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韩国西江大学怎么样
韩国西江大学怎么样
西江大学以拥有优秀的教师团队,高质量的教学,现代化的设施而闻名,已多年在全国客户满意度调查中,在韩国大学里名列第一。西江大学有许多在世界领先的专业,为社会输送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韩国西江大学怎么样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学校历史
西江大学由原天主教教宗庇护十二世于1948年发起建立。1948年韩国的天主教会获得罗马教皇的批准,在韩国建立一所高等教育机构,遵从天主教的教育理念,又与韩国的教育传统相适应,于1960年获得韩国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为西江大学,已发展成为韩国最好的私立大学之一。她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教会学院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与世界50多个国家建立了合作研究机构,并与世界三十多个国家的数百所著名大学结为姊妹院校。2017年在校本科生11,000多人,研究生近4,000人,学校学生所有的服务需求都可以通过digital campus完成,无线网络已经遍布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和大部分公共区域,成为韩国知名的“技术校园”。西江大学位于韩国首都首尔市,与著名的延世大学、梨花女子大学相邻,校园环境优美而宁静。
二、专业设置
1、本科课程
国际人文学部:人文系(韩语言文学专业、历史专业、哲学专业、宗教学专业)
英美文化系(英语言文学专业、美国文化专业)
欧洲文化专业、中国文化专业
社会科学部:社会学专业、政治外交学专业、心理学专业
传媒学部:新闻广播学专业
经济学部:经济学专业
经营学部:经营学专业、工商管理学专业、国际贸易学专业
自然科学部:数学专业、物理专业、化学专业、生命科学专业
工学部:电子工学专业、计算机工学专业、化工生命工学专业、机械工学专业
知识融合学部:国际韩国学专业
2、研究生院课程
人文社会:国语国文专业、英语英文专业、德语德文专业、法语法文专业、中国文化专业、史学专业、哲学专业、宗教学专业、社会科学专业、心理学专业、新闻广播学专业、政治外交学专业、法学专业、经济学专业、科学交流专业、东南亚学专业。
理学:数学专业、物理学专业、化学专业、生命科学专业。
工学:电子工学专业、化工生命工学专业、计算机工学专业、机械工学专业、生物融合技术专业
融合:艺术与技术
三、办学条件
Loyola Library1960年4月与西江大学同时建立,1974年正式落座于新建成的图书馆主楼,是当时韩国第一个开架图书馆,用学校创始人Loyola名字来命名。随后又增加了两座建筑物后,Loyola Library按照学科结构重新布局了其馆藏分布,Loyola1分管宗教、哲学和普通书籍,Loyola2分管人文、科学和工程学,Loyola3分管社会科学。1986年Loyola Library开始其计算机化进程,1991年建成了一个安全高效的计算机管理系统,Loyola Library拥有PC、VTR、CDP、LDP、satellite-broadcastingTV及其他音像媒体资料,有专门的房间提供不同媒体资料供用户使用。Loyola Library设置了2,500个座位,馆藏81万册专著,6,000多种学术期刊,3,6000余份文献资料、电子期刊、电子书等多媒体材料,每年举办Library Week和User education等活动,以帮助用户更有效使用图书馆资源。
第2篇:大西江农场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
大西江农场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是大西江农场实现跨越发展目标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文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将进一步优化,投入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和消费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能力都将得到有效提升。按照大西江农场“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及建设九三管局文化强局的总体要求,为更好地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结合我场文化现状与发展的需要,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围绕提高全场文化“软实力”和人民群众整体素质这两个重点,努力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创新力,扩大文化影响力,坚持以繁荣和发展为主题,以文化改革与创新为动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全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创造优越的精神文化环境。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公平合理、基本均衡”的理念,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让职工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注重发挥文化的教育引导功能,努力提高职工群众的文明素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推动文化发展理念、发展方式转变,探索新颖有效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的内容、形式、方式、方法、传播手段。推进文化与经济、科技的融合发展,不断推出文化创新成果。
四是坚持全民参与。激发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热情与文化创造活力,努力形成全民参与的强大合力。
五是整合资源与彰显特色相结合。坚持整合优化利用农场各类生态资源、科教资源和文化资源,合理配置文化资本,以教育和吸纳文化人才为核心,以资本、市场、经营主体、服务平台为纽带进行捆绑整合,做到优势互补、配套协调、特色鲜明、效益最大,培育特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六是文化产业发展与先进科学技术相融合。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改造提升当前具有相对优势的文化行业,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延伸文化产业链,推动文化产业升级。
三、总体目标
到2015年,全场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围绕农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目标,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与建设富裕和谐大西江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新格局,做到文化体制基本理顺,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设施显著改善,文化区域特色明显,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人才相对集聚,文化产业初具规模,文化市场稳健有序,人的素质全面发展提高,文化发展主要指标达到省级文化先进单位标准。努力实现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社会各项事业的有机结合、协调统一。具体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场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充分发挥文化的社会教育和价值导向功能,着力培育职工人文素质,大力弘扬北大荒精神,促进人民群众文明素质的不断提高。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和谐创建活动,倡导形成良好的公共秩序和社会风尚。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按照“覆盖全场、面向全民”的理念,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布局合理、覆盖全场的文化设施网络。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发挥文化广场作用,精心策划和举办群众性文化节庆活动,大力推进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推出一批展示时代风貌、体现地域特色、具有较高水准的文艺精品。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促进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先进文化的生产和传播;积极引导各类文化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生产和提供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四、主要任务
(一)文化设施建设: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着力建设基础文化设施,为构建三级文化网络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奠定物质基础。以大型文化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文化场馆、电视传输、数码信息等文化载体建设力度。
1、农场文化服务中心
设立老年活动室、艺术创作室、阅览室、休闲室、图书室、网络信息平台等,配备电视机、电脑等。
2、农场场史馆。
为展示农场开发建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集中体现农场广大干部职工群众解放思想、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实践探索,十二五期间农场新建一个场史馆,以此设立北大荒精神教育基地。
3、文化主题公园。充分结合农场绿色城堡、西江水库、百栋别墅群等优势资源,借势设计建设文化主题公园,突出大西江农场本土文化特色。内容可包括反映农场开发建设的开拓者、民间传说、生态环境、创业文化等,以突出展示小城镇文化特质,提升城镇文化品位。
4、西江文化长廊建设:设计集各个景点、文化元素在内的文化长廊,建成以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文化设施,科学规划、典型示范,使之成为大西江文化旅游的重要景点。
5、养殖区文化站。认真组织实施民生文化工程建设,通过资源整合,在4个养殖区将规划4座设施相对完备,功能相对齐全的多功能文化活动室,内设图书报刊室、阅览室,配备电视机、电脑等。5年完成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做到 “区区有文化活动点”。
(二)文化艺术“精品工程”。努力创作,繁荣和发展文化艺术事业,打造精品,树立和强化文艺精品意识。坚持积极实施精品战略,精心打造一批文化艺术精品,组织重大题材的创作活动,提高艺术产品质量,农场在“十二五”期间每年要创作上演一台新节目,做到年年有作品,三年、五年出精品。完善精品创作运作机制,实行以党委领导、文化部门组织、业务单位负责、社会创作力量共同参与的创作运行机制。制定并出台文化精品创作、优秀文化作品及文艺新人等奖励和评比办法,进一步激发文化创造力。
(三)大力繁荣群众文化。提升全场职工群众文化活动的普及率和组织化程度,深化和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内涵,加强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节庆、纪念日、农闲等时机,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逐步定期举办文化节、艺术节等特色节庆活动。挖掘并扶植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动和文化项目。
(四)文化旅游业发展。开发和建设具有大西江文化特色的生态文化游、红色文化游等文化旅游线路和旅游项目,把富有黑土文化特色的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纳入旅游业发展体系,走出一条文化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新路子,形成具有大西江特色的文化旅游新格局。
(五)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与服务。进一步巩固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强化文化、广电等各个领域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利用信息化技术对网吧、歌舞娱乐演出场所、电子游戏场所、宾馆饭店境外卫视实现远程动态监控,对网络文化市场实现自动监控。“十二五”期间,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监管,促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对网吧、电游、录像等控制项目严格把关。严格查处音像制品的非法盗版光盘生产储运,批发销售行为。严厉打击淫秽、色情和各种非法演出活动,净化文化市场,加强文化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保证文化市场监管到位。
(六)大力培育和提携高素质文化人才。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选拔、使用和管理机制,制定和实施文化人才发展计划,制订文化艺术奖励制度,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和分配激励机制。加快各类文化专业人才合理配置,努力建设好一支思想好、作风硬、业务精、管理强的文化人才队伍。
(七)建立完善文化精品创作传播体系,打造本土化文艺品牌。宣传报道具有地方特色的曲艺、民间艺术,积极探索文化艺术资源与广播影视相结合的方式,以产业化手段促进精品创作传播与推广。
(八)建立完善文化产业统计制度。全面开展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发挥相关部门的行政管理优势,建立健全全社会、全行业的文化产业统计制度,不断完善文化产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定期发布年度、季度统计资料和数据分析报告。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定期发布《大西江农场文化产业发展年度报告》,将文化产业和文化资源调查工作制度化、常规化,为文化产业发展宏观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体制建设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规划实施。农场党委把文化作为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民生幸福的重要因素,切实把文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从领导、政策、资金和人员等方面予以优先保障。宣传部门充分发挥协调指导作用,相关部门积极支持、密切配合,文化管理部门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形成推动文化发展的合力
2、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文化改革。加强分类指导,切实加强对具有文化产业特征的管理。以优化资源配置为重点,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着力调整组织、行业、所有制和产品结构。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逐步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把重心转移到抓好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二)市场保障体系建设
1、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管理。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保护文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归口管理、分级管理、属地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责任制度,实现文化市场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2、更新观念,统一认识。站在全力推进“三个文明”共同进步,为“努力快发展,全面奔小康”目标的实现奠定精神基础的高度,全力营造全民参与的文化氛围,从而使全场职工群众达成共识、形成全民参与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3、多方筹措资金,形成建设合力。在积极争取上级拨款的同时,农场积极自筹资金,鼓励、引导社会出资的方式,形成多方筹资渠道。建立文化发展专项基金,建立文艺创作奖励基金,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同时,支持、鼓励文艺团体和个人的文艺创作工作,动员全场职工群众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工作,使文化建设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三)人才保障体系建设
1、加快培养文化产业创新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实施文化产业人才工程,建立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整合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资源,采取共建、合作等方式,创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形成不同层次的培养体系。积极举办创意和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创意人才相互学习与交流。
2、大力引进高素质的综合型文化产业人才。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狠抓培养和使用人才措施,增加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健全基础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以及通过项目合作、聘请顾问、邀请讲学、短期聘用、人才租赁等形式引进各方智力资源。加速引进文化专业人才及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改进文化人才管理和使用制度,建立规范的柔性人才流动管理机制,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管理。积极解决引进文化人才的后顾之忧,在工作、生活、家属就业、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最大限度地发挥引进人才的作用。
第3篇:大班子学样音乐游戏教案
大班子学样音乐游戏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乐曲旋律,能用猴子模仿老爷爷的动作表现A段音乐的工整对称和传帽子动作表现B段音乐欢快连贯的性质。
2.在故事情节的引导下,创编各种有趣、滑稽、生气的动作,尝试协调一致地传帽子。
3.体验游戏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听过故事《猴子学样》。
2.草帽每人一顶、右手腕上套一个手腕花。
3.扁担一根,筐子两个。
活动过程:
1.歌表演《三只猴子》。
2.熟悉音乐《真善美的`小世界》。
(1)教师讲故事《猴子学样》。
(2)倾听音乐,匹配游戏内容。
教师:哪段音乐是小猴子在和老爷爷学动作,哪段音乐是他们在玩传帽子的游戏?引导幼儿分辨出A段音乐的工整对称和B段音乐的连贯。
3.幼儿听A段音乐,重点掌握音乐节奏。
(1) 幼儿听A段音乐,匹配老爷爷和小猴子动作的乐句。
教师: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