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课文《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课文《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课文《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两个成语造句。
2.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二、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片。
三、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名言吗?
2、孔子是什么人?你们还知道他的哪些名言?
3。揭示课题:12 孔子游春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①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通每句话。
②用“——”画出本课中的成语,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的意思。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指名说课文中的成语有哪些。
出示成语:
桃红柳绿意味深长司空见惯情不自禁
温文尔雅深思熟虑从容不迫手舞足蹈
(3)指导书写生字
①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②引导评价,适当范写。(突出字的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及笔顺)
③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
四、默读课文:
1.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大体上写了几部分内容?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三部分内容:泗水春景孔子论水
师生论志向)
五、选择你所喜欢的那一部分,读给同桌听。
六、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及本课中的成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为几部分?
二、精读课文:
1.反复轻读课文,找出你感受深的句子。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出示: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1)自由朗读。
(2)引导学生谈感受:这段话美在哪儿?写出了什么?
(3)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是她()的()
()是她()的()
()是她()的()
(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5)齐读这一段话。
(6)练习背诵这一段话。
(7)泗水春景这么美丽,所以孔子带弟子到河边游玩。齐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自由读,思考:
这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2)水与真君子之间有那些相似的地方?孔子让学生看水的目的是什么?
(3)对于大自然中的水你还有其它感受吗?
(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5)齐读这一段话。
(6)练习背诵这一段话。
(7)孔子能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你对这位大教育家有何评价?
(8)分角色朗读3---9自然段。
四、作业
1.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2.将第2、8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换成与上文有密切联系的具体句子
第三课时
一、复习
指名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二、继续精读课文:
出示: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
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1)自由读。
比较子路和颜回的性格有什么不同?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分角色朗读这两段话。
(3)讨论:子路和颜回的性格你欣赏谁,不欣赏谁?
(4)孔子对子路和颜回的志向持什么态度?
(5)出示挂图:请同学们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景物,图
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6)分角色朗读课文10---17自然段
(7)孔子让学生在游玩中谈志向,你对这位大教育家
又有何评价?
三、小结:
1、泗水春景、孔子论水、师生论志向这三部分内容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
2、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四、指导造句:
本课中有不少成语给文章增添了魅力现在请同学们任选其中的两个造句。
(桃红柳绿意味深长司空见惯情不自禁温文尔雅深思熟虑
从容不迫手舞足蹈)
1、同桌交流、讨论。
2、指导造句,评议。
3、把句子写下来。
五、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孔子的故事。
第2篇:小学课文《孔子游春》教学设计范文
小学课文《孔子游春》教学设计范文
教材分析:
《孔子游春》是小学语文当中的一篇课文。它生动地描绘了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带领弟子们到泗水河畔赏春,巧借河水教育弟子的故事,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的关爱及师生间真挚的情谊。
教学目标:
1.以读入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语言,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
2.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所蕴含的道理,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感受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3.感受孔子的师者魅力,初识孔子的智慧。
教学重、难点:
难点是孔子论水的话中所蕴含的道理,重点则领略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感受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设计理念:
1.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
2. 以简约的教学环节,诗意的教学语言,引领学生感悟孔子智慧; 扎扎实实,简简单单教语文,让学生在读、说、练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孔子的名言,孔子的资料,老师则根据教学需要准备精美、实用的课件。
教学用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初识孔子。
(一)名言识孔子。
同学们,能说几句孔子说过的话吗?老师也带来几句,请几位同学来读:
出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有教无类。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和同学们共同学习,你用孔子的一句话来表达做主人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二)评价识孔子
请看,朱熹曾这么说过:
出示:朱熹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提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被誉为“万世师表” “至圣先师”的孔夫子,孔圣人。
同学们,孔子的智慧已经内化在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尤其是读书人的思想深处了,几千年来一直在滋润着我们的心灵。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孔子游春》,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对孔子的话比孔子本人更熟悉,所以从学生耳熟能详的《论语》名句及名人对孔子的评价入手,学生更易接受,从而激发学生对课文、人物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本文的积极性。
二、初读,整体感知。
(一)识词语
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你一定发现了,课文中四字词语很多。请看:(指生读)
桃红柳绿 青草习习波澜起伏 不知疲倦 活泼欢快
意味深长 荡涤污垢 善施教化 司空见惯 有福同享
温文尔雅 深思熟虑 从容不迫 手舞足蹈 情不自禁
注意纠正:享 禁污垢三个词语的读音
2.词语的意思都懂吗?
出示:波澜起伏 荡涤污垢 善施教化
波澜起伏:(回到原文读句子理解)
荡涤污垢:(分解理解)
善施教化:(查字典,查资料理解)
(二)读课文
我来检查课文的朗读,出示三个自然段:
春天到了,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
孔子的心情很不平静,就像他眼前的泗水波澜起伏。活泼欢快的泗水从大山中滚滚而来,又不知疲倦地奔腾而去。
绿草如茵的河畔,弟子们围在老师身边,有的蹲着,有的坐着。老师拨动琴弦,弟子们跟着唱起歌来。歌声融进温暖的.春天里。泗水河畔,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
指生读,注意:畔 谊 弦的读音。
(三)知大意
现在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描述了哪三幅画面? 生说,师概括并板书:赏春 论水 言志
【设计意图】由词到句,再到全文,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并关注生字新词,给予方法的指导,扫除阅读障碍。
三、赏春,感受美景
今天就让我们回到2500年以前的泗水河畔,追随我们的至对先师孔子,去感受那里的春意融融,去聆听圣人的教诲。
出示:
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第一遍读:
在泗水河畔,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景色,配图配乐,师生同读。 第二遍读:
现在正是阳春三月,这样的美景你并不陌生,请看,我把文字竖排一下,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一首诗,读诗就得有韵味了,再读,女生读红色,男生读蓝色。
你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用一个词,一句话都可以。
的确,这里的春意很浓。(板书:春意浓)
【设计意图】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景美、文字美,我让学生反复读,以读代讲。一读,感受优美的景色;二读,感受语言的韵味,感爱春意的盎然。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入境动情,感悟“自然是伟大的母亲”,让学生自己阅读感悟到大自然内涵,显得水到渠成。
四、论水,悟道育人。
(一)面对这春光无限,波澜起伏的泗水河,孔子却陷入了沉思,请同学们浏览课文3至9自然段,说说哪一段闪耀着圣人的光辉?
出示:“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二)这一段话是围绕着哪句话写的?板书:真君子
(三)孔子认为真君子和水有哪些相似之处呢?(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
(四)同学们,现在请你静下心来,走到字里行间,看看你对水的哪种品性感触最深。咱们先一块看到水有德行这一句。谁想先来谈谈?
生说,师归纳,并总结方法板书:
抓住重点词语,联系生活,展开联想,加入自己的感受
同学们,就用这种方法,那感触就鲜活了,就丰富了。你可以联
第3篇:课文《孔子游春》教学设计范文
课文《孔子游春》教学设计范文
课文《孔子游春》教学设计范文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两个成语造句。
2、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二、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片。
三、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名言导入 ,揭示课题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名言吗?
2、孔子是什么人?你们还知道他的哪些名言?
3、揭示课题:12 孔子游春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①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通每句话。
②用“——”画出本课中的成语,用“——”画
第4篇:《孔子游春》课文教学设计范文
《孔子游春》课文教学设计范文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两个成语造句。
2.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二、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片。
三、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名言吗?
2、孔子是什么人?你们还知道他的哪些名言?
3.揭示课题:12 孔子游春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①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通每句话。
②用“——”画出本课中的成语,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
第5篇:《孔子游春》课文教学反思
《孔子游春》课文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我重点抓住两个重点段。
第一是第二节,特别是“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我引导学生进行发散,仿照再说,开始还以为学生不易说准,可学生说得却非常得好,如有同学说“盛开的鲜花是她灿烂的笑容。”“流淌的小溪是她甘甜的乳汁。”“飘浮的白云是她洁白的裙子”“轻轻的薄雾是她神秘的面纱”等。我感觉学生都是有很大的潜能的,有很大智慧的,关键是看我们能不能深入地进行挖掘。
在教学“孔子谈水”这一重点段时,我用“之所以说水有德行,是因为它――”“之所以说水是真君子,是因为它――”用这两种句式,让学生从心里真真实实地明白孔子的`一番话的道理。而对于水还有什么特点,我没有进行深挖。
这篇课文不仅有优美的景色描写,还有富有哲理性的谈话,确实是一篇很难得的佳作。在教学时,虽然学生对重点片断也
第6篇:《孔子游春》小学课文原文
《孔子游春》小学课文原文
春天到了,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
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盛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他甜蜜的絮语……
孔子的心情很不平静,就像他眼前的泗水波澜起伏。活泼欢快的泗水从大山中滚滚而来,又不知疲倦地奔腾而去,孔子动情地望着泗水河,陷入了沉思。弟子们不知老师在看什么,都围拢过来。
子路问道:“老师在看什么呢?”
孔子说:“我在看水呀。”
“看水?”弟子们都用疑惑的眼光望着老师。
子贡说:“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
第7篇:语文课文孔子游春教学设计范文
语文课文孔子游春教学设计范文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高年级的教学应该集阅读、理解、思维、想像和创造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理解与感悟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含的道理。
2、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之间浓浓的情谊。
教学方法: 激趣——引导——思考——讨论——感悟——迁移
一、复习旧知,导语激情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跟随孔圣人和他的学生共同生活了一天,同学们能不能概括这一天主要发生了什么事?
(发生了两件事:1、孔子在春天带领学生到泗水河畔游玩,2、他用“水”的精神来教育学生。
二、自读自悟,感受孔子人格魅力。
1、师引语:泗水河畔的美景让我们心旷神怡!
第8篇:课文《孔子游春》的教学设计范文
课文《孔子游春》的教学设计范文
课文《孔子游春》的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内容]
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第12册第23课
[教材简析]
课文描述了孔子带弟子到泗水河畔赏春,巧借河水教育弟子的故事,表现孔子对弟子的关爱及师生间的真挚情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3、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话语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话语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孔子游春,读——
2、“游春”是什么意思?(春游)
二、初读感知
1.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期待的故事。课文很长,同学们自己先放声朗读,熟悉课文。开始吧!
2.交流初读体会:
①你读了课文,了解到什么?
②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赏春、品水、论志
三、赏春
1.春天的泗水是个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