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百家讲坛:六大古都(1)金之西安(历史文化故事)
明代前称长安,有十七个王朝在这儿建都,时间长达l077年。建都时间最长,灿烂的文化,就用“金”来概括,一是黄金盛世,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二是金城千里,地形上的优势是四塞之地;三是金戈铁马,金枝玉叶,带来了和平与安定。先说黄金盛世,封建社会有三大盛世,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分别出现在西汉文帝与景帝时、唐太宗的贞观年间和唐玄宗时。都在长安。三大盛世,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开创了封建时代的黄金盛世,长安就进入了黄金时期。今天难完全复原当时的情景,不过文献,让我们大概了解。杜甫写过,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政治稳定,经济富裕。这种背景下,当时的长安留传佳话,说开元时,天上飘着微雪,在长安城见面,相约参观,中午时,饿了,进了小酒馆。他们坐下,里面来了一批人,是宫中的伶官。诗人们要谈诗,伶官们唱诗。王昌龄说,赌赌看谁的诗被唱得多。果然,伶官们在饭莱上来前,非正式唱诗会开始,先是一位唱起了“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间,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是王昌龄的,高兴。第二位唱起了“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高适的《别董大》。第三位唱起了《长信秋词》,也是王昌龄的,很高兴,两首了。看看王之涣。王之涣本想自己的诗名居上,没想到,三首没有他的。于是有些发毛。看看伶官桌上最漂亮的没开口,如果开口一定会唱我的。果然,最漂亮的伶官缓缓起身,唱起了“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歌声婉转,悠扬,将塞上风光演绎得淋漓尽致。王之涣非常高兴。这段佳话记载在{集异记),旗亭画壁,说明当时诗歌在长安非常流行,成了长安人娱乐文化生活的重要生活。在长安,成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文人士子把它作为理想之地。留下了许多物质与文化遗产。像兵马俑,像大雁塔,像碑林,乾陵等。还有精神文化遗产,像大一统的统治在长安形成并巩固下来一
金城千里的长安:长安成为都城,涉及到金城千里。这儿的地形有特色。位于西部,地形与地貌有特色,南是秦岭,北是北山山脉,西是河西走廊,有许多关隘,所以称关中。地形利于防守。这在军事上有优势。历史上,发现这种优势的不得不提到娄敬。在前202年5月,娄敬被西汉政府派往陇西戍边。经过洛阳时,他通过老乡见到了刘邦。当时刘邦刚刚建立了西汉。当时都城在洛阳。过了三个月,娄敬见到了刘邦。没想到娄敬提出迁都关中。理由是有山河之固,有沃野千里的经济优势。洛阳相对于此,都不足。刘邦一听,觉得有理。刘邦定都洛阳,是经过各种论证的。大臣意见不一。总体是反对的多,赞成的少。这时想到了张良。张良一听说这个建议,马上肯定,这有理。可以概括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刘邦坚定了迁都的决心。就在五月份,即定都洛阳的三个月后,率领大臣迁到长安。
长安城里面的几次危机:不过关中也有缺点。在西北部,在西南部。这个区域,主要是少数民族居住与生活。他们往往在冬季来临时,越过山口进入关中,抢劫,构成威胁。有名的有三次。一次是白登之围,刘邦定都第七个年头。这一年,冒顿单于进攻山西,包围了太原。刘邦得到消息,率军北上解围。刘邦率的是步兵,骑兵少,战线长。走到白登山时,被分割包围。刘邦被围了七天七夜,差点丢命。第二次是迁都之议,李渊时,北方有少数民族,长安甚至一日数警。派大臣越过秦岭,准备寻找合适的地方,要迁都,避开突厥。当时李世民极为劝阻。三是便桥之盟。这是唐代的李世民时期,刚继位二个月,北方突厥率军
打到渭水北岸。危在旦夕。好在李世民镇定,调集军队,与颉利可汗对话。结果颉利可汗答应讲和。在渭水便桥上盟誓。危机才解除。三次危机如果变成现实,长安的历史会改写。面对这样的危机,建都于此的帝王,做何应对?李世民有过一段话,“准有二策,选徒十万,击而虏之,涤除凶丑,百年无患。此一策也。若遂其来请,与之为婚媾,朕为苍生父母,苟可利之,岂惜一女?”两个办法,一是硬的一手,也培养骑兵,十万与他们对抗。彻底打败他们。二是软的一手,如果他们请求和亲,也愿意接受。这二策是金戈铁马与金枝玉叶,二金。先说金枝玉叶,本指皇族子女,古代建都于中原的汉民族政权,为了与少数民族和平相处,常采取和亲的政策。主角就是这些金枝玉叶。汉唐时,和亲有许多记载。达到近三十次。其中一次和亲就是文成公主入藏,在历史有深刻的影响。吐蕃首领就是松赞干布,有雄才大略,统一了青藏高原,久慕唐风,知道有和亲国策,就来唐请求李世民与他和亲。贞观十年就提出了,一开始李世民没答应。贞观十三年,答应了,并把文成公主许配给他。贞观十五年,派婚使来长安迎娶了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带去了汉民族的先进农耕主明,使唐与吐蕃相处融洽。为长安的安定与和平提供了帮助。
几代名将永留史册:再来说金戈铁马。往往就想到九死一生的激烈战争。建都在长安的王朝,在实行和亲的同时,也准备在骑兵方面有发展。畜养战马,在汉唐时,有马政。鼓励养马。到了汉武帝时,到了唐太宗时,就展开对北与西北的反击。有几次大规模的战争,涌现出一大批马上英雄人物。提三位。一是李广,他是汉雾滴时的大将,马上功夫了得,多次打败匈奴的骑兵。唐代时,人们不忘他,王昌龄就写诗说,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就是说李广。再说霍去病,也是汉武帝时的大将,比李广略远。作战勇猛,立下汗马功劳。汉武帝赏识他,在长安为他建了家宅。但是当他将它交给他时,霍去病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这话感动了汉武帝,也成为激烈人公而忘私的励志名言。第三位是李靖,是唐太宗时的大将,著有兵书。连续出击突厥,贞观四年时俘虏了颉利可汗。李世民大宴宾客,为他接风。为他做诗。从此后,周边少数民族归服,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达到空前盛世。这两种形式,一战一和,一硬一软,保证了长安的和平与安定。也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当时的长安是标准的各民族融合的国际化大都市。这也让长安的文化更丰富多彩。雄浑开放的城市气质就逐渐形成。今天在西安,还能发现这种文化气质。有四大怪是,“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泡馍大碗卖,唱戏打鼓吼起来。”一旦了解了历史,就知道合情合理。唐代中期后,走下坡路了,安史之乱后,唐逐渐衰亡,并最终灭亡。长安作为都城,历史的使命就划上了句号。
第2篇:游古都西安之感想
游古都西安之感想
古都西安,13个朝代在此建都,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神秘城市。为何建都最长?各大景区是怎样做的?西安近年来城市的发展究竟如何?带着诸多疑问我们十几人浩浩荡荡奔向了向往已久的这座古都。
乘座着私驾车从洛阳下高速,我们把车停放在洛阳高铁停车场,坐着高铁直奔西安。不亏是高铁,速度很快,以每小时300公里左右在飞速奔驰。它拉近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带来了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也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此时此刻我们乘座着高铁,心里却早已飞向了向往已久的古都西安。
真是闻名不如一见,刚下高铁,听着导游的介绍,乘座着早已给我们安排好的豪华中巴车,驶进了古城城门,这里保留着最完整的城墙和城门,整个城市建筑大部分以唐代风格进行建筑,第一站,我们登上了古城墙。城墙的墙高12米,低宽18米,顶宽15米,围绕着四周的总长度11.9公里。有四座城门,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城墙是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现有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墙建筑。箭楼与正楼之间瓮城是专门对付攻入的敌人。如果敌人攻破第一道门进入瓮城,守城的士兵,就能在有效的射程内把敌人射死。站在城楼上思绪万千,古代士兵奋勇杀敌的场面又沥沥在目。经过多次修缮的古城墙,也体现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随后几天我们又游览了兵马俑、华清池、历史博物馆、大雁塔等各景点。
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这里上起远古人类初起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到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各类器物,时间垮度长达一百多年。确实拥有了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底蕴。文物数量之多,种类齐全、品位高、价值广。其中有精美的商、周青铜器,千姿百态的历代陶俑,以及汉唐金银器,唐墓壁画,堪称西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象征。参观完博物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在这里得到了体现。比如简单的一个遮阳伞架就做的不比我们现代人逊色。试想我们的祖先多么伟大啊!
秦始皇陵和华清池都在离西安市30多公里的骊山脚下。秦始皇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1974年3月,在陵东的西杨村民抗旱打井时在陵墓以东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间发现了规模宏大的秦始皇兵马俑坑。我们几人还专门请杨老先生题了字,购了书。细观兵马俑发现一个个都是单眼皮,个头大约在1.8米左右。每个人的脸部都各显神采,真是鬼斧神工之作。确实反映了秦朝帝王的奢侈和腐败。独断专政的统治阶级。但它却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及博物馆,也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难怪前法国总统要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
看完兵马俑我们又到了华清池。华清池是中国著名的温泉胜地。这里作为古代帝王的离宫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周、秦、汉、隋、唐等历代帝王在此修建过行宫别苑,是中国著名的温泉圣地。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多次到此沐浴赏景。现在又排演了规模宏大的节目“长恨歌”,可惜我们去的不是时候,不能目睹现场的演出。
封建社会等级制度非常严格,就连洗浴的地方也有严格的区别。“莲花池”专供黄帝沐浴,“海棠池”供贵妃沐浴,“尚汤食”供大臣沐浴。
站在华清池院内仰望半山腰,就是“兵谏亭”,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就发生在这里。如果真让我赞美华清池,我确实难形容,只好用名人白居易写的“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是最好的写照。
在华清池我们和景区销售人员进行了座谈,大致也了解了一些景区的情况,但细微之处却不能和人家相比,毕竟人家开发早、制度全、管理分工细。从导游方面来讲有专职的解说员及景区管理,有自己的旅行社和导游两部分组成。
再看大唐芙蓉园,全部以唐朝风格进行建筑,气势宏大,占地面积广。全园分为十二个文化主题区域,从帝王、诗歌、茶文化、宗教、科技、外事、科举、歌舞、大门特色等方面全方位再现了大唐盛世的灿烂文明。总面积近10万平方米。亭台、楼、阁、榭、桥、廊一应俱全。虽然我们去时天气比较寒冷,游人稀少,但还是看到了一段民间的表演,体会了大唐盛世的再现。
观大雁塔时已近中午,但因天气寒冷,游人比大唐芙蓉园多了很多。我没看出它有多宏伟,也并不是十分高大,但它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却吸引着我。据说在玄装取经的路上走到了一片沙漠地,几天来没喝一滴水,口渴的眼冒金星,难以走出此地。忽然,天空中飞过一只大雁,把它们师徒带到了有水的地方,才闯过了这一劫。为了纪念这只大雁,取经回来奏请皇上修了这座塔叫大雁塔。大雁塔是唐玄装为藏经典而修建,塔身七层,通高64.5米,是我国唐朝佛教建筑史上的艺术杰作。
最后一站我们到了咸阳海泉湾温泉世界,进了温泉里面我们和孩子般一样什么也感到新鲜。仅各种各样的温泉池子就有十几个,各式浴种在这里都能亲身体会到。我们一会跳进了中草药池子,一会又跳进了各式花瓣的池子,一会又进了土耳其蒸房,一会又飘到了盐湖池。不知是在洗澡还是游玩。真让人洗的美不胜收,洗的痛快!我想即使古代帝王的洗浴也比我们逊色。
在西安不仅游的开心,吃的也很特色。著名的老孙家羊肉泡馍,天下第一饺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大饱嘴福。
游的开心,食的舒服,住的舒适,但游览后我们究竟学到了什么?翻开地图就可以看到有秦岭作护墙,有渭河,径河横穿整个西安,千百年来浇灌着这块肥沃的土地。这也许就是帝王在此建都的原因之一吧。
游完西安仿佛让我从远古到现代的时空隧道里走了一趟,了解到了各朝代的文化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了解到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细细品味了“天域凯莱”,“王朝轩”两个四星级大酒店的服务。从硬件上把每个小小的标签、提示牌、房间布局全部拍下来,以便让我们借鉴,尤其是“王朝轩”大酒店,新装修的房间,那里的每一个布局非常合理,人性化。真比家还舒适。酒店的服务员服务水平也很高。正好我们住的房间灯坏了,在我们通知总台修理后,服务人员在5分钟内就到了现场并及时进行了修理。并且说话和安慰客人的技巧,让你感到非常满意,我时常在想,我们宾馆的维修人员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呢?
听导游介绍,今年4月28日西安召开世园会,我真是留连不舍,如果有机会,我会重游古都——西安。
孔 国 庆 2011年1月22日
第3篇:古都美景之西安汉城湖遗址-作文
古都美景之西安汉城湖遗址-作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都美景之西安汉城湖遗址-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家乡在西安,这里不仅有美丽怡人的自然风景、经典繁多的美食小吃,而且还是十三朝古都!所以这座见证了中国几千年历史兴衰的城市,犹如一座巨大的博物馆,古人留下的一砖一瓦,无不出彰显着历史文化的底蕴。
今天我来到位于西安城西北方向的汉城湖遗址。遥想几千年前,楚汉相争,项羽因骄傲自负在垓下之战中惨败,全军覆没,自刎乌江。从此刘邦开国,汉王朝拉序幕,定都长安,寓意“长治久安”。之后汉武帝刘彻治国有方,开拓疆土,首开丝绸之路,汉代到达鼎盛时期。据史料记载,汉城湖遗址是当年汉代长安城的漕运
第4篇:质量故事之1割草的男孩
质量故事之1割草的男孩(哲理故事)
一个替人割草打工的男孩打电话给一位陈太太说:“您需不需要割草?” 陈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 陈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
陈太太说:“我请的那人也已做了,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
男孩便挂了电话,此时男孩的室友问他说:“你不是就在陈太太那割草打工吗?为什么还要打这电话?”
男孩说:“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个故事,我有一种想把他写上来的冲动!写点感想,抛砖引玉。1.我认为这个故事反映的ISO的第一个思想,即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不断地探询顾客的评价,我们才有可能知道自己的长处与不足,然后扬长避短,改进自己的工作质量,牢牢的抓住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