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善寺(陈祥书) 教师随笔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6-12 07:13:1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万善寺(陈祥书) 教师随笔

万善寺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陈祥书

万善寺,位于云台子房湖的东南,坐落于阎王鼻山峰的下面。它地处风水宝地,国内独一无二:东为龙山,西为虎山,龙虎相生,阴阳和合;青山环抱,山势陡峭,峰态各异,风景秀丽。它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为明太祖朱元璋敕建,是明神宗朱翊钧赐名,相传为镇治此处帝王风脉而建。作为皇家寺院,曾兴盛一时,为中原之最;作为临济宗祖庭,宣扬佛法,万善齐修。

走下车来,抬眼远望:绿树掩映之间,有道寺庙围墙;上有“慈航普渡”四个大字,分外耀眼。向前不远,有高大石制牌楼:正中上方,有“万善圣寺”四个鎏金大字;左右两耳,分别为“圆通”“显密”;两侧牌柱,有幅对联:三界内外凡圣同聚仙山圣地,云台上下万善齐修菩提道果。越过牌坊,顺着石道,向上攀登。传说,朱元璋率军反元时,曾在彭县被元军围困数日。走投无路之际,有一和尚前来相助,施法布阵:电闪雷鸣,狂风暴雨,飞沙走石,铺天盖地。元兵见状,速速退兵。围困解除,朱元璋上前施礼,询问是何方圣僧。和尚爽声大笑,高唱偈道:吾乃九峰一贫衲,如来门中号无瑕。明祖应世我随喜,时节之缘笑天涯。后来,朱元璋当上皇帝,为报答相救之恩,亲到金顶寺,将无瑕大师接到皇宫。可他并不愿意住在宫中,军师刘伯温建议修庙供养,朱元璋就下旨在云台山敕建万善寺。寺院建成后,无瑕大师便驻锡万善寺讲经说法。因他是临济宗二十四代祖师,万善寺就成了临济宗祖庭。施法助人,知恩图报,善上加善。万善寺,扬善之寺,报善之寺。

继续向前,便到了山门。抬眼门楣,牌匾高悬,为“万善寺”。打量门旁,有一对联:天雨虽宽无根不润应发菩提心愿,佛门广大不善难度须开慈悲情怀。转眼左右,各开圆窗,窗棂红色。俯视下方,鲜红无比,刷着一带墙裙。跨进山门,里面供着哼哈二将:古朴粗犷,精美奇特。穿过山门,是天王殿:单檐歇山,气势磅礴。走近观看,殿门两侧有副楹联:大腹能容三界苦乐自然圆融,开口常笑人间欲妄尽皆幻灭。转眼殿内,正中供奉的是弥勒佛:身材矮小,肚子奇大;无忧无虑,笑口常开。弥勒尊容,应是劝人宽容与和善,不为蝇利而烦心;当是启人智慧与快乐,不为琐事而愁眉。据佛经记载,弥勒是继释迦牟尼之后出世的未来佛,她象征着未来世界的光明和幸福。背后壁间是韦驮殿,供奉的是护法天神韦驮菩萨:手持法器,目极后庭。东西两侧为配殿,供奉着护法神将“四大天王”: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职司为风;东方持国天王手抱琵琶,职司为调;北方多闻天王手握雨伞,职司为雨;西方广目天王手执长龙,职司为顺。职司相合,为风调雨顺;保佑五谷丰登,天下太平。菩提慈悲,劝发善心;能容常笑,启迪善德;保丰佑平,激励善举。

天王殿后面,是大雄宝殿:歇山顶,悬山式。大殿之前,有浴缸式香炉:炉脚为四只“羊脚腿”,炉顶是“八字房坡式”,炉檐有四只龙头仰望。香炉左右,各放一只大鼎:上是五层渐缩式的楼阁,下为三脚圆鼎形的香炉。宝殿之内,雕梁画栋,斗拱层叠,金碧辉煌。大殿正中,是释迦牟尼佛镀金铜坐像:金光闪闪,富丽堂皇。坐像胸间,有“卍”图案,如同阳光,好似火焰,是佛教吉祥的标志。随侍两侧的,是弟子迦叶和阿难。殿内墙壁上,有众多彩色画像:北墙之上,东面绘有观音菩萨,两胁为善财童子和龙女;西面绘有文殊菩萨,身骑凶猛的狮子。东西墙上,绘有栩栩如生的十八罗汉。走出大殿,两侧为三圣殿和文殊殿。走近前者,抬眼门柱,有一楹联:问三圣缘何云台而立,因众生向往自性极乐。圣殿之中,供奉着阿弥陀佛、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转身向前,观赏后者,也有对联:大智行愿慧灯普照三千界,威德广布善巧遍摄十方境。殿内正中,供奉着智慧威猛的文殊菩萨。最后一进,为金佛殿。内置铜佛,有两米多高。据说,为泰国华侨所赠,价值60万元。据介绍,近年来,万善寺游人如织,香火旺盛,进入更加辉煌的鼎盛时期。香炉向佛,大殿拜佛,配殿求佛。其实,向佛即向善,拜佛则拜善,求佛乃求善。

原路返回,退出山门,沿着石级,走下山去。缓缓而行,听导游介绍:万善寺内,还有个“慧灯堂”。在堂内,有明太祖朱元璋的题匾,上书“万善齐修”。古人认为,万善齐修,千门自正;细微之善,也能成就佛道。《万善同归集》主张:修一善心,破百种恶;一毫之善,本趣菩提。走出牌坊,凝神回望:万善寺,修善之寺,极善之寺。(215101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

第2篇:西园寺(陈祥书) 教师随笔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陈祥书

西园寺,全名西园戒幢律寺,位于苏州城西阊门外:东近典雅留园,南临阊门运河,西邻寒山古寺,北靠虎丘景区。它建于元至元年间,初名归元寺。明嘉靖末,太仆寺卿徐泰时将其改为宅园,取名西园。后其子徐溶舍园为寺,复名归元寺。崇祯八年,茂林律师任住持,改名戒幢律寺。它寺在园中,园寺合景,成为著名的园林寺院;它寺融园中,园寺一体,被列为全国重点寺院。

走入前门园,览园林净土。枫桥路北,立有照壁:墙黄瓦黛,双龙盘顶。照壁上,有“戒幢律寺”四字。戒是戒规,防非止恶;幢是旗帜,庄严佛法;律是戒律,约束修行。据此而论,戒幢律寺是律宗道场:重视戒律,以戒为本,以律为宗。听说,照壁背面,有“悲智双运,自觉觉他”八字:悲智同用,利益众生;觉悟人生,奉献社会。照壁两边,建有福德桥和智慧桥,勉励学佛修行,修福修慧。站立桥南,欣赏双桥:拱桥洁白,横跨河上,双通寺院。登临东桥,尽情观赏:近看,两桥对称,似龙并飞;河水青碧,绿树倒影。远观,运河两岸,风光秀丽;城市风貌,如诗如画。走下桥来,抬眼观看:广场宽阔,石板满地;树木葱郁,黄墙两侧。向前行走,当面的是御赐牌楼:古朴雄浑,参差有致;精致气派,并不多见。上部为木枋楼,正中置明楼,左右是边楼。中门横额上,写着“敕赐西园戒幢律寺”。两边石柱上,有一对联:佛日增辉,重开阊阖;宗风振律,大启丛林。品味对联,见证了昔日辉煌,写照了梵刹重辉。明楼正中最上方,挂有光绪帝敕赐“震国戒幢”的竖额。穿过牌楼,是山门殿:三门并排,正门略大。山门正上方,高挂“戒幢律寺”的匾额。两边抱柱上,雕有对联:一水设双桥,广度群生登觉岸;三风垂百世,严持净戒证菩提。正门正上方,悬有清雍正帝御笔“宗风正脉”的匾额。两侧抱柱上,刻有楹联:发菩提心,悉使众生离诸苦;得正法流,普于十方演妙音。背面正上方,挂有“净域同登”的题匾。两侧墙上,有副楹联:平等观诸法,满足一切大愿力;悲心救世间,速成无上佛菩提。越过山门,是前花园:整修一新,又宽又长。正中是石板路,名为“菩提道”:笔直向前,直通天王殿。左右两侧,长满青草:嫩嫩绿绿,郁郁葱葱。环顾左右,绿树成荫:有四季长青的香樟树,充满了强大生机;有一两百岁的名树木,洋溢着青春活力。向前不远,有钟楼鼓楼,分列两边,左右呼应。每逢早晚功课和重大法事时,都要钟鼓齐鸣,以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世界和平。听钟声,能消除烦恼,净化心灵;听鼓声,能惊醒名利客,唤回梦迷人。两侧黄墙上,有长长的宣传栏:宣传西园寺,介绍戒幢佛学。西园寺前,园中牌楼,山门园中。

进入中心区,观带园殿堂。走过钟楼鼓楼,就到了天王殿:座北朝南,黄墙黛瓦;飞檐翘角,顶势平坦。走进大殿,正面为弥勒菩萨:坦露全胸,大腹便便;指拨佛珠,手搁布袋;和颜悦色,笑口常开。如此佛像,正如对联所说: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东西两侧,是四大天王塑像:东方持国天王怀抱琵琶,南方增长天王手执宝剑,西方广目天王臂缠灵蛇,北方多闻天王手擎雨伞。它们神形兼备,寓意风调雨顺。大殿背面,供着韦驮菩萨:端庄挺立,手拿宝杵,竖立摆放;镇压魔军,保护寺院,护持佛法。走出后门,是开阔庭院。庭院当中,名木林列,古木参天:有数百年的香樟树,有极珍贵的银杏树。稍稍向前,是香花桥:小巧玲珑,古朴雅致,造型优美。桥下两侧,是香积池:池水清澈,鱼儿悠游。迈过香花桥,便是大雄宝殿:高大雄伟,气势恢宏;典雅富丽,绚丽夺目。大殿正中,供奉三尊大佛:居中的是释迦牟尼佛,两旁是其弟子阿难和迦叶;东面的是药师佛,西面的是阿弥陀佛,东西两侧是韦陀菩萨和北方多闻天王。大殿两侧,有二十诸天金身立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大殿后壁,东边奉祀文殊菩萨,西边祀奉普贤菩萨。三尊大佛背后,是海岛观音群塑:精妙绝伦,生动传神。正中是鳌鱼观音,左边是善财,右边为龙女。上正中是释迦牟尼佛雪山修道,两边是十六天神,下面是十八罗汉。大雄宝殿右侧,是观音殿。内置三座佛龛,敬奉三尊观音:丰满慈祥,面带微笑,头披风巾。左右两边,各有善财与龙女。中间一尊高大,端坐莲花座上。大殿之上,有副楹联:默祷现金身,不舍大悲示妙相;至心称圣号,即蒙显应慰群情。观音殿对面,是享誉中外的罗汉堂:屋宇深广,布局田形。泥塑金身罗汉,共有五百尊:喜怒哀乐,无一不备;衣褶条文,无一雷同;姿态各异,生动逼真。步入正堂,正面是四面千手千眼观音:奇特精巧,技艺高超。千手千眼,象征无限慈悲和无量智慧。往前走,是佛教四大名山塑座,象征悲智愿行:普陀山的是大悲观音菩萨,五台山的是大智文殊菩萨,九华山的是大愿地藏王菩萨,峨眉山的是大行普贤菩萨。中心两侧,还有济公与疯僧塑像。西园寺心,园周众殿,众殿拱园。

踏进西花园,游融合园池。略微向北,拐弯向西,便进入西花园。走到西边,放眼望去,园林优美:清流碧水,芳草古木;花香鸟语,竹青柳瘦;玩石假山,亭台楼阁。最西侧的,是蝌蚪形的放生池:头部在南,尾部在北,并弯向东南;面积特大,水面宽阔,在国寺罕见。据说,池水绕园一周,直通香积池:时在明处,时潜暗中;九曲三弯,构建巧妙。沿池东向南,过九曲石桥,便是湖心亭:环水萦回,石桥连岸,如同岛屿,仿佛蓬莱;形状六角,飞檐双重,轻盈多姿,造型优美。步入亭内,细细观摩:东面供的是阿弥陀佛,以示凭藉佛力,摆脱轮回之苦;西面奉的是明高僧莲池大师,以示主张净土,提倡放生。信步亭外,绕廊玩赏:亭阁倒影,映入池中,亭池互辉;蓝天白云,飘浮湖面,悠悠缈缈。导游说,池中还设有莲花喷泉:水线条条,迸出莲花;虚实倒影,人佛合一;出神入化,淋漓尽致。转身向西,迈上曲桥,赏玩游鱼:五色缤纷,多种多样;悠游自在,穿梭往来;时聚时散,怡然自得。登上西岸,池边有两只铜塑斑鼋造像:分列南北,大小相同;头尾东西,背壳闪亮;风采神异,形象逼真。岸边有宣传栏,介绍堪称一绝的风水神鼋:斑鼋又是斑鳖,因其背部有黄褐斑点而得名。此种斑鼋,属世界珍稀保护动物,在全世界仅存三只;但在西园放生池内,竟然放生着两只:一只椭圆,名为方方;一只长圆,名为圆圆;长一米五,宽约一米。据考证,它们已有四百多岁,是世界上已知的最长寿动物。每逢三至十月,天气晴朗时,它们就会浮出水面。沿池行走,东南有一假山:黄石垒砌,空洞幽深,曲径迂回。假山之上,有纪念莲池大师的云栖亭:亭形六角,对景湖心。可稍作休憩,可极目远处。转弯向北,有临水露台,上筑四面厅。露台上,有两棵紫藤树,为明时栽种,已达四百多年。大厅南,还有一株紫藤,已有540年,为一级保护文物。大厅内,有一副对联:地拓三弓,喜几净窗明,柳眼花须齐掩映;塘开一鉴,看鸢飞鱼跃,天光云影共徘徊。大厅西北,有石块垒起的平台:三面环水,幽径环绕,树木扶疏。平台上,有石桌,有石凳:可三五为伴,游憩其间;可讲经说法,坐而论道。西园寺西,园池合体,池园同景。

出西花园,登智慧桥,望西园寺:古木幽深,梵宇重重;白云纯净,寺庙庄严。濒临闹市,绝无喧嚣;靠近尘寰,毫不污染。稍事联想,园寺片片:树荫亭阁,绿茵曲水,鸟语花香;圣地伽蓝,净土佛门,经声梵乐。恭敬大佛,净化心灵;参观罗汉,增长佛性。曲径通幽,悠闲情趣;目睹神鼋,其乐无穷。凝神思考,顿有所感:西园寺,有园有寺,园寺合一;名副其实,别具一格。

陈祥书

第3篇:少林寺(陈祥书) 教师随笔

少林寺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陈祥书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始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因其建于少室山密林而得名,有“天下第一名刹”之美誉。它是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是声誉显赫的禅宗祖庭;是少林功夫的发祥源头,是驰名中外的武林胜地。它是名副其实的中原明珠,是享誉世界的华夏胜景;是河南首屈一指的旅游景区,是中国首批5A级的名胜古迹。

穿过牌坊,来到山门。台阶两侧,各有一只明代石狮:显示佛门气派,象征镇邪与吉祥。走进山门,抬眼望去:佛龛正面,供的是弥勒佛--慈眉善目,大腹便便;笑口常开,笑脸迎宾。佛龛背面,敬的是韦驮菩萨--手持宝杵,保护寺院,护卫佛法。传说,以前有个寺规,叫做“打山门”:进了山门,有一条木人巷:有18个木人,由机关操控;顺利打过者,才有资格进寺。出师之前,必须与罗汉阵较量。如果能打出去,才能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武侯祠(陈祥书) 教师随笔

武侯祠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陈祥书

武侯祠,位于成都市武侯祠大街,是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据介绍,公元223年,刘备入葬惠陵;随后,在陵旁修建先主庙。南北朝时,在惠陵和先主庙旁修建武侯祠。明代时,将先主庙与武侯祠合并为一,通称“汉昭烈庙”。明末清初,祠庙毁于战乱。清康熙时,在旧址上重建。1997年,将提督街的三义庙迁建在武侯祠后。如此,便形成了蜀汉君臣合祀的格局。虽说名为武侯祠,但实为蜀汉君臣合祀庙。

来到大门,仰观门匾,为“汉昭烈庙”。走过大门,向前是二门。门上有匾,为“明良千古”。左右两侧,有两副对联:合祖孙父子兄弟君臣,辅翼在人纲,百代存亡争正统;历齐楚幽燕越吴秦蜀,艰难留庙祀,一堂上下共千秋。唯德与贤,可以服人,三顾频烦天下计;如鱼得水,昭兹来许,一体君臣祭祀同。越过二门,便是昭烈殿:单檐歇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青羊宫(陈祥书) 教师随笔

青羊宫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陈祥书

青羊宫,坐落在成都西南:东邻二仙庵,南近武侯祠,西望杜甫草堂。相传,它始建于周,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初名青羊肆,后名青羊观和玄中观;唐僖宗时,改名为青羊宫。它是成都最古最大的道教宫观,被赞为“川西第一道观”;它是西南地区的最大道观,被誉为“西南第一丛林”;它是享誉天下的游览胜地,被确定为“全国道教重点宫观”。

走下公交,抬眼山门:坐北朝南,庄严宏伟;飞檐重叠,古朴典雅。山门上方,高悬“青羊宫”横匾。走进山门,为灵祖殿。殿内供奉的,是先天王灵祖师。他是玉皇封的先天主将,是道教中的护法主将。两边墙壁上,是青龙白虎造像。据说,老子(太上老君)出行时,前有12朱雀,后有24玄武,两旁有无数青龙白虎。向北前进,是混元殿。依据历史,宋真宗崇奉道教,封道教始祖老子为混元上德皇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龙门石窟(陈祥书) 教师随笔

龙门石窟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陈祥书

龙门石窟,又名伊阙,在洛阳伊河两岸,南北长约1公里。北魏时,开始营造,历经五朝,延至北宋,前后约四百余年。现存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2800余块,佛塔70余座,造像近11万尊。其窟龛、造像和题记数量之多,居中国三大石窟之冠。1961年成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为国家5A级名胜古迹景区。它是佛教与中国的结合,是佛教与石雕的融合;它是佛教中国化的展览馆,是佛教雕艺化的演示厅。

潜溪寺--时代化。在龙门西山北端,第一大窟为潜溪寺。据资料介绍,为唐高宗初年雕造。高与宽各约9米,进深近7米,窟顶浅刻一朵大莲花,因寺下泉水涌流而得名。洞内造像,为西方三圣。居中而坐的,为阿弥陀佛:身体匀称,衣褶简朴,面容丰满,胸部隆起,表情静穆慈祥,富有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狮子林(陈祥书) 教师随笔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陈祥书

狮子林,位于苏州市园林路,建于元代至正二年,距今六百七十多年。它有似狮林,是一座湖石奇峰的狮舞丛林;它有如迷宫,是一座尚存最大的假山王国;它有缘禅宗,是一座富有禅意的寺庙园林。正因为如此,它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抬眼门厅,上方挂“狮子林”匾:红底金字,为乾隆御书。穿过门厅,是正厅贝家祠堂。正中为《苍松图》画,上端是“云林逸韵”匾。过堂往前,是鸳鸯厅燕誉堂。中堂屏风上,南刻《重修师子林记》,北刻狮子林全景图。北行不远,是小方厅:四面通透,两边空窗。东窗框景为素芯腊梅,西窗框景为湖石山林。继续北走,眼前是一小院。抬头北望,正中为九狮峰:气势雄伟,涡洞纵横;玲珑奇特,妙趣横生。稍作想象,可点数出九狮:大小不同,形态各异;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万善寺(陈祥书) 教师随笔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万善寺(陈祥书) 教师随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