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失信优秀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5-22 07:12:3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我不能失信优秀教案

我不能失信优秀教案

我不能失信优秀教案

学情分析:

孩子们喜欢听故事,特别是跟自己年龄相仿的儿童故事,因此,在学生阅读故事时会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教师可以抓住这个契机并将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对孩子们的启发教育作用是最大的。这篇课文浅显易懂,对话较多,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并分角色朗读课文,从而更好的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本课生字不多,完全可以随课文识字。

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

难点:如何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哪位同学订阅过《儿童时代》?你知道这份儿童刊物的最早创办者是谁?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问什么问题?

预设:我是指谁?

失信是什么意思? (失信的反义词就是-----守信)

那课题中我不能失信,说明故事中的我做到了守信。

4、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生字。

3、讨论疏解:

a.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 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爸爸 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 小珍

c.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第一段

1、小朋友,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快速的读读第一段,哪个句子让你感受到他想去?

2、找到句子,出示句子:

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3、这个句子中哪个词让你感受到宋庆龄是多么想去的?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指导学生抓住带点的词句,如:盼望明白宋庆龄是多么想去那位伯伯家,多么想去看那些可爱的鸽子。

四、分角色朗读(2---9)自然段

小朋友,宋庆龄这么想去伯父家,她为什么不去停住了脚步?别人是怎么劝说的?她是怎么说的?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1、四人小组学习(2---9)自然段

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4、可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内容随机指导朗读感悟:

如: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读这句话时,要把父亲的疑惑和慈爱表达出来。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这句话你怎么理解?随机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如果说宋庆龄在回答爸爸的建议时还只是想到会让小珍扑空从而对不住小珍的话,那么她在回答妈妈的建议时则明明白白地表明自己因为没有忘记这件事而向小珍道歉是自己失信的表现,这种明知故犯的失信,比无意中的失信,就更不对了。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了一个孩子为守信做出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也更说明了宋庆龄人品的高尚。)

5、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五、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把你的感想用几句话写下来。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

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六、作业

1、 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格言。

2、 阅读有关名人诚实守信的故事。

参考资料

宋庆龄:(1891981)海南省文昌县人,我国杰出的女政治活动家,世界和平运动活动家。早年求学美国。1913年担任孙中山先生的.秘书时,就开始了革命生活。1915年和孙中山先生结婚。在此后的70多年里,宋庆龄始终不渝地致力于中华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事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她曾担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和名誉主席。宋庆龄一直热情关注青少年和儿童的健康成长,长期主持中国救济总会、中国红十字会的工作。宋庆龄反对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被国际上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1950年,宋庆龄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领导成员,1951年,宋庆龄接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金,将10万卢布奖金全部捐赠中国福利会作为创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之用,1952年被选为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联络委员会主席。1981年5月,xx中央批准她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宋耀如:(18631918)原名宋乔荪,字耀如。他本姓韩,名教准,由于家境贫寒,年仅12岁就飘洋过海,到美国找舅父谋生,被舅父收为养子,改姓宋,英文名字是查理·琼斯·宋。宋耀如不甘心于学徒经商的生活,为了获得求学深造的机会而离家出走。在他人的帮助之下,进入了达勒姆附近的圣三一学院(后改为杜克大学)学习。后来,他又进人万德比尔特大学神学院学习,于1886年毕业后被派赴中国上海传道。过了一段时间,宋耀如辞去了牧师的职务,改营工商业,成了上海第一个进口外国机械的代理商。宋耀如不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他热爱祖国,不满晚清政府的腐朽无能,渴望献身革命。一个偶然的机会,宋耀如结识了孙中山,两人一见倾心,成了莫逆之交。宋耀如不但在经济上支援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而且帮助孙中山秘密印制大量的革命宣传材料。正像时人所说:他不断帮助孙先生推进他的革命事业,对此,简直是不分昼夜。

第2篇:教案我不能失信

我不能失信-教案

学情分析

孩子们喜欢听故事,特别是跟自己年龄相仿的儿童故事,因此,在学生阅读故事时会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教师可以抓住这个契机并将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对孩子们的启发教育作用是最大的。这篇课文浅显易懂,对话较多,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并分角色朗读课文,从而更好的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本课生字不多,完全可以随课文识字。

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

难点:如何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哪位同学订阅过《儿童时代》?你知道这份儿童刊物的最早创办者是谁?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问什么问题?预设:我是指谁?失信是什么意思?(失信的反义词就是-----守信)那课题中“我不能失信”,说明故事中的我做到了守信。

4、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生字。

3、讨论疏解: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

有着怎样的联系?爸爸 伯伯家宋庆龄妈妈 小珍c.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第一段

1、小朋友,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快速的读读第一段,哪个句子让你感受到他想去?

2、找到句子,出示句子:“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3、这个句子中哪个词让你感受到宋庆龄是多么想去的?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指导学生抓住带点的词句,如:盼望明白宋庆龄是多么想去那位伯

伯家,多么想去看那些可爱的鸽子。

四、分角色朗读(2---9)

自然段小朋友,宋庆龄这么想去伯父家,她为什么不去停住了脚步?别人是怎么劝说的?她

是怎么说的?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1、四人小组学习(2---9)自然段 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

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4、可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内容随机指导朗读感悟:如:“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

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读这句话时,要把父亲的疑惑和慈爱表达出来。‘不行!不

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不,妈妈。如果我忘记

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这句话你怎么

理解?随机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如果说宋庆龄在回答爸爸的建议时还只是想到会让小珍

扑空从而对不住小珍的话,那么她在回答妈妈的建议时则明明白白地表明自己因为没有忘记

这件事而向小珍道歉是自己失信的表现,这种明知故犯的失信,比无意中的失信,就更不对

了。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了一个孩子为守信做出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也更说明了宋庆

龄人品的高尚。)

5、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五、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把你的感想用几句话写下来。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

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

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六、作业

1、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格言。

2、阅读有关名人诚实守信的故事。

参考资料

宋庆龄:(189—1981)海南省文昌县人,我国杰出的女政治活动家,世界和平运动活动家。

早年求学美国。1913年担任孙中山先生的秘书时,就开始了革命生活。1915年和孙中山先

生结婚。在此后的70多年里,宋庆龄始终不渝地致力于中华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事业,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她曾担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和名誉主席。宋庆龄一直

热情关注青少年和儿童的健康成长,长期主持中国救济总会、中国红十字会的工作。宋庆龄

反对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被国际上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1950年,宋庆龄被

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领导成员,1951年,宋庆龄接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金”,将

10万卢布奖金全部捐赠中国福利会作为创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之用,1952年被选为亚洲

及太平洋区域和平联络委员会主席。1981年5月,中共中央批准她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宋耀如:(1863—1918)原名宋乔荪,字耀如。他本姓韩,名教准,由于家境贫寒,年仅

12岁就飘洋过海,到美国找舅父谋生,被舅父收为养子,改姓宋,英文名字是查理·琼斯·宋。

宋耀如不甘心于学徒经商的生活,为了获得求学深造的机会而离家出走。在他人的帮助之下,进入了达勒姆附近的圣三一学院(后改为杜克大学)学习。后来,他又进人万德比尔特大学

神学院学习,于1886年毕业后被派赴中国上海传道。过了一段时间,宋耀如辞去了牧师的职务,改营工商业,成了上海第一个进口外国机械的代理商。宋耀如不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商

人,他热爱祖国,不满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渴望献身革命。一个偶然的机会,宋耀如结识

了孙中山,两人一见倾心,成了莫逆之交。宋耀如不但在经济上支援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而

革命事业,对此,简直是不分昼夜。”

第3篇:《我不能失信》教案

《我不能失信》教案

《我不能失信》教案

学习目标

⒈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⒉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

⒊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学习重点

领悟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

教学难点

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课前准备

搜集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⒈哪位同学订阅过《儿童时代》?你知道这份儿童刊物的最早创办者是谁?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解释题意:“信”指什么?“失信”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感知

⒈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我不能失信教案

我不能失信教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一课时

谈话导入

1.哪位同学订阅过《儿童时代》?你知道这份儿童刊物的.最早创办者是谁?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爸爸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小珍

c.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我不能失信的优秀教案

我不能失信的优秀教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寻找搜集与宋庆龄有关的课外资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有谁订阅过《儿童时代》这本杂志?哪位同学知道这份儿童刊物最早的创办者是谁?(宋庆龄)那么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谁自告奋勇来说一说?

让学生利用自己寻找搜集到的资料,并结合课后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

《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3.以小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我不能失信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通过自读、合作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

通过对话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复习导入课题

2、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2、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3、再读课文理清人物关系。(课件出示)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2)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三、合作探究

1、填空概括主要内容(课件出示)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到一位()家去,女儿宋庆龄()。她突然想起(),爸爸妈妈都劝她(),但她()

2、探究内容

(1)师:课文哪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我不能失信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哪位同学订阅过《儿童时代》?你知道这份儿童刊物的最早创办者 是谁?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3.讨论疏解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我不能失信

三上 8 我不能失信

【教学目标】

1.自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重点字词的意思(失信、歉意、守信等)。

2.借助于记叙文的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简述课文的故事内容。3.通过分角色朗读,抓住人物的言语、动作、心理活动,理解宋坚持守信的原因,并感受诚实守信这一品质的可贵之处。重点:了解宋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并坚持留在家里的原因,感受诚实守信的可贵; 难点:通过叙述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简述课文大意。【教学准备】

师:收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生:预习课文,收集宋的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环节】

一、名人导入,揭示课题(5-6分钟)

1.(借助课前卡片)回顾前一课,李四光的童年故事。问:从李四光的童年故事中,我们学到了什么? {预设:生:„„(复述故事)„„

师:哦,你记住了这个故事,但请仔细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我不能失信优秀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不能失信优秀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