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下的春天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5-20 07:12:1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屋顶下的春天散文

屋顶下的春天散文

我们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的第一个住地是一个农场的休养所,第一次走进餐厅,就发现里面有很多装饰物,除了墙上挂着的绘画作品、铜雕等等,还有不少的植物。屋角的一个架子上有一盆很大的植物,开着粉红色的花,颇似夹竹桃。墙上用细金属条焊成的架子上,挂着一个很可爱的,小巧玲珑的花盆,里面有一株绿色的牵藤植物。细长的、绿绿的藤子从小盆中延伸出来,缀在那架子上,小小的肥厚的叶片绿莹莹、油汪汪的。大家一致认为,那盆像夹竹桃的,是真植物;而挂在墙上的,肯定是制作得极其逼真的塑料制品。好多天以后,突然有人发现,那小盆里的植物起了变化,叶子多了,大了。经过仔细辨认,大家终于惊奇地承认:这是真的植物!不是塑料制品!

后来我们才发现,院子里就有一间简易温室,里面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花盆,栽着各种各样的植株。连我们的厨房门上的一个小台子上,也挤满了种在瓶瓶罐罐里的花花草草,有的甚至就长在装着土的纸盒子里,照样活鲜鲜的。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我们再也不会把它们当成塑料的了。看来,俄罗斯人在培植室内观赏植物方面很有一套。

后来我们进城住进了一家宾馆,对于室内观赏植物的发现继续充实。旅馆的门厅里就不用说了,到处都摆满了花草。每一条走廊的两头,都摆着大花盆。每层楼服务台所在的那块地方,长长的藤萝在空中盘旋蜿蜒,几乎遮住了天花板。沙发、椅子、大镜子都在花盆的包围之中。小几上的花瓶里,郁金香、铃兰、丁香等等轮流散发着馨香。餐厅的`每张桌子中间都在一方小手巾上搁着一只花瓶,有时候插花,有时候就只是三两枝树叶。再以后,当我们看到商店里、书店里、银行的打字室、农场的办公室、酒场的车间、奶制品厂的化验室、大学的课堂里……到处都有绿色,都有花草时,就觉得这很正常,很自然了。也许,在俄罗斯人看来,房间里不可能没有几株植物,几棵花草,就像不可能没有窗帘、没有桌子、没有灯……不管大自然是什么季节,眼里有绿色,就让人感到生意盎然,春意盎然。

在俄罗斯的很多地方,冬季都漫长而寒冷,差不多九、十月份就开始下雪,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四、五月份才开始解冻。不到一年中短暂的温暖季节,除了耐寒的松柏之类的树,很难见到绿色,更不用说五彩缤纷的鲜花了。然而,大自然虽然是严酷的,人却能够想办法超越它。俄罗斯人住的房屋的墙都是夹层,中间有厚厚的保温层。窗户虽然很大,也都是双层的。这样一来,外面温度再低,只要有暖气,屋子里就温暖宜人,花草都繁茂舒展,生长得非常旺盛。想想那样的情景,窗外大雪纷飞,一片洁白;窗内绿意弥漫,一派生机。那是多么令人愉快的感觉。俄罗斯人用劳动和智慧创造出了常在的春天。

第2篇:住在同一个屋顶下的想念散文

住在同一个屋顶下的想念散文

从没有孩子的时候开始,我就和妈妈住在一起,女儿出生以后,一家人每天都有些琐琐细细却又新鲜活泼的故事。

女儿上学走得早,不到七点就和爸爸去学校。每天她一起床,家里就开始热闹。姥姥总是衣衫不整急匆匆从自己房间跑出来,一直把小家伙送上电梯,听她说“姥姥再见”,才恋恋不舍地回来。我心疼老太太早上起得太早太猛,有时就说她:“妈,下午放学不就回来了,您不用天天上闹钟起来送她。”

我妈回答得简洁:“我想她啊。”

“天天睡在一个房顶底下还想?”

“是啊,想呀!”老太太顿一顿,幽幽地说:“要是早上没听小东西叫声儿姥姥,没赶上送小东西进电梯,我这一天心里都空落落的……”

天天住在不同一个屋顶下的想念,是真想念,天天回到一个家里的人还总是牵挂,那也是真牵挂。

女儿上一年级的时候,每顿午餐后都能领到一个水果,苹果或梨居多,正赶上孩子换门牙,一咧嘴一个小缺口,两侧松动的`牙忽搭的,顶多使劲儿闻闻清香的水果,然后带在书包里,回家削了切片再吃。有一天,餐后水果居然发了橘子,小姑娘高兴坏了,剥开橘子皮,水润润鲜灵灵的小橘子瓣放进嘴里,自己念叨着“今年我们家还没买过橘子呢”,说着自己怔一怔:“我妈妈还没吃着橘子呢……”大半个橘子就被她重新用皮裹好,放进了小书包。

回到家里,揣着“大礼”的孩子眼巴巴地盼着正往回飞的妈妈赶紧落地,姥姥劝她说:“你赶紧睡觉,姥姥给你妈妈等门,一定让她吃上橘子!”

小家伙把那大半个红艳艳的小橘子放在妈妈卧室的床头柜上,一步三回头地回自己房间睡觉了。

深夜,晚点的飞机终于带我回家,一开大门,还没换鞋,老妈就急扑扑地迎上来说:“赶紧去吃你那半个橘子,你小闺女千叮咛万嘱咐的……”

很多人不理解,我出差作讲座,好多时候是起大早赶飞机、高铁,下午讲完,当晚一定赶回北京。因为,我知道那个屋顶下有个叫我妈的孩子,有个我叫妈的老人,她们每天都在想我,尽管我不知道,归来寂寂夜半,餐桌或者床头柜上,今天是女儿留了一幅小画还是妈妈留了一把果仁……

小时候背熟的《归去来兮辞》,长大后才慢慢悟得,最亲切的句子莫过于“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八个字,不必美味珍馐,不必觥筹交错,只把孩子的小手绵绵暖暖地握在手心,穿堂入室,家里人烫的那壶酒,就可以抵御整个世道的寒风。

真,是一种加持。家,是一团真气。修一世亲人的情缘,是为了走出家门面对世相的时候,还能不负一份勇敢坦荡的真心。

第3篇:皇姑顶下

皇姑顶下

皇姑顶位于寨里镇十公里余处的东南山区,海拔607米。峰顶松柏密集终年常青。四周峭壁险峻,多生奇花异树。春和景明异鸟同鸣,夏时树林阴翳花草丰茂,秋风萧瑟天高气爽,冬雪漫天银装素裹,实为观光怡情之佳境。

何谓皇姑顶?天公作美,顶端黑褐色的荒土堆淤奇厚,或许是“荒古”与“皇姑”同为谐音,“皇姑”因有美褒之意,故而得名?

皇姑顶为四镇之界。每每极目远眺,群山起伏犹如星罗棋布,几十里外的风光尽收眼底,实为一览众丘之小。东望二十亩地,槐树林香飘十里,太河镇黑山村的生铁湖宛若一面镜子熠熠生辉;南眺西河镇田庄水库银带般发光耀眼,西南而望梨峪口鸭湾水库如翡翠碧绿;西瞰洪山镇小田庄幽卧在郁郁青青的丛林中;北(我们称之为正面)观寨里镇朱水湾村色彩一片明艳。

顶下迷人的自然景致有棋盘顶,王母娘娘挂山橛,皇路井,开发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皇姑顶下

皇姑顶下

皇姑顶位于寨里镇十公里余处的东南山区,海拔607米。峰顶松柏密集终年常青。四周峭壁险峻,多生奇花异树。春和景明异鸟同鸣,夏时树林阴翳花草丰茂,秋风萧瑟天高气爽,冬雪漫天银装素裹,实为观光怡情之佳境。

何谓皇姑顶?天公作美,顶端黑褐色的荒土堆淤奇厚,或许是“荒古”与“皇姑”同为谐音,“皇姑”因有美褒之意,故而得名?

皇姑顶为四镇之界。每每极目远眺,群山起伏犹如星罗棋布,几十里外的风光尽收眼底,实为一览众丘之小。东望二十亩地,槐树林香飘十里,太河镇黑山村的生铁湖宛若一面镜子熠熠生辉;南眺西河镇田庄水库银带般发光耀眼,西南而望梨峪口鸭湾水库如翡翠碧绿;西瞰洪山镇小田庄幽卧在郁郁青青的丛林中;北(我们称之为正面)观寨里镇朱水湾村色彩一片明艳。

顶下迷人的自然景致有棋盘顶,王母娘娘挂山橛,皇路井,开发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石板屋散文

石板屋散文

石板屋像是永远剔透着馨香,沁入我的心脾,让我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

父亲说,石板屋是爷爷的爷爷手上造的,那时候,爷爷的爷爷从平原遭水灾逃荒逃到这里,就在这里临时搭了一个草棚,以后爷爷的爷爷就烧火田耕种稼禾。由于爷爷的爷爷的苦干能干加耐劳,日子倒也还过得清闲,第二年爷爷的爷爷就娶了爷爷的奶奶就有了爷爷的爸爸,爷爷的奶奶说:孩子出生了,总不能还住这样一个草棚罢。于是爷爷的爷爷就上山伐木,开采石头,石板屋就这样在爷爷的爷爷肩挑背磨和爷爷的奶奶的贤淑勤奋以及爷爷的爸爸的哭泣声中竣工而保存至今。

石板屋看起来是那么平凡,似乎都是顺乎其然没有一点故事,然而在我看来仍是那样深邃那样老道,毕竟历经了几百年而保存至今,虽然房屋是烂了点儿,局部地方还露出了很多的`洞,但我觉得那只是岁月的烙痕,无伤大碍的,而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横屋下散文

横屋下散文

我每次回老家,都会到横屋下那边去走走。横屋还在,但早没人住了,横屋前的大膳房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折了,后来我大哥及堂兄在横屋前的大膳房及大膳房的两边建起了瓦房,十几年前,瓦房又改造成了楼房。

横屋建在罗家村最南端的一块风水宝地上,村头这块宝地,比北面的罗家村老屋要高到四五十公分,比南面的大路也高出四五十公分,大路又比田巷高出一米左右。横屋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中期建的,正门朝北,也就是对着村里祠堂的侧门,与祠堂只有一房之隔。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又在横屋南墙上搭建了一个大膳房。大膳房建得比横屋还高,大膳房只有一个南大门和一个西侧门。大膳房没有北墙,因此,横屋的南墙下就自然建了一条水沟,南墙的屋檐和大膳房北面的屋檐水就落在了横屋与大膳房之间的水沟里。在横屋的后门上放了半边竹节做水沟,但每到春天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屋顶下的春天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屋顶下的春天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