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阅读附答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5-24 07:12:2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为学阅读附答案

为学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①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②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③,其文理④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⑤仲永环谒⑥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⑦然众人矣。

注:①隶:属于。②旁近:邻近人家即邻居。③就:成功,完成。④文理:文采和义理。⑤扳:拉,带领。⑥谒:拜访。⑦泯:消灭,丧失。

1.给下面加粗字注音。

①仲永( )②啼( )③扳( )④谒( )⑤称( )⑥泯然( )

2.解释加粗的`字词。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

(3)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

(4)稍稍宾客其父()

3.从文中找出介绍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哪句看出仲永有非凡天资?最能体现方仲永天资非凡,才思敏捷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使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用原句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 《为学》内容,谈谈你对成才条件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zhònɡ②tí③bān④yè⑤chèn⑥mǐn

2.(1)从此(2)每天让(3)给(4)渐渐

3.(1)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十二三矣不能称前时之闻。

(3)又七年?泯然众人矣。

4.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忽、即、立、就

5.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6 .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固然有关,更与后天的努力分不开。即使一个人天资过人,不努力也会变成普通人。 (意对即可)

第2篇:材料学复习题(附答案)

名词解释

1)基体钢:通过降低高速钢中碳含量与合金元素优化,减少钢中过剩碳化物,从而改善高速钢塑性和韧性而研制出的一种超高强度钢。

2)高速钢:主要用于制作高速切削金属的刀具的高碳高合金莱氏体工具钢。

3)过冷奥氏体:共析钢过冷到A1温度以下,奥氏体在热力学上处于不稳定状态,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分解转变,这种在A1以下存在且不稳定的、将要发生转变的奥氏体就是过冷奥氏体。

4)淬透性:指在规定条件下以试样淬透层深度和硬度分布来表征的材料特征,它主要取决于材料的临界淬火冷速的大小。即钢淬火时得到淬硬层深度大小的能力。

5)淬硬性:指以钢在理想条件下淬火所达到的最高硬度来表征的材料特性,它主要与淬火加热时固溶于奥氏体中的含碳量有关。

6)球化退火:球化退火是使钢中碳化物球化而进行的不完全退火工艺,主要适用于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如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轴承钢等。

7)完全退火:将亚共析钢加热至AC3以上20~30℃,保温足够时间奥氏体化后,随炉缓慢冷却,从而得到接近平衡的组织,这种热处理工艺称为完全退火。

8)正火:是将工件加热至Ac3(亚共析钢)或Acm(过共析钢)以上30~50℃,保温一段时间后,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或喷水、喷雾或吹风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其目的是在于使晶粒细化和碳化物分布均匀化,去除材料的内应力,降低材料的硬度。

9)回火:将淬火后的钢,在AC1以下加热、保温后冷却下来的热处理工艺。

10)沉淀强化:过饱和固溶体脱溶析出弥散的第二相颗粒使合金强度和硬度提高的金属强化机制。

11)固溶强化:合金元素固溶于基体金属中造成一定程度的晶格畸变从而使合金强度提高的现象。

12)二次淬火:在高合金钢中回火冷却时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现象称为二次淬火。在高速钢和高铬钢中常有二次回火现象出现。

13)二次硬化:某些铁碳合金(如高速钢)经多次回火后,不仅硬度不降低,反而升高到接近淬火钢的高硬度值。这种硬化现象,称为二次硬化,它是由于特殊碳化物析出和(或)由于与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或贝氏体所致。

14)第一类回火脆性:钢淬火后在250℃-400℃左右回火时钢的冲击韧性降低所产生的回火脆性。15)第二类回火脆性:含有铬、锰、钨、镍等元素的合金钢淬火后,在脆化温度(450~650℃)区回火,或经更高温度回火后缓慢冷却通过脆化温度区所产生的脆性。

解释题

1)在一般钢中,应严格控制杂质元素S、P的含量。

S能形成FeS,其熔点为989℃,钢件在大于1000℃的热加工温度时FeS会熔化,所以易产生热脆;P能形成Fe3P,性质硬而脆,在冷加工时产生应力集中,易产生裂纹而形成冷脆。

2)球墨铸铁的强度和塑韧性都要比灰口铸铁好。

球铁中,石墨呈球形,灰口铁石墨呈片状。球状石墨对基体的切割作用和石墨的应力集中效应大大小于片状,球铁基体的利用率大大高于灰口铁,所以球墨铸铁的强度和塑韧性都要比灰口铸铁好。

3)高速钢18-4-1淬火后要进行三次回火。

促进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未回火马氏体转变为回火马氏体;减少残余应力。高速钢淬火后大部分转变为马氏体,残留奥氏体量是20—25%,甚至更高。第一次回火后,又有15%左右的残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还有10%左右的残留奥氏体,15%左右新转变未经回火的马氏体,还会产生新的应力,对性能还有一定的影响。为此,要进行二次回火,这时又有5—6%的残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同样原因为了使剩余的残留奥氏体发生转变,和使淬火马氏体转变为回火马氏体并消除应力,需进行第三次回火。经过三次回火残留奥氏体约剩1—3%左右。

4、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晶界腐蚀倾向比较大。

1Cr18Ni9含C较高,又没有Ti等稳定C的强碳化物形成元素,所以在晶界上容易析出Cr23C6,从而使晶界上产生贫Cr区,低于不锈钢的基本成分要求,所以在晶界处的腐蚀倾向比较大。

5、高速钢有很好的红硬性,但不宜制造热锤锻模。

高速钢虽有高的耐磨性、红硬性,但韧性比较差、在较大冲击力下抗热疲劳性能比较差,高速钢没有能满足热锤锻模服役条件所需要高韧性和良好热疲劳性能的要求。6、40Mn2钢淬火加热时,过热敏感性比较大。

在C%较低时,Mn可以细化珠光体。在C%较高时,Mn加强了C促进奥氏体晶粒长大的作用,且降低了A1温度。因此40Mn2钢过热敏感性比较大。7、40CrNiMo钢正火后,切削性能比较差。

40CrNiMo钢因含有Ni、Cr能提高淬透性,正火后都能得到许多马氏体组织,使切削性能变差。

8、9SiCr钢和T9钢相比,退火后硬度偏高,在淬火加热时脱碳倾向较大。

Si是非K形成元素,能有效地强化铁素体,所以使钢在退火后硬度偏高;Si提高碳活度,使渗碳体稳定性变差,促进了钢在加热时脱碳倾向较大。

问答: 1.合金元素V、Cr、W、Mo、Mn、Co、Ni、Ti、Cu、Al中,哪些是铁素体形成元素,哪些是奥氏体形成元素?哪些能在α-Fe中形成无限固溶体,哪些在γ-Fe中形成无限固溶体?

铁素体形成元素:V、Cr、W、Mo、Ti、Al; 奥氏体形成元素:Mn、Co、Ni、Cu 能在-Fe中形成无限固溶体:V、Cr; 能在-Fe 中形成无限固溶体:Mn、Co、Ni 决定组元在置换固溶体中的溶解条件是:(1)溶剂与溶质的点阵相同;(2)原子尺寸因素(形成无限固溶体时,两者之差不大于±8%);(3)组元的电子结构(组元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

2.从合金化角度考虑,提高钢的韧度主要有哪些途径? 从合金化角度考虑,提高钢的韧度主要途径有:

1)细化奥氏体晶粒。如强碳化物形成元素Ti、Nb、V、W、Mo等。2)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在相同强度水平下能提高塑性和韧度。3)改善基体的韧度。如加Ni。

4)如加入Cr、V等细化碳化物元素。碳化物细小、圆、分布均匀和适量对韧度有利。5)降低或消除回火脆性。如加入W、Mo。6)保证强度时,降低C%.3.如何理解二次硬化与二次淬火两个概念的相关性?

a)二次硬化:在含有Ti, V, Nb, Mo, W等较高合金钢淬火后,在500-600℃范围内回火时,在α相中沉淀析出这些元素的特殊碳化物,并使钢的HRC和强度提高。b)二次淬火:在强K形成元素含量较高的合金钢中淬火后γ’十分稳定,甚至加热到500-600℃回火时升温与保温时中仍不分解,而是在冷却时部分转变成马氏体,使钢的硬度提高。c)相同点:都发生在合金钢中,含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相对多,发生在淬回火过程中,且回火温度550℃左右。

d)不同点:二次淬火,是回火冷却过程中Ar转变为M,使钢硬度增加:二次硬化,回火后,钢硬度不降反升的现象。

4.高锰钢(ZGMn13)在Acm以上温度加热后空冷得到大量的马氏体,而水冷却可得到全部奥氏体组织。

高锰钢在Acm以上温度加热后得到了单一奥氏体组织,奥氏体中合金度高(高C、高Mn),使钢的Ms低于室温以下。如快冷,就获得了单一奥氏体组织,而慢冷由于中途析出了大量的K,使奥氏体的合金度降低,Ms上升,所以空冷时发生相变,得到了大量的马氏体。

5.试总结Ni元素在合金钢中的作用,并简要说明原因。

1)↑基体韧度 → Ni↓位错运动阻力,使应力松弛; 2)稳定A,→ Ni↓A1,扩大γ区,量大时,室温为A组织; 3)↑淬透性→↓ΔG,使“C”线右移,Cr-Ni复合效果更好; 4)↑回火脆性 → Ni促进有害元素偏聚; 5)↓Ms,↑Ar → ↓马氏体相变驱动力。

6.高速钢的热处理工艺比较复杂,试回答下列问题:

1)淬火加热时,为什么要预热? 高速钢合金量高,特别是W,钢导热性很差。预热可减少工件加热过程中的变形开 裂倾向;缩短高温保温时间,减少氧化脱碳;可准确地控制炉温稳定性。

2)高速钢W6Mo5Cr4V2的AC1在800℃左右,但淬火加热温度在1200~1240℃,淬火 加热温度为什么这样高? 因为高速钢中碳化物比较稳定,必须在高温下才能溶解。而高速钢淬火目的是获得高合金度的马氏体,在回火时才能产生有效的二次硬化效果。

3)高速钢回火工艺一般为560℃左右,并且进行三次,为什么? 由于高速钢中高合金度马氏体的回火稳定性非常好,在560℃左右回火,才能弥散析出特殊碳化物,产生硬化。同时在560℃左右回火,使材料的组织和性能达到了最佳状态。一次回火使大部分的残留奥氏体发生了马氏体转变,二次回火使第一次回火时产生的淬火马氏体回火,并且使残留奥氏体更多地转变为马氏体,三次回火可将残留奥氏体控制在合适的量,并且使内应力消除得更彻底。

4)淬火冷却时常用分级淬火,分级淬火目的是什么? 分级淬火目的:降低热应力和组织应力,尽可能地减小工件的变形与开裂。

7.说明高速钢的铸态组织。简述高速钢中W、V、Cr合金元素的主要作用。高速钢在淬火加热时,如产生欠热、过热和过烧现象,在金相组织上各有什么特征。

a)高速钢铸态组织中有鱼骨状莱氏体Ld、黑色共析体、白亮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b)W的作用主要是提高钢红硬性。主要形成W6C,淬火加热时未溶K阻碍晶粒长大,溶解部分提高抗回火稳定性,在回火时弥散析出W2C,提高耐磨性。但是W降低了钢的导热性。

c)V显著提高红硬性、硬度和耐磨性,同时可有效降低过热敏感性。d)Cr提高淬透性,提高耐蚀性和抗氧化性,提高切削性。

e)高速钢在加热时如如产生欠热、过热和过烧现象,在金相组织上各有不同的特征。欠热组织有大量的未溶碳化物,晶粒细小;过热组织晶粒粗大,未溶碳化物少而角状化;过烧组织中有晶界溶化现象,出现莱氏体和黑色组织。

8.试定性比较40Cr、40CrNi、40CrNiMo钢的淬透性、回火脆性、韧度和回火稳定性,并简要说明原因。

淬透性:40Cr < 40CrNi < 40CrNiMo;Cr-Ni-Mo复合作用更大。回脆性:40CrNiMo <40Cr < 40CrNi;Cr、Ni↑脆性,Mo有效↓。

韧 度:40Cr < 40CrNi < 40CrNiMo;Ni↑韧性,Mo细化晶粒。回稳性:40Cr、40CrNi < 40CrNiMo;Mo↑回稳性。Ni影响不大

第3篇:医学影像学试题(附答案)

医学影像学 标准化试题(附答案)

A型题:

1、女性生殖器结核最常见的是:(A)

A.输卵管结核

B.子宫内膜结核

C.子宫颈结核

D.卵巢结核

E.结核性子宫内膜炎合并卵巢结核 2、在骨盆平片上,子宫输卵管区域出现钙化影:(C)

A.无价值

B.有定量定性价值

C.有一定价值

D.有定性价值

E.有定量价值 3、下列哪种检查方法常兼有治疗作用:(A)

A.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

B.盆腔充气造影

C.盆腔动脉造影

D.盆腔静脉造影

E.腹部平片 4、输卵管结核的X线表现中哪项描述不妥:(C)

A.输卵管僵直呈锈铁丝状

B.管腔内干酪坏死显示不规则充盈缺损

C.壶腹部积水扩张呈桑椹状或腊肠状

D.多段性狭窄呈串珠状

E.输卵管边缘毛糙,见细小壁龛或闭塞

5、X线片上有节育器但宫腔探查无节育器,应考虑:(D)

A.节育器过大

B.节育器过小

C.节育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文言文《为学一首示子侄》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完成第4-7小题。

为学一首示子侄

[清]彭端淑①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②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文言文《为学一首示子侄》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完成第4-7小题。

为学一首示子侄

[清]彭端淑①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②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为学阅读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为学阅读附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