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的钢铁说明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5-18 07:13:0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法兰西的钢铁说明文范文

法兰西的钢铁说明文范文

在遥远的欧洲,有一只大公鸡,它的名字叫法国,作为欧洲第一军事强国,坦克少不了,大公鸡的坦克是什么样的呢?

想当年,法国坦克走的可是Q萌路线。由雷诺公司、查尔公司和AMX公司领军,法国坦克一个二个Q萌可爱,娇小圆润,但它们的装甲可不是盖的!当时德国坦克的炮对它们六成无效,为什么?一,法国连轻坦克的装甲都不会低于50mm,B1重坦克的装甲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80mm,在当时,这种厚度都够德军喝上一壶了。说到装甲,不得不提AMX40,这可是轻坦克中的重坦克啊!整个车都是圆的,炮弹打上去就弹开了,一打一弹一打一弹,装甲可无敌了,但它有一个小瑕疵,那就是……没装备部队,毕竟,这玩意也没什么吸引力……说了这么多法国坦克的好,咱也说说它的坏,比如:机动性差,不是一般的差,在15迈上下浮动,B1稍好一些,20迈左右吧。炮也是醉了,穿深不足90mm,这种炮……你是来卖萌的吗?车体也是出奇的小,装甲本来就有点厚,还把车造那么小,搞的一辆车就俩人开,驾驶员兼职通讯兵,炮手兼职装弹手,车长嘛……不要了!

法国在诺曼底登陆后得以解放,为了挽回高卢雄鸡在世界上的面子和法国国民的信心,由AMX公司和APX公司一起设计,ARL公司制造,法国坦克的.巅峰之作——ARL44(下文简称44)诞生了,这车,外观很前卫,不是一般的帅,车体正面装甲高达120mm,炮塔正面装甲达到了80mm!我勒个乖乖,有够厚啊但是,别太得意,它的侧面装甲“咚”的一声降到了45mm,这是在逗我吗?44还有一个毛病,它的悬挂系统的设计是采用的B1的设计——由一大堆较小的负重轮连在一起,支撑底盘,这种设计是为了让坦克在缺了几个负重轮的情况下也能正常行驶,但是,这种设计只是针对较小的坦克,44这种庞然大物用这种设计,只会让减震性能下降,在越野时极不舒适,让人崩溃的摇摆……

法国坦克不是不好,而是用法不对,对法国将领来说,坦克是用来支援步兵、防守阵地的,这使得法国坦克设计师重视防御性,从而牺牲了火力和机动。

第2篇:法兰西内战

法兰西内战

价值

《法兰西内战》精辟地分析了巴黎公社的发展过程和历史意义,概括了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特别是用巴黎公社的新经验进一步论证和丰富了无产阶级革命必须首先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思想。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体现了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巴黎公社“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结果,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法兰西内战》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既尊重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尊重群众的革命首创精神,充分体现了马克思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和彻底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恩格斯在 1891年所写的导言中说,这部著作善于“在伟大历史事变还在我们眼前展开或者刚刚终结时,就能正确地把握住这些事变的性质、意义及其必然后果”,表明马克思在剖析历史事变中的 “惊人的天才”,这部著作为“后来所有关于这个问题的全部浩繁文献都望尘莫及”。

1.读了《法兰西内战》,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虚伪本质的深刻的彻底的剖析。

文中提到“每当资产阶级的奴隶和被压迫者起来反抗主子的时候,这种制度的文明和正义就显示出自己真正的凶残面目。那时这种文明和这种正义就是赤裸裸的野蛮行为和无法无天的报复行为。财富占有者和财富生产者之间的阶级斗争的每一次新危机,都愈益明显地证明这一事实。”

对于这段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我们知道资本主义社会和以往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样都属于阶级社会,但与他们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资本主义宣告了一种形式上的政治平等。因为资本主义的政治平等和经济平等是分离的,由于私有制的存在,所以就不可能有经济的平等,没有经济的平等,因而也就不可能有政治上的平等。但资本主义用这种虚拟的平等来代替现实中的不平等,从而使其统治具有极大的隐蔽性。需要说明一点,这仅限于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和平相处”的时候。

但一旦无产阶级起来革命的时候,敢于作为一个具有自己利益和要求的单独阶级来反对它的时候,其纯粹的阶级压迫性质就暴露无遗了。历史已经证明!单是法国无产阶级血淋淋的悲惨历史就足以揭穿资产阶级国家及其文明的虚伪本质。1848年巴黎工人群众六月起义被资产阶级以绝对优势镇压以后,“接着就开始了对手无寸铁的俘虏的血腥屠杀,其残忍程度是从那招致了罗马共和国复灭的内战以来所未曾见过的”。资产阶级第一次表明了,当无产阶级追求自己的利益表达时,它会以何等疯狂的残暴手段向无产阶级进行报复。然而,和资产阶级在1871年的狂暴比较起来,1848年事件还只能算是一种儿戏。通过资产阶级对巴黎公社的血腥镇压,我们就可以很好的理解这一点!

2.看了《法兰西内战》及导言,我想从两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第一,军队对夺取和巩固 1

政权的重要性;第二,公社成员的“低薪”是否可以遏制腐败。

一、军队对夺取和巩固政权的重要性

换句话说,就是要求无产阶级必须掌握武装,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在《导言》中,恩格斯在总结法国近50年来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指出,从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无产阶级一直在革命中提出自己的阶级要求,即消除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对立。而提出这些要求的工人还拥有武装,这对资产阶级统治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因此,“掌握国家大权的资产者的第一个信条就是解除工人的武装”,而工人阶级被解除武装后,他们的斗争总是失败。这是法国几十年的阶级斗争的一条重要的规律,也是无产阶级的一条经验教训。恩格斯正是基于法国1848年2月革命、6月起义到1871年巴黎公社这一段历史事实,深刻地说明无产阶级只有掌握革命武装,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才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夺取政权。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成功经验时,指出:“这次革命的新特点在于人民在首次起义后没有解除自己的武装。”巴黎公社最后失败的原因是重视和运用革命武装不够,没有继续向凡尔赛进军,彻底消灭反革命武装,可见,革命暴力对于巩固政权的重要性。回顾中国近现代史,不难发现军队的重要性。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妄图通过军阀之间的制衡,最终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事实证明,缺少军队控制权的孙中山,在革命道路上总是坎坷,最后改组国民党,达成国共第一次合作。国共关系破裂后,中共领导了南昌起义,中共开始拥有自己的武装。之后,毛泽东又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理论,通过自己的军队完成了艰苦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二、公社推行的“低薪”政策是否能有效防止官员腐败

公社废除了资产阶级官吏特权的高薪制,一切公职人员,无论职务高低,都只能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报酬。采取这个措施的本意在于防止人们为了追求升官发财而抢占公职岗位。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现阶段,我国公务员的合法收入并不是很高,但为什么每年还有这么多大学生报考公务员考试。因为公务员的灰色收入和种种的福利待遇,使公务员岗位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香馍馍。实行“低薪”并不一定能促使公职人员的廉洁。

香港实行的“高薪养廉”是否适应我国大陆的党的反腐建设?

通过高薪来满足公职人员的物质生活需求,在大陆是无法实现的。原因有:一是,不符合中国国情,我国一直都是低薪制国家。况且我国机构臃肿、冗员繁多,经济基础薄弱,无法和欧美发达国家及新加坡、香港比,更不可能去按照他们的薪俸水平来“养廉”。二是不符合腐败分子的“贪情”。他们名义工资低,但享受普通老百姓享受不到的明文规定的特殊待遇。一个省部级官员,名义工资在调资前每月可能不到1500元(不含补贴、福利、奖金),但是,“实物”分配到他头上的,仅房子和汽车两样,折算下来,可享受的就是其工资的若干倍,这还没算公费医疗保险等。结果他们仍不满足,一个劲的贪。三是不符合共产党的“党情”。提出这种理由的人认为,共产党是干什么的?是干革命的,是为人民服务的,是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是该为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奋斗一辈子的。他们还用诸如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一定要建立一个“廉价政府”,其四是不符合科学概念的逻辑。提出这个理由的人认为,一个概念的界定,必须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而“高薪养廉”却不具备这一点。“薪”为多少才算高?高到什么程度才足以“哪些职业应该高薪?都不明确,可操作性差。

如何做到官员廉洁?

坚持文化养廉与法制治廉相结合。廉是需要养,但更需要治。廉要养,但不能靠所谓的“高薪”去养,而应靠文化去养。治廉必须在法律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廉政建设只有把“养”与“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3.写作背景:

《法兰西内战》写作于1871年5月,其直接动机是总结法国巴黎公社这一伟大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验教训。其写作的背景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其一,当时国际工人运动的高涨。1864年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等的指导下,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马克思主义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因此,恩格斯说:“公社无疑是国际的精神产儿。”【选集第四卷第413页】其二,巴黎公社的爆发。巴黎公社是当时法国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面对法国工人掀起的此起彼伏的罢工和示威斗争,路易〃波拿马为了转移国内的注意力,于1870年7月19日发动了对普鲁士的战争。其结果是以大地产主、金融贵族为核心的法兰西第二帝国惨败。直接导致法国工人起来保卫巴黎。【参见327-329】第三,该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关注巴黎公社的思想结晶。马克思在1870年3月18日巴黎工人武装起义之后,就满怀热情的关注着革命的进程,通过各种渠道指导革命运动和收集革命运动的资料,给各国工人运动领袖写信解释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驳斥对公社的种种诬蔑。他接受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的委托,起草就有关巴黎公社告国际全体会员的宣言。在巴黎公社失败两天后,他即向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宣读了《法兰西内战》,并在同年六月在伦敦出版了该著作。

内容结构:

恩格斯的《导言》:阐释了《法兰西内战》和马克思就普法战争所写的两篇宣言的历史意义,回顾了19世纪40年代以来法国阶级斗争的历史,概述了巴黎工人起义的原因、经过,分析了巴黎公社的性质,对无产阶级革命做了补充。

马克思关于“普法战争”的两篇宣言:分析了普法战争的起因和性质,提出了工人阶级在这场战争中的策略原则。

《法兰西内战》:

第一部分:揭露法国资产阶级政府(“国防政府”或“第三共和国政府”)投降卖国、挑动内战的可耻行径,并分析了其原因。

第二部分:记述了巴黎工人阶级武装起义的经过、分析了这场革命的经验教训。

第三部分:根据巴黎公社的实践经验和政策措施,说明无产阶级必须用暴力摧毁旧的国家机器,用巴黎公社式的革命政权代替旧的国家机器。

第四部分:主要揭露梯也尔政府残酷镇压巴黎公社的暴行,歌颂巴黎工人阶级英勇斗争事迹和牺牲精神,阐明了公社与第一国际的关系以及公社的伟大历史意义。

《法兰西内战》附录和初稿:在多维展示世界各国对于巴黎工人武装起义和巴黎公社的评价的同时,给予巴黎工人武装起义和巴黎公社以高度的历史评价,驳斥了种种对于它们的诬蔑。同时,通过初稿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马克思对于巴黎工人武装起义和巴黎公社的认知过程。

几点思考:

1.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在《法兰西内战》中,马克思总结工人阶级斗争的实际经验,阐发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他指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说:“这次革命的新特点还在于人民组成了公社,从而把他们这次革命的真正领导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找到了在革命胜利时把这一权力保持在人民自己手中的办法,即用他们自己的政府机器去代替统治阶级的国家机器、政府机器。”马克思高度赞扬了公社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指出:“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

2.建立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体

无产阶级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政权之后,采用什么样的政体才能够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国体相适应,免除国家在旧社会所表现出的种种弊端呢?巴黎公社在这方面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探索。正如马克思所说:“公社是一个实干的而不是议会式的机构,它既是行政机关,同时也是立法机关。”公社这个议行合一的机构,由巴黎各区通过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组成。这些委员是负责任的,随时可以罢免。其中大多数都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阶级代表。也就是说,公社从根本上抛弃了资产阶级的议会制、三权分立制和多党制,实行了真正的民主制度。公社确立的这一原则,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承认和接受,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与我国国体相适应的政体,体现了巴黎公社的精神和原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基本的政治制度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防止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

以往剥削阶级国家的特征是,国家机关为了追求自己特殊的利益,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社会的主人。巴黎公社则正好相反,公社及其工作人员是社会的公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为了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防止政府的工作人员由负责的勤务员变成具有“令人倾心的官职、金钱和权势” 的官员,公社采取了许多措施。恩格斯在《导言》中把它归结为两个方面:“第一,它把行政、司法和国民教育方面的一切职位交给由普选选出的人担任,而且规定选举者可以随时撤换被选举者。第二,它对所有公务员,不论职位高低,都只付给跟其他工人同样的工资。”巴黎公社的这个原则说明:真正由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应当是代表和维护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的工具,其所属的社会公职人员必须是人民的公仆,而绝不是那些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寄生虫。

第3篇:法兰西岁月

《我们的法兰西岁月》有感

记得数年前读过毛毛的《我的父亲邓小平》,深知历史先辈们在留法勤工俭学期间共产主义信仰的萌发和运动的由来,所以在刚拿到这册碟时就深感某种沉甸甸的分量和现今的责任,伴随着迫不及待,我打开了第一张碟——

这是一段最富有激情的年华岁月,有着浓重的青春气息和热情奔放的豪迈性格,作为一个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时期,它饱含孕育。它孕育着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成立,孕育着未来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变。这段轰轰烈烈的法兰西岁月锻造了这群满怀赤子之心不屈不挠地追求新知的青年的灵魂。作为叛逆的学生,他们勇于抗争;作为有觉悟的新青年,他们正气凛然;作为饱含才情的文学知士,他们慷慨激昂;作为胸怀抱负的战士,他们睿智多谋。

见微知著——见知论国民素质机智 勇敢 爱国 求真

看这部剧的时候,我就在回忆自己看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法兰西内战读后感

法兰西内战读后感 《法兰西内战》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发生积累冲突的时期,是法国阶级斗争尖锐化的产物,是巴黎公社革命斗争经验的结晶。1848年拿破仑战败以后,1852年拿破仑三世复辟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其代表最反动,最有侵略性的大资产阶级、大银行家的利益。在法兰西第二帝国统治时期法国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到19世纪60年代末工业总产量增加了3倍,成为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强国。资本主义工业金融业的发展和一方面是资本越来越集中到少数金融巨头和大银行家的手里,另一方面使得工人日益贫困,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纷纷破产。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1865年第一国际巴黎支部成立,1869年国际在巴黎的支部发展到二十五个,工人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转移人民的视线,路易波拿巴发动了普法战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法兰西的钢铁说明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法兰西的钢铁说明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