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考作文题目及点评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7-12 07:12:2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2016年西藏高考作文题目及点评

2016年西藏高考作文题目及点评

高考后不要迷茫,语文谜小编为你提供了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欢迎参考阅读!

【作文题目】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个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评析作文】

语文考试结束后,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考生。大家的看法都不一样。“我觉得作文题目还算简单,很容易找到点,而且写起来也很容易。”有人说简单,也有人说难。“这个题目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写起来却有一种无从下笔的感觉。”

今年的作文到底难不难?怎么写能得高分?为此,记者采访了拉萨中学高三语文老师唐老师。

“我看了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总体来说,难度控制在中等范围。首先,材料已将作文要求说到位了,所以不容易偏题,就是一篇话题作文。在我们的教学中,这类作文我们要求考生按照议论文来写。这个作文考的就是学生平时的积累,只要扣准题目发挥就可以了。”唐老师说道。

民族卷高考作文题目不同,记者了解到,民族卷作文题目为材料作文。记者经过考生口述进行了整理:悬崖边上,松树种子随风飘扬,有的.飘到宽阔的土地上,有的飘到岩石表面,有的飘到石缝里。再一阵风吹来,土地上和岩石表面的种子被吹走,日复一日,只有在悬崖边岩石缝隙内的种子茁壮生长,又变成了一棵松树。根据材料作文。

不少使用民族卷的考生纷纷向记者表示,作文题目很简单,不易偏题,而且写起来也容易。

第2篇:西藏高考作文题目

2017年西藏高考作文题目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XX年西藏高考作文题目,欢迎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第3篇:高考各地作文题目及点评

2007年高考各地作文题目及点评

1.全国卷(Ⅰ)

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点评】 .全国卷(Ⅰ)

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点评】

画面不难理解,难点在“出事”的含意上。选择“出”了什么“事”,作为写作的角度,是构思时必须考虑的。然后对“出事”应承担的责任须加以议论,并注意突出重点,而写出承担责任的目的,则能给“三个大人”以启示。

2.全国卷(Ⅱ)

关于“帮助”

材料一:著名歌手丛飞利用自己的演出所得捐资300万资助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高考作文题目点评及分析

朴素的美丽更加动人

——2012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点评

智康1对1 郑会英

【2012年高考作文题目】

材料作文,讲述火车巡逻员老计的故事,老计每天在深山里走几十里路守护铁路,清理碎石,防止巨石滑落,每有火车经过都会微笑、招手、敬礼,表示通车安全,而火车都会鸣笛回应,火车的笛声回荡在山谷中。请自拟题目写篇不少于八百字的文章。

【点评和分析】

今天新鲜出炉的高考作文题目真正让人眼前一亮!高考作文终于像我们所期待的那样走出了时评作文狭窄的区域,贴近生活,朴实动人,不再那么高高再上,远离学生所能理解的范围。让广大的高三学子真正有所思考,有所触动,有所表达。

老计的故事简单平凡,其中却又蕴含着发人深省,动人心魄的淳朴哲理。老计作为一个平凡的火车巡逻员,每天在深山里走几十里路守护铁路,可谓辛苦;可谓坚持;这么一个简单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北京高考作文题目及点评

专家点评:2011北京高考作文应多角度看问题

北京普育教育高考语文研究中心

2011北京高考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鹿特丹世乒赛结束后,师生们一起讨论:生甲:太好了,中国队又包揽了全部冠军!这叫实至名归。竞技体育就得靠实力说话。生乙:但我更愿意看见外国选手成功挑战中国名将。一个国家长期垄断某体育比赛的金牌其实并不利于这个项目的发展。生丙:有人主张中国队应让出一两枚金牌,我不赞成,如果故意输球,就有违公平竞赛原则和奥林匹克精神…… 老师: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道理,有些道理不仅体现在乒乓球运动上,也适用于其他社会生活领域。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011年北京高考作文是一则话题作文,本次作文突出了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社会实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北京高考作文题目 及点评

【2012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火车巡逻员老计的故事

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地向疾驰而过的列车举手敬礼,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声在深山中久久回响„„ 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敬礼,久久回响的汽笛„„,这一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在材料含意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点评】1:

今天新鲜出炉的高考作文题目真正让人眼前一亮!高考作文终于像我们所期待的那样走出了时评作文狭窄的区域,贴近生活,朴实动人,不再那么高高再上,远离学生所能理解的范围。让广大的高三学子真正有所思考,有所触动,有所表达。

老计的故事简单平凡,其中却又蕴含着发人深省,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2017年西藏高考作文题目

2017年西藏高考作文题目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7年西藏高考作文题目,欢迎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2017年河北高考作文题目及点评

2017年河北高考作文题目及点评

高考已经结束了,让我们来看看专家们都在说什么,下面小编整理的2017年河北高考作文题目及点评,欢迎阅读。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专家解析

2017全国Ⅰ卷继续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作文材料源于央视5月份的一组连续报道,为了让考生的思考更集中、更深入,命题时做了必要的调整与提炼。

命题在材

未完,继续阅读 >

第9篇: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汇总及点评

2014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汇总及点评

新课标全国一卷:

学校开运动会,最后一个项目是“山羊过独木桥”,规则是学生从独木桥两边同时上桥,在桥中间时两人相遇会有一个人下桥一个人通过,但在这个项目的预赛时,有一对同学在桥中间抱住转身,双双通过,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根据此材料写作文。

点评:全国一卷的题目依旧比较简单,突破点比较好找,基本能让大部分学生有话说,有东西写。这则材料甚至可以理解为“反弹琵琶成新曲”的延伸,因为加了一句“裁判认为这样做很有争议”。关于行文,创新是最保险的写法,制度的完善是最合理的写法,当然加上与时俱进也是未尝不可的。

新课标全国二卷:

2014年高考作文题是给了一份材料,材料的内容和动物有关,大体上是动物有野性,喂养野生动物会让动物失去觅食能力,请根据此材料写一作文,800字,自拟题

未完,继续阅读 >

第10篇:2017年江西高考作文题目及点评

2017年江西高考作文题目及点评

高考已经结束了,让我们来看看专家们都在说什么,下面小编整理的2017年江西高考作文题目及点评,欢迎阅读。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专家解析

2017全国Ⅰ卷继续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作文材料源于央视5月份的一组连续报道,为了让考生的思考更集中、更深入,命题时做了必要的调整与提炼。

命题在材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西藏高考作文题目及点评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藏高考作文题目及点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