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阳光体育运动在大学中开展方法论文
阳光体育运动在大学中开展方法论文
摘要:阳光体育运动是国家大力推行的校园体育活动,随着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时间的延伸,开展的规模和成效日益提升,但由于我国教育水平发展层次不一,在部分地方阳光体育的开展仍然存在不足。国家推广力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同学认识到阳光体育的重要性,学校开展的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仍有比较多的学生对阳光体育的概念还很模糊,学校开展得不够规模,这样将不利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旨在研究阳光体育在大学中开展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为广大学生能更加正确地进行阳光体育运动进行指导。
关键词:阳光体育;大学;方法;途径
1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背景
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应试教育的不断增强,已经较少的学生能空出时间走出课堂进行体育运动,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造成了学生身体状况的日益下降。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表明,我国学生身体状况总体是好的[1],但仍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水平呈进一步下降趋势,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继续上升,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等问题。同时从1985年起,我国共进行了4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体质监测数据表明,尽管青少年的营养和发育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青少年的部分身体素质仍在继续下降,发胖率、近视率不断攀升。结果的公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媒体在争论,学者在反思,政府部门在进行原因的研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06年底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三部门联合,一起提出了阳光体育运动,以此为基础来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身体素质。
2什么是阳光体育运动
2007年,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全国亿万学生中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的热潮,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以下简称阳光体育运动)。[2]全国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全国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力争用3年的时间使85%的学生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每天锻炼1h,掌握至少两项体育技能[3]。阳光体育运动大致可以概括为让学生在学习后走出教室,进行跑步、篮球、乒乓球等体育活动,达到学习和运动相统一,使学生的时间向运动方面有所倾斜,在提高学习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体质。
3阳光体育开展的阻碍因素
现在的大学中,很多学生有很充足的时间,但是大多数同学都是把时间花在其他与学习无关的方面,大部分学生无法保证每天1h的体育活动,甚至有的学生一周都很难保证一次体育锻炼。通过大量文献资料和对相关专家的询问,其原因主要有以下5点。
3.1宣传力度不大,学生认识不深刻
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自从国家开始实施,宣传力度不断加强,但我国幅员辽阔,经济、教育发展不平衡,阳光体育运动在一些地方得到了很好的宣传,但是在一些教育发展相对较薄弱的地方,宣传力度远远达不到,很多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表示还很陌生,只听说过这个事情,但具体的怎么实行则很模糊,学生作为知识的受教者,体育锻炼的开展取决于自身对体育运动作用的了解和国家阳光体育运动的了解。宣传力度达不到,学生根本无法阳光体育运动的本质意义,那样实行起来则无从谈起。学校应加大阳光体育的宣传力度,使阳光体育运动的概念深入人心,这个应该是阳光体育运动顺利实施的前提。
3.2学校领导不重视,课外体育活动开设较少
很多学校只重视抓学校的建设,而忽视了学生的身体素质,目前有些急功近利的学校领导不仅对“阳光体育运动”置若罔闻,甚至把公共体育必修课都给“砍掉”了[4]。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不仅仅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宣传,更需要下级部门进行完善的开展。部分学校仅仅拿国家的政策进行宣传,但是在落实这一块却远远不够,学校单纯追求在教学业绩方面突出,对于学校体育课程和学生的身体素质则关注较少。
3.3阳光体育运动机制尚需完善
很多学校对阳光体育开展初期做了大量的宣传,而当宣传期过去,则无人问津,甚至被人们遗忘,这样就很难保证阳光体育的顺利实施。学校应制定长期的监督运行机制,从而保证学生的每天锻炼。学校体育计划的长期实施,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加强监管的力度,保证阳光体育运动落到实处。
3.4体育课内容过于老旧,体育活动过于单一
学校体育课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体育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外,学校体育也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主要课程,身体素质的提升对于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形成终身体育的锻炼习惯有着推动的作用。虽然现在的体育课程摆脱了以前那种“放羊”的体育课形式,但是很多的体育课都是一学期一成不变地进行,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疲惫,对体育课产生抵触,更无法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和创新,学生对于体育课在心理上形成疲惫心理,那么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则难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活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进行。
4开展阳光体育的途径和方法
大学中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去参加体育运动,体育活动的多样性是在初高中无法相比的,各种社团、俱乐部是大学生开展体育运动坚实的保障,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体育锻炼的途径,同时学校开展的运动会、篮球赛、足球赛等更激励和吸引着学生从事体育活动。大学中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方法有以下4点建议。
4.1加大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
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不断开展,宣传力度日益提升,但是有的同学对阳光体育运动的概念还比较模糊,甚至有的更没听说过,这样就无法保证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实施。加强阳光体育的宣传,使更多学生理解阳光体育的价值,从而使他们主动投身到体育运动中。好的宣传,能使阳光体育的概念深入人心,为阳光体育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在某学校的操场西南角墙壁上,赫然写着这样一行文字“,每天锻炼一小时,轻松学习每一天,快乐生活一辈子。”这话似乎有点夸张,细处想是颇有道理的。有个理论叫作:7+1>8。在这里不妨用其来解释学习和锻炼的关系。就是7h的学习加1h的锻炼,效果绝对大于8h的学习效果,每天锻炼1h,身体有活力了,学习状态好了,学习效果自然会事半功倍。这些宣传的话语无形中推动着阳光体育运动的更好发展。
4.2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时间,确保运动的时间得到落实
“每天锻炼一小时,快乐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是国家宣传阳光体育的运动标语,也突出了阳光体育最根本的内容。1h的时间虽说不太长,但是养成了良好的运动习惯,这1h的作用是很大的,这个也是保证阳光体育运动顺利实施的前提。学校领导加强对阳光体育运动参加的监管力度,学校应该出台更多措施来保证学生每天运动1h,促进学生参加课外体育运动,最终形成终身体育的锻炼习惯。比如:有的学校早起跑步,出勤的成绩和学生的最终成绩挂钩,这样就保证了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但是这只是表面上让学生参加了体育运动,应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每天锻炼1h的生活习惯。例如某校为了落实每天锻炼1h的方案实施,每天锻炼1h阳光体育运动时间由课间操、眼保健操、体育课、体育活动等时间组成,在时间上进行了详细的安排,课间操每天上午第二节9∶30~10∶30,时间为30min,并进行详细的组织实施。
4.3利用体育课时间,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对某件事情产生兴趣时,他将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因此应该在室外体育活动上,增强学生的体育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育兴趣使他们主动地参加体育运动,这样能够使他们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这点就要求学校体育课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开展体育选修课,让学生来进行自主选择体育课,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让其在课外时间更好地参加体育活动。例如开设以“跑步、球类、力量、健美操、武术”等社会体育项目为课余的体育活动内容,保证每天活动1h,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定期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因地制宜,锻炼身体的能力。野外自然环境宁静优雅,空气清新、地形条件多变对于开展体育活动非常适宜,组织学生开展长跑、爬山等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因地制宜地选择项目。可以陶冶学生美好的情操,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并使学生在快乐中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丰富课间体育活动对学生从自身的体会中认识体育的价值,培养体育兴趣,奠定终身体育基础具有很大的帮助。学校在抓课间操质量的同时,向学生推行课间跳绳、跳橡皮筋、打羽毛球、乒乓球、排球、飞环、踺球、呼啦圈、单双杠练习、散步等体育活动内容,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对于学生自觉锻炼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4.4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开展体育活动
在进行体育活动中,学校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开展各种体育运动。也许有的学生适合从事这种体育运动,也许有的不适合。这样就要求学校开展多项目的体育活动,不能只开展常见的大项如篮球、足球、排球等,更应该开展一些运动小项如乒乓球、跳绳等,满足同学们不同运动的需要。同时应该根据部分身体有残疾的学生开展体育保健课,使其在无法参加室外的体育课的情况下,对体育理论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使其身体素质发展有一个良好的指导。
4.5大力开展体育竞赛,创造校园体育氛围
如今的校园是多样化的校园,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如校园歌手争霸赛、健身操大赛等。良好的体育活动气氛能够有效地带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好的体育氛围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投身体育运动,各种篮球、足球、排球等运动竞赛,能够调动大家体育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能提高班级的凝聚力,为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学校各种运动协会像轮滑、瑜伽、羽毛球等不断地开展和完善,使学生在锻炼过程中不再是一个人在运动,而是有组织地在进行体育活动,这样无形地带动着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升了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氛围。
5结语
阳光体育运动是国家大力实施的校园体育活动,对于促进学生的体力、心理、智力不可代替的作用。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需要改进和提高,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足,这些有各方面的因素。在不断的开展过程中,不断地改进和调整。最终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从而达到全民健身的要求,各方面力量多管齐下,最终能保证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钱云飞“.阳光体育”背景下学生参与课余体育现状调查报告[N].科技创新导报,2009-04-21(05).
[2]马春建.河南省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39(5):185-186.
[3]郝凯.深入推进学生阳光体育运动[N].徐州日报,2010-10-31(02).
[4]刘长江,严春辉,孙荣辉.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障碍性因素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5):80-81.
第2篇:阳光体育运动在小学体育中的运用论文
阳光体育运动在小学体育中的运用论文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身体的健康程度也成为人们关心的重点,“健康第一”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所提出的新要求,为了切实落实“健康第一”的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对影响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障碍性因素从体育健康观、社会环境、体育资源和体育课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阳光体育运动正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提出的健康口号,是对全民运动、终身运动政策的进一步拓展和落实。根据今年来国家健康部门、教育部门及卫生组织对人口健康的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呈现普遍下降的趋势,其中青少年的肥胖症居多,由此引起的身体耐力、速度下降,免疫力降低;由于环境污染的不断加重,青少年中患白血病、癌症等严重病症的人数也有所增加;其中存在于青少年尤其是农村青少年中的营养不良症有所降低,但视力不良的人数却呈大幅增长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随着城镇社会的建设和城市居民小区化,人们的活动空间及面积大大降低,加之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青少年的活动大都由户外体育运动变为室内玩电脑、玩游戏等活动。这一方面不利于学生锻炼身体素质,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问题,也使得学生在狭小的活动圈内减少人际交往,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培养。因此,根据青少年的身体素质现状,国家相关部门才会提出“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要求全国人民重视健康,不断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目前,全国各中小学都根据国家这一号召,在自己学校积极贯彻落实这一体育政策。但是,中国地广物博,人口众多,每个地区的`人口在身体素质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具体的教育政策也根据地方政府的政令而有所不同。因此,具体在教学中如何贯彻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口号,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摸索。
二、影响阳光体育运动在小学体育中实施的因素
通过对山东省各地区小学的体育课程进行调查研究我们发现,阳光体育运动在各学校的落实情况并不乐观。其中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的态度。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仍有相当一部分的家长和学校领导对体育运动课程不够重视,认为学校原有体育课程的设置足够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没有必要再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相当一部人认为阳光体育运动是根据社会上班族的身体素质明显下降乃至出现一系列的健康问题而提出的应对措施,因此,和学校体育教育的关系不大。这说明,学校和家长普遍认为学生的知识学习要重于体育课程。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中那种普遍的“重智轻体”的观念仍然深深影响人们的认知。尤其是学校领导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阳光体育运动在学校的开展和落实。
2.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很多人对健康存在着误区,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只有在生病时才会关心身体的健康程度。这种错误的认知观念,使社会人民在平时对体育锻炼不够重视。这种偏见,使得学生与家长之间产生代沟,甚至很多学生产生偏激、仇视的情绪。尤其是在社会对人才的高度需求和重视的情况下,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在课余时间给孩子报了各种名目的补习班,剥夺了孩子业余的自由活动时间,使孩子只能越学越呆傻,性格愈发内向孤僻。这种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过分拔苗助长的现象,只能使孩子的身心发展都受到阻碍。
三、学校如何贯彻落实阳光体育运动观
学校需要全面贯彻阳光体育运动的观念,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一方面需要改变学生原有的体育课程观念,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需要改变家长的观念,使家长对健康形成更加科学的认识和理性的态度,认识到运动对于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能考出高分的天才,更要使孩子养成健全的心理和性格。尤其是现行教育体制下,学生的主要任务仍是学习科学知识,各种考试压在学生的肩头,使学生没有足够的自由和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更无法做到阳光体育运动。更有很多家长和教师认为,那种过分热爱体育运动,每天拿出过多时间锻炼的孩子是贪玩的表现,是应该受到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才能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来的。因此,只有教师和家长改变自己的观念态度,才能使学生在自由成长的环境中发展体育爱好。此外,学校在体育课程设置上要充分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设计具体的体育运动项目。比如,近年来随着人们生存压力的增加,瑜伽渐渐成为生活之余放松的项目,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开设瑜伽课程;还有的家长希望孩子具有安全意识和自卫能力,学校可以开设击剑、跆拳道、武术等体育课程,提高孩子的自卫能力。总之,小学体育教学要在贯彻落实国家体育理念的前提下,根据时代发展的潮流和人才标准的要求,开设丰富多样的体育课程,使学生爱上体育、终身体育,真正让体育融进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第3篇:开展的阳光体育运动
开展的阳光体育运动
考察学生实际,体育兴趣不高往往是学生不愿参加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学生的体育兴趣主要是在常规体育教学活动中培养的。体育教学中的科学指导对培养学生兴趣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作为体育教师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方面的指导,就要深入钻研教材,不断创新,认真改革教学方法。对任教的每一节课,首先要钻研该课程内容的魅力所在;其次,要研究教学方法,用什么样的方法展示,学生才乐于接受;第三,有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如踢毽子、跳绳、拔河、跳皮筋、跑城、排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我们东北冬季足球、、打雪仗、滑冰等。第四,要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来进行,同时还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引导他们。教师把课堂组织得生动活泼,才能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作为我们一线体育教师要必
第4篇: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总结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总结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我们以实际行动响应号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注重实效。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阳光体育运动,我们成立了由校长——教务主任——备课组——教师的管理网,层次清晰、职责明确,人人参与,保证阳光体育运动工作的正常进行。学校每年有专项经费用于阳光体育运动,把阳光体育运动工作列入到学校整体工作计划中。班主任老师也把阳光体育运动列入班务重点工作。学生们在运动中锻炼了身体,接受了集体主义的教育,养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弘扬了体育精神,创建了我们校园的体育氛围。
二、宣传到位,营造氛围。
我校利用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