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的哲理性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5-17 07:13:1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关于佛学的哲理性散文

关于佛学的哲理性散文

我是1977年生的,很早就开始学佛,刚开始学佛时,我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干扰和魔障,开始学佛时,周围至亲、朋友有很多的不理解和阻止,我的父母、朋友都认为我单纯、不该相信这些,我吃素我父母都不支持,以至于后来遇到很多干扰,我放弃了,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学佛开始首先就是遇到冤家债主讨债,我想那些能够一直坚持下去的人应该都是有极大福德的人。但人生走了这么多年,以亲身的经验来感受,还是又转回来了,也可能是该还的债还了,这么多年的人生苦难也消去了部分业障,当然冥冥之中也有佛菩萨的不弃和加持,真正切身感受到因果报应的'存在和学佛真正离苦得乐的利益。

我从1994年发愿持长素,1999年我认识我老公,听了我老公的说法,我停止了吃素(一直到今年2014年才又恢复吃全素),2000年我的父亲在外开麻木遇到歹徒抢劫,将我父亲杀害,残忍的抛尸在一个湖水里,为这件事我常常在内心忏悔,如果我能坚持吃素,也许我的父亲不会遇此横祸。而2000年的时候我在家洗碗,无故的头撞到了柱子,现在我的半边头部常常感觉血液循环不畅通。我感觉当时仿佛后边有人推了我一把,使我失去重心,头撞了上去。

我父亲之所以走的那么早,而且是死于非命,是因为我不能坚持吃素回向给他,也是他自己的杀业所感,从我记事开始,他就喜欢晚上带着我们一家人去田间捕青蛙回来杀了吃,小时候我们家养了一条很可爱的狗,叫虎子,后来有狗咬到人,政府就规定狗必须办狗证,当时办狗证很贵,要几千吧,没有办狗证的狗就派打狗队到处杀狗,那时候我还小,只十岁左右,我父母没有给狗办证,我父亲和一个朋友商量好,互相杀对方的狗,决定杀狗的那天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我要上学,我背着书包准备出门的时候,我看见我们家的狗狗很哀伤的望着我,我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事,但我又折回来摸摸我家的狗狗,然后才背书包上学,等我们回来的时候,我家的狗狗虎子没有了,饭桌上多了一盘菜-狗肉,我和我弟弟立即明白,我们家的狗狗虎子被杀了,都放声大哭起来......从虎子被杀到我父亲遇害也就十年多一点的时间,有时候现世报应来得那么快。我写这些并非不尊敬我的父亲,而是希望将这些我亲身经历的事说出来,帮我的父亲消除业障。

还有我父亲生前一个朋友听我妈妈说,也是得癌症走的,听我妈妈说他到了90年代后,在外面找情人,犯邪淫业,死的时候50岁左右。

吃素、持戒、念佛、修定、放生、印经结缘、求生极乐世界,是人生真正离苦得乐的路。

第2篇:哲理性散文

谈 月 亮 茅 盾

曾经有过这么一回事,使得我第一次不信任这月亮。那时我不过六七岁,那时我对于月亮无爱亦无憎,有一次月夜,我同邻舍的老头子在街上玩。先是我们走,看月亮也跟着走;随后我们就各人说出他所见的月亮有多么大。“像饭碗口”,是我说的。然而邻家老头子却说“不对”,他看来是有洗脸盆那样子。

“你比我矮,自然看去小了呢。”老头子笑嘻嘻说。

于是我立刻去搬一个凳子来,站上去,一比,跟老头子差不多高了,然而我头顶的月亮还只有“饭碗口”的大小。我要求老头子抱我起来,我骑在他的肩头,我比他高了,再看看月亮,还是原来那样的“饭碗口”。

“你骗人哪!”我作势要揪老头儿的小辫子。

“嗯嗯,那是——你爬高了不中用的。年纪大一岁,月亮也大一些,你活到我的年纪,包你看去有洗脸盆那样大。”老头子还是笑嘻嘻。

于是我相信我自己是完全失败了。在许多事情上都被家里人用一句“你还小哩!”来剥夺了权利的我,于是就感到月亮也那么“欺小”,真正岂有此理。月亮在那时就跟我有了仇。

曾经看见过这么一件事,那时也正是中秋快近,忽然有从“狭的笼”*里逃出来的一对儿,到了我的寓处。大家都是卯角之交,我得尽东道之谊。而且我还得居间办理“善后”。我依着他们俩铁硬的口气,用我自己出名,写了信给双方的父母——我的世交前辈,表示了这件事恐怕已经不能够照“老辈”的意思挽回。信发出的下一天就是所谓“中秋”,早起还落雨,偏偏晚上是好月亮,一片云也没有。

“我想——昨天那封信太激烈了一点。”女的开口了,依旧望着那冷清清的月亮,眼角还噙着泪珠。“还是,我想,还是我回家去当面跟爸爸妈妈办交涉,——慢慢儿解决,将来他跟我爸爸妈妈也有见面之余地。”

我耳朵里轰的响了一声。我不知道什么东西使得这个昨天还是嘴巴铁硬的女人现在忽又变计。

月亮光照在她脸上,忽然她低了头,手捂住了脸,就像闷在瓮里似的声音说:“我撇不下妈妈。今天是中秋,往常在家里妈给我„„”

我不愿意再听下去。我全都明白了,是这月亮,水样的猫一样的月光勾起了这位女人的想家的心,把她变得脆弱些。

从那一次以后,我仿佛懂得一点关于月亮的“哲理”。我觉得我们向来有的一些关于月亮的文学好像几乎全是幽怨的,恬退隐逸的,或者缥缈游仙的。跟月亮特别有感情的,好像就是高山里的隐士,深闺里的怨妇,求仙的道士。他们借月亮发了牢骚,又从月亮得到了自欺的安慰,又从月亮想象出“广寒宫”的缥缈神秘。读几句书的人,平时不知不觉间熏染了这种月亮的“教育”,临到紧要关头,就会发生影响。

把月亮的“哲理”发挥得淋漓尽致 的,也许只有我们中国吧?不但骚人雅士美女见了月亮,便会感发出许多的幽思离愁,扭捏缠绵到不成话;便是喑呜叱咤的马上英雄也被写成了在月亮的魔光下只有 悲凉,只有感伤。这一种“完备”的月亮“教育”会使“狭的笼”里逃出来的人也触景生情地想到再回去,并且我很怀疑那个邻舍老头子所谓“年纪大一岁,月亮也 大一些”的说头未必竟是他的信口开河,而也许有什么深厚的月亮的“哲理”根据吧!

从那一次以后,我渐渐觉得月亮可怕。

星夜使你恐怖,但也激发了你的勇气。只有月夜,说是没有光明吗?明明有的。然而这冷凄凄的光既不能使五谷生长,甚至不能晒干衣裳;然而这光够使你看见五个指头却不够辨别稍远一点的地面的坎坷。你变作“短视”了。你的心上会遮起了一层神秘的迷迷糊糊的苟安的雾。

人在暴风雨中也许要战栗,但人的精神,不会松懈;人撑着破伞,或者破伞也没有,那就挺起胸膛,大踏步,咬紧了牙关,冲那风雨的阵,人在这里,磨炼他的奋斗力量。然而清淡的月光像一杯安神的药,你在她的魔术下,脚步会自然而然放松了,你说不定会向青草地下一躺,眯着眼睛望天空,乱麻麻地不知想到哪里去了。

自然界现象对于人的情绪有种种不 同的感应,我以为月亮引起的感应多半是消极。而把这一点畸形发挥得“透彻”的,恐怕就是我们中国的月亮文学。当然也有并不借月亮发牢骚,并不从月亮得了自 欺的安慰,并不从月亮想象出神秘缥缈的仙境,但这只限于未尝受过我们的月亮文学影响的“粗人”罢!

我们需要“粗人”眼中的月亮;我又每每这么想。

1934年中秋后

(原载《申报月刊》第8卷第10期,有删改)【注】 * “狭的笼”原为俄国盲诗人爱罗先所作童话的篇名,这里借指封建家庭的樊笼。

1.文章开头写“与老头子争辩月亮大小”一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以自己“争辩”的失败,表达对“大人”以年龄、资历来压制“小人”权利的不满;交代出月亮与“我”结仇由来已久,引出下文对月亮更大的不满;由感性故事切入,富于趣味,为下文理性议论做了铺垫。(每点2分)2.联系文中画线句子的语境,简要概括“月亮”有哪些“可怕之处”。(4分)参考答案: ① 使人苟安于现状。(答“人们借月亮发牢骚,得安慰,变得短视”亦可)② 使人丧失斗争的勇气。(答作“临到紧要关头,不能坚持到底”亦可)(每点2分)3.文章结尾说:“我们需要‘粗人’眼中的月亮”,何谓“粗人”?这句话有什么意蕴?(4分)参考答案:“粗人”指不受旧有文化束缚,积极、果敢、勇于斗争的人。结尾表达了作者对旧有“月亮文学”的批判,指明了改造旧文化的方向,呼唤积极的时代文学、时代精神,孕育时代新人。(每点2分)4.有人认为本文“谈月亮”从艺术构思的角度,是“独辟蹊径”,也有人认为是“故作惊人之语”,对此,你是怎么看的?(6分)参考答案:本文一反咏月、赏月的旧有文艺腔调,反思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不落俗套;由“月亮”联系到“月亮文化”,从自然现象延伸到社会文化的批判,由小观大,确是“独辟蹊径”;本文不为文艺而文艺,着眼现实,“言之有物”,并非“故作惊人之语”。(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上善若水 张笑天

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这是指水吗?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岷江从雪山一路蹒跚走来,负荷着黎庶的厚望,伴随着历史的沧桑。人不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趟过同一条河流,大概就是这种带有哲学意味的思维,令人频生感悟。

上善是最高的善。水滋润万物,使之生长,又从不与万物竞高下、论短长,所以老子认为“上善若水”。这种品格接近于他心中至高至圣的“道”了。

在喷吐着雪浪的离堆前,在散射着彩虹光芒的水雾屏幕上,我仿佛看到了重重叠叠的人影,杜甫、岑参、陆游„„他们的诗篇传诵千古,历久弥新。譬如那玉垒山,本非雄峰峻岭,之所以名扬天下,还是仰赖诗圣的两句诗:“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而2200多年前蜀郡守李冰“低作堰、深淘滩”,劈山引水修筑的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史记。河渠书》记载,李冰凿离堆,“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溉,百姓飨其利”。

李冰靠火烧、靠水浇,切断玉垒山,开凿离堆,修飞沙堰,今天看来实在原始。然而,原始有原始的好处。它绝不污染环境,绝不危及生态;它不会像现代水库几百米的高坝那样既令人惊叹。又令人隐隐不安。都江堰不会切断鱼类洄游的线路,人们用不着把鱼捞起来,送到大坝上头的水库里去产卵,再把孵化的幼鱼捞起来送回下游。人很累,鱼也很累。

都江堰是历史的遗存,既能防洪,又能灌溉,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的神话。与之同时的郑国渠早已成了需要史学家考证的遗迹,而都江堰仍旧生机盎然,滋养着天府之国的子民。难怪道教尊李冰为“妙源清君”,这也暗合了老子“上善若水”的精髓吧。在都江堰,流淌着两条河,明的是岷江,暗的是流水孕育的文化。

伫立水边,听着震耳欲聋的涛声,望着清幽的水跳跃奔流,我的心与波涛一同律动,我被那至清的水融化了,与晶莹和透明合而为一。

一想到黄河将成为泥河、长江将成为黄河、淮河将成为黑水河,众多我们赖以生息的湖泊和近海频频告急,我仿佛是那快要窒息的鱼,无处安身。何处有生命之泉?何处有可供自由呼吸、可供安枕的绿洲? 好在都江堰有。

原生态的都江堰干净、持久,李冰“分四

六、平涝旱”的科学治水方法,使它青春永驻,从容运转,成为几千万人民的生命甘露。李冰的众多后任,总会追踪李冰的足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疏浚、修缮都江堰。诸葛亮、高俭、卢翊、阿尔泰、丁宝桢„„这些确保天府之国旱涝保收的官员们,生前也许没有立过德政碑,但后人有情。如今,他们就矗立在伏龙观前堰功道两侧,供人瞻仰。都江堰成就了他们,他们与都江堰同辉。

临别的晚上。我们在郡府楼上吃着关味的河鲜,窗外是涛鸣的和弦,真是一种久违的幸福。

1.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5分)参考答案:领起全文内容,表明文章由实到虚的思路,激发读者的思考。2.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6分)参考答案:因为都江堰的建造①理念正确:顺应自然,符合生态,造福百姓;②方法科学:“低作堰、深淘滩”“分四

六、平涝旱”;③功效长久:至今仍在发挥灌溉、防洪的作用;④体现了“上善若水”的哲学思想。

3.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6分)参考答案: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4.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6分)参考答案: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任可谓上善之人;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

第3篇:哲理性散文

哲理性散文

如果害怕失去你就放弃拥有的权利,那么人生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这不也是人生的哲理吗?

哲理性散文篇一

不论在官场或职场,很多朋友都有过这样一种经历:在你顺风顺水的时候,有很多人会围拢在身边,逢迎讨好,朋友和应酬特别多,有时让你应接不暇,显得忙碌火热;而一旦你无权无势,甚至坐冷板凳的时候,一些原来很亲近的朋友、邻居或同学,大多会冷眼相看,那种人情冷漠、世态炎凉的感觉扑面而来,给你带来一阵阵寒意。

其实,人的事业不论大小,总有一些光环笼罩。当光环退去的时候,一切都会归于平淡,继续过着平凡的生活,孤寂和落寞在所难免。在这种人生起伏、事业落寞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去面对呢,

仔细想想,答案并没有多么复杂。因为即使一个人位高权重,甚至是伟人名人,在他们权限和能力以外,他们也都是凡夫俗子一个,都要面对一大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人生哲理性散文

人生哲理性散文

人生哲理它也可以泛指一切人生价值观。它的功能是让人了解宇宙人生的根本原理和道理,对人们的生活起到指引作用。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是人生哲理性散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常言道:“人生如梦,梦如人生”!

“人生如梦”,是人们对人生短暂的感叹和珍惜。当梦醒时分,人们才能真正的大彻大悟,但为时晚矣!所以,我们才更应该开开心心的过好每一天。其实人生就是实实在在的,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就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过日子,从这个观点看,人生不是梦!梦也不是人生 ,梦就是梦,梦就是虚幻的,虚无缥缈的。所谓梦如人生,只不过是人们对人生历程、现实生活的比喻、概括和感叹而已。

“ 人生如梦”,其间蕴涵着几多欢乐?几多惬意?几多劝慰?几多无奈?几多理解啊?!蓦然回首,才发现人活着真好,就如游浮在如梦如幻的多彩世界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哲理性优秀散文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作者:Rachel 濛濛的雨下着,不大,却将城市打扮成了一位刚出落的姑娘,羞羞答答的。那细小的针触体即没,甚至连一点湿痕也没有,亦或许只有衣服上的棉毛会抱怨被淋成落汤鸡的痛苦。

我在车内看着小说,丝毫没有什么“雨打芭蕉”的意境,只被车内的香水熏得晕晕乎乎的,于是不自觉的向外探去,阴阴沉沉,这是最实在的描述。头顶上墨蓝色的天,像是积了千年的愤苑,与那细小可爱的雨滴极不协调,一个密集,一个轻飘;一个隆重,一个洒脱;一个蓄积阴暗,一个轻放微光;一个...“要开了”,“哦”。

车开了,不快而且平稳,让那些雨珠在窗上横着滑过,吐下道道水迹,网上去像是江上的轻波微澜,雨不停,水珠的运动不止。慢慢地,小珠儿的轨道开始出现重叠,有的竟陨石般激烈地相撞,但这陨石是透明的,是流动的,它们没有裂开,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哲理性散文答案

(一)、(16分)

1.(3分)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1分)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2分)

2.(2分)富贵:外在风姿高贵:内在品位

3.(3分)

手法:拟人(1分)

意图:通过苍白的阳光写出天气的寒冷,暗示牡丹不开放的原因;(1分)““木然呆立,无动于衷”写出牡丹的拒绝,表现牡丹的个性。(1分)4(4分)参考答案:

①品位是内在的美,不易被人发现,但我们做人或理解一个人的时候,不能忽略一个人的内在品位。

②牡丹个性突出,因品位而高贵。’

③做人应追求牡丹一样的品位。

④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追求“坚持真理、高雅情趣、宁静心灵”等高品位。(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5.(4分)答案示例:

我钟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印证你的高洁,濯清涟而不妖彰显你的纯净,风华宁静了世人的心魄,香气沉醉着君子的灵魂。

(括号内容不赋分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佛学的哲理性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佛学的哲理性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