叫人笑痛肚皮;因为他用全副的本领,证明他自己愚笨。
· 好花盛开,就该尽先摘,慎莫待美景难再,否则一瞬间,它就要凋零萎谢,落在尘埃。
· 超乎一切之上的一件事,就是保持青春朝气。
· 青春是块原料,迟早要制作成形。
· 青春的特征乃是动不动就要背叛自己,即使身旁没有诱惑的力量。
· 爱情不过是一种疯。
· “爱”和炭相同,烧起来,得设法叫它冷却。让它任意着,那它就要把一颗心烧焦。
· 草率的婚姻少美满。
· 真实爱情的途径并不平坦。
· 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
· 对自己不信任,还会信任什么真理。
· 对自己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 你若对自己诚实,日积月累,就无法对别人不忠了。
· 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莎士比亚名言
·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
· 没有一种遗产能象诚实那样丰富的了。
· 畏惧敌人徒然沮丧了自己的勇气,也就是削弱自己的力量,增加敌人的声势,等于让自己的愚蠢攻击自己。畏惧并不能免于一死,战争的结果大不了也不过一死。奋战而死,是以死亡摧毁死亡,畏怯而死,却做了死亡的奴隶。
· 有德必有勇,正直的人绝不胆怯。
· 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 升平富足的盛世徒然养成一批懦夫,困苦永远是坚强之母。
· 玫瑰是美的,但更美的是它包含的香味。
· 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 ——莎士比亚名言
· 美德是勇敢的,为善永远无所畏惧。
· 惟有埋头,才能出头,急于出人头地,除了自寻苦恼之外,不会真正得到什么。
· 你还能说‘苦啊,最苦没有了’你的苦,还不曾苦到底呢。
· 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短的一生,就太长了。
· 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气节。
· 苦尽甘来。
· 天啊,男人不变心,他就是十全十美了。 ——莎士比亚名言
· 对人要和气,但不要狎昵。
· 女人是用耳朵恋爱的,而男人如果会产生爱情的话,却是用眼睛来恋爱。
· 爱情不过是一种疯病。
· 爱情里面要是搀杂了和它本身无关的算计,那就不是真的爱情。
· 不太热烈的爱情才会维持久远。
· 当我们胆敢作恶,来满足卑下的希冀,我们就迷失了本性,不再是我们自己。
· 我没有路,所以不需要眼睛;当我能够看见的时候,我也会失足颠仆,我们往往因为有所自恃而失之于大意,反不如缺陷却能对我们有益。
· 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
· 不要给百合花镀金,画蛇添足。
· 旷达的人长寿。 ——莎士比亚名言
· 爱比杀人重罪更难隐藏;爱情的黑夜有中午的阳光。
· 真正的爱情是不能用言语表达的,行为才是忠心的最好说明。
· 凡是经过考验的朋友,就应该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你的周围。
· 人生就像是一匹用善恶的'丝线交错成的布;我们的善行必须受我们过去过失的鞭挞,才不会过分趾高气扬;我们的罪恶又赖我们的善行把它们掩盖,才不会完全绝望。
· 熄灭吧,熄灭吧,瞬间的灯火。人生只不过是行走着的影子。
· 生苦短,若虚度年华,则短暂的人生就太长了。
· 如果做好心理准备,一切准备都已经完成。
· 衣服新的好,朋友旧的好。 ——莎士比亚名言
· 恶人的友谊一下子就会变成恐惧,恐惧会引起彼此憎恨,憎恨的结果,总有一方或双方得到咎有应得的死亡或祸根。
· 有很多良友,胜于有很多财富。
· 朋友间必须患难相济,那才能说得上是真正的友谊。
· 富贵固然和友谊的好坏无关,但是贫穷却最能考验朋友憎爱分明的真假。
· 友谊在别的事情上都是可靠的,在恋爱的事情上却不能信托;所以恋人们都是用他自己的唇舌。
· 朋友间必须是患难相济,那才能说得上是真正的友谊。
· 酒食上得来的朋友,等到酒尽樽空,转眼成为路人;一片冬天的乌云刚刚出现,这儿飞虫们早就躲得不知去向了。
· 朋友之间用不自然的礼貌时,就可以知道他们的感情已经开始低落了。
· 一切朋友都要得到他们忠贞的报酬,一切仇敌都要尝到他们罪恶的苦杯。
· 有些人对你恭维不离口,可全都不是患难朋友。
· 酒食上得来的朋友,等到酒尽樽空,转眼成为路人。
· 不要侮蔑你不知道的真理,否则你将以生命补偿你的过失。
· 在争论中,正义和真理也不一定永远能得到公平的裁判,黑了良心的人要招揽一些同样黑了良心的恶棍作您的反面证人。
· ……一个人的临死遗言,就像深沉的音乐一般,有一种自然吸引注意的力量;到了奄奄一息的时候,他的话决不会白费,因为真理往往是在痛苦呻吟中说出来的。
· “爱”永远像真理昭彰,“淫”却永远骗人说谎。
· 真理是永远蒙蔽不了的。
· 无数人事的变化孕育在时间的胚胎里。
· 时间老人自己是个秃顶,所以直到世界末日也会有大群秃顶的徒子徒孙。
· 春光不自留,莫怪东风恶。
· 人生苦短,若虚度年华,则短暂的人生就太长了。
· 迁延蹉跎,来日无多,二十丽姝,请来吻我,衰草枯杨,青春易过。
· 我们宁愿重用一个活跃的侏儒,不要一个贪睡的巨人。
· 凭着日规上潜私的阴影,你也能知道时间在偷偷地走向亘古。
· 我荒废了时间,时间便把我荒废了。
· 时间正像一个趋炎附势的主人,对于一个临去的客人不过和他略微握握手,对于一个新来的客人,却伸开了两臂,飞也似的过去抱住他;欢迎是永远含笑的,告别总是带着叹息。
· 不管饕餮的时间怎样吞噬着一切,我们要在这一息尚存的时候,努力博取我们的声名,使时间的镰刀不能伤害我们;我们的生命可以终了,我们的名誉却要永垂万古。
· 不应当急于求成,应当去熟悉自己的研究对象,锲而不舍,时间会成全一切。凡事开始最难;然而更难的是何以善终。
· 时间是审查一切罪犯的最老练的法官。
· 好花盛开,就该尽先摘,慎莫待,美景难再,否则一瞬间,它就要调零蒌谢,落在尘埃。
· 抛弃时间的人时间抛弃他。 ——莎士比亚名言
· 使人愉快的劳动,能医治心灵的创伤。
· 一个人无论禀有着什么奇才异能,倘然不把那种才能传达到别人的身上,他就等于一无所有。
· 你自己和你所有的一切,倘不拿出来贡献于人世,仅仅一个人独善其身,那实在是一种浪费。
· 仅仅一个人独善其身,那实在是一种浪费。上天生上我们,是要把我们当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因为我们的德行尚不能推及他人,那就等于没有一样。
· 点燃了的火炬不是为了火炬本身,就像我们的美德应该超过自己照亮别人。
· 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
· 千万人的失败,都有是失败在做事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尚差一步就终止不做了。
·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
· 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了翅膀。
·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
· 宁愿做一朵篱下的野花,不愿做一朵受恩惠的蔷薇。与其逢迎献媚,偷取别人的欢心,毋宁被众人所鄙弃。
· 一切礼仪,都是为了文饰那些虚应故事的行为,言不由衷的欢迎,出尔反尔的殷勤而设立的;如果有真实的友谊,这些虚伪的形式就该一律摈弃。
·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 智慧是命运的一部分,一个人所遭遇的外界环境是会影响他的头脑的。
· 适当的悲衰可以表示感情的深切,过度的伤心却可以证明智慧的欠缺。
· 如果我们生命的天平秤上,一边没有“理智”的秤盘平衡另一边“情欲”的秤盘,那么我们身上下流的欲念就会把我们引导到荒唐透顶的结局。
· 爱情,它会随着全身的血液,像思想一般迅速通过了五官四肢,使每一个器官发挥双倍的效能:它使眼睛增加一重明亮,恋人眼中的光芒可以使猛鹰眩目;恋人的耳朵听得出最微细的声音,任何鬼祟的奸谋都逃不过他的知觉;恋人的感觉比戴壳蜗牛的触角还要微妙灵敏;恋人的舌头使善于辨味的巴邱斯——希腊酒神——显得迟钝。
· 一个人思虑太多,就会失却做人的乐趣。
· 若是一个人的思想不能比飞鸟上升得更高,那就是一种卑微不足道的思想。
· 思想——自由的精灵。
· 思想是生命的奴隶,生命是时间的弄人。
· 没有什么事是好的或坏的,但思想却使其中有所不同。
· 装傻得好也是要靠才情的;他必须窥伺被他所取笑的人们的心情,了解他们的身份,还得看准了时机;然后像窥伺阗眼前每一只鸟雀的野鹰一样,每个机会都不放松。这是一种和聪明人的艺术一样艰难的工作。
· 最后的结果确定工作的成败。
· 有一类卑微的工作是用坚苦卓绝的精神忍受着的,最低陋的事情往往指向最崇高的目标。
· 道德和才艺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堕落的子孙可以把贵显的门第败坏,把巨富的财产荡毁,可是道德和才艺,却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配的神明。
·习气那个怪物,虽然是魔鬼,会吞掉一切的羞耻心,也会做天使,把日积月累的美德善行熏陶成自然而然而令人安之若素的家常便饭。
· 道德和才艺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堕落的子孙可以把贵显的门第败坏,把巨富的财产荡毁,而道德和才艺却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朽的神明。
· 爱情是叹息吹起的一阵烟;恋人的眼中有它净化了的火星;恋人的眼泪是它激起的波涛。它又是最智慧的疯狂,哽喉的苦味,吃不到嘴的蜜糖。
· 真正勇敢的人,应当能够智慧地忍受最难堪的荣辱,不以身外的荣辱介怀,用息事宁人的态度避免无谓的横祸。
· 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 ——莎士比亚名言
· 我怀着比对我自己的生命更大的尊敬、神圣和严肃,去爱国家的利益。
· ……世界上有一种人,他们的脸上装出一副心如止水的神气,故意表示他们的冷静,好让人家称赞他们一声智慧深沉,思想渊博;他们的神气之间,好像说,“我的说话都是纶音天语,我要是一张开嘴唇来,不许有一头狗乱叫!”……我看透这一种人,他们只是因为不说话,博得了智慧的名声;可是我可以确定说一句,要是他们说起话来,听见的人,谁都会骂他们是傻瓜的。
· 我们决不让我们的国土用她子女的血涂染她的嘴唇;我们决不让战壕毁坏她的田野,决不让战马的铁蹄蹂躏她的花草。
· 虽然我现在置身在这些战士们的中间,我并不愿做一个和平的敌人;我的意思不过暂时借可怖的战争为手段,强迫被无度的纵乐所糜烂的身心得到一些合理的节制,对那开始扼止我们生命活力的障碍做一番彻底的扫除。
· 书籍若不常翻阅,则等于木片。
· 多听,少说,接受每一个人的责难,但是保留你的最后裁决。
· 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
· 忠诚的爱情充溢在我的心里,我无法估计自己享有的财富。
· 爱情不是花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语言的基础上的。
· 爱,和炭相同,烧起来,得想办法叫它冷却。让它任意着,那就要把一颗心烧焦。
· 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 书籍是人全人类的营养品。
· 法律也是一样,因为从不施行的缘故,变成了毫无效力的东西,胆大妄为的人,可以把它姿意玩弄;正像婴孩殴打他的保姆一样,法纪完全荡然扫地了。
· 世上的大人先生们倘使都能够兴雷作电,那么天上的神明将永远得不到安静,因为每一个官僚末吏都要卖弄他的威风,让天空中充满了雷声。
· ……我不像我们一般女人那样善于哭泣;也许正因为我流不出无聊的泪水,你们会减少对我的怜悯;可是我心里蕴藏着正义的哀愁,那愤火的燃灼的力量是远胜于眼泪的泛滥的。
· 大人物可以戏侮圣贤,显露他们们的才华,可是在平常人就是亵渎不敬。将官嘴里一句一时气愤的话,在兵士嘴里却是大逆不道。当权的人虽然也像平常人一样有错误,可是他却可以凭仗他的权力,把自己的过失轻轻忽略过去。
· 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一生,就太长了。
· 不要只因一次失败,就放弃你原来决心想要达到的目的。
Do not, for one repulse, give up the purpose that you resolved to effect.
· 勤为无价宝,慎为护身术。 ——莎士比亚名言
Willian Shakespeare
· 当我们还买不起幸福的时候,我们绝不应该走得离橱窗太近,盯着幸福出神。
· 你还能说苦啊,最苦没有了你的苦,还不曾苦到底呢。
· 明智的人决不坐下来为失败而哀号,他们一定乐观地寻找办法来加以挽救。
· 诚实比起腐败会给你赢得更多的好处。
· 与其做愚蠢的聪明人,不如做聪明的愚人。
· 愚人的蠢事算不得稀奇,聪明人的蠢事才叫人笑痛肚皮;因为他用全副的本领证明了自己的愚笨。
·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
· 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辽远的后世。
· 一个人思虑太多,就会失去做人的乐趣。
· 隐藏的忧伤如熄火之炉,能使心烧成灰烬。
· 时间会刺破青春表面的彩饰,会在美人的额上掘深沟浅槽;会吃掉稀世之珍!天生丽质,什么都逃不过他那横扫的镰刀。
· 质朴却比巧妙的言辞更能打动我的心。
· 不速之客只在告辞以后才最受欢迎。
第2篇:孟子的名言及感悟
孟子的名言及感悟
导语:孟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文字与智慧常常使人受益匪浅,“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说的便是如此。如下便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孟子的名言及感悟,欢迎阅读。
一、仁者无敌。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
【释义】奉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赏析】孟子反对用刑杀来治理国家,他认为仁政是最好的治理方式。有仁德的人无敌于天下,对国内能通过推广仁德来使百姓安定,对外以至仁伐不仁,决不至于让血流得把捣米的木槌都漂起来。对于个人来说,如果能修养仁德,他就能使天下人心服口服;对国家来说,奉行仁政,对内对外都能成功治理。孟子讲的治国之道是要统治者努力推行仁政,以德治国,反对刑罚杀戮。
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释义】尊敬自己家里的老人,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护自己家里的子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一切政治措施都由这一原则出发)要统治天下就像在手心里转动东西一样容易了。
【赏析】孟子认为有仁德的人能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有德行的人当政,他能把自己的仁德推广到天下,这样就是推行仁政,由类似尊老爱幼的仁德美善出发去制定国家的政策,管理天下就是很轻松的事了。
三、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
【释义】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怎样对待你。
【赏析】这是孟子与邹穆公一段对话中的一句。当时,邹国与鲁国边境发生械斗。邹穆公问孟子:“我的地方官员死了33人,可是老百姓没有一个肯为长官效死的。对这些可恶的百姓,要杀呢,杀不尽;不杀呢,这种瞪着眼睛看长官战死而不去救助的行为,太可恨了。你说怎么办?”孟子回答说:“灾荒年,你的老百姓有的饿死在沟边路边,青壮年四散逃荒的就有几千人,而你的粮仓里、府库里却装得满满的。地方官员却没有一个来向你汇报,对老百姓这种严重饥荒情况,还说形势大好。这些地方官员的行为,就叫做对国君怠慢、对人民残忍呀!曾子说过‘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怎样对待你’。人民在危难时得不到官府的救济,现在才有报复的机会。所以只要你行仁政,关爱百姓,百姓自会爱护他们的长官,而愿为之效死了。”
四、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
【释义】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赏析】孟子是个胸怀宽广的大儒。他长期周游列国来推行自己的主张,要在天下实行仁政,要统治者保民爱民,与民同乐,实现天下统一。《孟子·公孙丑下》里记载他的话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今日的社会里,除了我,还有谁呢?)正是有这种心胸,他才能对推行仁政孜孜不倦,即使身处厄运困境,也不改变志向理想。
五、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释义】(圣人)出自于同一类的人,却远远高出于众人。
【赏析】这是孟子对孔子的崇高礼赞。孟子认为孔子是人类中“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杰出人物,“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伟大)于孔子也”。并说:“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六、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
【释义】当今之世(如果要想平治天下),除了我能做到,还能有谁呢?
【赏析】这是孟子的宏伟抱负及自信之语。孔孟二人均有治世忧道的心情,孟子更多次明确自己迫切希望参与治理天下国家的抱负。他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这是他独特的历史观。他认为从周文王、武王开国距今已七百多年了,应该有圣王出现,而自己能当“名世”之士,作伊尹、姜太公一类的人。所以他说:当前,如果上天还不想使天下得到平治,那也就算了;如果天意想使天下得到平治,“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七、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
【释义】(社会有分工,)有的人从事脑力劳动,有的人从事体力劳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就
担当管理工作,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就被别人管理。
【赏析】这是孟子批判农家学说的话。农家学说的代表人物许行,主张“贤者并耕而食,饔飧而治”,即国君及在上位的人应当同农民一道种田,才能吃饭;自己煮饭,同时管理国事。
孟子反对这种观点,揭露了这种观点的许多荒谬可笑之处,阐明其事实上的不可能,从而正面阐明社会分工的必然性、必要性及合理性。
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
【释义】身在富贵之中要不迷乱本性,身在贫贱之中要不改变志向,身在威势武力之下也绝不卑躬屈膝,有违道义,这样才可算作大丈夫。
【赏析】一个人只有坚持自己的追求,坚持修养仁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变自己的志向目标,恒心恒德,才算是大丈夫。富贵也好,贫贱也罢,都不能改变理想和节操,这才是大丈夫。
九、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出处】《孟子·离娄上》
【释义】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赏析】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基本要求和规范,违背了这些要求和规范,就不能把事情做好。只有顺应这些规则,才能顺利完成工作。工匠不使用圆规矩尺,他就不能很好地画出自己想要的图形。所以,我们必须强调制度、纪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句哲言现在已经转化为成语了,就是“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十、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释义】作践自己的人,没必要跟他谈什么有价值的言论;抛弃自己的人,不能跟他一起干什么有价值的事业。
【赏析】孟子认为,开口闭口都非议“礼”和“义”的人,就是所谓的自暴;自身不能坚守“仁”的信念、遵循“义”的规范,就是所说的自弃。这个提法和我们今天的“自暴自弃”有所不同,但是都不脱离与理想、志向、情趣的关系。
十一、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释义】人们的共同缺点就在于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
【赏析】一个人应该性格内敛、品德谦虚才好。爱好仁德的人,有志于修养德行的人,绝不会取得一点点成绩就骄傲自满。而那种目光短浅的人,他们只要有一丁点收获,就开始沾沾自喜、得意洋洋。孟子对这种人非常不满,极力讽刺他们。真正有德行的人,他们努力学习,昼夜不倦,孜孜以求,不耻下问。他们没有固定的老师,唯善是从,谦虚谨慎。孟子对他们这一类人是崇敬的。
十二、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
【出处】《孟子·离娄下》
【释义】爱说别人的坏话,该知道有什么样的坏结果吧?
【赏析】这是孟子告诫人言人之恶,必遗后患的道理。就常情而论,一个人有不良之行,是不喜欢别人背后议论的,报复就是必然的了。庄子说:“灾人者,人必反灾之。”就是这个道理。
十三、友也者,友其德也。
【出处】《孟子·万章下》
【释义】交友啊,是结交他的好品德。
【赏析】这是孟子的话。他认为交友之道,贵在结交其德。因此交友时就不应考虑对方的权势,而应该考虑对方的品德,这才是真正的交友之道。古人认为朋友是五伦之一,是家庭之外重要的人际关系。酒肉朋友是靠不住的。所以古人讲“以友辅仁”,是说朋友是来辅助自己的仁德的。所以以天子身份友匹夫而不为屈尊,以匹夫身份友天子而不叫僭越。
十四、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出处】《孟子·告子上》
【释义】(即使有天下最易生长的东西)只有一天曝晒它,却有十天冷冻它(也不能生长的了)。
【赏析】孟子告诫人不论进德修业,均需专心致志、有始有终,绝不能时作时辍,甚至一作十辍,一进十退,亦即俗谚所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习、工作时间少,而嬉游、闲散日子多,如果这样,必将一事无成。
十五、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释义】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兼得,那就放弃鱼而取熊掌。生命,是我想要的;正义,是我想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那就牺牲生命而求取正义。
【赏析】君子一切以仁义为指归,只有仁义道德才能让他真正动心。所以,在危及道义的时候,君子舍生取义。生命对于道义而言微不足道,失去了仁德,失去了真善美,失去了正义,生命只不过是臭皮囊,是行尸走肉,一点意义都没有。故而,在生死义利之间如何取舍决定了一个人的品行之高下,确实应该慎重。
十六、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出处】《孟子·告子下》
【释义】在忧患中生存,在安乐中死去。
【赏析】这是孟子的名言。他认为就个人来讲,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都是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磨炼,以百折不挠的意志才成就了伟大的事业;就国家来讲,国内若无尽忠竭智的辅弼大臣,国外又无敌国外患可担心,只知安享太平,而不知危难将至,则国恒亡。由此可见,忧患意识强而又能艰苦奋斗,就能得到生存和发展壮大;而贪图安逸享乐,不思进取,就会导致衰亡。这便是历史的演变法则。
十七、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出处】《孟子·尽心上》
【释义】得到天下有美好才德的青年,而教育他们成才,这是人生的第三种乐趣。
【赏析】孟子所说的“三乐”,是指“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三种乐趣,均是“为人之乐”:一为天伦之乐,一为做有“一身正气”之人之乐,一为做人师之乐。孟子认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种为人师之乐,更是人生中一种深层次的快乐。他认为君子的这三种人生乐趣,超过于称王于天下的乐趣。
十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释义】困厄不得志时就独自修炼保全好自己,显贵得意时就使天下都得到好处。
【赏析】这是传统儒家的修身思想。历史上,中国的士大夫经常以此自励,要求从自己做起,努力寻求内心的美善,完善自己的人格,并进而弘扬仁义于天下,使天下人受益。这种对待人生的态度,折射出中国传统文人熠熠闪光的人格,引领着新时代的读书人去寻求人格的完善。
十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出处】《孟子·尽心下》
【释义】如果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
【赏析】这句话中的“书”,今天已经变得广泛起来,并不专指《尚书》。我们读书,是为了寻求其中的真义,为了给现实人生服务。如果完全相信书上讲的,让书牵着鼻子走,成了书的奴隶,成了“读死书”。所以,读书不仅要能读进书里去,还要能读到书外来,要理论联系实际。
二十、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释义】有仁爱之心的人才是人,把仁爱之心和人合起来说,便成为做人之道。
【赏析】孟子在这里把仁爱之心作为人的根本属性,也就是说,人之异于禽兽就在仁与不仁之分。他指出“仁”,是人的本心。所以“仁”,是为人而存在,人,离开了“仁”,便近于禽兽;反之,仁,也非人不能实行和体现。因此,仁与人合而言之,便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孔孟学说的目的,不外修己治人,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个人说,要作仁人志士;就治国说,要行仁政,即德政,这一切都以“仁”为基础,并弘扬它。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第3篇:孟子的名言及感悟
导语:孟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文字与智慧常常使人受益匪浅,“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说的便是如此。如下便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孟子的名言及感悟,欢迎阅读。
一、仁者无敌。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
【释义】奉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赏析】孟子反对用刑杀来治理国家,他认为仁政是最好的治理方式。有仁德的人无敌于天下,对国内能通过推广仁德来使百姓安定,对外以至仁伐不仁,决不至于让血流得把捣米的木槌都漂起来。对于个人来说,如果能修养仁德,他就能使天下人心服口服;对国家来说,奉行仁政,对内对外都能成功治理。孟子讲的治国之道是要统治者努力推行仁政,以德治国,反对刑罚杀戮。
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释义】尊敬自己家里的老人,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护自己家里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