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中秋篇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5-30 07:13:1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诗歌鉴赏:中秋篇

诗歌鉴赏:中秋篇

一叶知秋,风中

那枚耗尽心血的黄叶

最后一次亲吻爱人的手臂

离去,不是生命的结束

躺在阴暗潮湿的泥土里

把心,停泊在空荡的枝头

期待下一个春梦

/

一轮明月,跋山涉水

从遥远的唐诗宋词中走来

清风翻开尘封的记忆

浮光掠影

历史的长河流淌着岁月的沉香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无声的思念洒入婆娑的月影

/

斟一杯菊花茶

就着月光

寻觅陶公的身影

悠悠的南山脚下

一朵朵傲然绽放的黄花

轻舒云袖,漫卷诗书

吟唱你飘逸洒脱的风骨

/

久别重逢的喜悦

融入一壶相思的美酒

月光下相依相伴

幸福是亲人温暖的怀抱

也许明天又要启程

就让今夜,醉在甜蜜的梦乡里

安顿疲惫的灵魂

《中秋夜》

月亮爬上树梢

丹桂飘香

星光摇曳

煮一壶白月光

饮尽人间风雨沧桑

嫦娥舞动长袖

历史的云烟层层剥落

千年的`寂寞化作一滴清泪

情感被陈规戒律阻隔

心,已无处停泊

/

清风吹开泛黄的纸页

渔歌唱晚,枫桥夜泊

华夏五千年的文明

在诗人的笔下低吟浅唱

李白花下独酌

故乡的明月

伴着游子的脚步

踏遍山川河流

不朽的诗篇

在岁月的河床里千古流芳

/

今夜,让我们举杯邀月

短暂的甜蜜

融入彼此的血液

风花雪月只是虚幻

悲欢离合隔不断

无尽的思念

道路已经抉择

梦总是搁浅

渴望有个温暖的怀抱

收留我疲惫的脚步

闭上眼

梦里有温情的港湾

终于明白

滚滚红尘,聚散匆匆

你我都是过客

有多少欢乐

就有多少忧愁

沉入杯底的

是幸福,是拥有

《望月》

后羿的利箭

射落九个太阳

却不忍心

射向嫦娥的宫殿

不顾一切的背叛

换来千年的寂寞相伴

一颗冰冷的石头上

谁的眼泪

把一个个雨季肆意拉长

/

稍纵即逝的春梦

在桂花树下蔓延

美丽的神话故事

千百次地演奏

一曲忧伤的旋律

月盈月缺

年华跌碎在云端

指尖上的光阴

拾不起锈迹斑斑的过往

/

望穿秋水

留不住漂在水上的誓言

你的绝情,他的伤悲

山峦

承载不起永恒的思念

舞断长袖

回不到幸福的港湾

与其红颜不老

不如扑进爱人的胸膛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诗文:红尘有爱

第2篇:舟次中秋 诗歌鉴赏

舟次中秋 诗歌鉴赏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歌吧,诗歌一般饱含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舟次中秋 诗歌鉴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舟次中秋

明·张煌言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注释】

兰桡桂棹:兰桡,小舟。桂棹,桂木做的桨。

圆峤:山名。

庾亮:中国东晋外戚,大臣。字元规。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北)人。

吴刚: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碧海银潢:碧海,青天。银潢,银河。

【译文】

淡淡的月光映照着不知多长的道路,泛着清香的划桨、小舟静静的飘飖。

明月照着圆峤,人却相隔千里,风儿拂着轻帆,夜空中一行燕飞过。

【赏析】

这首诗主要写中秋佳节,望月相思,“月”、“桥”“燕”一系列的意象,写出闺中思妇的相思之苦。通过思妇的相思之苦来诉说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淡淡的月光映照着不知多长的'道路——这回家之路何其漫长;泛着清香的划桨、小舟静静的飘摇——百姓如江河中的小舟随波飘摇。明月照着圆峤,人却相隔千里——何日国如故家复合;风儿拂着轻帆,夜空中一行燕飞过——燕能归人漂泊。这一夜,言惭举杯的庾亮,也笑笑几年来一直持斧的吴刚——言庾亮(北伐虽然没有成功,但是依然受到尊敬)笑吴刚意在北伐。看波涛潮水何必去钱塘呢,青天银河自是渺茫——意在不随波逐流抗争到底。

【作者简介】

张煌言(1620—1664)南明儒将、诗人、民族英雄。字玄著,号苍水,汉族,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崇祯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南京失守后,与钱肃乐等起兵抗清。后奉鲁王,联络13家农民军,并与郑成功配合,亲率部队连下安徽20余城,坚持抗清斗争近20年。至清康熙三年,见大势已去,隐居不出,被俘后遭杀害。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充分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

第3篇:诗歌《思佳客·闰中秋》鉴赏

诗歌《思佳客·闰中秋》鉴赏

丹桂花开第二番。东篱展却宴期宽。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

分不尽,半凉天。可怜闲剩此婵娟。素娥未隔三秋梦,赢得今宵又倚阑。

注释

⑴仍:一本作“还”。

⑵婵娟:明月。原指美女,有时特指嫦娥。相传嫦娥的月宫仙女,又借指明月。

⑶素娥:即嫦娥。

鉴赏

《思佳客》,即《鹧鸪天》,首见于北宋宋祁之作,至晏几道填此调最多。《词谱》卷十一说:“宋人填此调者,字、句、韵悉同”。因贺铸词有“化出白莲千叶花”句,故又名《千叶莲》,又因其有“梧桐半死清霜后”句,故又名《半死桐》,又名《于中好》、《思越人》、《看瑞香》、《第一花》、《禁烟》、《翦朝霞》、《骊歌一叠》、《锦鹧鸪》、《避少年》、《鹧鸪引》、《醉梅花》。双调,五十五字,上片四句,下片五句,上下片各三平韵。前片第三、四句,与过片三言两句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古代诗歌鉴赏规范答题(总结篇)

总结篇古代诗歌鉴赏之规范答题

古诗鉴赏的各种题型及答题技巧(模式)

一、分析意境型

 提问方式:

 一般提问: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 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解答提示: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意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要求:1.描绘诗中的画面(优美);2.概括氛围特点(准确);3.分析思想感情(具体)。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意境。

答: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塞外辽远阔大、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笔记

绪论

第一题:阐述文学的学科含义:

答“

一、文学科学:

(1)学科本体---心灵科学

“文,心学也”(【清】刘熙载)

(2)文学科学性质---诗意爱心科学-----审美性,明真假(科学),辨善恶(伦理),审美丑(美学),鞭挞假丑恶,取向真善美。

巴金:巴金:―生命在于付出。我的心里怀有一种愿望,这是没有人知道的:我愿意每个人都有住房,每张口都有饱饭,每颗心都得到温暖;我想擦干每个人的眼泪,不在让任何人拉掉别人一根头发。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

·爱心科学:来自心灵,浓郁鲜活的爱心气息;高于心灵,辨明真善美与假丑恶爱心审美化;指导心灵,开垦鞭挞假丑恶,取向真善美的诗意大爱心灵。

(3)文学科学原理

·学科对象:人的心灵本体---真善美,假恶丑,羞知心灵主体

·文:纹饰 从无到有,参照系 美丑相生羞之心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诗歌鉴赏

1.游庐山宿栖贤寺作品赏析

该篇是王安国游庐山夜宿栖贤寺感怀所作。庐山佛寺颇多,有五大丛林,栖贤寺是其中之一,为 南齐参军张希之首建,屡经兴废,遗址在今三峡涧玉渊潭北。当时诗人踯躅庐山,独宿佛寺,古屋萧索,四顾寥落,顿起遗世独立之想。这首诗就抒写了作者登览庐山的洒脱襟怀和情趣。

首联紧扣“宿栖贤寺”,以直叙入题,由于寺殿年久失修,故山风吹入,萧萧作响,而卧寝不得周严,寒气就会侵入。“弊裘”句由上文生出。因寝卧不宁,故而“弊裘起坐”,由“古屋萧萧”,而生“绸缪牖户”之想。“绸缪牖户”出自《 诗经·豳风·鸱鸮》,意思是缠绕柴木,修补门窗。这一联切题叙事,且渲染出一种夜宿深山古寺的萧索阒静气氛。

由于中夜不眠,得以目睹深山夜景。次联集中笔力摹写庐山之夜。层峦叠嶂中,皓月当空,皎洁的清光,把整个大千世界变成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诗歌鉴赏:中秋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诗歌鉴赏:中秋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