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游磁器口有感
游磁器口有感
来重庆已经一个星期了。在这一个星期里,这个充满浓郁人文气息的城市带给我太多的惊喜,深深地吸引了我。这周六,学校安排我们去拥有“小重庆”之称的磁器口游玩,这一天的旅程虽然很累,却让我更深刻的了解了重庆这座城市的文化。
走在磁器口的石板路上,我的第一个感受就是这里的安逸。我们是上午九点出发的,到达磁器口时路上的人还很少,处处都散发着一种慵懒舒服的感觉,让我们这些平时只顾忙俗事的人瞬间轻松不少,只想着能够静静地逛一逛,看一看,其他的烦恼都不是那么重要了。随着时间的流逝,镇上的游人也越来越多,再没有了那种安逸。在拥挤的人群里,我没有烦躁,却感受到了这座古镇的繁华,还有文化积淀。街道两旁热情的商贩,面对我们要拍照的要求,都尽可能满足我们,还有那极具当地特色的小吃、饰物,让我欲罢不能。当然,我们也没有忘记是带着任务来到磁器口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们见到了明朝古井、清代古宅、宝轮古刹,还有那飘荡丝竹之声的茶馆和街道尽头已流淌了千年的嘉陵江。这一路走来,虽只是大略的游览,但身为一个地道的北方人,还是感到了与北方粗犷大气完全不一样的精致秀气,窄小的青石路,乳白的砖瓦墙,这是巴渝文化历经千年的传承。不过,当伫立桥头,远望嘉陵江,我还是感到了一种“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博大。这样精致与豪迈的结合,可能也是磁器口文化最吸引我的地方。
在磁器口,有很多充满艺术气息的小店和茶馆儿,但它仍然有“市井”的一面,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磁器口也被更深层的开发,在这一天的游览中,我们看到了很多商业化的东西,各式各样的小店都打着“百年传承”的旗号招揽顾客,让顾客无法辨识真正传承的文化印记。当然,我们知道,这是磁器口文化发展必然要经历的一步,是让更多人认识磁器口文化的方式,但是在磁器口文化发展的路上需要我们这些来到这里的人,用一颗尊重、保护的心来欣赏磁器口,感受磁器口,才会使磁器口更健康、长远的发展。
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走到了磁器口的尽头,回看这一天的脚步,我们仿佛走过了巴渝文化千年的历程。很想要有一天,我可以在这里生活,在安静的午后,捧一杯热茶,坐在老房子的门口,看着琳琅满目的民间工艺,该是多么惬意?
第2篇:关于游磁器口作文
关于游磁器口作文
导语:大家去过游磁器口吗,今天小编跟大家分享几篇关于游磁器口的作文,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游磁器口
“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美丽绝伦的磁器口拥有“一江两溪三山四街”的独特地貌。为了一睹磁器口的芳容,我和妈妈准备动身前往磁器口。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来到磁器口,才知道什么才是“美丽绝伦”,什么才是”人山人海"。
虽然人挤人不是什么好受的滋味,但一路上绝妙的风景总是令我赞叹不已。拿磁器口最古朴的街道来说吧,虽然街道没有五彩斑斓的颜色,没有便捷的电子设备,但磁器口街道总有一股大自然的气息环绕着。这是住在繁华街市里的我们远远感受不到的。
这里的美景不仅有平凡的街道,还有很多精心打造的铜像呢!静止的铜像,在雕刻师高超的技术下,雕像栩栩如生,仿佛动起来了似的!
来到磁器口,不品尝下美食怎么行呢?我一边走一边看,逛着逛着,目光被“卖糖人”三个字吸引住了!我来到店铺前,拿出15元,就可以转糖人了。一转,指针由快至慢,缓缓停在凤凰前。
好了,终于可以吃了!可看着这金黄的凤凰,还真不知从哪儿下口呢!
磁器口的新奇小店数不胜数,街道不宽人却多,小吃令我大饱口福,商品令我大饱眼福,更让我领略了这出名的磁器口古镇的悠久历史,丰富的重庆老文化,令我回味无穷。
篇二:游磁器口
一点半,我们乘坐拥挤的轻轨一号线,来到了磁器口。
走出站台,“磁器口名特美食街”八个大字抢眼地闯入视线。许多游人都是冲着美食来磁器口的,我们却只看历史与美景。
整条街都是青黑色的石板路,石砖看上去并不平,走在上面却和普通路面一样平稳,根本感觉不出来。在一些不起眼的角落里,零星地点缀着斑驳的青苔。也许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比我爷爷的爷爷还要老呢。
不知不觉来到一座清式大型建筑前。只见“三皇堂”三个金黄的楷体大字,竖着镌在镶着红边的深蓝色大牌匾上,刚劲有力。
走进堂内,正中央是一方大大的舞台,上方从右往左刻着小篆的“天下第一堂”。四周摆着几张古朴的木制四方桌,长条凳整齐地放在桌旁。桌上扣着青花瓷茶具,身着古装的“小二”,端着一杯杯茶,穿梭在堂中,让整间屋子充满了茶的清香。
我们走出三皇堂,随着拥挤的人群缓慢前进,来到了鑫记杂货店。原来,这里是当时地下党重要秘密联络点之一。现在,它是《红岩》中“华子良”的原型——革命烈士韩子栋,他和当时社会的陈列室。门口是一个叼着香烟的军人的塑像,他的飞扬跋扈被刻画得惟妙惟肖,让我禁不住想痛打他一顿。而当我看到当时人们的悲苦生活,又不禁心生怜悯……看完所有资料,了解了韩子栋的革命事迹后,我对他肃然起敬,对地下党的崇敬也油然而生。
这段路两旁几乎全是关于**的纪念杂货铺,这让我对那段黑暗的历史,又有了许多新的了解。
我们越走越远。忽然,远方有什么东西映入眼帘,我们赶紧快步走,走进了发现:原来是一个大港口!
水天相接,茫茫一片,江上雾气蒙蒙。清澈的江水,仿佛一块纯净的大钻石。原本平如镜的江面,随着微风,泛起层层涟漪,宛如明净的玻璃上起了水雾。岸边,古朴的渔船,并排停靠,在江面上微微晃动,舒适恬静。远处,一叶小小孤舟在云烟氤氲中时隐时现,我却仿佛听到了船夫缓缓摇橹的欸乃声……
我们走出磁器口的时候,已经三点了。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的脚是那么酸,仿佛跑了操场十圈。我们再一次望着“磁器口名特美食街”八个大字,恋恋不舍地走进了轻轨站……
篇三:游磁器口
磁器口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座落在巍峨的歌乐山下,涛涛的嘉陵江畔。磁器口因烧磁器而闻名,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古镇。当然,它也是重庆的一张名片。
周末,我们一家去磁器口游览。刚来到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牌坊。它是用木头做的,底色是棕红色,一些地方涂了纯白的漆。牌坊上画了各式各样的图案,花花绿绿的。三个鲜红的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磁器口。两旁的石狮子各个都威风无比,像两个士兵,保卫着磁器口。
进入磁器口,放眼望去,是一条石板路,石板路时而宽,时而窄,宽的时候足有七八米,窄的时候只不过三四米。铺路用的长条石板,经过人们的踩踏,已经变得十分光滑,但也有不足之处,就是有些地方变得凹凸不平、坑坑洼洼的.。石板路两旁是不过三层的古建筑物。全是红木头建造的。墙壁被刷成白色,屋顶是棕灰色的瓦片。纱窗的窗框画着美丽的图案,栩栩如生。当然,每家每户的图案也会各不相同。
临街底楼,是商店,摆着一些精美的工艺品。什么手工围巾,陶泥娃娃,创意小钱包……,应有尽有。最吸引人的,还是美食。街上到处吆喝声不绝于耳,有酸酸甜甜的糖葫芦,香脆可口的印度飞饼,美味的羊肉串,和麻辣鲜香的毛血旺。最受人欢迎的,是香甜酥脆的陈麻花。瞧,人家的生意多好呀!从早上还没开门,直到晚上关门,排队的人像一条长龙,几乎没有空闲的时间。确实,人家真不是假出名啊,真的是实在的。那口味,真是样样俱全:芝麻味、原味、五香味、麻辣味……,各种口味,应有尽有,吃起来味道也是香香脆脆酥酥的,让人回味无穷。
嘉陵江在磁器口尽头,远看像一条白带。嘉陵江边的人们吹着江风,聊天打牌,悠闲自在,十分惬意!
磁器口是一个集休闲、娱乐、美食、文化融为一体的古镇,是重庆的“招牌”。我爱美丽的磁器口!
第3篇:磁器口之游感想
瓷器口游历记
“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被赞誉为“小重庆”磁器口,是诗人重温重庆风情与人文的最佳去处。对于初次到达重庆的我们来说,是能让我们最快的了解融入重庆的首选之地,所以,磁器口成为我们文化考察的第一站。
步入磁器口古镇,闯入眼帘的是浓郁古朴气息错落有致的建筑,青色的砖瓦,乳白的墙面,整齐的青石道路,无一不彰显独具南方特色的建筑风格。对于见惯了北方粗犷宏大的建筑的我,南方的温婉安静使我深深的爱上了这份宁静。在巴渝民居馆,我更深入的体会了这份宁静,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没有城市热闹喧嚣,进入民居馆的我们像一群外来入侵者,我们的欢笑和惊奇声都会打破这里独特的静谧的气氛。如果可以,我宁愿长居于此,与这份宁静为伴。
到磁器口游玩,品尝美食是必不可少的。麻辣鲜香、味浓鲜香的毛血旺,豆香萦舌、滋味绵
第4篇:游磁器口古镇800字作文
游磁器口古镇800字作文
阳春三月的一个周末,我和家人一起到磁器口游玩。一早还阳光明媚,突然,天空下起蒙蒙小雨,虽说下着小雨,但来这里的游客非常的多。
一进老街的入口处就看见老街用灯笼和倒挂的小伞装饰着鲜艳漂亮,我们走在石板路上看见道路两旁都是琳琅满目的商品,商家们都争先恐后的吆喝着自己家的商品。你看——有手工糍粑、手工酸辣粉、有名的手工陈麻花还排着长长的队呢……爸爸给我们一人买了一个手工糍粑,糍粑甜甜的糯滋滋的。爸爸说看那里,那是谁?有的游客尖叫着张飞,张飞,张飞牛肉,不仅牛肉干吸引游客,而且扮演张飞的人也特别引人注目。他表情严肃形象威武,貌似告诉游客张飞牛肉干质量品质杠杠的。随着一声声敲鼓声,一个戏剧院吸引了我的眼球。里面宾朋满座都是来观赏表演的',这个时间正是上演川剧类。表演者穿着戏服,这戏
第5篇:游磁器口小学作文500字
游磁器口小学作文500字
“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美丽绝伦的磁器口拥有“一江两溪三山四街”的独特地貌。为了一睹磁器口的芳容,我和妈妈准备动身前往磁器口。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来到磁器口,才知道什么才是“美丽绝伦”,什么才是”人山人海"。
虽然人挤人不是什么好受的滋味,但一路上绝妙的.风景总是令我赞叹不已。拿磁器口最古朴的街道来说吧,虽然街道没有五彩斑斓的颜色,没有便捷的电子设备,但磁器口街道总有一股大自然的气息环绕着。这是住在繁华街市里的我们远远感受不到的。
这里的美景不仅有平凡的街道,还有很多精心打造的铜像呢!静止的铜像,在雕刻师高超的技术下,雕像栩栩如生,仿佛动起来了似的!
来到磁器口,不品尝下美食怎么行呢?我一边走一边看,逛着逛着,目光被“卖糖人”三个字吸引住了!我来到店铺前,拿出15元,就可
第6篇:游磁器口小学作文500字
游磁器口小学作文500字
“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美丽绝伦的磁器口拥有“一江两溪三山四街”的独特地貌。为了一睹磁器口的芳容,我和妈妈准备动身前往磁器口。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来到磁器口,才知道什么才是“美丽绝伦”,什么才是”人山人海"。
虽然人挤人不是什么好受的滋味,但一路上绝妙的风景总是令我赞叹不已。拿磁器口最古朴的街道来说吧,虽然街道没有五彩斑斓的颜色,没有便捷的电子设备,但磁器口街道总有一股大自然的气息环绕着。这是住在繁华街市里的我们远远感受不到的。
这里的美景不仅有平凡的.街道,还有很多精心打造的铜像呢!静止的铜像,在雕刻师高超的技术下,雕像栩栩如生,仿佛动起来了似的!
来到磁器口,不品尝下美食怎么行呢?我一边走一边看,逛着逛着,目光被“卖糖人”三个字吸引住了!我来到店铺前,拿出15元,就
第7篇:山城风光—游磁器口随笔
山城风光—游磁器口随笔
站在这条古色古香的石板路上,仿佛走进了千年前的世界,时光变得那样亲近而悠远,犹如嘉陵江的流水,一去不复返的光阴,缓缓抚摸过磁器口的每一寸肌肤,然后将记忆的时光留给我们,将千年来的印记深深镌刻在山城的脊梁上,拨开云雾,自是天明。
下了地铁,走至电梯转角处,便是磁器口的正门了,“磁器口”三个烫金大字高高悬在大门上方,整个大门威严古朴,贤淑端庄,让你心旷神怡。山城多雾,原本就云里雾里的美景,在沥沥细雨的笼罩下,磁器口像是融进了仙境。
磁器口是个古镇,我来重庆之前早有耳闻,千年前还不叫磁器口,叫白崖镇,始于宋真宗咸平年间,嘉陵江的灵秀之气孕育了它,镇后有一座山,叫白崖山,山上的宝轮寺矗立在嘉陵江畔,世代保佑着当地的百姓不受洪涝之灾,岁岁平安。后来宝轮寺迎来了一位真龙天子,他叫朱允炆,
第8篇:磁器口四年级作文
磁器口四年级作文
今天,我们一家要去“磁器口”玩。
“磁器口”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在清朝初年,因作为盛产和转运瓷器的港口而叫“磁器口”,是重庆保存最完整的古镇。中国的瓷器非常有名,我们用的碗、盘和杯子都是用陶瓷做成的,我查了China这个英语单词,英汉词典上写的是“陶瓷”的意思。
现在,“磁器口”已经没有怎么生产瓷器了,很多都是卖现代产品的,只有几家店在卖餐具。
在“磁器口”,我看见房子虽然最多只有两层楼高,但听外公外婆说这些房子有上百年历史,都那么久了,楼房还保存得这么好。这些房子全都是木头制造的,白墙、红瓦或灰瓦,看起来古色古香的。我们去上洗手间,一位管洗手间的老婆婆说:“我小时候一直就住在这里。”这位老婆婆看起来有七八十岁了。看来,这些房子是历史悠久了。
街上有卖“张飞牛肉”的小店。为了吸引客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