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泛爱众的读后感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5-18 07:13:2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弟子规泛爱众读后感

弟子规泛爱众读后感

《弟子规》中说:“己有能,勿自私”,意思是说“一个人有才能和本事,不要保守自私、舍不得付出,要时刻想着服务大众、回报社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弟子规泛爱众读后感,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可浏览(www.ruiwen.com/wenxue)。

篇一:弟子规泛爱众读后感

“泛爱众”,在《弟子规》中是这样解释的:“以广泛的爱心对待社会大众……每个人在为自己的同时能够兼顾到他人、家国、天下……用心去感受别人的需要……待人谦和、有礼貌。”尽管《弟子规》只是给学生写的,但是,作为教师,我从中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下面介绍如下:

一、自身提高道德修养,做到对人谦和、有礼貌。

可以说我们上庄中学的全体同仁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每天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教学,都是为了教好我们每天面对的学生,所以每个人的思想都是崇高的。我们没有理由对任何一个同事不谦和、不礼貌。

这就要首先想到别人的长处,想到从别人那里学到点东西。

我认为我可以学到很多。从刘老师那学到慈悲、仁爱,从庆华那学到严谨、宽容,从小林那学到机智、严格,从小苏那学到端正的态度,从新颖那学到谦恭的品质,从小曹那学到步步深入的教学思路,从小朱那里学到一板一眼的工作方式,从杨光那学到良好的心态。从李兰那学到务实的风格。

我们的每个同志都有自己的优点、特色,值得我们去学习。

二、不自私,互相帮助

《弟子规》中说:“己有能,勿自私”,意思是说“一个人有才能和本事,不要保守自私、舍不得付出,要时刻想着服务大众、回报社会。”我们都是从高校毕业的,都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工作就是把知识、能力拿出来,回报给社会。不自私,同学科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畅所欲言,把自己的体会、经验提供给大家,就会互相提出批评指正意见。不自私,同班教师才会不记得失,团结协作管理好我们的班级。不自私,才会给他人提供方便。我们上庄中学才会是团结的集体。

孔子也说:“君子周而不比。”意思是说,君子在处理人际关系中,能够与多数人联合,为公共利益,为多数人利益而团结在一起。我们不一定能成为君子,但是我们可以用君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三、不干扰他人的工作

“人不闲,事勿扰;人不安,勿话扰。”与人相处,我们应该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影响到别人的正常生活与工作,这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我想的是:在很多学校的走廊里都有这样几个字“慢步轻声”,目的是让教学环境保持安静,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有的教室里贴出“入门即静,入静即学”,为的是所有学生能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彼此间学习不受打扰。

我们的工作也很繁忙,如果充分利用时间是完全可以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联查任务的,就不会出现抱怨的情形。

总之,尽可能地发现别人的优点,不断学习,我们的心境好了,工作效率就会提高。做到互相帮助,我们的任务就会减轻,会从中体会到快乐。

篇二:弟子规泛爱众读后感

中国经典国学《弟子规》,蕴含着千百年来人们的道德经验的结晶,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所拥有的宝贵财富。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应该多多诵读,汲取精华,传承其中精神。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要发扬《弟子规》中“泛爱众”篇所表达的博爱精神。正如中华民族伟大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一生都在发展和推广着“博爱”这一中华美德,就连孙中山先生陵墓中山陵,主牌坊的正中央高高挂着一块题有“博爱”二字的牌匾。在前年“5.12”我国汶川发生了大地震,牵动了全国13亿人的心。可爱胜过一切,温总理那斩钉截铁的话语,时刻回荡在子弟兵们的心中:“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大家自愿纷纷募捐,一元,二元,一百元,一千元……源源不断的捐款送往灾区。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爱:爱是支持!爱是希望!只要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次虽然汶川发生了大地震,但是有我们的祖国做坚实的后盾。我们中华民族是强大的,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从身边点滴的小事做起,发扬这种“博爱”精神。学校组织我们少先队员去敬老院看望长辈们,这也是一种博爱,也是一种集体的关爱。这些孤寡老人平日里住在院内,十分冷清。没有亲人的照顾,没有朋友的支持,可以说这些老人是无依无靠。为了使这些老人获得集体的温暖,我们小学生也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经常去敬老院看望他们,带去亲切的慰问和精彩的表演,让这些老人们融入到这个集体中,让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看完了我的《弟子规-泛爱众》读后感,希望同学们也能和我一样,去好好研读这本书《弟子规》,感悟人生的哲理,传承人间的美德。

第2篇:弟子规泛爱众读后感

弟子规泛爱众读后感

弟子规《泛爱众》这篇中,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这句话就是说,当我们看到别人有善的地方,有优点、有好处,我们必定要称赞。为什么要称赞?因为当我们称赞他的优点、他的长处,这是对那个人的勉励。当他知道你在勉励他的时候,他听到你这样赞叹他,他就会更加的努力向上,把他的善处、优点更加发扬下去。所以这是对他一个鼓励。对自己,也是劝勉自己,看到有人善,我们见贤思齐。同时也是勉励大众,让大家看到这个人有善处、有优点,他得到这么多人的赞叹、恭敬,使大众都生起一种向往、羡慕之心,从而加以效法。

平时工作生活中宣传他人善行和美德的事并不多,我们又能听到多少赞美他人的话语呢?太少了。我们总是条件反射似的把别人的美德和成绩缩小一些,把自己的放大一些,再极端些就是只宣传自己的“美德”了。

而我们在企业里更应该多鼓励、多赞扬他人。假设有位同事表现很好,但领导没有发觉,时间长了他的内心会有失落感。作为同事,公开场合或私下里,就应该把同事好的表现说出来;同时,如果有机会跟领导沟通的时候,也要把他所做的贡献如实告诉领导。这样这位同事会觉得很安慰,就会更加努力的投入工作。领导也会觉得你是个重全局、大公无私之人;这位同事也会对你有感激之情。

“道人善”不是拍马屁,“道人善”是真心的流露,是自己内心的触动与认同;拍马屁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去夸耀别人,内心或许并不认同。这两者在结果上也是不一样的:“道人善”后,自己会去实践和学习;而拍马屁,拍拍也就完了,也不会影响到自己日后的行为。

赞叹别人的善行,一方面能激励本人,再接再厉地去做好事;另一方面,也能让更多的人闻知善行,增加善心,升起效仿之心,培养和聚集更多善的力量。这样可以改变当前好事不做、好事难做、做了好事担忧的怪现象。社会的合理秩序就像一个天平,微小的不平衡就会发生较大倾斜。所以,我们必须努力让天平往善的方向上倾斜。宣传别人的善行,会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就是一种正能量的释放,你影响我,我影响他,“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不断弘扬正气,使得同事和家庭之间更加和谐有序。如此互相欣赏,同事团结,企业哪能不蒸蒸日上?

第3篇:《弟子规泛爱众》读后感

《弟子规泛爱众》读后感

中国经典国学《弟子规》,蕴含着千百年来人们的道德经验的结晶,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所拥有的宝贵财富。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就应多多诵读,汲取精华,传承其中精神。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要发扬《弟子规》中“泛爱众”篇所表达的博爱精神。正如中华民族伟大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一生都在发展和推广着“博爱”这一中华美德,就连孙中山先生陵墓中山陵,主牌坊的正中央高高挂着一块题有“博爱”二字的牌匾。

在前年“512”我国汶川发生了大地震,牵动了全国13亿人的心。可爱胜过一切,温总理那斩钉截铁的话语,时刻回荡在子弟兵们的心中:“只要有一线期望,就要尽百倍努力!”大家自愿纷纷募捐,一元,二元,一百元,一千元……源源不断的捐款送往灾区。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爱:爱是支持!爱是期望!只要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弟子规泛爱众

弟子规——泛爱众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易解:只要是人,就是同类,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同是天地所生万物滋长的,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物种以竞争为目的。人类以互助合作为目的。)德行高尚者,名望自然高超。大家所敬重的是他的德行,不是外表容貌。有才能的人,处理事情的能力卓越,声望自然不凡,然而人们之所以欣赏佩服,是他的处事能力,而不是因为他很会说大话。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易解:当你有能力可以服务众人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对于他人的才华,应当学习欣赏赞叹,而不是批评、嫉妒、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弟子规泛爱众读后感精选

弟子规泛爱众读后感精选

《弟子规》是学习中国文史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弟子规泛爱众读后感精选,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可浏览(www.ruiwen.com/wenxue)。

篇一:弟子规泛爱众读后感精选

中国经典国学《弟子规》,蕴含着千百年来人们的道德经验的结晶,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所拥有的宝贵财富。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应该多多诵读,汲取精华,传承其中精神。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要发扬《弟子规》中“泛爱众”篇所表达的博爱精神。正如中华民族伟大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一生都在发展和推广着“博爱”这一中华美德,就连孙中山先生陵墓中山陵,主牌坊的正中央高高挂着一块题有“博爱”二字的牌匾。在前年“5.12”我国汶川发生了大地震,牵动了全国13亿人的心。可爱胜过一切,温总理那斩钉截铁的话语,时刻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弟子规之泛爱众读后感

弟子规之泛爱众读后感

泛爱众告诉我们除了人之外,你还能扩展到动物、植物,这个世界就更为美好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弟子规·泛爱众》读后感,大家可以欣赏一下别人的看法。

《弟子规·泛爱众》读后感一

本周学习了《弟子规》中的“泛爱众”篇。“泛爱众”,在《弟子规》中是这样解释的:“以广泛的爱心对待社会大众„„每个人在为自己的同时能够兼顾到他人、家国、天下„„用心去感受别人的需要„„待人谦和、有礼貌。”与朋友相处,要讲平等、博爱,以博大的爱心去对待别人。现在,我们遇到了一个难题就是:只会索取,不会给予、奉献;只知道去坦然接受,不知道欣然给予。闻名世界的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一句话:“给,永远比拿愉快。”《弟子规》里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弟子规泛爱众的读后感

弟子规泛爱众的读后感

「泛」就是广泛,很普遍的意思;「爱」就是慈悲,有爱心。这个「众」,我们此地讲的是众人;除了人之外,你还能扩展到动物、植物,这个世界就更为美好了, 以下便是小编整理的《弟子规·泛众爱》的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弟子规泛爱众读后感

“泛爱众”,在《弟子规》中是这样解释的:“以广泛的爱心对待社会大众……每个人在为自己的同时能够兼顾到他人、家国、天下……用心去感受别人的需要……待人谦和、有礼貌。”尽管《弟子规》只是给学生写的,但是,作为教师,我从中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下面介绍如下:

一、自身提高道德修养,做到对人谦和、有礼貌。

可以说我们上庄中学的全体同仁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每天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教学,都是为了教好我们每天面对的学生,所以每个人的思想都是崇高的。我们没有理由对任何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弟子规泛爱众教案

《弟子规.泛爱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弟子规》第五篇《泛爱众》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教学目的:

1、学习《弟子规》中第五篇《泛爱众》之开篇,熟读成诵,感受古文的魅力,积累经 典美文。

2、在轻松的环境中感悟爱,体会对待“恩与怨”的不同态度。

3、培养朗诵能力,能有节奏地朗诵诗句,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诵诗句。

教学重、难点:

熟读成诵,积累经典美文;体会对待“恩与怨”的不同态度。

教具准备:

歌曲:《爱在天地间》;视频:《感恩一切》等

活动过程:

一、爱的初体验。

1、欣赏歌曲——《爱在天地间》

师:首先,老师想请大家一起唱首熟悉的歌《爱在天地间》,好吗?(播放歌曲,全体合唱)

2、谈感受

师:“爱的故事才这样美丽”,这是一个怎样的爱故事呢?(2004年非典时期,赞颂医护人员舍已为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弟子规泛爱众的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弟子规泛爱众的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