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2015年中考作文四大题型复习指导
2015年中考作文四大题型复习指导
一、考点说明
从近几年中考作文题型来看,主要有四种: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其中以命题、半命题为主流,话题作文虽然式微,但仍占有较高的地位,材料作文相对来说考查的地区较少。
1.命题作文。命题者直接给定一个词或短语或一个判断(如“童心”,这一个词;“飞翔的心”,这是一个短语;“这事我理解”,这是一个判断), 并要求考生作文,这就叫命题作文。有时也会在题目之前添加一小段话,这段话也可叫引言,起到激发情感、引发思绪、提炼主题等方面的作用。阅读引言时,要产 生联想想象,搜寻素材,选择素材,排好次序;然后看清要求,依要求作文。作文贵在创新、写出个性,要做到“他有我无,我有他无”。
2.半命题作文。命题者给考生一个词语或短语,但留有一部分要考生自己填写出来,一般情况,命题者会推荐选项,有时还会有提示语,这样的作文命 题形式叫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题,主要有三种形式,前接式,如“_______究竟怎么了”;后接式,如“我读_______”;中接式,如“那一天, 我_______了”、“用_______丈量_______”。审题时,要看清推荐选项、提示语和要求。补充完整题目时,可以选择推荐选项,但这只是低 级的处理方式。我们要善于借助这些推荐选项和暗示性词语言,激活思维,想到其它。补充完整题目后,要读一读、品一品,看是否通畅,是否符合语法要求,还要 想一想拟写好的作文题,是否有利于下面构思成文,否则就得重新拟题。
3.话题作文。一般情况下,话题作文是一种用一段话语作导引,启发考生思考,激发考生想象,用话题限定写作范围的作文题型,兼具开放性和限制性 的特点。话题作文题材开放、文体开放,所以我们写作前一定要放飞自己的思绪,尽情联想、回忆、想象,只有这样写出的作文才能个性张扬,新颖别致。俗话说 “有放有收、收放自如”,我们也应该看到话题作文的限制性,我们要善于从导引中、话题中、写作要求中找出其限制,领会命题者意图,坚决杜绝“放任自流”, 据此,我们要善于从前面的“自由”中收住思绪,选择有用信息,下笔成文。
4.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就是命题者给出一则或几则文字或图画等,让考生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作文。命题者所提供的材料往往都集中表达一个主旨或围 绕一个话题,决不会是杂乱无章。当然,有些材料初看可能感觉零乱,其实只要我们认真研读,就能找到其中的联系,是可以提炼出主旨或话题来的。这提炼出来的 主旨或话题就可以拿来当作我们作文所要表达的主旨或话题。据此可看出,一般情况下,材料作文其实就是根据主旨或话题作文。所以,提炼主旨或话题是写好材料 作文的第一步。怎样提炼呢?一看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词句;二看材料揭示的寓意;三从多角度分析、联想,选准最佳角度写作。
二、典例分析
〔中考真题〕“雨露滋润禾苗壮”,植物生长离不开水分滋养,你的生命之树也离不开“雨露”的滋养,你的“雨露”也会让其他花朵绽放。请你以“雨露”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定(诗歌除外);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
(2011年兰州)
〔写作指津〕这个作文题带有多重含义,一是指本义雨水和露水,也偏指雨水。二是比喻义,比喻恩泽。三是享受恩泽。由此可看篇作文的立意可由此选 择,可写的内容多。你可以选择第一含义,以“雨露”为说明对象,写成一篇说明文,也可以“雨露”为写作对象,写成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你可以选择第二含 义,写他人给你帮助、鼓励的叙事散文,也可选择第三含义,写成你给他人帮助、鼓励的叙事散文,当然你还可以根据“雨露”的比喻义,提出一个鲜明的观点,写 成议论文。是不是就只能写成这些文体的文章,答曰:不是。其它的文体,也可能写。那么到底写哪种文体好呢?这要根据你平时的爱好和长度进行选择,写作时, 一旦选择了这种文体,就要写成这种文体,决不要写成四不像。
要写好这篇文章,你不妨采用借鉴的方法。就是想想平时,我们读过哪些文章符合这个题目,或者稍作修改也符合这个题目。这样,我们就更好把握。其 实像这样的文章很多,如《走一步,再走一步》《我的信念》《散步》《爸爸的花儿落了》《社戏》《阿长与<山海经>》《雨说》等。
〔例文展示〕
雨露
考生袁燕彧
搬家已经九年了,我幼年的记忆都留在了那条幽深的飘着米酒香的巷子。九年了,我都没有好好的去看看了。今天,我终于能重回巷子。我刚进巷口,就 闻到了那米酒独特的馨香,见到了朦胧细雨打湿了青石板小路。这小路还是那么窄,还是那么凹凸。这青石板铺成的路啊,不知留下了多少的回忆!
这小条路,爷爷陪我走得最多。因为奶奶比爷爷小十几岁,爷爷退休时,奶奶还在工作。平时都是爷爷抱着我走上走下。我记得,几乎天天爷爷都会推着 我走,就在这不平坦的.窄巷里子走,摇车总是“嘎吱嘎吱”地响,就像气喘吁吁的老人一样。有时,摇车坏了,爷爷就会抱下我来,修理这辆我哥哥、我姐姐坐大来 的旧的不能再旧的摇车。或许是因为路不平坦吧,这摇车总是喜欢走两步响两下。
就是这样,这摇车陪我走过了四年时光。四岁那年,奶奶也退休了,在家里干点手工活,爷爷就更有时间带着我到处闲逛。有时,爷爷拿钱给我买吃的, 一毛,两毛。我拿着钱就开心地跑着走了。爷爷就屁颠屁颠的跟在我身后。虽然我那时已经四岁了,会走路了,但总被那不平坦的石板路绊倒,每回爷爷总是抱起 我,一边用那布满老茧的手擦着我的口水,一边说着:“不怕,爷爷把这路给拆了,就不会摔了,不痛的……”
我上学了,爷爷每天都来接我,牵着我的手,和我一遍遍的走过这不平坦的路。可是从那年秋末起,接我的人,和我一起走过这石板路的人就不再是爷爷 了。奶奶替代了爷爷的工作。我很是伤心。我的爷爷走了,永远的走了。我再也没有机会和他一起在夕阳下牵着手,踏着凹凸的路回家、上学了。
爷爷那饱经沧桑的脸、银白色的头发、满口的假牙、布满老茧的双手、高而瘦小的身躯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唉,如今,我站在巷口,路还在,爷爷却不在了,我还在,昔日的欢笑却不在……然而,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奇异的景象,如火的晚霞穿过霏霏细雨, 从巷子的对面照射过来,照着这被雨露濡湿的小路,这小路还闪着星星点点的微黄中乏着微绿的光晕。这时,我仿佛看到一位老爷爷牵着一位小女孩的手在光晕里向 我走来。
〔点击亮点〕这篇作文首尾呼应,前后出现的“朦胧细雨”、“霏霏细雨”、“雨露濡湿”“微黄中乏着微绿的光晕”实虚结合,塑造了一个美好的境界,不仅照应题目,更含蓄地揭示了文章主旨:爷爷对我的关心与呵护就像雨露滋润着我成长。
由此可看出,此文选择了第二、三义项写作,从爷爷的角度看,是“给他人恩泽”,从“我”的角度看,是“享受恩泽”。
全文写的都是日常小事,却浸透真挚情感,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是从心底涌出来的,“摇车总是‘嘎吱嘎吱’地响”,明写摇车,实写爷爷不辞辛劳; “用那布满老茧的手擦着我的口水”,这是细节描写,真实感人;“那饱经沧桑的脸、银白色的头发、满口的假牙、布满老茧的双手、高而瘦小的身躯”,运用了排 比手法,写出爷爷去逝后,“我”脑中不断重现爷爷的形象,催人泪落。
第2篇:中考作文四大题型
中考作文四大题型:
一、命题作文
二、半命题作文
三、材料作文
四、话题作文
一、命题作文
1.单字题。
(1)命题方式探微:所谓“单字题”,就是指文题是一个字,比如,名词单字题“书”、“路”、“桥”,动词单字题“读”、“问”、“看”,形容词单字题“忙”、“杂”、“新”,等等。单字题的写作范围明确,降低了作文的审题难度,但也增加了考生审题时犯错误的机会,所以要慎重审题。
(2)审题思路点拨:写独字题作文,要注意这个词的本义、比喻义和引申义,写作时,要么写它的本来意义,要么写它的比喻意义,要么写它的引申意义,不要全面思考,只要抓住?点就行,这叫做“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比如“读”,可写它的本来意义“读书”,也可写它的比喻意义“读人生”、“读社会”、“读人”等,在“读”的后面加上适当的宾语,或在其前后分别缀上适当的词语,这样文章写起来就会具体而不空泛了。
2.双字题。
(1)命题方式探微:所谓“双字题”,指文题是两个字的词语。这类文题写作范围较大,题旨有时不够明朗,比如,“蜡烛”、“习惯”、“幸福”、“攀登”等。双字题虽然审题对象集中而明确,但由于提供的审题信息相对较少,因此也容易让考生产生偏读甚至是误读,所以对题目的准确审读便成为写好此类作文的关键。
(2)审题思路点拨:双字题审题时可采用“补足因素法”。双字题往往条件少,题意隐蔽空泛,审题时,在不改变原题题意的前提下,可以在自己的头脑中给原题补加一些新因素,使题旨显露出来。如写《变化》,有位同学就在“变化”的前面补加一个新因素“奶奶的”,这样写作范围就明朗多了,然后他就选取 “奶奶的变化”这个角度,写奶奶从看不惯年轻人跳迪斯科到自己上街加入老年秧歌队,反映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再如写《心愿》,可选取“我的心愿”、“老师的心愿”等角度来取材立意。
3.短语题。
(1)命题方式探微:短语题就是题目以短语形式出现,如“一件小事”、“激动人心的时刻”、“用心看世界”、“风雪路上”、“我学会了关心别人” 等。一般来说,在单字题、双字题的前面或后面添加上适当的修饰或补充成分,就变成了短语题。比如,在单字题“看”的前面添加状语“用心”,在后面添加宾语 “世界”,就变成了一个短语题“用心看世界”,短语题由于具有一定的修饰补充限制成分,所以题旨相对比较明朗。
(2)审题思路点拨:遇到短语题,先要辨别其意思是否完整,审题时是否需要增补其他成分。议论性和说明性的文题,一般不用增补,记叙性文题则不同,除部分题目如“她有一颗纯真的心”之类外,相当数量的文题都需要先增补必要的成分才能进行审题。这是因为,短语充当题目,外延一般较大,取材范围较广,要写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具体的景,没有一定的限制则很难把文章写具体了。如果是动宾式短语,可补上主语,如“看电影”,可补“我”、“我们”、“张叔叔”等;如果是表示领属关系的偏正式短语,需要补上谓语,如“邻居家的小男孩”,可补“不听话”、“真淘气”、“很聪明”等;如果是修饰性的偏正式短语,多数情况下既要增补主语,又要增补谓语,如“幸福的家”可补成“她有一个幸福的家”。
4.句子题。
(1)命题方式探微:句子题,即作文题目是一个句子。由于句子题本身包涵着相对完整的意思,只要细心梳理其结构,便可领会题目规定的大体要求。一般情况下,句子充当题目的现象多出现在记叙性文体中,说明性和议论性的文体中相对少些。
(2)审题思路点拨:结构较复杂的长句,由于其修饰补充成分较多,审题的难度就大些。例如,“我班最近来了一个女同学”这个题目中,“同学”这个宾语点明记叙的对象;“女”字表明这个“同学”的身份,选材应注意女性的特点;“一个”点明“同学”的数量,写两个或多个显然跑题了;“最近”限定时间范围,写“最近”以外的时间就不符合题意;“我班”二字,提供了空间范围,应写本班的故事才对应得上;题目中的“了”字,不是可有可无的,它表示这个“同学”已经来到,而不是尚未来到或将要来到,倘若把“了”字改换为“的”字,题目的语法结构就会发生变化。相比较而言,像“我的妈妈”、“风筝是这样制作的”“有志者事竟成”等,题意简明,审题时曲折少,省力些。
命题作文范文赏析
中考命题作文:留在我心底的风景(1)(2)(3)(4)中考命题作文:开端
中考命题作文:记住这一天(1)(2)(3)中考命题作文:留在心底的风景
中考命题作文:我最想依靠的就是你 中考命题作文:激情,在心中点燃(1)(2)中考命题作文:仰望蓝天(1)(2)中考命题作文:窗外(1)(2)中考命题作文:又见枝头吐新芽(1)(2)(3)(4)
二、半命题作文
1.命题方式探微:半命题作文就是命题人限定题目一部分内容,学生要根据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进行写作的命题形式。这种题型的最大特点是,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题权掌握在作者手里,即把选材、立意的自由留给了作者。从形式上看,有两种命题模式:一是题目独立出现,如,“_________ 的滋味”。二是题目与提示(导语)相结合,如,“我不依恋_________”,文题前有温馨的提示:“因为不坚持,天空中的云才展现万般风貌;因为不依恋,树木才有春天的新生;因为不停留,小溪才能涓流不息。”半命题作文结构形式往往有以下几种:(1)命前半题。如,给我一个_________。(2)命后半题。如,_________的瞬间。(3)命中间部分。如,_________真_________。(4)命首尾部分。如,当我面对 _________的时候。
2.审题思路点拨:写好半命题作文的关键是补全文题,补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涉及立意、选材、构思、布局等各个方面,千万不可草率。补写文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反复琢磨已命好的半个题目以及前后的提示和要求,然后选出自己最熟悉的、感悟最深的来补充题目。要求中如果有文体限制,就必须按文体特点来补题,如果是“文体不限”的,就要结合自己的写作特长将题目补全。(2)选词补题要力避千“空”一“词”的雷同现象,应打破惯常的思维定势,全方位、多角度地发散思维,一要求异求新,二要避俗求新,三要避生求新,这样你的文题才能独树一帜。(3)选词切忌大而空,没有实实在在的“着陆点”,比如,写“感悟_________”,如果选择“大自然”、“人生”、“生活”这一类的词语,写起来只能泛泛而谈,很难写深写透,更不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从小处切入,才能写得具体,写得生动。
三、材料作文
1.命题方式探微: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命题者给出一则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考生根据要求作文。中考与高考材料作文有所不同,高考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一般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材料自己命题进行写作,而中考考查的角度多种多样,或改写材料,或续写材料,或扩写材料,或根据材料写读后感,或针对材料中的“现象”写短评,或根据材料自己命题作文(即命意作文)。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记叙性材料(故事、寓言等)、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
2.审题思路点拨:这里重点谈谈“命意作文”的审题思路。由于材料作文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图画式材料有深刻的寓意),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所以材料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读懂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变为审材料。那么怎样审材料呢?首先,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切不可断章取义,只抓其只言片语,以偏概全。其次要找准突破口,材料的关键词句是审材料的突破口,关键词句(开头句、结尾句、对话句、结语句)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抓住这些关键句,就基本上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如果是图画材料,因为它没有点题句,也没有提示语,这就要看清楚这幅图画夸张了什么、变形了什么、突出了什么,然后从中悟出图画的寓意,若是几幅图画,这就要根据图画内容前后的关系来把握其寓意了。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求准,就是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不可脱离材料;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惯常的思维定势,发人之所未发,力求“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在“新”字上下功夫。
四、话题作文
1.命题方式探微:话题作文是一种用一段导引材料启发思考,激发想象,用话题限定写作范围的作文题型,兼具开放性和限制性的特点,一般不限文体。话题作文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即材料语+提示语+话题+要求。话题作文的主题不必从材料中提炼,而是从话题引发出来的,材料的作用在于阐发话题,启发学生作文思路,就材料本身而言,既可以运用到写作中,也可以不加采用。“提示语”在材料语和话题之间,对材料内容进行诠释或引发,暗示考生要注意的某些问题,以减小考生审题上的难度。“话题”对写作范围进行限制。“要求”往往对写作作出一定的限制。话题作文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内容的宽泛性,二是文体的多样性,三是写法的灵活性。
2.审题思路点拨:话题作文一般不设置审题障碍,在审题上降低了难度,但是,淡化审题并不是不需要审题。话题作文的审题通常分四步走:一审“话题”,首先要吃准“话题”的含义,一般说来,“话题”中总会出现对理解题意有重要作用的字词,这些关键字词是准确理解题意的钥匙。例如,“我与空间”这个话题,要注意“我”、“与”这两个字眼,否则,就有可能把话题变成“我的空间”、“我们与空间”、“我们的空间”。二审“材料”,材料是引出话题的由头,这就表明材料与话题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往往就是命题者命题意图的体现,抓住了它,审题就有了依托。三审“提示语”。这是审题的重点,“提示语”是对材料的阐释和对话题的引导,是材料与话题之间的纽带,甚至能够给我们提示一定的作文思路,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个特点,在审题过程中有意识地注意作文题中的那些提示语言,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转折”这个话题作文有这样一个“提示语”:“对此,你一定会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这就告诉我们,要在文中表达“所感、所思、所悟”,而不能只是记一件事或叙一次经历了事。四审“要求”,在引出话题之后,都有一个写作“要求”,对写作作一些限制,诸如写作范围、角度、文体、篇幅等,这些内容我们自然不能忽视。
第3篇:2017年中考作文指导:四大题型应考策略
2017年中考作文指导:四大题型应考策略
在中考中有四种题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7年中考作文指导:四大题型应考策略,欢迎阅读。
一、命题作文
1.认真审题,明确题意。要仔细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
2.确定中心,选好材料。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准备表达一个什么思想。确定写作中心后,就要围绕中心,对回忆的材料进行取舍,选择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进行作文。
3.列好提纲,确定详略。在动笔写作之前,要列好一个写作安排,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得有个次序。哪些内容与中心关系密切,要详写,哪些内容与中心关系不大,可能略写,分个主次。
二、半命题作文
1.要补好文题,即将半命题作文变为命题作文,补写文题时应注意三点:
(1)易于自己写作,如“(妈妈、我、故乡的小河……
第4篇:作文四大题型
作文题型
1.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是一切写作形式的基础。
写作命题作文,可从四个方面着手:
(1)细致审题。善于突破题目的“迷惑点”,对题目作深层理解,虚实相生,拓展出新的境界。审题要做到“瞻前顾后,一字不漏”。具体地说要注意两点:
●认真寻找题眼
●认真研读提示
(2)精心选材。选择自己最熟悉,又能表现主题的典型材料,从而达到一滴水反映出太阳的光辉的功效。选材要做到“大中取小,小中见大”。
(3)巧妙构思。构思对于一篇命题作文来说,显得十分的重要。因为命题作文对题目的限定要比其它题型显得严(范围窄)一些,因此要写出有新意的文章,在构思上下功夫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构思可采用“或一点式伸展,或多点式铺陈”的方法。下列构思方法值得学习:
●虚实相生,意蕴丰富。
●彩线串珠,环环相扣。
(4)个性表达。只有有个性的文章,才是
第5篇:专家指导:中考物理复习四大注意点
专家指导:中考物理复习四大注意点
“吃透”教材是根本。中考有哪些要考查的知识点?物理概念、原理规律、公式等是否已经熟练掌握?这就要求重新仔细阅读教材,做到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例如概念:焦点、蒸发、内能、比热容、热量、热值、正电荷、磁场、惯性、摩擦力等;原理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光的反射定律、熔化规律、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等,要做到熟练掌握,倒背如流才好。
同时也要注意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以及伴随的科学方法;注意教材中的实例分析(各类插图、生活及有关科技发展的实例等)、注重教材上各种实验、动手制作等问题的挖掘与延伸。
掌握答题技巧和答题规则很关键。在普遍复习的基础上,把所学知识进一步分成力学专题、电学专题、光学专题、热学专题进行复习,通过归纳和总结,找出知识
第6篇:中考复习指导
中考百日复习指导(上)中考作为初中阶段最重要的一项考试,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和家长们关注的焦点,进入三月后,各大中学的复习备战状态也愈加显现:第一轮总复习即将陆续展开、一模考试紧随其后“虎视眈眈”。当中考的硝烟日益弥漫,学生们对于最后100多天的复习冲刺也倍感紧张。为了帮助初三生正确梳理复习脉络,我们采访了拥有多年一线教学经验的南京市中学高级教师李西宁。
一百天,跟着复习计划走
一般来说,各校中考总复习大致分为三轮,第一轮复习根据课本来梳理基本知识,从3月11日左右开始到4月下旬一模考前结束;第二轮复习为专题专项复习,重在训练学生的能力,将散乱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形成知识体系,约在5月下旬结束;第三轮复习为综合强化训练,通过实战操练来查缺补漏,一般从5月底持续到中考前。
李西宁老师表示,中考试题无论从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