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水和柳经典散文
水和柳经典散文
一棵柳,伫立岸边,不知已站了多少年。与岸下的流水相看久了,自然而然地因彼此欣赏而产生了真切的爱恋。
柳太渴念水,便频频伸出柔柔的纤细手腕,去抚摸水的脸。
水总是努着湿漉漉的唇,去亲吻柳的手指尖儿。缠缠绵绵的情形,让风儿云儿的,都忍不住艳羡。
可令人叹惋的是,柳不是荷花儿,所以,水永远也不能将真实的柳,拥进怀抱。水没有脚,无法走上有柳的岸,哪怕柳的脚也很长很长,终不能插足到水中。水和柳还是无法真的企及。
而自然流露的爱,从来都没有理由,也不受什么逻辑的限制。
有路不见的有爱,有爱就有通途。
不能抵达的水和柳,找到用心灵彼此爱的途径。
柳影总是搭乘太阳月亮,去投入到水的怀抱。
岁岁年年,年年岁岁,一成不变。
夜,放出来黑暗,企图彻底淹没水里的柳,可等
太阳出来、月亮升起、灯光照射过来时,水,依然拥紧着柳影儿,柳影也照旧依偎在水的胸前。
风,曾无数次地伸手撕碎水上的`柳,还将水划出一片又一片的伤痕。可当风累得停下手,水又拥抱着柳的影儿,淡定恬然。
雨,也不时哗哗地下来敲打轻盈的柳影和平静的水面。怨怼,自己能让水丰满,却走不进水的心田。
寒冷,为了破坏柳和水的情,索性将水狠狠冻成了冰。柳,心疼得掉下满头叶子,可水那洁白的冰脸上,始终烙印着光秃的柳影儿。
柳和水正是在虔诚等待化冻发芽的春天的到来。他们从不改这样浪漫地在一起的信念。
在新春到来的时候,我们便又欣赏到了水和柳浪漫依然的故事。
第2篇:柳桃花散文
柳桃花散文
妻子的闺蜜送来一株柳桃花。我也很给力,立马远涉田野,背回半袋熟土,把“花仙子”安置在硕大的花钵里。女儿、儿子抢着灌水定根。完了,妻子吭哧吭哧将它搬到客厅。
半夜时分,乘着起夜,我蹑手蹑脚来到花树前。月光从窗子斜斜地洒到花树上,细长的叶片平展展、黑黝黝,参差斑驳的影子印在桌面,宛如一幅静谧的水墨画。花树似乎被我唤醒,枝枝叶叶都在微颤,对我点头。
这些日子,除我之外,家庭其他成员没事就围着这柳桃树转。听说蛋壳具有丰富养料,因而,树下的蛋壳一茬一茬鹅卵石般垒了一厚层。那时赶上单位迎接检查,我每晚吃过饭我都要坐在桌边赶写材料。累了,就在室内来回踱步。家人进入静睡,我踱到阳台上的花树前,低头仔细打量。哇塞,像贪条儿的中学生,窜得真快,拔的节似乎依稀可见。我把花盆搬到洗手间,用喷雾器喷点水,一颗颗水珠在灯光照射下,闪烁着五光十色的水晶,青青的树干顿时炫出绰约身姿。叶子好柔软,是那种细细的绿。我用软布轻轻拂去叶片上的水纹,让她青春无瑕。
翌年早春,气温回暖。某天一大早,妻子将花树搬到露天阳台上。我知道她是想让花树早一点经风雨,多揽些和煦阳光。第二天早晨,去阳台看花树,那简直是惊鸿一瞥!昨晚突如其来的.一场霜冻,把花树冻蔫了,有的叶子卷缩起来,有的叶子低垂下去,一副可怜兮兮小模样。我大呼,赶忙把花树搬回客厅。女儿像泄气的皮球,气馁说:“我还说领同学来家看呢。”妻子一脸的懊悔。我只好劝:“哎呀,没事,说不定还会缓过来呀。”可是没几天,叶子就渐渐变黄了,零零落落离开枝头,凄凄然躺在花钵里,一片一片,又一片一片地堆叠加厚。女儿不敢看,妻子只是瞅机会偷窥,只有我仍在坚守那份希望,时常给它浇水,拾起每日落下的枯叶。
有天早晨,我眼睛一亮,树尖部分居然变绿了,几片小叶像女孩发间的绿色头饰。家人欢呼雀跃,儿子端来一盆水,不管多少就“呼噜”下去。
春末,花树有三尺高了,枝叶葱翠繁茂。我很喜欢她的顽强,喜欢她的坚毅。我想人生经历也是如此,总会遇上料想不到的挫折、伤害,只要定律不变,前程总会美好。
有这株青春盎然的花树相伴,我们快乐地又度过了一年。
年一过,女儿要去离家很远的一座城市就职,我们带着儿子,陪她适应性地生活了六个星期。临行前,妻把钥匙交给了闺蜜,托她照顾柳桃花。虽然有人照顾,可我们还是时常惦记,在脑子里拼凑着一副“花仙子”的倩影。终于到了可以放心丢下女儿返回的时候了,亲切的家门一打开,刹那间,一缕香气扑面而来,清新而温婉。我们直奔阳台上,哇!花儿盛开,鲜红鲜红,红得湿润,红得粉嫩,红得纯粹!纤纤的枝干上着上新裙,轻轻起伏;条条柳丝甩起长袖,婀娜袅袅。柳桃花太美了,美入骨髓。
第3篇:陕北柳散文
陕北柳散文
走进陕北,随处可见一种伞状的柳树。柳树树身短一粗,顶端一根根笔直的椽子像伞架般张着,一头的翠绿盖在这些椽子上。
陕北柳不似江南垂柳般婀娜,不像塞外白杨般挺拔,不及黄山松之长青,不如曲阜柏之长寿。她是极普通的树。因了她的普通,陕北的河道渠沟山坡崖畔便处处是她的身影。
然而,她是一棵母亲树。她像那片土地上的母亲们一样,一生都在为自己的儿女出力流汗耗费心血,直到老朽成一桩枯木,也要再挣扎出一丝绿……
带着妈妈的血肉和体温,她出嫁了。嫁时还没有一丝根须。她从母亲的身上直接砍割下来,削剥得只剩一根直杆时,嫁给了河边的泥土。她就是这样赤条条地安家,光一溜一溜地奋斗,从滴血的伤口上生根从裸露的肌肤上萌芽,在第一个冬天来临之前,努力地长成了树形。
摇摇摆摆度过冬春,她学着母亲们的样子开始第一次梳妆。她将几枝
第4篇:柳忆散文
柳忆散文
久未写字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有友说我的文字总是在回忆过去,事实也确如友之所语:每每写点什么我总是从回忆开始。人总是徜徉在回忆中是有诸多的不好的,至少老了自己此刻的心态,也淡了自己对未来的渴望。我知道不好,然而这世上的好多事是不由自主的。此时的我,便是这样的状态去忆柳。
说忆柳,那便是说于每日的匆匆里难见柳色了,间或有柳色进入视野,也因着过去的熟视而有些无睹了。
最初的柳应该是在儿时的岁月里。
那会儿的柳大多不是如今所见的那种:半粗不细的腰身似减肥不是很成功的女人,看似显出些婀娜的不是很多的枝条,却似那刚刚长成的女孩模仿着成年女性中搔首弄姿的那种。那会儿的柳树,大多也不似现在柳树,生长在费了很多钱的穿越或依偎着城市的河堤的旁边,生长在公园里面。她们一般生长在乡间略宽的路旁沟边,护着路,也护着
第5篇:插柳散文
插柳散文
古语云: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天气渐渐温暖起来,几个钓友约到一起到一朋友家的鱼塘钓鱼,好几年没见,朋友家的鱼塘变化很大,他们家的塘边长满柳树,已经成荫,春风吹拂下,嫩绿的枝条伸出一双双热情的手。在池边的空地里,朋友老李的孙子拿着一枝柳条,学着爷爷插柳,并且唱着儿歌:柳树爷剪枝丫,阳光雨露脯育它,快快长大,快快长大……
这个情景不由得我浮想联翩,我很有创作一幅水墨画的冲动,连题目已经想好,叫《插柳图》,忽然想到白石老先生的一幅名画《鳞桥烟柳图》,自己没有了下笔的勇气。
《鳞桥烟柳图》是三段一体的山水构图,淡墨渲染出烟气的飘渺,过去的山水里用空白来表示云气是屡见不鲜,用淡墨写意的手法我则见得不多,虽然是远景的山峰,可白石先生却浓笔润墨地丰富着,倒是近景简明扼要且横抹缕缕烟气,把柳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