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雨中随想美文
雨中随想美文
早晨,出门,雨从空中来,滴到皮肤上,凉凉的。
几天来,一直有点闷,老天似乎一直在酝酿,酝酿一场酣畅淋漓的透雨。
搭上了公交车,站到了靠近车窗处,渴望有个空位坐下。离我很近的一个人,下了车。假如我把包放到座位上,就可以坐到位子上。但我站着没动,抬眼看了看旁边的一位年轻女子,她挤了过去,坐到了位子上。
我在心里对自己说,那就站着好啦。风从车窗外吹进来,偶尔夹带着雨滴,吹落到脸上,感觉很清爽。不自觉地,哼唱起了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车上的人多了,有人挤到我身边,我心里泛起微微的不舒服。“假如是佛在乘车,他被挤了,也会有我这种不舒服的感觉么?”我的心中,浮现出莲花生大士的形象,他深邃宁静慈悲的目光,照耀着我的心房。很奇怪,刹那间,我的心变得平静平和了。
信佛的朋友说,一心向佛,诚心念佛,可脱离六道轮回,世代离苦得乐,往生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怎样的世界呢?只有快乐没有忧愁无忧无虑无烦无恼的世界吗?可是,人若没有了刻骨的痛苦,又如何体验极致的快乐?没有了痛苦和烦恼做底衬,快乐是不是也就没有了深刻的内涵呢?
公交车的喇叭里,罕见地响起了佛音,柔婉的',平和的,“南无阿弥陀佛”声。是司机师傅放的录音带吗?司机师傅信佛吗?乘坐了二十年公交,第一次,在车上,听到佛音。整个乐曲,只有简单的“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简单的调子,反复地吟唱。
这平和清亮的“南无阿弥陀佛”声,穿过嘈杂的车厢,静静地,直抵我的内心深处。我的心内,一片澄明。嘴里,也随着乐曲,轻声地念唱起来。
车窗外的雨大了,噼里啪啦地,击打着车窗。我把车窗关了关,留下一条窄窄的缝儿。
很奇怪,我会质疑佛的清规戒律,质疑佛的终极目标,但对于平和清明的佛音,慈悲善良的佛念,却有着本能的喜爱。
佛有一个基本的理念——众生平等。万物存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一切皆平等。这是对所有生命的谦恭与虔敬。假如一个人,能以一颗佛的慈悲之心,尊重万有,虔敬万物。那么,他的一颗心,一定是清澈澄明、霞光普照的吧。真的很向往这样的一种境界,假如有一天,我能成为这样的一个人,那该多好啊。
突然想,假如一个国家,一个世界,一个宇宙,所有的人,所有的生灵,所有的存有,都念佛向佛,这样一个佛无处不在的世界,便是一个极乐世界了吗?可是,这样的极乐世界,也是等级森严、戒律严明的吗?
雨停了。阳光穿透云层,倾洒下来,普照着万物。
相对于佛法描述的极乐世界,当下的我,更愿意体验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现实世界。有纠结,有苦闷,有放下,有解脱,有小小的失意,有悄悄的惊喜。
就像车窗外的这场雨,有小有大,有缓有急,想来便来,想走便走,酣畅淋漓,率性随意。
第2篇:雨中随想1600字
雨中随想1600字
我在这个城市生活工作了十多年,却从未欣赏过在雨中的这座城市。
想起了自己第一次出远门到太原打工时的情景,这里不象我的家乡能见到成朵成朵的白云,天地之间几乎是统一的一个色调,灰蒙蒙的一片。四季似乎也只有温度的变化了。那时金融大厦和电信大楼算是太原标志性的建筑了。
十几年过去了,如今的太原,确实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十几年前相比,高楼林立,仿佛在一夜之间从地下长出来许多。最明显的还是环境的变化了,迎泽公园不再卖票了,也不用再在公园的围墙外面徘徊,看有什么地方可以钻进去,以省去2块的门票钱。公园的围墙在几年前已全部拆除,变成了市民的后花园。森林公园、汾河公园的相继改造与建设,政府对一些排放超标的污染企业的限期整改、关停等措施,使得这个城市的环境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改善。天空中飘起了朵朵白云,汾河里的水碧波荡漾,金黄色的、黑色的鱼儿在水中尽情的畅游,不时有小船或游艇从河面上划过。一簇一簇的人们在这美丽的公园里或相互追逐嬉闹、或静静地围成一圈儿聊天……,一幅绝美的图画。
……
一日去公司总部办事,出来时发现天空中飘起了雨,幸好自己准备了雨伞。
整个城市都笼罩在一片水气之中,哗哗的雨声中夹杂着都市的喧闹。空气都变得湿润了好多,我的心情一下子明快了起来,忍不住在心底里发出了赞叹:“好爽啊!”。
难得有这样的好心情,干脆公交车也不坐了,当一回“红军”来个“长征”,走着回吧!顺便欣赏一下这美丽的风景。
一切都被这雨水洗了个干干净净,公司对面的迎泽公园里花草树木也不例外。抬头望去,嫩黄色的叶子亮得有些刺眼,上面沾满了晶莹剔透的小水珠。微风吹来,这些小水珠儿一骨碌就滚到了我的脸上、手上、胳膊上,脖子里,凉兮兮的,禁不住打了个冷激。
沿着公园里湿漉漉的小路向前走,一股带着泥土清香的味道迎面袭来。
登上一座小土坡,转身望去,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们穿梭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或一簇儿一簇儿的,或三三两两的,五颜六色的雨伞象一片片彩色的荷叶,一片挨着一片,忽左忽右忽前忽后地移动着。
一口气就跑到了假山的顶端。
凉厅里的木凳子上,坐着不少躲雨的人们,三五成群的在聊天。凉厅外,一个小女孩儿双手叉在胸前,微闭眼睛仰望着天空,嘴角露出甜甜的笑容。任凭点点滴滴的雨珠打湿了自己的头发、衣服,打在了自己的脸颊,汇成了一条小河顺着她的脸庞轻轻的滑落下来,掉在泥土里,转眼之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雨渐渐的大了,象千线万线从天空中抛下来,落地湖面上,荡起一圈一圈的涟漪,慢慢地变成了一朵一朵的小水花。
这雨有一阵没一阵地下着,或快或慢或大或小的,洒在土路上,有点儿泥滑。一个不小心就是一个趔趄。
从公园的小门里走出来,来到了宽阔的大街上。比起公园里只有雨声之外的宁静,这里热闹了许多。
街边的一角有一小朋友卷着裤腿在水里趟来趟去,儿时的一段回忆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小的时候每逢放暑假,有机会会跟着父亲一同去山上放牛。当然放牛不是目的,主要是想去山上玩儿。
带上一把大大的雨伞,一只麻袋,再加一壶面汤,赶着一队大大小小的牛,沿着村前的山沟里去放。山沟里也有没有可以遮阳的树荫处,雨伞除了用于挡雨外,还可以用来遮阳。在平坦的草坪上撑起雨伞,坐在铺好的麻袋上面,瞪着眼睛看着一头头牛在津津有味地吃草,侧起耳朵倾听各种各样好听的鸟叫声或叮铃铛啷的牛铃声。有时也会满山遍野的疯跑,去采山上开得正艳的山丹丹花,把红色的花粉摘下来抹在两眉之间,有些象戏剧里的关云长的扮相。常常是跑得筋疲力尽,然后躺在树荫下喘着粗气。
身上的衣服偶尔也会被山上带刺的小灌木或树枝什么的挂出个大洞来,回家后免不了会受母亲一顿责怪,只是当初玩儿的正兴,什么都忘了。
想起前些天在超市里看中的一件衣服,这件衣服的价格和样式我还算基本满意,就是看到在衣服胳膊肘的地方设计了一块补丁,让我有了放弃买它的念头。小的时候就很讨厌穿这种衣服,衣服上的补丁一块盖着一块,穿出去很没有面子,只有穷人家的孩子才会穿织了补丁的衣服。时下却成了服装界里一种时尚的设计,我也见过这种设计的裤子,你说好端端的衣服去挖个大洞,再织块补丁,不知道这种设计的亮点在那里?导购小姐说我不懂得审美,或许自己真的与这个时代有些脱节了吧!
……
一阵电话铃声把我从这有些不着边际的思绪中拉了回来。接通了,是同事,问周五要上报的报表做好了没有,还得尽快赶回去,于是我加快了前进的脚步……
第3篇:雨中随想[材料]
又是一场雨。
所有的一切仿佛都变新了,树更绿了,花更红了,就连平日里尘土飞扬的柏油路,也被雨冲的干干净净,发着锃锃的光,看上去,就像镜子一般平整,空气也似乎变得清新,让你不由得深深地吸上几口。更高兴的就是那些辛劳的农民兄弟,不必再去河里抽水浇灌自己的土地,这一场及时雨,来的恰好。
小时候,最怕下雨。三四岁时遇到雨天,就躲在家里,闭着眼睛,捂着耳朵,怕闪电,怕打雷。随着岁数的增长,慢慢的也就不怕了。到了学校放暑假,最喜欢的就是下大雨,眼看着天越来越黑,云越来越密,我们几个小伙伴就光着脚丫跑出去,带上自制的小水车,折好的小纸船,蹲在排水沟旁边等大雨的来临,那种既紧张又的盼望的心情,现在想想还不由得自觉好笑,孩提时的天真,便在那第一滴雨点打在身上时迸发出来。
关于雨的诗读过不少,关于雨的故事也听过不少,但
第4篇:雨中随想作文
雨中随想作文
雨中随想作文1
我木然地行走着,双脚漫无目的地游荡,有水滴顺着脸庞滑落,落在地上与积水混合。不,那不是泪,只是雨水罢了。
雨,似乎有越下越大的趋势,路上寥落的数个行人,也匆匆而去。我在一派慌张的情景中,缓慢,沉默,格格不入。
呵,“格格不入”四字来形容我,无时无刻的贴切。那张刺痛我的卷子,那个扎伤我的分数,那份绊倒我的痛楚,在他们眼里,成了骄傲,成了炫耀,成了虚荣与高调。我张口欲言,却只能哑口无言。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愁?
有雨水落入我的眼睛,掺杂了什么温热的液体无声地叫嚣着。我停下脚步,柔揉了揉眼睛。耳畔的喧嚣中刺入一道尖锐:“叫你没听见?别挡路!”我默然侧身,透过朦胧水幕看那一道刻薄削瘦的身影匆匆而去。
我怔怔地站着,脑海中回响着那一句:“叫你没听见?”是,我一定是没听见。没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