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敦煌莫高窟课件
敦煌莫高窟课件
《敦煌莫高窟》介绍了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中精美的塑像和艳丽多姿的壁画。
预设目标:
1.感受敦煌莫高窟这个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的魅力,为这颗璀璨的艺术明珠而骄傲。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并理解新词,正确认读多音字“佛”,朗读、背诵,积累语言。
3.学会找重点词句,正确理解1、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仔细研读第4段,了解其写作顺序,及对人物细致入微的动态描写,学有余力者可进行仿写。(上限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一段话的主要意思。
难点:了解作者精妙的写法(顺序与用词,见闻与联想)
课时安排:2课时
预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配合课件,教师讲述)在我国甘肃省敦煌市东南的鸣沙山,除了茫茫的戈壁、黄沙,还有一颗耀眼的明珠,闪烁着迷人的光彩,那便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它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目前保存下来的492个洞窟中,共有彩色塑像3000余尊,各种壁画45000多平方米。
敦煌莫高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接答,允许答案的`不同)
(二)揭开面纱,初识宝库。
1.仔细读读课文开头,想想莫高窟因何成为艺术宝库?
2.自由朗读“塑像”或“壁画”其中的一块,用书中的一句话概括“塑像”与“壁画”给人的总印象。(旨在找出重点词句)
(三)走入宝库,欣赏艺术。
1.反馈句子,阐述理由。
2.感情朗读,欣赏艺术。
(四)驻足壁画,体会魅力。
1.指名用不同的方法读读“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2.当你驻足在一幅壁画前,这种感受会更加强烈,这是怎样的一幅画?(出示第4自然段)引导学生读出画的轮廓。
3.再次与课文对话,自由读第4自然段,把这幅画读活。
4.全班齐读,用朗读来奏响这美的交响曲。
5.通过多媒体欣赏壁画(远景→中景→近景→特写→真人表演)
6.驻足画前,看着看着,作者有何感受?(师引读第5自然段)
7.你呢,有什么感受?想说什么?想做什么?
(五)抒发情感,搜集资料。
1.作业(任选一题)
①写下你的感受,想说的,想做的。
②从教师给出的几幅壁画中选择一幅仿照第4段的写法,介绍壁画。
2.告诉学生搜集莫高窟资料的网站。
第2篇:敦煌莫高窟的课件
敦煌莫高窟的课件
老师们制定好敦煌莫高窟的课件了吗?下面敦煌莫高窟的课件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敦煌莫高窟的课件【1】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威风凛凛”、“栩栩如生”、“举世闻名”、“结晶”等词语的意思。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能力目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段落。背诵二、三段。
情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国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学生热爱我国灿烂民族文化。
重点难点:
1. 学会随文识字同,学会本课的生字。
2. 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体会莫高窟的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 掌握本课生字的正确发音和规范书写。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感知文章结构。
重点难点:学会随文识字同,学会本课的生字。
教具准备:本课生字、词语卡片,中国地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谈话解题: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无数灿烂的艺术瑰宝吸引着中外游人。其中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河南省的龙门石窟、山西省的云岗石窟,被誉为我国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今天,我们将走进敦煌去一睹莫高窟迷人的风采。(板书:14.莫高窟)
2.(放有关莫高窟的音像资料)简单介绍:在鸣沙山壁上密密层层地凿了近500个洞窟,每个洞窟都有彩塑的佛像和艳丽多姿的壁画。
3.引发学生思考:欣赏了莫高窟,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畅谈感受)教师相机小结并过渡。
二、自主识字,了解大意。
1.自由轻声读课文,勾画出本课不认识的生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词,试着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思考:
(1)这篇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敦煌莫高窟?
(2)作者是怎样评价莫高窟的?
三、师生互动,检查情况。
1.认读词语,师生正音,提示学生注意音难字难和形难字。
2.指名朗读课文,要求:正确、通顺、流利。师生评议。
3.对于思考题你有什么见解?组内交流,指名学生汇报交流情况,师相机板书:明珠 智慧结晶 艺术宝库
四、略读一、四段,感知文章结构。
1.齐读第一段,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读中心句并思考:你认为这一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
2.再读一段,想想还读懂了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默读最后一段用“△”标出最能体现莫高窟地理位置的词,你怎样理解?我国除了莫高窟还有什么是“举世闻名”的?
4.让学生思考、讨论文章结构,老师相机补充。
五、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二、三段。
3. 感受艺术的美妙,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
重点难点:
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体会莫高窟的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
教具准备:有关莫高窟的.图片和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认读生字,书写生字,学生之间互评。
2.你读懂了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
二、抓住重点,体会情感。
1.教师谈话:我们了解到课文主要抓住了“彩塑”和“壁画”两部分来具体描写迷人的莫高窟。首先让我们去欣赏莫高窟的彩塑。
(1)齐读课文第二段,这里向我们介绍了几尊彩塑?
(2)出示图片(欣赏慈眉善目的菩萨、威风凛凛的天王、强壮勇猛的力士)。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
(3)学生感情朗读。
2.教师谈话:莫高窟不仅有栩栩如生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让我们走进壁画长廊,去欣赏欣赏吧!
(1)出示“飞天图”及资料卡,让学生欣赏并了解。教师讲述:在所有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上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
(2)引导学生朗读飞天壁画这一部分,想象的景象。
(3)那栩栩如生的彩塑和这宏伟瑰丽的壁画在那科学不发达的古代是怎样建造雕刻而成的呢?请结合课文内容,想象当时的情景。师相机引导学生感悟莫高窟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4)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为作者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了怎样的情感?(对艺术、对人民的赞叹)感情朗读二、三段。
三、感情读文,感悟中心。
1.用“_____”画出你认为美的句子,用“…”勾画出好的词,用“△”标出精彩的段,自己反复读一读,体会体会。
2.莫高窟,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莫高窟,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莫高窟,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些,你感悟到了吗?把你的感悟讲给大家听听。
四、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更广泛地了解石窟艺术。
3.摘抄好词、好句、好段。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第二、三段。
板书设计:
简介所处的位置和环境 艺术宝库
莫高窟 彩塑——神态各异 劳动人民
壁画——宏伟瑰丽 智慧结晶
敦煌莫高窟的课件【2】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2、了解敦煌莫高窟艺术的特点,学习围绕中心句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3、感受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体会敦煌艺术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营造氛围
敦煌莫高窟,历经沧桑,几度盛衰,步履蹒跚地走过了漫长的历程,悠久的历史孕育出敦煌灿烂的文化。那精美的石窟艺术,那遍地的文物遗迹,那浩瀚的典籍文献,那神秘的高山异水……使这座古城流光溢彩。敦煌莫高窟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西北的大漠上。
今天,让我们通过品读课文,去触摸莫高窟,去欣赏莫高窟,去感受莫高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词语和句子多读几遍。
(2)结合具体的语句理解词语的意思。
(3)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莫高窟哪些方面的情况?
2、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分节指读课文?
(2)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莫高窟哪些方面的情况?
三、精读课文,指导点拨
1、指导学生精读“彩塑”一段。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这段内容是围绕哪一句写的?
(2)哪些词语写出了彩塑的特点?围绕这个特点描写了哪些彩塑?
(3)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彩塑。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小组合作学习“壁画”一段。
(1)总结学习“彩塑”的方法:①朗读课文,画出该段中的中心句,说说壁画的特点。②说说课文介绍了哪些壁画,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壁画。③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分小组合作学习“壁画”一段。
(3)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教师适时进行点拨。
3、略读“藏经洞”一段。
(1)自由朗读课文。
(2)汇报自己读懂了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指导学生背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四、拓展练习,指导提升
1、出示莫高窟壁画中的“五台山图”,指导学生观察。
(1)谈谈观看“五台山图”的总体感受。
(2)说说“五台山图”上画了哪些内容?有什么特点?
(3)说说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
2、将自己观察到的、体会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注意学习围绕中心句写具体的方法去写。
3、组织学生交流。
五、总结谈话,学习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但了解了敦煌艺术的特点,感受到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而且我们还学会了怎样读书,学会了围绕中心句写具体的写作方法,为我们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3篇: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的经验学会本课生字,注意辨认“绣”“锈”字形的异同,读准文中的多音字“佛”。在语境中理解并积累“威风凛凛”、“惟妙惟肖”、“精妙绝伦”等四字词语。
2、抓住各自然段的中心句提炼关键词,给文章编写段落提纲。
3、品味用词,关注句段特点,感受莫高窟彩塑的精妙绝伦、壁画的宏伟瑰丽、藏经洞的藏品丰富,产生民族自豪感,并据此背诵有关段落。
4、尝试学习运用本文过渡自然、用词精妙、排比丰富等写法,将景物写具体。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板块:读通课文: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新的课文:莫高窟(齐读课题),(看录像)同学们,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走进
第4篇:敦煌莫高窟导游词
四年三班刘超越敦煌莫高窟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们:
你们好!我是本次带领你们去敦煌莫高窟的导游,我叫刘超越,大家可以叫我刘导。希望大家玩的愉快,玩的安全,玩的开心。
游客们,我现在要给你介绍一下世界古代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了,请大家请听我讲的话。
敦煌莫高窟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你们知道吗?莫高窟有492个洞窟,这是一个足以让人震撼的数目。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还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啊!是多么的雄伟!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这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第5篇:敦煌莫高窟导游词
敦煌莫高窟导游词
作为一名乐于为游客排忧解难的导游,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导游词,导游词具有注重口语化、精简凝练、重点突出的特点。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敦煌莫高窟导游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敦煌莫高窟导游词 篇1
各位朋友:
你们好。现在我带大家去参观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呀离敦煌市区东南25公里处,我用这段时间,就莫高窟先做一点简单的介绍。
敦煌莫高窟和洛阳龙门石窟、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莫高窟的开凿比龙门石窟早128年、比云冈石窟早94年。莫高窟以它创建年代之久。建筑规模之大、壁画数量之多、塑像造型之多、保存之完整,其艺术价值之博大精深而闻名天下,享誉国内外。一年中游客接踵而来,络绎不绝,对促进文化交流,传播学说,弘扬民族艺术,进行爱国
第6篇:敦煌莫高窟诗歌
敦煌莫高窟诗歌
我们怀着无数好奇,
我们怀着敬畏心理,
我们来到河西走廊,来到鸣沙山东麓断壁,
瞻仰敦煌莫高窟这片佛教圣地。
我们望着千佛洞,感觉无比惊奇:
佛洞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
形态或如蜂房、或如鸽舍,形态各异;
四百九十二个洞窟,或大或小,或浅或深,结构合理;
两千多个塑像,大者三十三米,小者只有十厘米,
他们或站或卧或立,或怒或戚或喜,如生栩栩,
你塑像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形象之各异,
让我们无不咂咂称奇。
我们再观你壁画美丽,
你美丽夹杂着神奇,
敦煌飞天,反弹琵琶图,堪称壁画绝技,
还有那佛像、伎乐、仙女、神怪像、供养人、装饰图案,
无不是活灵活现,如生栩栩;
还有你壁画的色彩呀,或红或蓝,或白或绿,
搭配得当,色彩浓浅适宜,
历经千年,仍那么艳丽,
创造了世界绘画艺术的奇迹。
莫高窟的三大奇迹,当属石室保藏的珍奇,
第7篇:前言敦煌莫高窟
教材分析:
本课将敦煌艺术放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中,带领学生了解佛教的起源,了解石窟艺术的造型方法、表现特点,促进学生理解和弘扬民族艺术,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
学生分析:
由于传媒信息常侧重于西方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宣传,学生对传统文化不太容易感兴趣,加之对于石窟艺术、佛教知识知之甚少,所以要理解和感悟到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以极其赋予的审美感情和审美理想,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要准备大量的相关信息,并用各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有所收获。
设计理念:
1、强化本节课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将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培养其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
2、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串联知识内容,发展学生认知、分析、理解、总结的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石窟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