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基础专题训练试题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6-12 07:12:2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小升初语文试题

亲爱的小朋友:你好!

在本次阶段性评价中,你将完成一个综合性的情景任务---接待一个由来自世界各国小学生组成的研学团,请你仔细阅读每一部分的情景要求,运用你学过的知识,出色的完成本次接待任务吧!

第一部分(满分70分)

一、积累与运用(第1题4分,第2题5分,共计9分。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

为了欢迎外国小伙伴们的到来,你拟定了这样一段文字:

欢迎你们来到郑州!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翔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我特意准备了许多精彩的郑州故事与你们分享,并会陪伴你们参观各处名盛古迹与自然风光。郑州的夏天燥热而且无风,有时走在路上,树上的叶子一动也不动,请你们做好防署准备!当然,此行还要品尝郑州美食,比如胡辣汤、烩面。班主任嘱咐我:“小伙伴们来了,你要认真做好接待工作,不要辜负我和同学们的一片期望。”请相信我一定会井井有条地安排好你们的行程,让你们感到宾至如归,渡过一个难忘的假期!

1.你在检查的时候,发现文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把你找到的错别字和正确的汉字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1)错别字:,改为:

。(2)错别字:,改为:

。(3)错别字:,改为:

。(4)错别字:,改为:。

班主任读了这段文字,她建议你把文中的句子改得更有文采一些。2.请你按照要求改写下面的两句话。

(1)树上的叶子一动也不动。(改写成拟人句)

(2)班主任嘱咐我:“小伙伴们来了,你要认真做好接待工作,不要辜负我和同学们的一片期望。”(改写成间接引语)

为了让外国小学生研学团更好的了解到郑州的人文历史,你搜集了一些和郑州相关的名人故事与历史资料。其中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生平和东汉末年的官渡之战引发了你的兴趣,请仔细阅读文章,并完成相应题目。

二、阅读理解(共13小题,其中第4题4分,第8题4分,其他每小题3分,共计41分。请把正确选项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走进诗人杜甫

杜甫出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少年富足才情显

杜甫青少年时家庭条件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状,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青年游学遇李白

十九岁时,杜甫开始四处游历。天宝年间,杜甫在洛阳与大诗人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还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友谊。有人认为:李白和杜甫之间的友情远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当时的李白诗行天下,名满江湖,好友故交不计其数,杜甫只是他结交的众多朋友中的一个而已;而当时的杜甫籍籍无名,且一生穷困颠沛,孤独少友。在落难时,他自己不是也在感叹“亲朋无一字”吗?境况如此不对等的二人,如果真要形容他们关系的话,我想可以用“粉丝对偶像的崇拜”来说吧,杜甫是“粉丝”,李白是他的偶像。

战乱流离忧民情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的灾难,让杜甫感慨万千,他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名作----“三吏”、“三别”。杜甫几经周转,最后到了四川成都,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五六年间,杜甫寄人篱下,生活依然困苦,在一次秋风暴雨之中,杜甫的茅屋破败,饥儿老妻,彻夜难眠。此时的他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中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为后世传诵。田园安居诗情喷

唐太宗大力元年(公元766年)杜甫到达 州(今四川奉节)他租了一些公田,买了四十亩果园,雇了几个雇工,安居田园。这一时期,诗人创作达到高潮,不到两年,作诗四百三十多首,其中包括《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3.在小学阶段,我们学习过许多杜甫和其他人所写的诗歌,请问以下诗句所属的诗歌中哪一首没有写春天的景色?()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B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小荷才楼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根据文章所说,杜甫在人生不同时期的境遇和心情是不同的,请根据文章来猜猜,以下诗句最有可能反映的是杜甫什么时期的生活状态? A庭前八月里早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B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C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D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1)童年时期(2)游历时期(3)战乱时期(4)安居时期 5.以下诗歌中有两组对偶句的是哪两首?

①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数能千回。②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③百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④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6.杜甫可能自己也没有想到,在1300年后的今天,他成了当代学生们心中的网红,课本上杜甫的一幅晚年画像,激发了许许多多学生漫画涂鸦的创作热情,如果让你为这幅画像配上一句话,你会选择以下哪一句? A.醉眠秋共被,携手日通行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D.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杜甫晚年居住在四川成都曾写了一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今天成都的著名景点“杜甫草堂”就重建了这样一处茅屋,让游客体会杜甫晚年的生活境遇。

7.在河南巩义市,也有“杜甫故居”这样一个景点,杜甫就是在这里度过了富足快乐的少年时代。如果你是“杜甫故居”的设计师,结合文章信息,你会设计什么场景供游客游览?

A.种上凤凰树 B.种上梨枣树

C.年少杜甫牵着黄牛犊子

D.年少杜甫吟诵《春夜喜雨》

8.有人认为,杜甫和李白的交往不是那么对等,文中分析造成这种交往状态的主要原因有哪几项?()

A.李白比杜甫大11岁

B.李白成名早,他们相识时杜甫还未成名 C.李白官大,杜甫官小

D.李白交友多,杜甫只是其中之一。

官渡之战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二月,袁绍大举进攻曹操,进军黎阳,同时派遣大将颜良领兵围攻白马(今河南滑县旧城东)。四月,曹操解救白马之围。他听从荀致的计谋,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使袁军兵力分散,当时身在曹营的关羽将颜良斩于阵前,解了白马之围。接着,曹军又伏击袁军,杀了将文丑,使得袁军上下士气受挫。

正如曹操谋士郭嘉所分析的,袁绍“缺少智谋,意气用事”,表面上逞强,骨子里虚弱,兵力虽多但用兵不当,将官骄横而政令不一,这些弱点在双方对峙的战场上更加暴漏,八月,袁,曹双方相聚于官渡,一时难以见出分晓。

很快到了十月,袁绍的谋士许攸建议轻骑攻袭许都,迎天子以讨曹操,曹操首尾难顾,必败无疑。但袁绍并不采纳这个建议,许攸很生气,就索性改换门庭,去找曹操,曹操得知许攸到来,连鞋也顾不上穿,光着脚跑出来,说道“予远来了就好,我的事有办法了”!果然,许攸因为了解袁军内情,进而献计:“袁绍在乌巢中屯粮,倘若以骑兵袭绕粮食,不出三天,袁军必败。”曹操听后,立即帅军五千,打着袁军的旗号,连夜从小路奔袭鸟巢,烧营焚粮。

此时,袁绍派大将军张郃、高览正率军攻击曹操大营,张、高二将攻营不成,又闻知鸟巢失利便反过来投降了曹操,袁军大败。

袁绍在战役指挥才能方面远不是曹操的对手。最后,袁绍只得与儿子袁谭率八百骑逃跑,七万多袁军士兵投降,袁绍军中的大量物资器械以及珍宝都被曹操所获,不到两年时间,袁绍忧愤死去。

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实力明显不如在人力物力上都占有优势的袁绍,但他却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并最终大获全胜,其取胜之道值得后人深思。

9.曹操成功攻下了以下哪一个地点,是获得官渡之战胜利的关键?

A.白马

B.许都

C.鸟巢

D.黎阳

10.在曹操战胜袁绍的过程中,以下哪一位没有立下重要功劳? A.关羽

B.郭嘉

C.许子远

D.文丑

11.从文中我们可以发现,曹操能够在官渡之战中战胜袁绍的重要原因是:()A.曹操手下的将士人数更多,作战更英勇 B.曹操储备的粮食更多,有利于长期作战 C.曹操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采取正确战术 D.曹操比袁绍占据了更有力的地形,便于进攻

12.文中说“曹操得知许攸到来,连鞋也顾不上穿,光着脚跑出来”,为什么会“连鞋也顾不上穿”?

A.因为曹操知道许攸一定有打败袁军的计谋,所以非常兴奋 B.因为许攸是从敌人阵营来的,曹操不想对敌人表现礼貌

C.因为曹操为打仗的事情非常烦闷,有朋友来访让他感到很高兴

D.因为许攸曾建议袁绍攻击曹操的后方,曹操非常生气,急着斥责许攸。

13.根据文中袁绍的形象,以下哪句话用来描述袁绍是不妥当的? A.袁绍是个自以为是的人,只相信自己的意见,听不进别人的建议。B.袁绍手下谋士的个人能力很差,和曹操部下的水平有差距。C.袁绍手下的将军与谋士对袁绍并不是绝对忠诚

D.袁绍在官渡之战后一蹶不振,再也没有能力和心气和曹操对抗。

14.在《三国演义》赤壁之战的故事中,兵多将广的曹操与孙权对垒,孙权手下武将黄盖也投奔了曹操,但最后却骗了曹操,让曹操吃了个大败仗,对于以下的观点你同意哪一项?

A.袁绍在官渡之战中是兵多的一方,失败了,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是兵多的一方,也失败了,所以战争中实力优势方不应该放松警惕。

B.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是兵少的一方,取胜了;孙权在赤壁之战中是兵少的一方,也取胜了,所以兵少的一方总是能胜利。

C.许攸投降,曹操信了;黄盖投降,曹操也信了。说明曹操是一个容易轻信他人没有主见的领袖。

D.孙权能打败曹操,曹操能打败袁绍,所以孙权和袁绍对垒,孙权一定能打败袁绍。

15.在此次来访的小伙伴中,有一个中国历史迷,他非常喜爱《三国演义》,对于官渡之战的故事也十分熟悉,你们在交流时,这位外国小朋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三国演义》里的故事那么精彩,这些故事都是真实可信的吗?”你会选择以下哪个回答?

A.完全可信,因为我从电视剧里亲眼看到过三国时代的历史场景

B.完全可信,因为《三国演义》是名著,名著上记载的事情是不会出错的 C.部分可信,《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他对历史会有一定的虚构成分

D.部分可信,《三国演义》的原著故事是真实的,但翻译成外语可能会失真

前文所述,大诗人李白是杜甫年轻时的偶像,为了增进中外学生之间的了解,请你用中文写一篇短文,向外国小伙伴介绍一下自己的偶像吧!

三、写作(满分20分)

16.以《我的偶像》为题,写出自己心中的偶像,向外国小伙伴介绍偶像的故事,并写出你喜欢或者敬佩的他/她的原因。(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作答)要求:(1)综合运用多种方式进行人物描写;(2)叙述与议论相结合,表达真情实感;(3)字数要求:200到250之间(含标点)

第2篇:小升初语文试题

小升初语文试题

一、看拼音写词写句。(6分)

bào zào xuán guà xuān xiāo yù hán chōng jǐng shì hào

( ) ( ) ( ) ( ) ( ) ( )

二、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中)(15分)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4分)

(1)顾: 相顾一笑( )三顾茅庐( )顾客盈门( )奋不顾身( )

A.前来购买东西的 B.拜访 C.看 D.注意;照管

(2)素: 银装素裹( )素质教育( ) 素不相识( )衣着素净( )

A.颜色单纯;不艳丽 B.本色;白色 C.本来的;原有的 D.素来;向来

2.下面拼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4分)

A.屋脊(jī) 宫阙(què) 吮吸(yǔn) 鏖战(áo ) 凌晨(lín溃

B.锃亮(zèn溃 眸子(mǔ) 弹琴(tán) 河畔(pán) t望(liáo)

C.吓煞(shà) 蜷曲(quán) 鸟瞰(kàn) 音乐(yuè) 鸟喙(huì)

D.惬意(qiè) 衣冠(uān) 松散(sàn) 炽热(zhì) 憧憬(chōn溃

3.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1分)

A.海伦不分昼夜,像一块干躁的海棉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B.在清香的碧螺春荼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C.秦兵马俑维妙维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在雕塑史上决无仅有。

D.一想到明天就要告别校园,我的心中就涌起了深深的眷恋之情。

4.下列词语中有共同特点的一组是( )(1分)

A.神采奕奕 鹤发童颜 视死如归 实事求是

B.以身作则 忐忑不安 骨瘦如柴 浓眉大眼

C.千载难逢 疲惫不堪 提心吊胆 犹豫不决

D.完璧归赵 闻鸡起舞 负荆请罪 纸上谈兵

5.下面的反义词错误的一组是( )(1分)

A.对答如流--吞吞吐吐 B.惊惶失措--神态自若

C.成千上万--独一无二 D.锦上添花--雪中送炭

6.下面句子中表达意思不一样的一个句子是( )(1分)

A.这件事他不可能不知道。 B.这件事他肯定知道。

C.他不可能知道这件事。 D.难道他会不知道这件事?

7.下面字的笔画数相同的一组是( )(1分)

A.盔 冤 假 寇 B.凹 世 玄 鸟

C.沸 卧 苍 拗 D.嘲 横 撤 蔫

8.按括号里的提示朗读时重音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我爱故乡的杨梅。(强调不是别处的杨梅)

B.我在屋里看书。(强调在干什么)

C.雨下得太大了。(强调不是一般的大)

D.这有什么了不起?(强调瞧不起那事物)

9. 下面句子中标点没有错误的一句是( )(1分)

A.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是唐代的著名诗人。

B.我每年都订一份《中国少年报》。

C. 我不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他哥哥?

D.周总理亲切地说:“同志,你辛苦了,人民感谢你”!

三、填空题( )(21分)

1.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4分)

( )不及防 心急如( ) 走( )无路 ( )死拼搏

司空见( )万人空( ) 言简意( ) 争先( )后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4分)

五采斑斓( ) 礼直气壮( ) 无敌放矢( ) 谈笑风声( )

豪不介意( ) 振耳欲聋( ) 迫不急待( ) 浮想联篇( )

3.用 “感”字组词(至少4个),并能从中选出合适的词填在句中的括号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他们全家专程前来中国看望将军,( )将军的救命之恩。

(2)接过老师送来的书包,我心里充满( )之情。

(3)在张家港的几天里,我( )最深的是这里的每个人都讲究卫生。

4.“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句话描写的是春季的景色,运用了________ 、________ 的修辞手法。(1分)

5.按要求默写诗句。(2分)

(1)描写春天景色的:________ 。

(2)描写儿童嬉戏的:________ 。

(3)表达爱国情怀的名句: ________。

(4)毕业在即,同学们请你在留言本上写毕业赠言。小明平时不珍惜时间,你可以送他“ ________。”小江是你视为知己的朋友,你可以用“________。”这句话来鼓励他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战士们的冲锋舟________,飞向________ 的树梢,飞向 ________的'房屋,飞向________的电杆。

(2)秦兵马俑,________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________、________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 和________。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________ 的。

(3)白鹭全身________的结构,有_______的蓑毛,_______的长喙,_______的脚,白鹭是一首_______的诗,一首__________的诗。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缩句: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紧紧地缩成一团。(1分)

2.扩句:小明爱钓鱼。(至少扩两处)(1分)

3.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我们坚持植树造林。我们使这个地方变成了绿色公园。(1分)

4.改成转述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1分)

5.修改下面的一段话,注意用好修改符号。(2分)

去年夏天,我们和希望小学的同学一起举办了一个草原探险。我几公里路刚走了就病倒了,只能反回大本营。在回来的路上,我泪如滚珠,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我为失去这次难得的时机,感到十分遗憾!

五、口语交际。(4分)

(1)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请以“水、空气、森林、动物保护”为对象拟两条环保标语。例如:污染空气,等于慢性自杀。(每条不超过20字)标语:(2分)

(2)听话听音,例如邻居说:“你家小华真刻苦,每天晚上12点多了,我们都睡觉了,还听见她在弹琴。”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 。(2分)

▲ 阅读理解。(18分)

(一)

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 必能荡涤污垢 它好像善施教化 由此看来 水是真君子啊

1.给划线处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1分)

2.联系上下文,“奔流不息”的 “息”可以解释为____________; “或方或长”的“或”可以解释为____________。(1分)

3.孔子说“水是真君子”的理由有四点,分别是因为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

4.这段从孔子对水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的老师。(从文中找一个词填)(1分)

(二)

仔细阅读成语词典中关于“望洋兴叹”的解释,然后按要求完成练习。( )

望洋兴叹 wàng yáng xīng tàn望洋:仰视的样子。兴,发出。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庄子·秋水》中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1.“望洋兴叹”中的“兴”应读作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 (2分)

2.词典一般会对成语的出处或典故转述。“望洋兴叹”成语出自________,读读划线句子想想,故事的主人公是________。 (2分)

3.用“________”划出该成语所比喻的意思。 (1分)

4. 根据词典的解释,请你判断下面的句子中用“望洋兴叹”是否确切。 (1分)

A“啊,大海有这样大呀!跟他比,我实在是太小了。”河伯望洋兴叹。( )

B“哎,这么简单的题目,我肯定得100!”我情不自禁望洋兴叹。 ( )

(三)

快乐如风

凯特一出道就瞄准一千五百米,水平很快就在他的加勒比海小国名列前茅。然而,让雄心万丈的小凯特屡屡气短的是,他迄今为止,在任何一次国际大赛上都还没能拿到奖牌。他总是沦为配角,悲凉的、悲怆(chuàng)的、悲壮的配角,他用他的苦涩,衬托出胜利者的辉煌。

又一次参加国际田联黄金大奖赛,大会组织者出于通盘考虑,请凯特担任自杀性的领跑,许诺酬以重金。凯特眼瞅强手如林,自家获奖无望,便咬咬牙答应试试。比赛一开始,凯特就奋勇冲在前面,在前八百米,一直遥遥领先。当然,凯特不可能长久保持这样的速度,他的任务,就是赛好前半程,两圈一到,就退出跑道。

即使退出跑道,凯特也保持应有的尊严,他手扶胸口,面带微笑,向全场的观众鞠躬致意,然后,挺着胸脯,吹着口哨,大大方方地走出场外。

组织者事后说,想不到凯特的任务完成得那么好,那么好。他的速度控制适宜,节奏安排合理,无论形体还是步态也都十分优美,全方位的优美。正因有了他,常规格局中杀出一匹黑马,搅乱了方阵,掀起旋(xuán xuàn)风,变按部就班为急起直追,这才天下大乱,乱世出英雄。英雄创神奇;有事实为证:这一组的所有选手,都大幅度提高了成绩,夺冠者,更刷新了赛会纪录。

凯特就此喜欢上了领跑。在一些规则许可的国际赛事上,他频频出任这一角色。

说话已是两年以后,在国际田联黄金大奖赛巴黎分站,凯特又被邀请担任一千五百米的领跑。凯特照例一出发就撒脚飞奔,很快就把大队人马落(là luò)下一大截。两圈之后,凯特突然觉得反常,身边没有人影,脑后也没有脚步声。他回过头,呀!这是怎么搞的?那些担当出成绩、破纪录的大牌选手,并没有如约定的那样加油赶上。一定是哪儿出了问题。不会是我吧?不,我很清醒。这是第二圈?是的,第二圈。这是一千五百米?当然,是一千五百米,不是八百米。凯特感觉今天状态特别好,特别好,跑罢第二圈,周身仍有滚滚滔滔、跑不丢、使不完、用不尽的力气。今天的观众也特别捧场,“凯特!凯特!”此起彼伏,“凯特,凯特!”地动山摇。“凯特!”成了节奏,“凯特!”成了鼓点。于是,凯特决计临场发挥,继续领跑,直到后面的主角赶上为止。谁知三圈过后,凯特不仅依然领先,而且和后面选手的距离越拉越大。啊,今天反常,彻底反常。跑道缩短,时间拉长。规则破坏,游戏出格。快乐如风!奔跑如风!凯特干脆发力冲刺,结果,他破天荒地获得世界冠军。

1.给文中带点的字用“√”选择正确的读音(1分)

2.用“________”和“_ _ _ _ _ ”在文中分别画出凯特在第一次领跑退场时保持尊严和组织者评价他任务完成好的句子。(2分)

3.凯特在第一次领跑中起到了什么作用?(1分)

4.两年后,凯特在国际田联黄金大赛巴黎分站夺得冠军的主要原因是( )。(1分)

(1)其他的运动员没有参加 (2)开始就有了信心

(3)多次领跑,实力大增 (4)观众捧场,给他支持

5.请你写几句话展望一下凯特的未来。(1分)

6.对于凯特来说“快乐如风”,那么你是如何理解快乐的呢?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用“快乐如××”或 “快乐是××”这样的形式写几个词或几句话。(1分)

▲ 写作表达。(30分)

题目:我得到了__________

要求:

1.在横线上填一个适当的词语,如表扬、锻炼、理解、教育、关心、教训等,把题目补充完整。

2.选择一件事来写,注意围绕中心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做到语句通顺,层次清楚。

3. 500字左右,并建议你写好文章后修改一下。

第3篇:小升初语文试题

2018年小升初语文试题

一、字音、字形、字义。(1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天气变得更加è liè(A),大雨使一块块的山石伴着泥浆从山上滚落下来,道路一次次被堵住。然而,这一切的困难丝毫不能zǔnáo(B)战士们前进的脚步,他们奋力铲除一个又一个障碍,终于打通了救援的道路。

2、请按音序排列写出“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七个字的先后顺序。(2分).3、请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3分)A.海伦不分昼夜,像一块干躁的海棉吮吸着知识的甘霖。.B.秦兵马俑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在雕塑史上决无仅有。.4、请解释“顾”在词语中的意思。(3分)A.相顾一笑 B.三顾茅庐 C.奋不顾身

(A.;B.;C.。一词1分)

二、词语运用。(8分)

5、下列词语中有共同特点的一组是(2分)(D)A.神采奕奕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小升初语文试题

一、知识小积累

1、写出十六个整体认读音节。

2、写出我国的四大名著。

3、写出四部外国作家的作品。

4、写出三位中国航天员的名字。

二、选出优胜者

1、选字填空

某公司为激励全体员工努力创建良好的公司形象,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环境整洁突出一个(秩序安定突出一个()字;力争上游突出一个()字;强身健体突出一个(2、下列汉字起笔相同的一组是()。

A、秧

B、峻

鸿

C、询

鸿

D、重

3、下面划线的字的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A、将计就计

全军将士

兵来将挡

B、黑白相间

间不容发

居间调停)字;)字。C、相互尊重

好言相劝

相貌堂堂

D、细嚼慢咽

咬文嚼字

嚼舌根

4、下面划线句子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万象更新

除旧更新

更名改姓

B、随心所欲

从心所欲

摇摇欲坠

C、风华正茂

根深叶茂

图文并茂

D、锲而不舍

退避三舍

舍近求远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小升初语文基础专题训练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升初语文基础专题训练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