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之家乡的味道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5-23 07:12:3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味道的记忆散文

味道的记忆散文

行走在人世间的凡俗生活里,总有些东西会恋恋不忘。或人,或事,甚或只是一种味道。

秋天在有些人的心里,是风景,是情绪,是记忆。而于我,秋天的感触则是舌尖心头上的味道。

秋日,果实成熟,可供品尝之物甚多。如葡萄,桔柚,石榴,板栗等等,香甜的味道充盈舌尖,亦满足心的需求。可无论怎样,一到秋日,我便怀想,怀想那一种其貌不扬的果实。它算不算得上水果我无从知晓,但在我心里它就是秋日里最好吃的水果。它长得很丑,状如鸡爪,故名鸡脚爪子。那鸡脚爪子树结出的鸡脚爪子果实,看上去特别寒碜,细而扭曲的形状,实在难登大雅之堂,所以从没见过哪个摊铺上卖过它。

童年时,可吃的水果很少。有时见到人家果树上的果子,难免会生出偷盗之心,亦会付出行动。但任凭我如何像野小子,我都没有去偷过那鸡脚爪子。村里只有一户人家有一棵鸡脚爪子树。妈妈总是关照嘱咐我,不许我去偷。原因有二,一是树太高,爬树风险太大。再者人家老妈妈孤身一人维持一个家,生活艰难。而我们为人要善,不能随意欺人。

不知是我听话,还是骨子里我是个善良的孩子,反正我从没有去爬过那家的那棵树。不过小的时候,每个秋天我总有鸡脚爪子果实吃。那时我年纪小,又粗心,根本不会去关心它们是怎么来的,我只知道吃,吃,吃。鸡脚爪子果实特别甜,在那个水果匮乏的'年代,简直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令人忍不住一年又一年的盼着。

后来,仿佛一夜之间我就长大了。鸡脚爪子树也仿佛一夜之间就消失了。然后,许多年我再也没有吃到过鸡脚爪子果实。一年又一年的盼望就变成了一年又一年的怀想。

有人告诉我,可以在网上买到鸡脚爪子果实,我可以再次大饱口福。但我笑笑,坚定地拒绝了这一做法。

我宁愿让这一怀想永生永世地怀想下去。有时得不到的遗憾何尝不是人世间最美妙最幸福的事。得到了,也许它只是一种充斥了过多糖分奇丑无比的普通果实而已。

久远的美好也许永远只适合凭吊,回味。

一切都有时效,彼时彼日,只是彼时彼日。

第2篇:散文:过年,味道,记忆

散文:过年,味道,记忆

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一日三餐,都是粗茶淡饭。一年到头,只有过年那几天家里才会见到鸡鸭鱼肉,和一些瓜子小糖。于是,掰着手指头,在一天天地数着日子,盼望着年快些到来。

盼望着,盼望着,年终于带着一身的喜庆走来了。那时,庄稼地里不需要忙碌了,父亲也休班在家,开始上街去置办年货:鸡、鸭、鱼、肉,还有瓜子、花生、小糖,水果,还有鞭炮、檀香、对联。年十八那天,父亲会拿着新买的扫帚把屋里屋外,角角落落里的灰尘全部扫去,不仅是年的风俗,更是为了那句吉利话:“要想发,扫十八。”

母亲更是忙得不亦乐乎,围着围裙,锅前灶后地忙着过年要吃的:腌制过的鸡鸭鱼肉炖出来,蒸上几锅馒头和包子,用油把大圆子和小圆之都炸好,最后包上一大堆饺子。家乡的习俗,就是在三十之前,把一切吃的都准备好,只等着欢欢喜喜过大年。

在一阵阵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里,我们兄弟三人和父母围桌而坐,满桌的菜肴,加上一年才能喝到的红酒,全家人一边吃着聊着,一边看着春节联欢晚会。鱼肉的香让我们开心,红酒的甜也让我们开心,春晚表演的精彩节目更是让我们开心……

大年初一大早,我们不在睡懒觉,其实想睡也睡不着,窗外“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你家放完,他家接着放,根本不能入睡,还不如早起玩呢。

起床之后,穿上母亲早早就做好的新衣服。一套蓝布做的衣裤,和一双老式的棉鞋。虽然很土,却包含了母气的爱与祝福,穿着依然温暖快乐。

吃完饺子,就跑出家门,和一帮小伙伴们玩耍:踢毽子,扔沙包,跳大绳,胆子大的放零零碎碎买来或捡来的鞭炮,我胆子很小,只能和几个胆小的伙伴远远地看着。

初二那天,按照习俗要去给外公外婆拜年,我们最喜欢拜年,不仅品尝到好吃的`,还能得到压岁钱。有了压岁钱,我不会像其他伙伴那样一个劲地花完,我会做仔细的安排,买自己需要的文具或笔记本,或买一些贴花,等到新学期开学后,把漂亮的贴花贴在新书上。对于一些没有用的东西,我从来不去浪费,毕竟那压岁钱少得可怜……

时光如水,静静地流着,快乐的童年,无忧的少年,美好的青年,都在时光的河流里远去。年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今,日子富裕了,鸡鸭鱼肉天天有,瓜子小糖不稀奇,对年的感觉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强烈,但还是期盼着过年,因为忙忙碌碌了一年,在过年的时候能休息一下疲惫的身心;还是盼望着过年,因为在过年时远在天涯海角的兄弟姐妹或童年的伙伴能相聚在一起;还是盼望着过年,因为能有时间和父母聊聊天,说说生活的悲喜,重温父母的爱。

虽然日子富裕了,年也过的丰足了,但儿时的年不仅不会随着时光的河流飘远,反而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更加清晰,毕竟,那是儿时最美的时光,更是生命里最美的回忆。

第3篇:记忆的味道-散文

记忆的味道-散文

希望这篇有关于记忆的味道的文章,能让您有所收获

“一根,一根,又一根……”我不知道这是我数的第几根灯柱了。坐在车内看着车窗外的景物如老式放映机般静静的放映着。从一地到另一地的旅途总是乏味的,且让我精疲力尽。左手握拳托着下巴,只是这样呆望着窗外,就像是“思想者”,是的,我正想着什么,或者说我在回忆着什么,但就是无法抓住,不知道那是什么。

一路上看到了很多,都市那奢靡的灯火,乡村静寂的田野,远处高楼一闪一闪的警示灯如同深暗夜空中的烟火,灿烂而耀眼。许多画面都让我触动,我想即使是顶尖的画家也画不出这样的画面吧。曾几度,想用手机把这些拍下来,但对焦时才蓦地发现,你看到的只是那一瞬,下一刻它面目全非。

车子依旧行驶着,我呆望着夜空,很久没有如此了,或许呆望这一行为本身于我已是久违了。今晚的夜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记忆的味道优美散文

记忆的味道优美散文

“老板,来一碗热汤冷面!”

“来了”热情的老板应声端着面送了过来,“您是九台人吧!”“呦!”“您怎么知道的啊?”“呵呵……就咱九台人爱吃这一口儿……”热腾腾的面,慢慢送入口中,回忆像是拉长的面,仿佛回到了20年前……

初中的学校离家有十里多地,骑自行车要半个小时才能到,中午不能回家吃饭,午休的时间不够来回的路程。带饭也是不可能的,那个年代没有蒸汽箱,更没有保温饭盒。跟妈妈说我不饿,中午不用吃饭,妈妈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怎么可能不饿,给你拿钱,你就拿着,这午饭钱妈还有,怎么也得吃中午饭啊!”从此,妈妈每天会给我一块钱,看着那板板正正的一块钱,不敢看妈妈的眼神。那时侯家里太困难,供两个孩子上学真的太难了。爸爸虽然出去打工的时间很长,可是拿回工钱来的时候很少。那时候法律对农民工没有什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记忆中的味道的散文

记忆中的味道的散文

在辽西的乡村,家家户户都是做豆腐的好手,所以也成就了辽西水豆腐的盛名。

古人讲,“生在福中不知福。”虽然从小在辽西的乡村长大,但对于豆腐,我却一直不甚喜欢,甚至就是拒绝的。直到上高中住校,连吃饱都要成为问题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豆腐原来也是一种美味。早餐的时候,一方白白的豆腐,上面盖着青翠的葱花,晶莹的细盐,还有淡淡的酱油,无与伦比的诱惑。

再后来上大学,与家的距离拉的更长。在省城沈阳,第一次见识了外边的豆腐,粗粗淡淡的,也更让我怀念家乡豆腐的味道,怀念家里做豆腐的场景。厨房里热气弥漫,气定神闲的老爸左手端着卤水,右手拿着一个大号的舀子,一边往豆浆里缓缓地倒入卤水汁,一边搅拌,乳白的豆浆一点点地成缕,成脑。“点”豆腐,这几乎是老爸在我记忆中最光辉的形象,就象一个神奇的魔法,让我心理充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记忆之家乡的味道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记忆之家乡的味道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