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2016高中作文素材:诚信的故事
2016高中作文素材:诚信的故事
素材就是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就是未经总括和提炼的实际生活现象。高考在即,你们的作文素材准备的足够丰富了吗?下面是语文迷为大家整理的素材:诚信的故事,供大家参考。
名人诚实守信的故事一
康德守时的故事
康德有一次要去拜访一个朋友,约好了时间。他为了不迟到还提前很长时间出发了,但是不幸路上遇到洪水,河上的桥被冲垮了。
康德称作的马车不能过河,于是他四处找船。但是找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找到,眼看约会时间就要到了,他就给了附近一个农民很多钱,把他的房子拆了做一条船渡河。这样他没有迟到,而且没有告诉任何人他的这次经历。康德是守时的典范。
名人诚实守信的故事二
韩信诚实守信的故事
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处幼时家里很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是非常讨厌他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
有一位为别人当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老婆婆笑着说:“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名人诚实守信的故事三
华盛顿砍树
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位总统。他是孩子的时候,砍掉他父亲的两棵樱桃树。
他父亲回来了,非常生气。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谁砍了我的.树,我要狠狠揍他一顿。”他父亲到处询问。
当他问儿子时,华盛顿开始哭了起来。“我砍了你的树!”华盛顿和盘托出。父亲抱起他的儿子说:“我好聪明的孩子,我宁愿失去一百棵树,也不愿听你说谎。
名人诚实守信的故事四
司马光诚信卖马
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力荐德才兼备太常寺卿黄中庸为侍中兼枢密副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一生诚信,这与他从小受到父亲的诚实教育分不开。大概在五六岁时,有一次,他要给胡桃去皮,他不会做,姐姐想帮他,也去不掉,姐姐就先行离开了,后来一位婢女用热汤替他顺利将胡桃去皮,等姐姐回来,便问:“谁帮你做的?”他欺骗姐姐是自己做的,父亲便训斥他:“小子怎敢说谎?”司马光从此不敢说谎,年长之后,还把这件事写到纸上,策励自己,一直到死。
司马光性情淡泊,不喜奢华,他在《训俭示康》中曾提到小时候长辈会给他穿华美的衣服,他总是害羞脸红而把它脱下。宝元年间中举时,司马光曾得到仁宗皇帝的接见。酒席宴会上,每人都在头上插满鲜花,肆无忌惮地嬉戏取乐,唯独司马光正襟危坐,也不戴花。同僚提醒说:“戴花乃皇上之令也!”司马光才不太情愿地戴了一朵小花。
北宋士大夫生活富裕,有纳妾蓄伎的风尚。司马光是和王安石、岳飞一样,极为罕见的不纳妾、不储妓之人。婚后三十年余,妻子张夫人没有生育,司马光并未放在心上,也没想过纳妾生子。张夫人却急得半死,一次,她背着司马光买了一个美女,悄悄安置在卧室,自己再借故外出。司马光见了,不加理睬,到书房看书去了。美女也跟着到了书房,一番搔首弄姿后,又取出一本书,随手翻了翻,娇滴滴地问:“请问先生,中丞是什么书呀?”司马光离她一丈,板起面孔,拱手答道:“中丞是尚书,是官职,不是书!”美女很是无趣,大失所望地走了。还有一次,司马光到丈人家赏花。张夫人和丈母娘合计,又偷偷地安排了一个美貌丫鬟。司马光不客气了,生气地对丫鬟说:“走开!夫人不在,你来见我作甚?”第二天,丈人家的宾客都知道了此事,十分敬佩,说司马光夫妇俨然就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白头偕老的翻版。张夫人终身未育,司马光就收养了族人之子司马康,作为养子。
司马光在洛阳编修资治通鉴时,居所极简陋,于是另辟一地下室,读书其间。司马光的妻子去世后,清贫的司马光无以为葬,拿不出给妻子办丧事的钱,只好把仅有的三顷薄田典当出去,置棺理丧,尽了丈夫的责任。司马光任官近四十年,而且官高权重,竟然典地葬妻。
妻子过世后,司马光的日子更加拮据了。有一次,家里没有钱用,他就叫管家把家里的一匹马牵去卖掉。管家把这一匹棕黄毛色的马牵到洛阳的集市上,他从东穿到西,从西穿至东,来回地走着。“卖马!卖马!”管家嘶哑地喊,那匹马也很驯顺地跟在管家背后,踏着沉重的步子。“这匹马不错,就是老了些。”一个老头迎过来说。管家见有主顾,就拉开马的上下颌给那老头看,说:“不老。它的牙齿还蛮全的嘛!”老头问:“那要多少缗钱?”“五十缗。”管家说。“五十缗?贵了些吧?”老头说。“不贵,比起市价要便宜很多了。”管家絮絮地说,“你不知道,这可是我家司马相公的坐骑,近年因为每天忙着在房里编写史书,用不着了,就叫我贱价卖了。”“哦,原来是司马相公的坐骑啊!”老头带有信任感地说。老头搜了搜身上的衣袋,发现钱不够,就说:“真是遗憾,我今天钱没有带够。请你先拉回去,明天我带钱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你说可好?”管家满口答应:“好的。”
管家于是得意地把马牵回了家。此时,司马光正在书房里把一张又一张写有两寸见长文字的纸条放在四面墙上,这是他在浩如烟海的素材中,拣选编写史书材料的一种方法,以便从中分类、挑编。听到马蹄声,司马光从书房迎出来。管家兴奋地对主人说,马匹已经有主顾了,而且价格五十缗钱。管家接着高兴地说:“今夜还要加倍给马喂好上等草料,以便明天顺利成交。”
司马光爱怜地抚摸着马鬃,这匹马已经追随他多年了,那还是他在龙图阁直学士任上时,为了替代脚力而购置的。“哦!我好健忘,差点误事!”司马光忽然露出不安的神态,“此马是有病的。”“这点我知道。”管家讨好主人说,“所以我明天清早,再把它洗刷干净,这样买主就会更高兴了。”
“不,不能这样。”司马光谆谆嘱咐说,“你要对买主说,此马看似驯顺、温良,那是现在秋高气爽季节;要是在大热天,就易野性勃发,因为它有肺病啊!”“相公说的是。不过如果老老实实地说,这匹马是卖不出去的。”管家很不高兴地说,“市场买卖,哪有说真话的?而且和人家都谈好价钱了。”
“话可不能那么说,”司马光说,“让他人用买一匹强壮马的钱来买病马,这不是骗人吗?这事可不能做。明天你把话说清楚,如果他愿意成交,价钱还得压低些!”管家点点头,把马牵走了。
第二天,管家把马领到市场,老头已经携带了一袋的钱在等候了。管家如实把马所患的疾病说了,并说这是司马相公特地交代清楚的,不能让他吃亏上当。老头听了也很感动。周围的人听说闲居本地的司马相公卖马,而且指明这是一匹外表膘壮而实际有肺病的病马,都围了过来,他们纷纷赞扬司马光为人诚实、光明磊落。
第2篇:故事素材——诚信
故事素材——诚信
故事素材——诚信
许多伟人也是诚信的坚守者和力行者。宋庆龄任国家副主席的时候,有一次许诺幼儿园的孩子们“六一”要去看望他们,但“六一”那天天气突变,倾盆大雨下个不停,老师和孩子们都以为她不会去了。可到了约定的时间,宋庆龄熟悉的身影又出现在他们的视野,孩子们兴奋不已,也感动的留下了眼泪,事后她说:“既然我说了,就得守信。”
有个人叫曾子,他是孔子的学生。一天,曾子妻要去赶集,儿子哭闹着也要去。于是曾子妻便哄他说,回来杀猪给他吃。儿子信以为真,就不再闹了。曾子妻赶集回来,看见曾子要杀猪,连忙制止他。曾子却说:“做父母的如果说话不算数,孩子就会学着欺骗,不讲信用,将来怎么在世上立足呢?”最终,曾子还是把猪杀了。虽然,杀猪给家里的经济带来了不少的损失,但是,诚信的种子却在孩子心里生下了根。带给了孩子一辈子的财富。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商鞅担心老百姓不会相信自己,于是在都城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许下承诺:只要有人把这根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赏十两银子。但是老百姓觉得这么轻而易举的事不可能拿到那么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搬。商鞅见没人搬,又把赏金提升到五十两。终于,有人出来把木头搬到了北门,于是商鞅就给了他五十两银子。商鞅用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没有欺骗老百姓,最后顺利颁布了法令,秦国也因此变得更强盛。
尾生抱柱/柱下期信
古代有一名青年名叫尾生,与一女子相爱,情深意切。一日,两人相约在某桥下相会。后来,恰遇泛潮,江水上涨,那女子还没有到来。尾生却始终坚守诺言,死守在桥下,抱着桥柱不放,最后被江水淹没而死。后人常以“尾生抱柱”或“柱下期信”作为守信的代词
季布“一诺千金”免遭祸殃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
反例(即不讲诚信的后果)
狼来了
有个小孩在山上放羊,他大概出于一种好奇心理,有一天突然大喊:“狼来了,狼来了!”山下的大人闻声赶来,才知道是个玩笑。后来他又如此再三,人们就有点生气了。有一天果真狼来了,孩子又拼命喊:“狼来了,狼来了!......”可是这一次谁也没有来,孩子被狼吃掉了。
周幽王烽火戏诸候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楚厉王有警
楚厉王与百姓约定,如果遇到了敌情,就击鼓为号,召集大家前来守城。一天,厉王喝醉了酒,胡里胡涂地拿起鼓槌猛敲。百姓们听到鼓声,都惊慌地跑了过来。楚厉王连忙派人制止,说:“我喝醉了酒,击鼓和身边的人闹着玩。这鼓打错了,请大家回去吧!”百姓们一听都回去了。过了几个月,敌人真的来入侵了,厉王赶紧击鼓发出警报。但百姓以为厉王又是在跟大家闹着玩儿,因而没有一个前来守城。厉王只好更改了原来的命令,重新申明了报警的信号,老百姓这才相信。
第3篇:诚信故事作文素材
诚信故事作文素材
1.华盛顿与尼克松、克林顿的对比
华盛顿用小斧头砍倒了他父亲的一颗樱桃树。父亲见心爱的树被砍,非常气愤,扬言要给那个砍树的一顿教训。而华盛顿在盛怒的父亲面前毫不避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亲被感动了,称华盛顿的诚实比所有樱桃树都宝贵得多。同样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因在“水门事件”中撒谎败露而被迫引咎辞职;克林顿也因为不光彩的绯闻案中撒谎而险遭弹劾。一个因诚实而受到爱戴和尊敬,两位因撒谎而在政史上留下污点。
2. 晏殊信誉的树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
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
第4篇:高中作文故事素材
高中作文故事素材
1、宋代范仲淹有志于天下,他两岁便失去父亲,母亲贫困无依,就改嫁到长山一位姓朱的人家。范仲淹稍微懂事之后,知道了自己的家世,泣别了慈母,到南都学舍不分昼夜地苦读,5年中间竟没有解开衣服好好地睡过觉。有时困倦已极,便用冷水冲洗一下头脸。他连稠粥都不够吃,所以常常忍饥挨饿熬到下午才吃饭。就这样,他勤奋地学习,《诗》《书》《礼》《易》《春秋》这五经之旨,便都领会并精通了,从而慷慨激昂地表达了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志向,不仅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而且成为宋代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感悟:志向,是人生的导航,是事业的基石,是前进路上的指南针。一个没有志向的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只会在空中东摇西摆,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有了志向而不去努力也是不行的。一个人想要成功,关键是
第5篇:诚信的故事作文素材
诚信的故事作文素材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诚信的故事作文素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诚信的故事作文素材 篇1
故事一:
18世纪英国的一位有钱的绅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男孩儿拦住了。“先生,请您买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儿说道。“我不买”。绅士回答说。说着绅士躲开男孩儿继续走,“先生,请您买一包吧,我今天还什么东西也没有吃呢”小男孩儿追上来说。绅士看到躲不开男孩儿,便说:“可是我没有零钱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给你换零钱”。说完男孩儿拿着绅士给的一个英镑快步跑走了,绅士等了很久,男孩儿仍然没有回来,绅士无奈地回家了。
第二
第6篇:名人诚信故事作文素材
名人诚信故事作文素材
诚信是道路,随着开拓者的脚步延伸;诚信是智慧,随着博学者的求索积累;诚信是成功,随着奋进者的拼搏临近;诚信是财富的种子,只要你诚心种下,就能找到打开金库的钥匙。
李苦禅烧画
李苦禅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他为人爽直,凡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请他作一幅画,李苦禅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时完成。不久,当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讣告后,面有愧色,即趋作画,画了幅“百莲图”,并郑重其事题上老友的名字,盖上印章,随即携至后院,将画烧毁。事后,对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
感悟:真正的画家、艺术家都是些感情真挚而丰富的人。他的不虚伪造作,讲诚信,从不食言,真可谓画品如人品。
商鞅立木取信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有
第7篇:诚信故事(演讲稿素材)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很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谊。当时乃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但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老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取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假如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名誉而名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很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往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早年,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国人涉足。后来,很多日本人到这里观光旅游,听说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诚信。一天,几位日本摄影师请当地一位少年代买啤酒,这位少年为之跑了3个多
第8篇:高中作文素材关于诚信
高中作文素材关于诚信
信用乃立身之本,守住信用,就是守住人品,这住格。守信,总是以极其负责的态度对待别人,用极其严格的要求对待自己。真正的守信者不轻易许诺。是否许诺,以能否践约为唯一的衡量标准,所以,一旦答应,必定做到。
“言必信,行必果”,看似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在践约过程中,会有意想不到的困难出现。会有意想到的阻力压来,因而守信者就更令人尊敬。楚汉时期的季布,重诺言,守信义,时人便有“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赞言。守信,在人们的心目中,比金钱要重要得多。
有信,则朋友如织;无信,则孤家寡人。在有信无信之间,人的品位了然而现。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民无信不立。--孔子 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马先驯而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淮南子》祸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