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测试题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7-07 07:12:1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地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测试题

地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泄塘处处蛙”所描述的地区是()

A华南地区B.江淮地区C.华北地区D.东北地区

2.两千多年前,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们就与西部地区的人们相互往来。他们在茫茫沙海和戈壁上开凿,了贯穿东西的路线,这条路线获得的美称是()

A.商业之路B.瓷器之路C.丝绸之路D.石油之路

3.下列四幅图中,属于山地的是()

A.B.C.D.

4.下列是某学生沿东经870绘制的四幅天山山脉地形剖面图,其中绘制正确的是()

A.B.C.D.

5.中学生联谊会上,四位同学介绍了自己的家乡,下列表述属于西藏自治区的是()

A.我们用青稞酒和糌粑招待远方的客人

B.我的家乡群山环绕,是“天府之国”

C.我们这里石林广布,吸引了众多游客

D.我的家乡地势平坦,草原辽阔,是牧人的天堂

6.我国著名的水乡主要集中分布在()

A.鄱阳湖流域B.洞庭湖流域C.洪泽湖流域D.太湖流域.

7.青藏地区发展牧业的有利条件有()

①草场面积大②气候寒冷、干旱,适合牧草生长③耕地面积小

④牧草的营养成分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8.牦牛、藏绵羊和藏山羊是青藏地区的主要畜种,因为它们()

①耐寒②对牧草的需求不大③能适应缺氧的高原环境④能适应低气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下列对上海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海地处珠江三角洲前沿

B.京九铁路与京沪铁路在这里交汇

C.上海是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

D.上海是仅次于北京的中国第二大工业城市.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活动特色鲜明。读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场景图,回答第10~12题。

10.四幅图片中,反映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活动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1.图片①代表的省区,物产有()

A.石油、天然气B.哈密瓜、柑橘

C.三河牛、三河马D.长绒棉、牦牛

12.对图片④地区的生产、生活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传统民居以竹楼为主

B.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

C.农牧业生产现代化程度很高

D.水稻是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

13.下面是同学小陈收集的资料,其中属于他家乡的经济特征的是()

A.位于太湖之滨B.气候温和

C.盛产鱼虾D.地势平坦

14.主要生活在牧区的一组少数民族是()

A.高山族、朝鲜族B.维吾尔族、苗族

C.满族、壮族D.藏族、蒙古族

15.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行为不合适的是()

A.在西藏建立水产品加工基地

B.在内蒙古建立皮毛、乳制品加工厂

C.在黑龙江建立豆制品加工基地

D.在浙江大力开展海洋水产养殖

16.李二经营一家旅馆,为沙漠中来往的商旅提供食宿、休息和饮水。请问,这家旅馆最可能设在下列哪一地区()

A.内营古B.新疆C.青藏高原D.黄土高原

17.读右图,下列对图中四地的叙述符合事实的有()

①A处平原辽阔,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等旱地作物

②B地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是典型的温带季风区

③C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此处地势崎岖不平

④D区牧民冬季主要生活在海拔较高的山地牧场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8.黄土高原主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西北地区B.北方地区C.青藏地区D.南方地区

19.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位于

A.纽约B.巴黎C.莫斯科D.北京

20.我国东部沿海和西部在自然条件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与东部相比,西部自然条件的.优势是()

A.水资源丰富B.平原面积广大

C.气候温暖湿润D.矿产和能源资源丰富

21.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A.是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B.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C.是长江水系和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D.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22.下列地形区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是()

A.黄土高原B.宁夏平原C.东南丘陵D.青藏高原

23.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分别是()

A青稞、水稻B.高梁、玉米C.玉米、水稻D.水稻、小麦

24.下列语句中,描述北方地区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5.要想真正感受北京的文化传统和日常生活,就要走进()

①故宫②胡同③四合院④长城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它是与万里长城、大运河齐名的我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它通过地下通道将很远的雪水引下山,灌溉农田。

(1)上图所示的是哪一种水利设施?它分布于我国的哪一地区?(2分)

(2)这种水利设施有何优点?当地发展了何种特色的农业?(4分)

(3)请简要说明这一水利设施是如何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4分)

27.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和世界上不同区域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的主要特点。王丽决定对自己的家乡进行一次调查,以了解本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及其显著变化。王丽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请你帮助她完成。(11分)

(1)王丽可以调查家乡自然环境的哪些方面?(2分)

(2)王丽可以调查家乡人文环境的哪些方面?(2分)

(3)王丽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获得文字资料?(3分)

第2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文

在那个贫困的小村庄,也养活了不少人。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在山间穿梭,是常有的事情。我喜欢那个地方,尽管那个地方,有些贫穷,但是给我的感觉,是别的地方永远都替代不了的。

那个时候我们的家,看起来并不好,就是一种土房子,不过倒是也挺大的。房间里面的家具很少,很简单,也很破烂。好像从我在那里的时候,房子就已经存在了好几十年。儿时的我并没有太大的意识,能够有点零星的记忆,都是很不错的了。那时大家,都住在差不多的房子里面,也没有什么好比较的。更何况我还小,当然也不记得那种事情。

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家的土地和果树,直到现在,它们也还在那个地方存在着。妈妈说我们不回家,就有别家的人,去摘成熟的果实,例如枇杷,李子,桃子什么的。每当听到这里,我都想回去一趟。我倒是真记不起果树结果的样子,但是有一年回去,正好赶上桃树开花的样子。那个时候,我还问着妈妈是不是真的能够结果,妈妈很肯定的语气回答着我,我那时不信,如今看到从那结出来的果子,寄送到我们家,也不得不信了。

小时候好像记得那一方田地,总是种着绿油油的菜,要是把一些菜连根拔起,还会见到几只小蚯蚓,那个时候,也不觉得可怕,倒觉得也挺好玩。每一次奶奶看到了,就一边叨叨的什么,又把我抱进了屋里。那个时候奶奶的身体,还是很利索的,所以也有些年老了,但是也常常不服老的说我还能下地锄地呢。事实上,那个时候她确实也常常下地,常常给我做很多好吃的。都是一些复杂的工序,在老家才能做的东西离开了那里,离开了奶奶,就是谁也做不出来的'美味。记得妈妈曾经不信,也跟奶奶学了两手,但总是不对味儿。

在这个小山村里面生活,想要到集市上去走一走,你得走两个小时的路。什么时候赶集的日子,也是有口诀的,只是我学不来。小时候大都贫穷,没有人愿意去花那个钱,赶到集市,而大多选择了走路。所以我们那的人,走路不觉累,也不嫌远,腿脚都特别利索。

?到了赶集的日子,都是特别热闹的。去集市上卖东西的人,还要起的更早些。比如,我的奶奶。奶奶总是很早,就是提着菜和果子,到集市上摆摊,换钱。而我总是也想要去,所以也都起的特别早,只是走了一个小时多的时候,就便走不动路了。有了那次经历,奶奶说什么也不愿意带我去了。

长大了,我远离了那个地方,但是却忘记不了那个地方。人家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仅仅是把人养大,更是在人的心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东西。

第3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议论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议论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议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进什么圈子成什么人”。生活中,我们总是在人群中来回应酬,不觉已被形形色色的人群改变了本真。

起先,群居是为了互帮互助。我们的老祖宗生活在一起是为了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久而久之,后代便将这一精神传承了下来。但如果要在人群中不显突兀,就要将自己的个性融于共性之中。若为善也就罢了,若是行恶则天下不安。

宋神宗年间,就有那么一种人群,专门排挤有才之士。留名青史的却恰恰不是那群人,相反,恶名昭彰。“乌台诗案”便算是这“组织”的杰作之一了吧。朝中以王珪为首的文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什么意思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的“一方”指的是某一块地域;“水土”包括地理位置、物候环境;“一方人”则是长期生活在这一地域的人。因此整句话的意思是:不同地域上的人,由于环境的不同、生存方式不同、地理气候不同,导致思想观念和文化性格特征也不同。

扩展资料

这句话出自梁斌 《播火记》第一卷十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水淀里水,凭着治鱼解苇维持生活,不靠土地。”

用法

是一句俗谚,用来比喻一定的环境造就一定的.人才。比如说起新疆我们会觉得新疆人个个都是能歌善舞,长睫毛大眼睛的;提到杭州就会想到温文尔雅、腼腆可爱的杭州姑娘,生活在同一地区的人们会呈现出相似的外貌或性格特征,这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课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案设计

课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案设计

课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案设计

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

目的要求: 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品德与社会》教案01。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重点难点: 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浙江省地图。学生准备彩笔,剪刀胶水、信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问:听听这首歌描写了什么?

二、谈话引导,激情导入。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地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测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