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万年牢》说课稿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6-10 07:13:2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人教新课标《万年牢》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万年牢》说课稿

1、课前让孩子们听歌曲《冰糖葫芦》的MTV,让他们有一种新鲜感,继而产生一种好感。然后围绕冰糖葫芦歌曲和图片进行谈话,从而进入课文。第一次试讲,光让孩子听歌曲,然后以一幅诱人的冰糖葫芦图吸引孩子,通过说感受让他们更靠近冰糖葫芦,喜欢冰糖葫芦,从而能够更快地走进课文,走进万年牢。可孩子们说感受时,涉及的只有一种想法,想吃糖葫芦。我们教研组的老师认为,给孩子欣赏图片的时间太短,他们还来不及有什么感受。于是我们设想在听歌曲时,同时欣赏一组糖葫芦的图片,这样孩子们的想法感受可能会更丰富,可结果还是一样。孩子的兴趣点是吃。再说,这些图片与课文的内在联系也不大。那天,王老师给出了主意,就用冯晓泉的MTV。

2、对三个万年牢的理解,都是分两步走的,第一步是就这个句子本身来理解万年牢,第二步再联系课文作具体的理解。比如说第一个万年牢,读着读着,张老师觉得很奇怪,父亲为什么给糖葫芦起万年牢这个名字,你再读读这个句子,能帮父亲说说理由吗?孩子们说理由的过程,就是对第一个万年牢的理解。孩子们,父亲为什么能做出这么好的糖葫芦?在这里要求学生读书时要学会针对问题有选择地圈圈画画,并且适当做一些批注。培养学生读书时眼到、手到、心到、口到的习惯。努力做到多种感官并用,集中精力学习。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从字里行间,从具体的描写中感受父亲是个办事认真、实实在在、讲究商业道德的人。

3、在理解第二个万年牢时有一个环节,让孩子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看到的或听到的走正道的生意人。这是我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了解的,一方面让孩子了解什么是走正道?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去挖掘生活中走正道的生意人,感受生活中的美。因为孩子看到太多的坑门拐骗的事情,如果让他们说说身边的生意人,他们会罗列出一大堆不正经的生意人。一直以来我都是这么想,我不希望孩子接触太多负面的东西。所以让孩子观察社会生活,总是选取那些美好的人和事,让孩子在了解社会过程中,受到健康风尚的熏陶感染。当然,孩子也应该知道丑,只是我们的孩子毕竟小了一些,我总想首先用美去占据孩子的心灵,从而引发他们去崇尚美,追求美。

4、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源于学生的兴趣与需求,把教学内容蕴涵在任务之中,学生的心理得到了满足,得到了尊重,学生自然会非常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被调动起来了。让孩子再现父亲和老板对话的情景,这个任务驱使孩子去阅读,去思考,去探索,去判断,去构思,去创造。任务驱动的过程,其实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的一个创造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再现当时的情景,学生必须认真阅读课文,把父亲做人做事的态度铬记在心。在小练笔的过程中,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旅程,彻底的人文熏陶。学生所写的内容,是他对道德的一种判断,是他的真实想法。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文与道同构共生,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和谐统一。通过对空白点的挖掘,激发思维,主动积累,学会读书,提高语文综合能力;让原本枯燥的语言文字训练生动活泼的走入课堂共落到实处。王崧舟先生说过如何来烹调语文味十足的课,它需要哪些佐料?品词是的,诵读是的,练笔也是的。

5、本来在小练笔结束后,我们过渡面对老板的行为,认真实在的父亲干了不到一年,毅然辞去了这份相对走街串巷来讲比较安逸的工作,辞去了这份有稳定收入的工作,重新踏上提篮叫卖的日子。孩子们,父亲提篮叫卖意味着什么?有的孩子说:意味着父亲的收入得不到保障。意味着父亲会更加辛苦,风里来雨里去。

孩子们,父亲走街串巷,提篮叫卖,是那么的辛苦,父亲心里苦吗?这是一种生活态度的指引。生活中谁不会碰到困难,关键是面对困难的态度。孔子曾经夸奖他的学生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也许有人会说,生活就是这样,穷日子富日子都得过,那有什么办法?颜回真正令人敬佩的,并不是他能够忍受这么艰苦的生活境遇,而是他的生活态度。在所有人都以这种生活为苦,哀叹抱怨的时候,颜回却不改变他乐观的态度。我们的目的不只是让孩子了解父亲提篮叫卖的辛苦,重要的是父亲面对这些困难的态度。父亲宁愿过着这种清贫的日子,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他的心中自有一番乐土。这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做事的一种态度,做人的一种态度。因为时间有限,再说毕竟是一篇略读课文,你什么都想抓,什么都想做,那是不可能的,要舍得放弃。于是,我们就把想要表达的内容尽可能地隐藏在老师的评价语里,希望这样的一种生活态度能够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一点影子。

5、文本三次出现万年牢,这三处万年牢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

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的人品。父亲如何能做出品质上乘的万年牢?那是因为他用心做事,用心做人。我本来以为,金玉良言不能再三重复,否则,就会成为陈词滥调。我们要告诉孩子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到第三处万年牢已水到渠成,无须再多言,我只让孩子们尽情地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我想,一切尽在不言中。事实上,我们太理想化了。

有些老师可能会有些疑问,你的教学中哪里体现出略读课文,抓的点也不少,挖掘得也不浅。虽然,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么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如果只把读书停留在初读阶段,不加总结与反刍,读到的东西就会成为过眼烟云。事实上,粗知不等于浅知,粗知不等于少知。我们说,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的,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词学句等许多头绪,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但在阅读的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通过有层次的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感染与语言感悟上也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比如今天让学生思考父亲为什么能做出这么好的糖葫芦时,我们重点抓了两个句子,红果、海棠去了把儿和尾,有一点儿掉皮损伤的都要挑出来,选出上好的在阳光下晾晒。父亲甩的可漂亮了,好像聚宝盆上的光圈。学生对字词句进行了品读,像一点儿、都要、甩等,在这个品读的过程中,孩子们明白了父亲能做出这么好的糖葫芦,是因为父亲选料严,工具好,手艺精,这个品读的过程,更是在为理解父亲的认真实在做服务。因为父亲的认真实在才会做出这么好的糖葫芦。通过重点精彩部分赏读,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粗知,赋予了粗知大意比较丰富的内涵。

第2篇:《万年牢》说课稿

《万年牢》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万年牢》是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选编的中心是怎样真诚待人,这些文章不仅反映了在为人处事上的道德要求,而且还试图引导学生从理解重点段落中,受到待人处事的启示。作者细腻的描绘和朴素的文采,讲述了一位父亲真诚地为人、做事的故事。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这件事,分两部分讲父亲做事认真和实在的。先讲父亲自己经营做糖葫芦,选用最好的材料,讲究制作的工艺,手艺高超,保证了产品质量;再讲父亲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满老板偷工减料、弄虚作假、欺骗顾客的行为而辞掉工作。本文用精炼的言辞将三个不同的“万年牢”娓娓道来,意境深远、含蓄,留给人深深的思考。

二、说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双横线中的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体会三处“万年牢”的意思;感受为人可靠、实在的父亲形象;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的道理。过程与方法:

(1)、过程:整体感知——精读品味——总结拓展。

(2)、方法:一方面,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注重联系上下文、抓关键词句进行感悟、体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为人可靠、实在;做事认真、实在的优良品质。

三、说重点难点

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让学生从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真诚地为人和做事的道德风范。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体会文中三处“万年牢”的意思,说说其中的相互联系;让学生从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父亲为人和做事的真诚。

本课教学的难点是在读中理解三处“万年牢”的所指,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四、说学情

就大多数四年级学生而言,他们的自学能力还不够强,概括能力也较欠缺,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还是必不可少的。加上学生对课文中所写做糖葫芦之事较为生疏,加大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难度。教学中还应抓住关键字词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

五、说教法学法:

针对以上学情,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围绕本节课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1.朗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只有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反复读,才能体会课文中包含的复杂感情。

2.概括法:利用课文中的关键词,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让学生在概括中加入自己的感情,从而引起学生共鸣。

在本课教学中,我力求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共同发展,具体学法如下:

1、课前预习法:扫清字、词障碍。学会整理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读准轻声字词及多音字。

2、自读自悟法:把握内容,体会万年牢的深刻内蕴。

3、讨论交流法:在讨论交流中弄清三个万年牢之间的关系。

六、说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糖葫芦的图片)在解放前的天津,有一位卖糖葫芦的人,他的糖葫芦做得非常漂亮,味道特棒,很有名气,想知道他是谁吗?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探究课文的兴趣,引起阅读期待。

(二)、合作探究,整体感知

1、合作朗读,批画字词。

2、自读课文,边读边批画:课文写到“万年牢”的有关语段。[设计意图]: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印象,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学生字词的能力以及带着问题阅读感悟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边批画,从而习得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为后面的交流讨论打下扎实的基础。

[预设效果]: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准字形。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易读错的字词句教师要做相应的示范。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能迅速找出三处带有“万年牢”的句子。但学生对这三处句子理解不深,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教师在后面交流中应加强引导。

(三)、交流展示,感悟理解

学生交流理解三处带“万年牢”的句子,理解三个万年牢之间的关系。

1、理解第一处的万年牢,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后,引导学生思考a.为什么叫万年牢?b.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句段,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体会父亲在制作糖葫芦时一丝不苟,理解产品质量“万年牢”。

2.理解第二处的万年牢。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后,引导学生思考:a.什么叫正道?b.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引导学生讨论:父亲与老板的生意经哪个好?为什么?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通过思辨比较,学生理解生意万年牢的秘诀。

3、理解第三处的万年牢。书中有明确句子点明,只需学生联系生活中具体事例就能深入理解。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现活的事例使学生理解三个万年牢的关系水到渠成,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通过讨论辩论弄清三处万年牢的关系,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育学生做个讲诚信,讲实在的人。【预期效果】由父亲做事到教育作者做人,再到教育学生做人,既让学生理解了三个万年牢的关系也学会了如何做事做人,达到水到渠成,一箭双雕的效果。

七、说教学板书

我的板书十分的简洁,围绕课文三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设计的板书,简单直观。

5、万

做糖葫芦:选料精、工艺高、质量好。做生意:公平买卖、讲实在、生意好。做人:诚实守信、认真实在、人品好。

第3篇:万年牢说课稿

万年牢说课稿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万年牢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万年牢说课稿1

一、教学目标:

《万年牢》是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以“以诚待人”为专题编写的一篇略读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引导学生共同去寻找人生的财富,从而明白有些东西比金钱更重要,它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有了它人生一定会更充实而美丽。

课文讲述了一位父亲真诚的为人、做事的故事。故事是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这就件事,分两部分讲父亲做事认真和实在的。先讲父亲自己经营做糖葫芦选用最好的材料,讲究制作的工艺、手艺高超和保证产品质量;再讲父亲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满老板偷工减料、弄虚作假、欺骗顾客的行为而辞掉工作。结尾处讲父亲的认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万年牢说课稿

《万年牢》说课稿

东陈中心小学

李卫红

各位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万年牢》新凤霞(板书:课题、作者),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说教材

1.教材简析

《万年牢》是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以“以诚待人”为专题编写的一篇略读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引导学生共同去寻找人生的财富,从而明白有些东西比金钱更重要,它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有了它人生一定会更充实而美丽。

课文讲述了一位父亲真诚的为人、做事的故事。故事是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这就件事,分两部分讲父亲做事认真和实在的。先讲父亲自己经营做糖葫芦选用最好的材料,讲究制作的工艺、手艺高超和保证产品质量;再讲父亲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满老板偷工减料、弄虚作假、欺骗顾客的行为而辞掉工作。结尾处讲父亲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万年牢说课稿

《万年牢》说课稿

武志芳

《万年牢》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父亲真诚的为人,做事的故事。故事是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这件事,分两部分讲父亲做事的认真和实在。讲制作的工艺,手艺高超和保证产品质量,再讲父亲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满老板偷工减量,弄虚作假,欺骗顾客的行为而辞掉工作,告诉人们只有做事认真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的道理。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本的教学中采用“自主探究,自读自悟”的教学方法。引导自读自悟,使学生在读中领悟课文所要阐明的道理。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在“读,思,悟,议,评”这种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学习,品读重点句,感悟人物特征。

课前以一幅诱人的冰糖葫芦图吸引孩子,通过说感受让他们更靠近冰糖葫芦,喜欢冰糖葫芦,从而能够更快地走进课文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人教新课标《万年牢》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新课标《万年牢》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