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儿童绘本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6-03 07:13:1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儿童绘本教案

我用一个故事作为今天的开场,可能不少人也听过的我,是一个黑人,我出生的时候,就是黑黑的,你,是一个白人,你出生的时候,却是粉粉的,我长大以后,还是黑黑的,你长大以后,变成白白的,在太阳底下,不管怎么晒,我都是黑黑的,在太阳底下,不一会儿,你就晒成红红的,我很冷的时候,是黑黑的,你很冷的时候,就冻得发青,我害怕的时候,也是黑黑的,你害怕的时候,脸都变绿了,我们都是有颜色的,可是,你却叫我有色人种!

大家可能有看过这个故事的,据说这是一个非洲的口头传说,但是大家知不知道,这个故事有一本绘本呢?

封面是这样的这个故事意味比较深,但是也有作家拿来选作绘本的题材,足以见得,绘本其实是一种包罗万象的书籍形式。先从图画书的“定义”开始讲吧

绘本,又称“图画书”(picture books),是一种适合低幼儿童阅读的、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甚至完全没有文字而全是图画的书籍。它通过图画及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让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想互交织,互动。

当然也有很多成人绘本,比如几米的书,再比如我个人很喜欢的《my way》系列,不过我们今天主讲还是儿童绘本这一块哈,等讲完了,大家可能会发现,说是儿童绘本,其实一点都不幼稚。

刚刚说了,图画书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甚至完全没有文字而全是图画的书籍。那么在一本图画书里,图画与文字的关系是如何的呢

在我们通常所说的图画书里,图画不是文字的附庸,不再可有可无,甚至可以说是图画书的生命了。图画书是用图画与文字来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说得抽象一点,它是透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诉说故事的一门艺术。当然也有例外,例如一个字也没有的无字书(WordleBooks)

戴维·刘易斯在《阅读当代图画书:图绘文本》一书的导论中这样归纳:长久以来,对于图画书这种形式的基本特征取得了一个广泛的共识,就是它结合了两种不同的表现模式——图画与文字——成为一个复合的文本。曾经两次获得过凯迪克奖金奖的美国画家芭芭拉·库尼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说出了图画与文字之间的关系:图画书像是一串珍珠项链,图画是珍珠,文字是串起珍珠的细线,细线没有珍珠不能美丽,项链没有细线也不存在。

我见过很多家长抱怨(在各大网站的差评中可以看到),花了几十块钱就这么几个字!这书怎么没有字啊?其实,图画书最精髓的地方,恰恰在美丽的图画。无字书,我推荐两个我自己最偏爱的,一个叫《黄气球》,另一个是安野光雅的《旅之绘本》

一个以一只气球飘荡的轨迹,一页页展示出五大洲的美丽景色。另一本以骑马的旅人的视角,勾勒出中世纪的美景。

不要看《旅之绘本》一个字都没有,没有一定的阅读量还真读不懂呢。旅人游荡的旅途中,会看到从阁楼探出头来的贝多芬,会看到花衣吹笛人带着孩子们向城外走去。会看到为了一个女子决斗的两位青年,而在几个页面后,其中的一位与女子正在举办婚礼„„庞大的架构和充满细节的画面,每看一遍都很过瘾。

还有大卫威斯纳非常著名的《7号梦工厂》《1999年6月29日》,也是无字书,单凭画面就能讲述出奇绝的幻想,这也可以看出,图画书作者的功力,那是相当深厚~ 上面说了无字书,接下来说说有字书,图与文的关系。

在绝大部分的图画书里,图画与文字呈现出一种互补的关系,缺一不可,具有一种所谓的交互作用。文字可以讲故事,图画也可以讲故事,但一本图画书的故事还应该是图画与文字一起讲出来的故事,即图文合奏。所以培利·诺德曼在《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里面才会说:“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后所产生的故事。”

这是《母鸡萝丝去散步》这本书里的两个页面。

可以看到,图上的文字,完全没有提到狐狸,但是,图画中出现了一只狐狸

说到图文关系,人们提到最多的就是《母鸡萝丝去散步》了。其实,它所以会被人们奉为经典,就因为它在画面里叙述了一个文字里并没有提到的故事,让文字与图画形成一种非常滑稽的比照。整本书十四个画面,一共只有32个单词。如果单看文字,这本书叙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母鸡萝丝去散步/穿过院子/绕过池塘/翻过干草垛/经过磨面房/钻过栅栏/从蜂箱下面走过去/回到鸡舍,正好赶上吃晚饭——似乎一切正常,只不过是一只母鸡在农场里兜了一个圈子,但画面里出现了一只狐狸。于是,母鸡散步的故事就变成了一个狐狸追母鸡的故事。

如果只读文字,完全看不出有什么趣味,就是一只母鸡散步的过程,但是配上图画,立刻出现了戏剧性的效果。

一般的图画书也是会在32-40面之间完成一个故事,这就很考验作者的功力,如何在短短的页面里完成起承转合,完成故事的冲突。不要看每本绘本只是短短的一个小故事,十几个画面,很多作者可能一辈子也只有几本绘本,换言之,每本绘本都是作者智慧、天才的结晶,都是来之不易的珍贵东西。

阅读一本图画书,该分几个步骤?看图看字很重要。不过第一步,我们该看什么? 那就是:看封面

一本书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是它的封面,所以向来讲究的书籍都是精心设计封面和版式装帧的。一般而言,图画书的封面取自书里面的某一幅画,而这幅画往往是这本书的精华所在。也有一部分图画书的封面是根据图画书的内容而单独创作的。封面上除了画之外,还要注意书名、作者及译者、出版社等信息。这些都是阅读者不可忽视的地方。

也有的图画书,需要将封面与封底连起来看。他们会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一般我个人喜欢读完一本图画书之后,把书摊开,看一下封面与封底是否能连成一个画面,很有趣味。比如《挖红薯巴士》这本图画书,封面与封底就构成了一个长长的画面,一辆大大的巴士奔驰在原野上。

封面翻开之后,就到了环衬。

打开封面之后,我们会看到封面与书芯之间有一张衬纸(简装本则没有)。这就是环衬,又称为蝴蝶页。这是成人最容易漏读的页,一般人匆匆翻过,或者干脆与扉页连在一起一翻而过,这样往往会错过作者和编辑的独运匠心。

孩子一般不会漏过环衬的,虽然他们可能说不出什么,可能会有新奇的发现与新奇的联想。比如《爷爷一定有办法》中蝴蝶页是那条神奇的毯子,上面布满了闪烁的星星,给人一种神奇的梦幻色彩。

有些书的环衬则是单色的一张纸,开始阅读前,盯着这个颜色半分钟到一分钟,可以更快的进入整本书的氛围。比如《菲菲生气了》,环衬的颜色是鲜红色,红色代表愤怒,暗示了菲菲的怒火。环衬的内容一般不需要讲解,只要稍稍提示,让读者注意罢了。这样,才会让读者有更深入的发现。

翻过蝴蝶页之后,我们便看到了扉页。扉页上一般写着书名、作者和会者以及译者和出版社。有点扉页上还有作者、绘者的简介以及本书的获奖记录。读图画书,扉页一定要仔细地看,因为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它会告诉你这本书的主人公是谁,大致发生了什么事。大部分图画书的扉页总是阅读的起点。因为正文向前后延伸,使得故事跨越了边界,让人读出无穷的意味。扉页中的伏笔与暗示,仿佛大戏开演前的锣鼓声响,为正文作好了铺垫与情境的营造。有的图画书的扉页是一张阅读地图,也许刚开始阅读并不能有什么发现。当读完整本书之后,蓦然回首才发现扉页上已将故事中的重点一一指出,让我们产生再次阅读的欲望。

扉页后面,当然就是正文,先看图还是先看字或者一边看图一边看字,都可以。我家讲故事的时候,一般会先读一下文字,然后看看图画细节,全本书讲完以后,再回头细读每一幅图画。

不过,大家是不是觉得,翻过最后一个页面,故事就结束了呢?其实,后环衬、封底也非常重要。

有一本书叫做《好饿的小蛇》,故事很简单,有一只小蛇,走到哪里吃到哪里,吃下什么,就变成什么形状,而且,它是只很贪吃的小蛇。

先说一下,这本书是从右向左翻页的后来呢,好饿的小蛇吃下了一整棵苹果树!

这是这本书的最后一页,很多孩子读到这里伤心不已,甚至给译者、作者写信抗议:这么可爱的小蛇,怎么就死了呢!

它的译者彭懿老师告诉读者:请把书,再翻一页。

这是这本书的后环衬,所以啊,图画书,不到封底,故事是不算讲完了的,你看,这只贪吃的小蛇,还笑眯眯的说:啊,真好吃。

同时我们来看一个细节:

大家对比一下这两个画面,会发现什么? 中间一棵树没了

对,这棵树就是被小蛇吃掉了。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图画书的作者,对细节是相当重视的,而且也会在一开始就设下伏笔,从这个角度看,一本好的图画书,是一个完整的艺术综合作品。图画书既然是以孩子为主要创作对象的,在很多图画书里,我们能看出孩子那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依然是看图说话,给大家贴两个例子 这两个画面来自《逃家小兔》,一只小兔子说,他要离家出走,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让妈妈再也找不到。

兔子变成的鸟儿,用耳朵飞翔,变成的帆船,用耳朵做帆;但是妈妈会变成树,让小鸟停靠,会变成风,把小兔帆船吹回家。整本书充满了温暖和想象,我一个书友说,他的女儿读了这本书,再也不说要离家出走了。

其实,阅读绘本,我最喜欢读的是什么部分,你们猜一猜?哈哈哈,定价,对,看看定价,再想想自己什么价钱买的,乐翻了有木有。其实我最喜欢的,是抠细节。很多图画书里有很好玩的细节,类似于“彩蛋”。

这是《阿莫的生病日》里的一个画面,文字写的是: 吃饱肚子,准备好去上班了,他就从容轻松地走出家门在画面下方中部,我们可以看到,一只小鸟,也夹着公文包去上班了。

这个地方,这张图比较小不太清晰,实体书可以看得清楚,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巴士站牌,一只小老鼠也在等公交车。每本图画书我都要抠几遍,寻找这些令人心动着迷的细节。

再比如说《晚安,大猩猩》里的气球,《忙忙碌碌镇》里每页都会出现的金色虫子,《玛德琳》里出现了几次的一个鬼鬼祟祟的男人„„

图画书之所以能成为让人一读再读的经典,我想,这些细节功不可没,他们会使每一次阅读都有新的趣味。

希望通过各个渠道的普及,能有更多人爱上绘本这一艺术形式,方不负我心。绘本和连环画的区别,我摘了这么一段话,大家可以品读一下。

图画书与我国传统的连环画、连环漫画相比,后者好比是传统舞台剧,读者只能在一定角度用全中景去看,会产生极大的距离感。低幼图画书却好比是供低幼儿童看的一部电影,它既展示出宽广的视野,又有细节的特写,既有极其有趣的故事情节,又暗藏着起、承、转、合的节奏设计。一些以图为主的卡通类幼儿图书与图画书也不同。这些图书绘制精美,画面是活动的卡通片的固化,形式上失去活动的魅力,画面情节已被“肢解”,难以表达原著内容,书中的图画只是引起对卡通情节回忆的符号。恩,绘本进入中国还是比较晚的。不过我小时候读的《咕咚来了》《萝卜回来了》,回想起来,似乎是图画书的形式。

接下来说点什么呢,讲讲绘本的分类吧,其实这个很难分,因为涵盖面真的太广了,大类,就是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吧。哎呀太不好分了,反正你能想到的主题,几乎都有绘本加以表现。

比如涉及死亡的《獾的礼物》、《爷爷变成了幽灵》、《爷爷的肉丸子汤》;涉及集中营那段历史的《大卫之星》、《铁丝网上的小花》;《三十六个字》讲的是甲骨文,而我最近新买的《花木兰》,文字内容干脆就是《木兰辞》;涉及中国节日民俗的《中国记忆》系列,连我们现在已经不常过的《春龙节》《冬至节》都有涉及;还有讲饮食健康、各地食物风情的《饭先生和菜小姐》系列。

很多大人都搞不清楚的科学知识,也会被绘本作家拿来创作,比如《地铁开工了》,里面甚至讲了针对不同的地质情况,地铁有几种施工形式。我个人非常痴迷于收集科学、艺术的绘本系列。因为写给孩子的书,内容和文字都很浅显,但是涉及的知识可一点不少。

名画、音乐之类的主题,绘本里也很多见,推荐一套我自己珍爱的名画欣赏范畴的绘本。启发精选艺术鉴赏绘本,包括《看!线条如何说话》等五本。值得玩味的是,这套书在京东被分为“艺术”分类,不属于少儿绘本分类。

最后,推荐几本绘本入门的教科书 彭懿《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图画书应该这样读》 松居直《幸福的种子》 郝广才《好绘本如何好》

杨政《爱讲故事的爸爸是最好的爸爸》 方素珍《绘本阅读时代》

最后简要介绍几个图画书奖项。

美国凯迪克奖

已有六十余年以上历史的“凯迪克奖”,是为了纪念19世纪英国的图画书画家伦道夫.凯迪克而设立,每年由美国图书馆协会,邀请教育学者,专业人士和图书馆员组成评审委员会,就这一年出版的数万本书籍,选出一名首奖和二至三名佳作,颁赠“凯迪克奖”金奖和银奖。

在1927年,美国图书馆协会设立了“凯迪克奖”。凯迪克奖是美国最具权威的图画书奖,得奖作品皆是公认的杰作,因此得到该奖项的作品必然成为当年最畅销的图画书。凯迪克奖为什么能获得一致推崇?那是因为在于其评选标准的周延和创新,着重作品的艺术价值,特殊创意,尤其每一本得奖作品都必须有“寓教于乐”的功能,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开发另一个思考空间。

列举几本历年凯迪克奖书目吧 《小房子》《阿莫的生病日》《小岛》《下雪天》《驴小弟变石头》《这样的尾巴可以做什么》

其实很多,我懒得贴了,大家自行百度吧

英国的,是凯特.格林纳威奖

“凯特.格林纳威奖”是由英国图书馆协会于1955年为儿童图画书创立的奖项,主要是为了纪念19世纪伟大的童书插画家凯特.格林纳威女士所创设。

目前“凯特.格林纳威奖”设有凯特,“格林纳威大奖”和“提名奖”是英国儿童图画书的最高荣誉。

这个奖项的遴选标准:不仅讲求艺术品质,整本书在阅读上也要能赏心悦目。插图绝对是最主要的元素,但是图文的整合也会是评选的考量。

《和甘伯伯去游河》《大野狼》《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都曾荣获这一奖项

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国际安徒生奖

“国际安徒生奖”是全球儿童文学界的最高荣耀,素有“小诺贝尔奖”之称,每年由IBBY(两年举办一次)颁发给作品对儿童有显著贡献的作家和画家,除了颁发奖牌和奖状之外,还会在IBBY大会颁奖典礼上接受表扬.“国际安徒生奖”是于1956年由IBBY所创办,一开始只设有作家奖项部分,1966年,有鉴于多数会员国在其国内设有画家奖项,以及图画书的蓬勃发展,特别独立出画家奖项部分.国际安徒生奖创设的宗旨,在推动儿童阅读,提升文学和美学的艺术境界,建立儿童正面的价值观,促进世界和平.如果大家实在不知道买什么绘本好,先买获奖作品是不会出错的。虽然我个人不是很喜欢有些获奖作品,嫌他们太说教、太无趣、太深沉,但是不妨碍他们是好作品。

其实我们国内也有一个图画书奖项哦,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部分获奖书目《安的种子》、《我和我的脚踏车》、《荷花镇的早市》、《团圆》、《一园青菜成了精》、《耗子大爷在家吗》。

第2篇:儿童绘本教案

儿童绘本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儿童绘本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儿童绘本教案1

【活动设计】

《上床睡觉》这个故事情节诙谐、幽默,动物形象鲜明突出,幼儿及易接受并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分享阅读中一本非常经典的读本,很受幼儿喜欢,它主要讲述了很多小动物上一张吊床去睡觉,直到吊床掉下来,动物都住院了。幼儿从视觉的角度很直观地了解到动物一个比一个大,体会它们之间的个体差异,并通过模仿小动物的身体动作,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掌握基本句式“××上床去……”。

2、有序观察图画,能根据图画中的线索合理推测故事发展。

3、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幽默的结局。

【活动准备】

大书,事先把要上床的小动物遮住。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你们是在哪睡觉呢?(床上)那你们知道哪些小动物是在哪睡觉吗?”(幼儿讨论回答)

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故事书,这本故事书也是讲小动物上床睡觉的事,可是它们的床跟小朋友睡觉的床有什么不一样呢?”(出示书的封面让幼儿观察)

3、介绍吊床,提问“床上有几个枕头?这小蛇想要做什么呢?”(幼儿回答)

二、逐页引导幼儿观察图画。

P1页,小蛇要上床睡觉,它会睡在床的哪个位置?为什么?(幼儿回答)我们看第二页就知道了

P2页,小蛇睡在就靠边的这个位置,接下来会有谁来睡觉呢?(出示狮子)狮子会睡在哪个位置?为什么?(引导幼儿观察狮子衣服的花纹)我们来看第三页是怎么说的?

P3页,原来狮子睡在小蛇旁边,它选择了跟它衣服花纹一样的枕头的位置睡觉,接下来会有谁来呢?(出示斑马)斑马会睡在哪个位置?为什么?

P4页,斑马睡在狮子旁边,它选择了跟它衣服花纹一样的枕头,现在还剩几个枕头?为什么小蛇没枕头?还会有小动物上床睡觉吗?它可能是谁?你为什么这么猜的?(幼儿讨论后,回答)

P5页,大象也要上床睡觉,为什么吊床和椰子树发生了变化?(引导幼儿观察吊床,椰子树的变化,并缓慢翻阅第1—5页与其之间的对比)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幼儿讨论,猜测并回答)

P6页,你猜对了吗?结果怎么样?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幼儿讨论,回答)

P7页,发生什么事情?小动物们哪里受伤了?(幼儿回答)

三、回顾故事内容,知道故事的名称。

1、“这个故事讲的是小动物们上床睡觉的事,第一个是谁呢?第二,三,四,五呢?最后发生什么事了?结果怎么了?”

2、让幼儿根据以上这些问题回顾故事的内容。

3、介绍故事名字,“这个故事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上床睡觉》。”

四、结束。

“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请小朋友回家去讲给爸爸妈妈听哦!”

儿童绘本教案2

【活动目标】

1、在看看听听讲讲中了解艾玛与蝴蝶这对朋友互相帮助的故事,大胆想象他们在朋友危难时刻互相帮助的心理和语言。

2、尝试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表达,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挚友情。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播放课件1)

小朋友你们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呀?

2、春天是五彩缤纷的,鸟儿在歌唱,蝴蝶在飞舞。今天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么美丽的春天里,说的是一对朋友之间的故事。说到朋友,你们有朋友吗?他们是谁?

3、(播放课件2)和朋友一起,我们总是那么高兴。想不想认识今天的这对朋友呀?

二、自主阅读。

(一)阅读艾玛帮助蝴蝶的故事,想象艾玛看到蝴蝶受困的心理和语言。

1、(播放课件2艾玛)谁呀?他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艾玛。(播放课件2蝴蝶)他的朋友来了,是谁呀?

2、这可是一对很特别的朋友,特别在哪里呀?

小结:是呀,就像你们说的(播放音乐)也许他们是这世界上最特别的一对朋友,一个那么那么大,一个却那么那么小;一个穿着漂亮的花格子衣裳,一个穿着漂亮的蝴蝶衣裳;一个会翩翩起舞,一个却踩着重重的步伐。可是这些都不会妨碍他们成为世界上最好的一对朋友。

3、瞧!今天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他们两个相约在一起到森林里面去寻找春天。一路上他们两个唱着跳着、说着笑着。小蝴蝶说:“艾玛,春天真美呀!快,快点跟上我,我到前面去找春天了!”说完,就飞走了。艾玛一边欣赏着美丽的'风景,一边说:“小蝴蝶,小蝴蝶,等等我,等等我。”(播放课件2蝴蝶、艾玛走)

4、就在这个时候(播放课件3蝴蝶受困),(播放声音救命)“救命,救命,快来救救我!”

(1)什么声音呀?小蝴蝶在哪?(一幼儿指一指)小蝴蝶怎么啦?(小蝴蝶这么小的身体被一棵这么大、这么重的树干压住了)

(2)你们听到了小蝴蝶的救命声,还有谁会听见救命声呢?(播放课件3艾玛)

(3)是呀,艾玛听到了小蝴蝶的救命声,心急如焚地赶了过来。哎呀,小蝴蝶被这么大、这么重的树干压住了,艾玛心理怎么样呀?

(4)小蝴蝶有生命危险了,我们快帮艾玛想想办法,救救小蝴蝶。

(5)我们一起对艾玛说:“艾玛,快把大树干搬走!”想想看,用什么办法搬走呢?

(6)我们一起来做头小象,帮助艾玛来搬走树干。“一、二、三”师幼表演。

5、(播放课件4蝴蝶得救)

(1)小蝴蝶得救了吗?是呀,小蝴蝶在艾玛和你们的帮助下的得救了。

(2)得救后的小蝴蝶说了一句特别让艾玛感动的话。(播放声音得救)

(3)小蝴蝶说了什么?小蝴蝶的话感动你们了吗?(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

(4)小结:中国有句古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当你有了困难,朋友帮助了你,你要心存感激;当朋友有了困难,你要尽自己最大的全力,去帮助你的朋友。

(5)问问你们,小蝴蝶那么小,艾玛那么大,小蝴蝶能帮得了艾玛吗?幼儿讨论。

(6)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故事很精彩,我们一起来看看,接下去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阅读蝴蝶帮助艾玛的故事。

1、这天,小蝴蝶得到了艾玛的帮助心存感激,艾玛帮助了朋友非常高兴,他们俩玩得特别特别的开心。(播放课件5)天色渐渐地晚了,他们两个相约明天再去森林寻找春天,于是就此告别了。(播放课件5蝴蝶离开)小蝴蝶飞走了,艾玛走着走着发现了一条他以前从来没有走过的路,爱冒险的艾玛想:咦,这条小路说不定离家会更近一点。于是,他决定今天尝试一下走这条小路。接下去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2、(播放课件6、7、8)教师手指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

(1)发生了什么事情?(播放课件6)艾玛走到了一条什么样的小路?(小路很窄,艾玛的脚步那么重,随时会有危险的)

(2)艾玛看到这么一条危险的小路,他停止脚步了吗?他走到了哪里呀?

(3)(播放课件7)走到了洞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呀?(路断了,没路了)艾玛走出洞口发现路断了,看见了什么呀?(石头掉下来,揣急的河水,万丈深渊,掉下去很危险)

(4)这个时候的艾玛心理怎么样?(艾玛很害怕,流下了伤心的眼泪)(播放课件8)

(5)小朋友,请你们来安慰安慰艾玛?你为什么会想到叫小蝴蝶呀?(把小蝴蝶的话记在了心里)我们一起来帮帮艾玛,叫叫小蝴蝶。(幼儿呼喊)

(6)就在这个万分危及的时刻,谁来了呀?想想,小蝴蝶会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助艾玛呢?

小蝴蝶灵机一动,也想了一个好办法,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7)(播放课件9、10)教师手指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

宝贝们,小蝴蝶请了谁来帮忙?(播放课件9)有多少大象呀?数一数。(这么多大象我们可以叫做一群大象)(播放课件10)这一群大象想了什么办法来救艾玛?他们救得了艾玛吗?(够不着)小蝴蝶又想了一个好办法,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8)(播放课件11、12)教师手指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

宝贝们,小蝴蝶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我们大家齐心协力,一起来帮忙,把艾玛拉上来。师幼合作表演。

(9)(播放课件13)瞧!艾玛得救了吗?是呀,得救后的艾玛特别特别的高兴,于是,他们就开心的、相亲相爱的永远生活在了一起。

三、情感迁移。

1、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这个故事感动你了吗?感动了你什么?这个故事感动我的地方就是“有朋友真好!”

2、你们觉得有朋友好吗?好在哪里?(播放音乐)

3、宝贝们,朋友之间的友谊能够让你们永远的快乐,现在我们一起去和朋友们分享这个故事吧!

第3篇:大班儿童绘本教案(精选12篇)

大班儿童绘本教案(精选12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儿童绘本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儿童绘本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书中棒棒天使、胖胖天使相反、有趣的形象。

2、通过自主阅读、集体讨论的方式,初步感知相反的概念。

3、能轻松、愉快地进行阅读活动,体验自主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故事主人公卡片。

2、幼儿一人一本图画书《棒棒天使》。

3、故事相关PPT。

4、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邀请了两位小客人来我们班做客,这两位小客人就住在故事《棒棒天使》里面,我们一起把他们请出来。

二、学习故事《棒棒天使》

1、介绍书中主人公。

出示卡片:棒棒、胖胖。

师:他们两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大班绘本教案

大班绘本教案:老鼠娶新娘

设计思路:

《老鼠娶新娘》这个故事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内容与我们以前听过的“老鼠嫁女”很相似,老鼠村长找女婿,以及寻找过程中出现的一物降一物的情节,不同的是最后老鼠村长的女儿嫁给了老鼠阿郎,以及老鼠阿朗娶新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聪明机智、坚持不懈。故事画面具有浓郁的“中国风”,且其中的童谣朗朗上口,蕴涵了很多中国的习俗。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含义,明白任何事务、人物都不是完美的,是有缺点的。

2、喜欢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长处,承认自己的短处,学习取长补短。

3、体验婚嫁带来的喜悦气氛和抬轿子游戏带来的乐趣。

4、认读汉字:照、遮、吹、挡、打洞、抓、取长补短 活动准备:

(1)节奏明显的音乐,欢庆音乐一段,故事背景音乐一段。

(2)PPT图片(花轿、美叮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大班绘本教案

大班绘本教案:妈妈摘的葡萄

活动目标:

1.体验故事中角色的情感,知道妈妈的爱的伟大。

2.仔细观察画面,联系故事内容思考、讨论故事中葡萄的来历,说说妈妈为自己做过的事。活动准备:

PPT《妈妈摘的葡萄》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导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非常好看的图画书,有谁认识书名?

二、讲述故事第一段边提问边理解故事内容,体验狐狸母子情深。小狐狸为什么会哭?它可能遇到了什么事?是谁来帮助小狐狸的? 图四:设问:

1.究竟是怎么回事?狐狸妈妈怎么还没回来呢?它是怎么找到葡萄的? 2.小结:狐狸妈妈是翻山越岭,跑过了三座山为宝宝寻找食物,终于摘到了葡萄。

二、讲述故事第二段,感受狐狸妈妈对宝宝无私的爱。图九、十、十一提问:

1.狐狸妈妈摘到了葡萄是怎么往回跑的?它为什么要这样跑回家? 2.妈妈是怎么确定宝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大班绘本教案

大班绘本教案

喜欢钟表的国王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了解钟表的作用。

2、简单了解时钟,有初步的时间概念。

活动准备:

PPT课件《喜欢钟表的国王》

活动过程:

一、出示种

提问:这是什么?(钟)

小结:钟让我们知道时间,知道在什么时间该做些什么事。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关于钟的故事。

二、阅读导入。理解绘本故事

(一)出示书的封面,提问:

1、图片上是谁?小朋友看看这个人头上戴着王冠。

(原来他是一个国王,食滴答滴答国的国王。这个国王有一个爱好,他非常非常喜欢钟表,所以这个故事的名称就是喜欢钟表的国王)

(二)出示第一、二页,讲述故事

国王非常喜欢钟表,看到滴答滴答走的钟表就高兴地哈哈大笑起来。

有一天国王起了贪心,把全国的钟表都收集在自己的房间里。

(三)出示第三页,提问:

1、小朋友看,国王拿到所有的钟表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大班绘本教案

大班阅读活动《狼大叔的红焖鸡》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并展开合理想象,大胆猜测、讲述故事情节。

2、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爱的力量是无穷的,体验阅读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绘本《狼大叔的红焖鸡 》、课件PPT。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把观察、想象与阅读经验相结合,大胆猜测、讲述故事情节。

活动难点:通过想象、体验、表达等方式,让幼儿从中感受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活动过程

一、回忆已有经验,激发幼儿参与阅读的欲望。你听过关于狼的故事吗?它给你的印象是怎么样的?

二、阅读猜测封面,带领幼儿走进绘本的世界。

1、封面上有谁?

2、可能会发生什么事?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这本书的名字叫《狼大叔的红焖鸡》,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观察画面细节,引领幼儿了解情节的发展。(一)找鸡。(集体完整阅读,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大班儿童绘本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班儿童绘本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