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试题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5-30 07:13:4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试题

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试题

1.【单选题】

我国对劳动者在岗期间健康检查周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劳动者接触二氧化硅粉尘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每( )年检查1次。

A1

B2

C3

D5

正确答案B,

解析:劳动者接触二氧化硅粉尘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每2年1次;劳动者接触二氧化硅粉尘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每1年1次。

2.【单选题】

从建国初期一直到1998年,我国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主要由( )管理。

A原劳动部门

B卫生行政部门

C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原劳动部门与卫生部门共同

正确答案D,

解析:建国至今,伴随着国务院机构的多次改革调整,我国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先后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其中,从建国初期一直到1998年,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主要由原劳动部门与卫生部门共同管理。

3.【单选题】

作业场所使用有毒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 )申请办理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卫生主管部门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D建设主管部门

正确答案A,

解析:作业场所使用有毒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办理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其主要管理内容为按照法规标准要求确定的申办程序、条件以及有关延期、变更等的要求,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有关材料申办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并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

4.【单选题】

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应当贯彻( )的方针。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B治疗为主,防治结合

C城市为主,城乡结合

D乡村为主,城乡结合

正确答案A,

解析: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必须发挥政府、生产经营单位、工伤保险、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职业病防治机构等各方面的力量,由全社会加以监督,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遵循职业卫生“三级预防”的原则,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不断提高职业病防治管理水平。

5.【多选题】

生产经营单位需要建立劳动者职业健康档案,劳动者职业健康档案包括的内容有( )。

A劳动者的职业史

B职业危害接触史

C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D职业病诊疗

E劳动者的家庭病史

正确答案A,B,C,D,

解析:生产经营单位需要建立的劳动者职业健康档案,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6.【多选题】

关于《尘肺病防治条例》的立法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促进生产发展

B保证作业场所安全使用有毒物品

C保护职工健康

D消除粉尘危害

E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中毒危害

正确答案A,C,D,

解析:《尘肺病防治条例》的立法目的包括:①保护职工健康;②消除粉尘危害;③防止发生尘肺病;④促进生产发展。BE两项属于《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的立法目的。

7.【多选题】

生产性粉尘的理化性质与其生物学作用及现场防尘措施等有密切关系。在卫生学上有意义的`粉尘理化性质有( )等。

A分散度

B溶解度

C致癌性

D硬度

E荷电性

正确答案A,B,D,E,

解析:生产性粉尘的理化性质与其生物学作用及现场防尘措施等有密切关系。在卫生学上有意义的粉尘理化性质有分散度、溶解度、比重、形状、硬度、荷电性、爆炸性及粉尘的化学成分等。

8.【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有害因素的有( )。

A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B照明不良

C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

D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

E附着于皮毛上的炭疽杆菌

正确答案C,D,

解析: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包括:①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②精神性职业紧张;③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④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⑤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AB两项属于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E项属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9.【多选题】

某企业对工作场所开展的下列监测项目中,属于作业场所气象条件的项目有( )。[2009年真题]

A作业环境气温

B一氧化碳浓度

C作业环境湿度

D作业环境气压

E粉尘浓度

正确答案A,C,D,

解析:气象条件主要是指作业环境周围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与气压等。在作业场所,由这四个要素组成的微小气候和劳动者的健康关系甚大。作业场所的微小气候既受自然条件影响,也受生产条件影响。

10.【多选题】

关于影响毒物毒性作用的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影响毒物毒性作用的因素包括化学结构、物理特性、毒物剂量、毒物联合作用、生产环境与劳动条件和个体状态

B毒物的化学结构对其毒性有直接影响,在各类有机非电解质之间,其毒性大小依次为芳烃>醇>酮>环烃>脂肪烃

C一般,毒物沸点与空气中毒物浓度和危害程度成正比

D毒物可对人体产生联合毒性作用。可表现为:相加作用、相乘作用、拮抗作用

E高温可促进毒物挥发,增加人体吸收毒物的速度;湿度可促使某些毒物如氯化氢、氟化氢的毒性增加

正确答案A,B,D,E,

解析:C项,一般,毒物沸点与空气中毒物浓度和危害程度成反比。

第2篇: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试题

1.【单选题】

我国对劳动者在岗期间健康检查周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劳动者接触二氧化硅粉尘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每()年检查1次。

A

1B

2C

3D

5正确答案B,解析:劳动者接触二氧化硅粉尘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每2年1次;劳动者接触二氧化硅粉尘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每1年1次。

2.【单选题】

从建国初期一直到1998年,我国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主要由()管理。

A原劳动部门

B卫生行政部门

C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原劳动部门与卫生部门共同

正确答案D,解析:建国至今,伴随着国务院机构的多次改革调整,我国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先后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其中,从建国初期一直到1998年,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主要由原劳动部门与卫生部门共同管理。

3.【单选题】

作业场所使用有毒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申请办理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卫生主管部门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D建设主管部门

正确答案A,解析:作业场所使用有毒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办理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其主要管理内容为按照法规标准要求确定的申办程序、条件以及有关延期、变更等的要求,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有关材料申办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并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

4.【单选题】

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应当贯彻()的方针。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治疗为主,防治结合C城市为主,城乡结合D乡村为主,城乡结合正确答案A,解析: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必须发挥政府、生产经营单位、工伤保险、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职业病防治机构等各方面的力量,由全社会加以监督,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遵循职业卫生“三级预防”的原则,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不断提高职业病防治管理水平。

5.【多选题】

生产经营单位需要建立劳动者职业健康档案,劳动者职业健康档案包括的内容有()。

A劳动者的职业史

B职业危害接触史

C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D职业病诊疗

E劳动者的家庭病史

正确答案A,B,C,D,解析:生产经营单位需要建立的劳动者职业健康档案,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6.【多选题】

关于《尘肺病防治条例》的立法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促进生产发展

B保证作业场所安全使用有毒物品

C保护职工健康

D消除粉尘危害

E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中毒危害

正确答案A,C,D,解析:《尘肺病防治条例》的立法目的包括:①保护职工健康;②消除粉尘危害;③防止发生尘肺病;④促进生产发展。BE两项属于《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的立法目的。

7.【多选题】

生产性粉尘的理化性质与其生物学作用及现场防尘措施等有密切关系。在卫生学上有意义的粉尘理化性质有()等。

A分散度

B溶解度

C致癌性

D硬度

E荷电性

正确答案A,B,D,E,解析:生产性粉尘的理化性质与其生物学作用及现场防尘措施等有密切关系。在卫生学上有意义的粉尘理化性质有分散度、溶解度、比重、形状、硬度、荷电性、爆炸性及粉尘的化学成分等。

8.【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有害因素的有()。

A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B照明不良

C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

D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

E附着于皮毛上的炭疽杆菌

正确答案C,D,解析: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包括:①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②精神性职业紧张;③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④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⑤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AB两项属于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E项属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9.【多选题】

某企业对工作场所开展的下列监测项目中,属于作业场所气象条件的项目有()。[2009年真题]

A作业环境气温

B一氧化碳浓度

C作业环境湿度

D作业环境气压

E粉尘浓度

正确答案A,C,D,解析:气象条件主要是指作业环境周围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与气压等。在作业场所,由这四个要素组成的微小气候和劳动者的健康关系甚大。作业场所的微小气候既受自然条件影响,也受生产条件影响。

10.【多选题】

关于影响毒物毒性作用的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影响毒物毒性作用的因素包括化学结构、物理特性、毒物剂量、毒物联合作用、生产环境与劳动条件和个体状态

B毒物的化学结构对其毒性有直接影响,在各类有机非电解质之间,其毒性大小依次为芳烃>醇>酮>环烃>脂肪烃

C一般,毒物沸点与空气中毒物浓度和危害程度成正比

D毒物可对人体产生联合毒性作用。可表现为:相加作用、相乘作用、拮抗作用

E高温可促进毒物挥发,增加人体吸收毒物的速度;湿度可促使某些毒物如氯化氢、氟化氢的毒性增加

正确答案A,B,D,E,解析:C项,一般,毒物沸点与空气中毒物浓度和危害程度成反比。

第3篇: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试题

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试题(精选11篇)由网友 “AsahinaAya”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试题,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试题

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试题

1.【单选题】

我国对劳动者在岗期间健康检查周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劳动者接触二氧化硅粉尘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每(  )年检查1次。

A1

B2

C3

D5

正确答案B,

解析:劳动者接触二氧化硅粉尘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每2年1次;劳动者接触二氧化硅粉尘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每1年1次。

2.【单选题】

从建国初期一直到,我国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主要由(  )管理。

A原劳动部门

B卫生行政部门

C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原劳动部门与卫生部门共同

正确答案D,

解析:建国至今,伴随着国务院机构的多次改革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专项试题

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专项试题

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专项试题一

1、预警机制则是指能灵敏、准确地告示危险前兆,并能及时提供警示,使机构能采取有关措施的一种()。

A 措施 B 手段 C 方法 D制度

答案:D

2、完善的事故预警机制是建立在()基础之上,

A 预警系统 B 监测系统 C 信息系统 D 预警分析系统

答案:A

多选

1、事故预警的特点是()。

A 快速性 B 准确性 C 公开性 D 完备性 E 及时性

答案:ABCD

2、事故预警需要完成的任务是()。

A 对各种事故征兆进行监测

B、及时报警

C 对事故征兆的不良趋势进行矫正

D 做到事故的预防与控制。

E 消除事故

答案:ABC

3、构建事故预警需要遵循的原则有()。

A 及时、 B 全面 C 高效 D 准确 E 引导

答案:ABCE

4、预警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巩固试题

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巩固试题

知识就是机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巩固试题,欢迎参考~

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 )负责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

A.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

参考答案: B

2生产经营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在发生变化之日起( )

日内进行申报。

A.10

B.15

C.20

D.30

参考答案: B

3根据我国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有关标准,职业接触限值分为( )四类。

A.时间加权浓度、短时间浓度、最高浓度和超限倍数

B.平均浓度、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短时间接触平均浓度和最高浓度

C.平均浓度、短时间接触浓度、瞬间接触最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