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英《浣溪沙》赏析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7-04 07:12:1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吴文英《浣溪沙》赏析

吴文英《浣溪沙》赏析

浣溪沙

吴文英

门隔花深旧梦游。 夕阳无语燕归愁。 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坠泪, 行云有影月含羞。 东风临夜冷于秋。

【注释】:

玉纤:指女子之手。

【赏析】

此为感梦之作。上片写所梦旧游之地、燕归之态,似真似幻,传神于眼;下片抒怀人之情、相思之愁,如泣如诉,缠绵往复。末句尤贵含情言外,渊涵不尽。全词雅丽清新,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浣溪沙》结句贵情余言外,含蓄不尽。如吴梦窗之“东风临夜冷于秋”,贺方回之“行云可是渡江难”,皆耐人玩味。 陈洵《海绡说词》:梦字点出所见,惟夕阳归燕,玉纤香动,则可闻而不可见矣。是真是幻,传神阿堵,门隔花深故也。“春堕泪”为怀人,“月含羞”因隔面,义兼比兴。

东风回睇夕阳,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即一梦亦有变迁矣。“秋”字不是虚拟,有事实在,即起句之旧游也。秋去春来,又换一番世界,一“冷”字可思。此篇全从张子澄“别梦依依到谢家”一诗化出,须看其游思飘渺、缠绵往复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句法将纵还收,似沾非着,以蕴酿之思,运妍秀之笔,可平睨方回,揽裾小晏矣。结句尤凄韵悠然。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感梦之作。

起句,梦旧游之处。“夕阳”两句,梦人归搴帘之态。换头,抒怀人之情,因落絮以兴起人之堕泪,因行云以比人之含羞。“东风”句,言夜境之凄凉,与贺方回《浣溪沙》结句“东风寒似夜来些”相同。

第2篇:《浣溪沙》吴文英宋词鉴赏

《浣溪沙》吴文英宋词鉴赏

浣溪沙

吴文英

门隔花深梦旧游,夕阳无语燕归愁。

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东风临夜冷于秋。

吴文英词作鉴赏

这首怀人感梦的词,借梦写情,更见情痴,写得不落俗套。

“门隔花深”,指所梦旧游之地。当时花径通幽,春意盎然。不料我去寻访她时,本拟欢聚,却成话别。

为什么要离别,词中没有说明。“燕归愁”,仿佛同情人们离别,黯然无语。不写人的伤别,而写惨淡的情境,正是烘云托月的妙笔。前结“玉纤香动小帘约,”则已是即将分手的情景了。伊人纤手分帘,二人相偕出户,彼此留连,不忍分离。“造分携而衔涕,感寂寞而伤神”(江淹《别赋》)。下片是深入刻画这种离别的痛苦。

下片是兴、比并用的艺术手法。“落絮无声春堕泪”,兼有两个方面一形象,一是写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柳永《雨霖铃》),写离别时的吞声饮泣。这里略去了。絮花从空中飘落,好象替人无声堕泪,这是写春的堕泪,人亦包含其中。“行云有影月含羞”,和上句相同,也是一个形象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写人,“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韦庄《女冠子》),是写妇女言别时的形象,以手掩面,主要倒不是含羞,而是为了掩泪,怕增加对方的悲伤。同时也是写自然,行云遮月,地上便有云影,云遮月衬出月含羞。刘熙载说:“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艺概。词曲概》)此词“落絮”、“行云”一联正是“寄言”。表面是写自然,其实是写情。词人把人的`感情移入自然界的“落絮”“行云”当中,造成了人化的然感自然。

而大自然的“堕泪”与“含羞”,也正表现了人的离别悲痛的深度,那说是说二人离别,连大自然也深深感动了。这两句把离愁幻化成情天泪海,真乃广深迷离的至美艺术境界。“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杜甫《梦李白》)。这种黯然神伤心折骨惊的离情别绪,怎么能忘怀呢!有所思,故有所梦;有所梦,更生思绪。无昼无夜,度日如年,这刻骨相思是够受的。

如此心境,自然感觉不到一丝春意,所以临夜东风吹来,比萧瑟凄冷的秋风更不堪忍受了。这是当日离别的情景,也是梦中的情景,同样也是今日梦醒时的情景。古人有暖然如春、凄然如秋的话,词人因离愁的浓重,他的主观感觉却把它倒转过来。语极警策。

春夜风冷,是自然现象;加上人心凄寂,是心理现象,二者交织融会,酿成“东风临夜冷于秋”的萧瑟凄冷景象,而且这种氛围笼罩全篇,此为《浣溪沙》一调在结构上的得力之处。

第3篇:《浣溪沙》吴文英宋词鉴赏

《浣溪沙》吴文英宋词鉴赏(精选10篇)由网友 “我見犹怜゜” 投稿提供,这里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些《浣溪沙》吴文英宋词鉴赏,方便大家学习。

篇1:《浣溪沙》吴文英宋词鉴赏

浣溪沙

吴文英

门隔花深梦旧游,夕阳无语燕归愁。

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东风临夜冷于秋。

篇2:吴文英——《浣溪沙》

【年代】:宋

【作者】:吴文英——《浣溪沙》

【内容】:

门隔花深旧梦游,

夕阳无语燕归来,

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堕泪,

行云有影月含羞,

东风临夜冷于秋。

【作者】:

吴文英(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号觉翁。四明(浙江宁波市)人。终生不仕。曾在江苏、浙江一带当幕僚。他的词上承温庭筠,近师周邦彦,在辛弃疾、姜夔词之外,自成一格。他的词注重音律,长于炼字。雕琢工丽。张炎《词源》说他的词“如七宝楼台,眩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浣溪沙·桂_吴文英的词原文赏析

浣溪沙·桂_吴文英的词原文赏析

浣溪沙·桂

宋代 吴文英

曲角深帘隐洞房。正嫌玉骨易愁黄。好花偏占一秋香。

夜气清时初傍枕,晓光分处未开窗。可怜人似月中孀。

鉴赏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或作“纱”。相传是由西施浣纱的故事得名。又名《小庭花》、《玩丹砂》、《怨啼鹃》、《浣纱溪》、《掩萧斋》、《清和风》、《换追风》、《最多宜》、《杨柳陌》、《试香罗》、《满院春》、《广寒枝》、《庆双椿》、《醉木犀》、《锦缠头》、《霜菊黄》、《频载酒》、《减字浣溪沙》。此调有平仄两体,平韵见唐词,仄韵始自李煜。《金奁集》入“黄钟宫”,《张子野词》入“中吕宫”。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过片多用对偶。

上片“曲角”三句咏桂。言桂树似新娘般的深藏在曲径深处,不露她的真面目。她好像又在哀愁枝上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吴文英《浣溪沙》全词注释翻译及赏析

吴文英《浣溪沙》全词注释翻译及赏析

浣溪沙 吴文英

门隔花深旧梦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①。落絮无声春堕泪②,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注释] ①玉纤:手。②春堕泪:指春雨。【译文】

我的梦魂总是在旧梦中寻游,梦境中我又来到当年的庭院,深深的花丛把院门遮掩住了。斜阳默默无言地渐渐向西边沉下去,归来的燕子也沉默无言,仿佛带着万般忧愁。一股幽香浮动,她那双带有香味的白皙的纤纤玉指,轻轻地拉开了小小的幕帘。悠悠的柳絮无声坠落,那是老天爷为人世间的生离死别滴下的行行热泪。月光被浮云轻轻地遮掩住,那是因为含羞而挡住了泪眼,料峭的春风吹拂脸面,凄凉冷清的势头简直就像秋天一样。【译文】

梦里我又来到门隔花丛的庭院,夕阳默默西落归燕也在发愁,芳馨的纤指摘下了小小帘钩。

柳絮无声坠落是春归滴泪,浮云投下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吴文英浣溪沙·秋情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吴文英浣溪沙·秋情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浣溪沙·秋情朝代:宋代|作者:吴文英

波面铜花冷不收。玉人垂钓理纤钩。月明池阁夜来秋。

江燕话归成晓别,水花红减似春休。西风梧井叶先愁。

全文赏析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或作“纱”。相传是由西施浣纱的故事得名。又名《小庭花》、《玩丹砂》、《怨啼鹃》、 《浣纱溪》、《掩萧斋》、《清和风》、 《换追风》、《最多宜》、《杨柳陌》、《试香罗》、《满院春》、《广寒枝》、《庆双椿》、《醉木犀》、 《锦缠头》、《霜菊黄》、《频载酒》、《减字浣溪沙》。此调有平仄两体,平韵见唐词,仄韵始自李煜。《金奁集》入“黄钟宫”,《张子野词》入“中吕宫”。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过片多用对偶。

上片“波面”三句写景。言园内水池中波光微漾,看上去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吴文英《浣溪沙》赏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吴文英《浣溪沙》赏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