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奶奶的棉布鞋叙事散文
奶奶的棉布鞋叙事散文
从小到大,我穿过不少鞋,有凉鞋、雨鞋、皮鞋、运动鞋,但是,奶奶为我做的那一双双朴素而又充满爱的棉布鞋,至今我都穿着。
一根普普通通的缝衣针,一块块普普通通的棉布,在奶奶手里这一针那一针的来回穿梭,一双合适的棉布鞋就诞生了。每年立秋的时候,奶奶都会送我一双崭新的、暖和的棉布鞋,让我过一个既舒服有温暖的`冬天。
每当我看着奶奶不顾劳累为我做的棉布鞋时,心中顿时涌上一股暖流,无论外面刮多大的风,下多大的雪,只要穿着奶奶做的棉布鞋,我就感觉到温暖。
望着奶奶做的棉布鞋,我不禁想起了那一次。
那是去年的一天,我放学回到家,看见奶奶正在房间里做着棉布鞋,我走到奶奶身旁,好奇地问:“奶奶,冬天还没有到,这么早就做鞋啦?”奶奶见我来了,放下手中的针线活,把我搂住,亲切地说:“是啊!听说今年冬天来得早,我得提前做好,不能让我孙子冻着了。”奶奶笑了,我也笑了,心想:原来奶奶这样关心我疼我。
这时,奶奶又开始纳千层底儿了。只见奶奶戴上老花镜,拿着缝衣针,对准一个地方,用力往下一戳,戳穿了那厚厚的鞋底,接着十分吃力地将针拔了出来,她来回重复着这个吃力的动作。看到这儿,我心想:奶奶为让我过个“暖和’的冬天,不顾自己的劳累,一针一线地为我纳鞋底,太令我感动了。
那年冬天,如奶奶所说,来得很早,我穿上那双奶奶特地为我做的棉布鞋,“啊!真暖和!”我兴奋地说道。我知道,这棉布鞋包含了奶奶对我的关心和爱护,是奶奶的爱,使我抵抗了寒风的凛冽,大雪的纷飞,让我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如今,奶奶已经回到乡下去了,好久才能见一次面,但只要我穿上奶奶做的棉布鞋,就仿佛奶奶在我身边一样。我爱奶奶做的棉布鞋!
第2篇:奶奶-叙事散文
奶奶-叙事散文
村里每逢遇到了重大喜事都要以放电影的方式来庆贺一番,这个时候可以说简直是我们的节日,身在教室里,我的心早就已经飞到打麦场上,看是不是还是公社电影队那两个一高一矮的电影放映员。问问他们晚上要放什么片子,有没有打仗的。按我当时的年龄特别喜欢枪林弹雨的片子,打的激烈与否,部队的多少,片子中有没有飞机大炮,成为了判断电影好与坏和喜欢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而比我和二祥大几岁的孩子,志贤他们也喜欢战斗片,但是他们更关注有没有外国电影,因为就连苏联的革命电影《静静的顿河》里也有亲嘴的镜头。
让我喜欢的电影有很多,《南征北战》、《三进山城》、《黄继光》、《战上海》等等,特别是《战上海》看过之后,其中一句台词汤司令到,成为了大家的口头语。一位新来数学老师上课,老远从窗子里看到她从学校外面径直向教室走来,人未进屋,影子先进屋来,看到影子大军带头拖着嗓子高喊,汤司令到。没想进来的竟然是语文老师,一时哄堂大笑。三大眼径直向坐在教室后排的陈大军走过去,板子上带着的红绸布,在三大眼的腰间一步一抖,多么的像李向阳所跨的盒子炮。事后30多年,碰到陈大军,微醺,聊及此事,二祥说,大军那嗓子,比电影里汤恩伯出现在作战指挥部里的副官说的还标准。大军就骂,奶奶的,倒霉,本想和新到学校的外村女教师闹一闹,来个下马威,谁曾想她去校长办公室拿粉笔,这时候偏偏三大眼进去了。原来校长事先交代,要三大眼好好强调一下班级纪律,敲打敲打我们几个捣蛋的学生,要尊重新来的老师。正巧这事让陈大军赶上了,正如电影《战上海》里面所描写的一样,一句汤司令到话音未落,解放军就以摧枯拉朽之势攻占了上海,三大眼的板子也噼里啪啦打在了陈大军的手上,疼的大军吱哇乱叫。
因为什么喜事放电影的消息远不及那里放电影,演什么电影的消息传播的快,在那个没有手机,一个大队才有一部手摇式电话的时代里,靠口口相传不到半天十里八村都知道了。那个村今天晚上有电影,演什么,战争片,爱情片,彩色宽荧幕等等,因为什么放电影,大家往往漠不关心。
放电影一般会在下午四五点钟搭场子,撑银幕。电影放映员是个好职业,很受村民的欢迎,搭场子的时候会有很多的热心人帮忙搭把手,问这问那,一来二去,大家对我们公社的两个放映员也就有些熟悉了,高的那个略瘦,较白皙,眼睛虽小还算耐看,利落、有问必答。矮的那个不爱说话,黑脸,问三句回答一句,干活不怕累,搬箱子拉银幕,一会也不歇,就是不讨人喜欢,村里大姑娘小媳妇都爱和高个子的`放映员搭讪,有时还说一两句笑话,引得抱着孩子的小媳妇们笑岔了气。
放学了,我和二祥围着场子饶了三圈都不愿意回家,最后约定吃过饭谁来的早谁抢占看电影的最好位置。
奶奶不经常出去看电影,她喜欢听地方戏,河南梆子,二加弦,大平调,坠子书等,在我没有上学之前,经常带我坐在土围子里面听书,听瞎子唱曲。什么白蛇传,闯幽州,薛仁贵,三哭殿等,耳濡目染,我能记下的多是隋唐演义里的人物和故事,程咬金,俏罗成,秦琼卖马,还有不知名的乡间小调,笑话。夏天在土围子里拿张草席,坐在上面,边听边摇蒲扇,开始我还在厂子里乱跑,后来就偎依在奶奶的身上,朦朦胧胧中觉得自己变成了隋唐中的罗成,白马银枪,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美艳的女将领,一次次被擒,一次次死里逃生,一次次进入洞房。这时候,奶奶和村里的其他孩子的奶奶一样,把被单轻轻地搭在我的身上,慢慢的摇着蒲扇,驱赶蚊虫。直到曲终人散,抱起我,卷起草席,回家。
第3篇:布鞋散文
布鞋散文
一双老北京布鞋让我的思绪回到了久远的记忆里。
我小的时候,母亲还很年轻。她像大多数农村的大姑娘一样有着一条长长的辫子,走起路来一甩一甩的,做起农活来又灵活又好看。母亲的手很巧,七邻八舍的都夸她茶饭好,针线也好。
我们姐弟仨小时候穿的最多的是母亲亲手做的布鞋。布鞋穿在脚下,软绵绵的,很舒服,还不怕硌脚。那时候,母亲做的布鞋穿在家中七口人的脚上。
做布鞋最重要的是纳鞋底。布鞋的鞋底也叫千层底,因为鞋底是用很多层布纳起来的。纳底先要袼褙,这时,我就可以帮上忙了。
农村里虽忙,但一年四季下来总有几天清闲的日子。农闲时,找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就可以袼褙了。这样的日子大抵是在春季或秋季,因为这两个季节的太阳都不甚强烈,袼出来的禙柔软耐穿。早饭后,母亲忙着翻箱倒柜的找她一段时间来收藏的旧布,我们姐弟几个就将
第4篇:布鞋散文
布鞋散文(锦集10篇)由网友 “不拘不拘”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布鞋散文,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篇1:布鞋经典散文
布鞋经典散文
在小学四年级之前,我从没穿过从市场买过的鞋,那时总在想,母亲什么时候不再做布鞋了,我就会像其他孩子一样穿上色彩斑斓的运动鞋。
每年夏天,母亲从地里砍麻,每次砍麻的时候,母亲总会说,但愿麻里不会有蛇。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心里总想,不种麻不就完了吗?每年这么弄来弄去烦不烦。
每年秋天,母亲总会准备好棕叶,把它细细洗过,轻轻刷过,然后晾在壁子上。每当我放学回家的时候,看见棕灰色的棕叶总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反感,为什么古铜色的壁子要粘满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每年冬天,母亲就会坐在火盆旁,戴一个顶针,对着鞋底扎一针,然后就用针在脑袋上挠两下。每当我看见鞋底还有大片的白白
第5篇:奶奶的布鞋作文
奶奶的布鞋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奶奶的布鞋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从小到大,我穿过不少鞋,有凉鞋、雨鞋、皮鞋、运动鞋,但是,奶奶为我做的那一双双朴素而又充满爱的棉布鞋,至今我都穿着。
一根普普通通的缝衣针,一块块普普通通的棉布,在奶奶手里这一针那一针的来回穿梭,一双合适的棉布鞋就诞生了。每年立秋的'时候,奶奶都会送我一双崭新的、暖和的棉布鞋,让我过一个既舒服有温暖的冬天。
每当我看着奶奶不顾劳累为我做的棉布鞋时,心中顿时涌上一股暖流,无论外面刮多大的风,下多大的雪,只要穿着奶奶做的棉布鞋,我就感觉到温暖。
望着奶奶做的棉布鞋,我不禁想起了那一次。
那是去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