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提高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水平的技术措施探析论文
提高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水平的技术措施探析论文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用电量急剧增加,电网负担日益加重,配电线路的组成也越来越复杂;各种高科技含量设备被大量应用到配电系统中,操作的面和复杂度进一步提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给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如何确保配电线路正常运行、提高供电质量成了每一个配电线路工作人员探索和关注的问题,所以落实好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管理工作,从而推动配电线路运行效能的提升。
关键词 配电线路 运行维护 措施 技术
在国家电力系统运行中,配电线路主要负责传输电能,这对于保障电网安全可靠地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配电线路面积较广、线路长,且作业环境复杂等原因,加大了配电线路的日常维护的难度。为预防和减少配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保障国家电网的安全运行,应做好配电线路的日常维护,尤其是加强关键技术的处理工作。
一、当前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受气候和地域因素影响大
由于配电网络运输长,地域广,且大部分都是在野外,很容易受到自然界风雨雷电的侵蚀,而造成跳闸断电事故的发生,如由于二氧化硫污染形成的酸雨会对线路的导体、金具、杆塔造成腐蚀,而一些处于空旷地带的线路则会容易遭到雷击,而引起线路跳闸事故的发生,甚至一些高寒、高海拔的地区由于地质条件以及气象条件的影响,都会给配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增加一定的难度。
(二)配电设备比较落后
应该说,当前我国电力系统的总体建设情况与经济发展水平、用电需求等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的。在配电线路运行的建设方面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线路网络结构不合理,比如说变电站数量设计得比较少,并且分布位置的选取不合理,使得线路分布起来比较混乱;一些配电线路在分支和主干线路在联接处没有合理地使用断路器;配电线路分段的断路器比较少,并且对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不够科学合理。这些设计和建设上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持续不断地对配电线路运行造成了不利影响。另外,目前我国配电网络的实施设备大多年代比较久远、比较落后,很多都已经是超年限服役,一方面是功能上存在缺陷,极大地影响了配电运行总体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是质量上已经难以满足可靠性要求,成为了很多安全事故发生的隐患。
(三)对配电线路的安排不合理
前城市基础建设日新月异,然而有些地方的配电网络却没有更得上城市发展的步伐,在配电线路的整体结构安排上表现的并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同杆多回、平行架设、交叉跨越线路较多,一旦发生故障,检修起来很是麻烦,耽误时间不说,还会由于延误抢修时间、扩大停电范围而对停电区域造成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其次,变电站的分配也不合理,有远有近,这会导致一些配电线路的供电距离长度过远,使得电能在输送的过程中,产生过多的线损、电压降,影响供电质量。第三,对配电线路没有建立起严格的管理制度。虽然有许多单位对配电线路制定了一些维修、保护、管理的方案和制度,但是由于工作人员对配电线路管理的经验不足等原因,并不能保证及时的查出故障电路的原因,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
(四)缺乏专业的运行维护管理人员
随着配电运行线路和设备的日益复杂,对运行操作和管理维护人员的能力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我国在配电运行管理与维护方面的专业人才还相对比较缺乏,现有的相关人员也只是勉强能够日常最基本的工作要求。对于一些新的设施设备很难在短时间掌握相应的操作方法,在设备的维护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传统的'、比较老的观念和思维上,缺乏与时俱进、积极创新的能力。这些都是显著影响配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薄弱点。
二、提高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水平的措施研究
(一)防止自然灾害对配电线路造成影响
首先,在进行配电线路设计工作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存在的气候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收集不同地域的气候数据信息;在此基础上做好数据的分析工作,深入挖掘不同地域之间气候的差异性,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线路设计方法,配置不同的配电设备。其次是要做好针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增设防风拉线、加固杆塔基础、防雷差异化改造。
(二)增加线路管理资金的投入力度
加强线路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才能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行。想要使维护和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增加资金投入是基础和前提。这是由于线路的质量良好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电力系统能否正常运行,质量好的线路少不了资金的投入。要保证线路施工的质量,还需要定期组织相应的人员培训,以便提升其施工水平,而这些都需要充足的资金来予以支持。
(三)高度重视设备检修工作
对于目前严重影响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的一些陈旧设备要及时的进行更新换代,同时还要注意在线路运行维护工作中发现设备存在的缺陷,对于发现的问题要认真的做好记录,并及时汇报,对于在一定时期内仍然可以维持线路运行,但情况较严重并使得线路处于不安全运行状况的重大设备缺陷,应在短期内尽快进行消除,消除前要加强巡视。对于那些随时都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紧急设备缺陷要临时采用安全措施后尽快进行处理。
(四)培养专业的配电线路运行管理与维护人才
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和维护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必须要持之以恒地抓好。首先是要提高相关管理和维护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使之能够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每一项工作;其次是要重视业务技能的培养和能力素质的提高,要针对配电线路发展和设备运行实际情况,积极组织管理维护人员学习新理论、新技术,及时更新管理和维护思路,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并着重培养线路巡视人员辨识线路缺陷的能力。
(五)转变配电线路管理观念,注重故障的预防管理
很多的电力线路管理人员把故障抢修和排除作为工作的重点,这当然是弥补损失的有效办法。但是就算是弥补,损失已然造成,除了抢修外,故障的预防才是最好的,这也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理想途径。要以线路的规划为着眼点,重点检查和维护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对于极端的恶劣天气要提早做好防护措施,使那些不必要发生的故障点尽量不发生。要注意定期对那些服役时间长的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一旦有设备失灵的情况要及时处理,保证其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使电力系统能够达到安全运行,减少线路故障的发生。
(六)做好线路保护的宣传工作
单纯的依靠工作人员是没法对线路进行有效管理和维护的,需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进行配合。可以以贴标语和发放宣传单的形式来达到普及线路保护知识的目的,使他们清楚地明白线路在他们生活中所能起到的重大作用,认识到他们的不文明行为可能会造成线路故障。一旦人们对这其中的利害关系知晓明确后,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从而降低线路破坏的发生率。
三、对配电线路进行维护的关键技术处理方法
(一)加强配电线路的防风处理
杆塔的牢固程度对于配电线路的运行十分重要。因此,为防止杆塔的松落,可加宽或加强塔基。另外,为防止和减少断电情况,可增加防风拉线的密度。为抵御强风的侵袭,还可增加塔竿的数量,并注重塔竿的质量。以上措施可有效提高线路的防风能力。
(二)加强配电线路的防雷处理
首先,根据雷电单位系统,M行配电线路差异化防雷改造,有选择的安装避雷器。其次,进行老旧绝缘子的更换。老旧绝缘子由于运行年代久远、型号陈旧,爬电比距不足,耐雷击水平低,容易雷击击穿。再次,加强接地电阻测试工作,对接地电阻不合格的台区、避雷器引下线及时进行改造。最后,投入线路重合闸,可提升线路由于雷击引起的瞬时故障引起的跳闸,提供线路可靠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配电线路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配电线路进行日常维护及加强关键处理技术,是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维护管理部门应及时检查和监测线路运行设备及运行等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突发事故或设备缺陷等现象,以确保线路正常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 杨晓东.高压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管窥[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0).
[2] 杨丽媛.浅析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管理[J].企业技术开发,2011(19).
[3] 欧阳广.浅议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和维护[J].科技与创新,2014(03).
第2篇:10配电线路运行规程
配电线路运行准备
第3.2.1条 杆塔位移与倾斜的允许范围;
1、杆塔偏离线路中心线不应大于0.1m。
2、木杆与混凝土杆倾余度(包括挠度)
转角杆、直线杆不应大于15/1000,转角杆不应向内角倾斜,终端杆不应向导线侧倾斜,向拉线侧倾斜应小于200mm。
3、铁塔倾斜度
50m以下:10/1000
50m及以上:5/1000
第3.2.2条 混凝土杆不应有严重裂纹、流铁锈水等现象,保护层不应脱落、酥松、钢筋外露,不宜有纵向裂纹,横向袭纹不宜超过1/3周长,且裂纹宽度不宜大于0.5mm;木杆不应严重腐朽;铁塔不应严重锈蚀,主材弯曲度不得超过5/1000,各部螺栓应紧固,混凝土基础不应有裂纹、酥松、露筋。
第3.2.3条 横担上下倾斜、左右偏歪,不应大于横担长度的2%。
第3.2.5条 导线通过的最大负荷电流不应超过其允许电流。
LGJ-16 100ALGJ-95 330A
LGJ-25 130ALGJ-120 380A
LGJ-35 175ALGJ-150 445A
LGJ-50 210ALGJ-185 515
LGJ-70 265ALGJ-240 610
LGJ-300 710A
第3.2.6条 导(地)线接头无变色和严重腐蚀,连接线夹螺栓应紧固。
第3.2.7条 导(地)线应无断股;七股导(地)线中的任一股导线损伤深度不得超过该股导线直径的二分之一;十九股及以上导(地)线,某一处的损伤不得超过三股。
第3.2.8条 导线过引线、引下线对电杆构件、拉线、电杆间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1-10KV…………………0.2m
1KV以下…………………0.1m
每相导线过引线、引下线对邻相导体、过引线、引下线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1-10KV…………………0.3m
1KV以下…………………0.15m;
高压(1-10KV)引下线与低压(1KV以下)线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2m。
第3.2.9条 三相导线弛度应力求一致,弛度误差不得超过设计值的-5%或+10%;一般档距导线弛度相差不应超过50mm。
第3.2.10条 绝缘子、瓷横但应无裂纹,釉面剥落面积不应大于100mm2,瓷横担线槽头端头釉面剥落面积不应大于200mm2,铁脚无弯曲,铁件无严重锈蚀。
第3.2.11条 绝缘子应根据地区污移等级和规定的泄漏比距来选择其型号,验算表面尺寸。污移等级标准见附录1。
第3.2.12条 拉线应无断股、松弛和严重锈蚀。
第3.2.13条 水平拉线对通车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m。
第3.2.14条 拉线棒应无严重锈蚀、变形、损伤及上拔等现象。
第3.2.15条 拉线基础应牢固,周围土壤无突起、沉陷、缺土等现象。
第3.2.16条 接户线的绝缘层应完整,无剥落、开裂等现象;导线不应松弛;每根导线接头不应多于1个。且应用同一型号导线相连结。
第3.2.17条 接户线的支持构架应牢固,无严重锈蚀、腐朽。
第3.2.18条 导线、接户线的限距及交叉跨越距离应符合部颁“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的规定。
第3篇:浅析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管理
浅析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管理
摘要:随着电网系统的不断发展,配电线路的结构也发生较大的变化,10kV配电线路在电网中的应用规模迅速扩大,同时对其安全运行和技术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多年工作经验,论述了10kV配电线路的管理工作,仅为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勐海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地处东经99°56’~100°41’、北纬21°28’~22°28’之间。地处怒山山脉向南延伸的余脉部,属滇西南山原地貌区的西南边缘。境内山峰、丘陵、平坝相互交错,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四周高峻,中部平缓。最高点在县境东部勐宋乡的滑竹梁子主峰,海拔2429米,属州内第一高峰。最低点为县境西南的南桔河与南览河交汇处,海拔535米。属热带、亚热带西南季风气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一体化的
第4篇:配电线路运行安全管理优化策略论文
配电线路运行安全管理优化策略论文
摘要: 电力供电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由众多的部分组成,配电线路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供电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配电线路一旦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着正常的用电秩序。为保障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需要积极做好配电线路的维护与检查,加强对于配电线路的日常运维管理,只有如此才能将配电线路存在的隐患扼杀在摇篮中。本文在分析配电线路运行中常见故障的基础上对如何做好配电线路的运维管理进行了分析介绍。
关键词: 配电线路;运维;管理
0前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于电力等能源的需求,我国对于电力的需求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做好电力等能源的供应保障对于经济的稳定、高效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配电线路是电力供应的重要途径应当积极加强对于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保障配电线路安全、稳定
第5篇:配电线路
配电线路建设与改造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是国务院确定加快六个方面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实施,对扩大内需,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长期以来,农网配电线路一直由县级电力管理部门进行设计、施工、管理,工程质量参差不齐,有的低压线路甚至是由农村村民进行拉架。由于历史及经济、技术诸因素,农村配网一直未做较完善的调整,致使农网基础设施十分脆弱,导致了农村电价高、电能质量差,许多电器设备在农村得不到推广,客观上制约了农村消费市场。这次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对提高农网综合供电水平、促进我国电力事业发展是一个千载难寻的好机遇。
为了保证农网配电线工程的建设质量,勘察设计首当其中。配电线路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确定新建线路,更改线路的路径;确定杆位;选择杆型、导线截面、配电装置;确定杆型组装方
第6篇:配电线路
配电线路
distribution circuit 从降压变电站把电力送到配电变压器或将配电变压器的电力送到用电单位的线路称为配电线路。配电线路电压为3.6kV~40.5kV,称高压配电线路;配电电压不超过1kV、频率不超过1000Hz、直流不超过1500V,称低压配电线路。配电线路的建设要求安全可靠,保持供电连续性,减少线路损失,提高输电效率,保证电能质量良好。
第7篇:配电线路
用电检查二级证配电线路题库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 20分;正确打√,错误打×)
1.测试电力电容器绝缘电阻时,兆欧表一摇动,指针回到零位,说明电力电容器绝缘电阻不良。()
2.单相电弧接地引起过电压只发生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中。()
3.绝缘安全用具应按规定做定期试验,10kV及以下的绝缘拉杆的试验周期一般为一年。()
4.设备检查的目的就是对其运行情况、工作性能及磨损、腐蚀或老化程度进行检查和监测。()
5.设备评级原则是:一类设备是本单元内存在缺陷,但不影响安全供电,不威胁人身安全。()
6.电力系统运行的设备进行检修工作之前要有申报和批准制度,要企业领导批准后,才可付诸实施。()
7.真空断路器的真空的净化处理是在高温下用烘烤的方法进行的。()
8.为了防止导线混连短路故障的发生,在冬季应把线路导线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