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试题之非地带性同步测试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5-16 07:13:1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八年级地理试题之非地带性同步测试精选

八年级地理试题之非地带性同步测试精选

1.从①到②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规律)B.非地带性现象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规律)D.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规律)

2.从③到④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B.海陆分布C.海拔D.水分

3.关于城市分布与地形条件的关系,错误叙述是

A.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所以凡是地形平坦的地区都是城市密集区

B.山区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C.巴西的城市多分布在巴西高原上,而不是亚马孙平原上

D.我国的城市大部分在第三级阶梯上,第一阶梯上的城市很少

4.交通线路的分布特点受地形的影响很大。下列地区的交通线路分布特点与地形关系的正确描述是

A.我国三横五纵的铁路干线受西高东低的地势的影响

B.青藏高原交通线稀疏受高海拔的影响

C.四川省交通线东密西疏受东部盆地西部高原地形的影响

D.新疆南部交通线环形分布受盆地影响

总结:地表各地的地理环境都具有所在地带的地带性特征,同时又不同程度地受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具有非地带性特征,使自然环境更加复杂,分布着热带雨林和亚热带森林,但从整体讲,地带性因素起主导作用。

第2篇:初二地理试题:八年级地理现代化大都市同步测试

初二地理试题:八年级地理现代化大都市同步测试

八年级地理现代化大都市同步测试(附答案)

第二课现代化大都市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北京中关村能成为我国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有利条件是:

A.有众多的人口和资源B.有便利的交通和市场

C.有众多的科技人才D.有重点的旅游资源

2、四合院是北京名居建筑的代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护四合院不仅仅是保护旧房子而是保护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

B.四合院为平房建筑占地面积大不利于北京市建设的发展

C.随着人口的增加住房紧张拆除四合院势在必行

D.不少四合院经历了历史的风雨已经破烂不堪严重影响了北京市容

3、下列大学都是我国著名的大学:①北京大学;②华中科技大学;③清华大学;④复旦大学;⑤南开大学,都是同学们向往的的地方,其中位于北京的个数有:

A.1 B.2 C.3 D.4

4、下列全部属于北京的名胜古迹的一组的是:

A.长城布达拉宫明孝陵天坛

B.长城故宫颐和园周口店猿人遗址

C.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颐和园龙门石窟

D.故宫黄帝陵秦始皇陵兵马俑周口店猿人遗址

5、北京旧城的'建筑和街道呈()

A、扇形B、放射状C、棋盘状D、条带状

6、我国最重要、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客货运输最繁忙的大型国际航空港是()

A、首都国际机场B、成都双流机场C、上海虹桥机场D、广州白云机场

7、北京应该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A、电子工业B、炼铝工业C、钢铁工业D、化学工业

8、北京的传统民居是()

A、窑洞B、竹楼C、四合院D、碉楼

9、北京目前面临的问题有()

①城市人口迅猛增长②沙尘暴天气加剧③水资源匮乏④交通拥挤⑤住房紧张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

10、距北京最近的出海口是()

A、上海B、天津C、重庆D、大连

二、读图综合题

1、阅读以下材料和某地区图,回答问题

材料㈠:2005年3月,入春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影响最严重的沙尘暴天气袭击北京,从上午九时开始,北京就笼罩在一片昏暗之中,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沙尘,能见度只有几米。

材料㈡:北京是一个重度缺水的城市,人均占有水资源不足30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值的1/8,世界人均值的1/32。

①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物

城市:ABC邻省:D

②材料㈠中反映的是北京的问题。

材料㈡中反映的是北京在经济建设中存在短缺现象。

③北京的沙尘暴主要来自高原,发生在季

④沙尘暴天气困扰京城出现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是

解决的措施是

⑤材料㈡中的问题依然是困扰北京城市发展的一大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可以缓解这个问题

(写2点即可)(4分)

⑥图中地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工业基地,该地区濒临海。

⑦北京是我国的中心、中心和城市。

⑧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为服务好各国运动员,就需要了解各国的语言和文字,以下叙述正确的是(2分):()

A.俄罗斯人主要使用俄语,大多信奉基督教

B.印度人主要使用西班牙语,大多信奉基督教

C.美国人主要使用法语,大多信奉伊斯兰教

D.阿拉伯人主要使用阿拉伯语,大多信奉佛教

答案

一、选择题1、C2、A3、B4、B5、C6、A7、A8、C9、C10、B

二、读图综合题

1、(1)A天津B唐山C北京D河北

(2)沙尘暴水资源

(3)内蒙古春

(4)毁林开荒,乱垦植被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种草

(5)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种草南水北调节约用水……

(6)京津唐(综合性)渤

(7)政治文化国际交往

(8)A

第3篇:非地带性的初二地理试题汇编

非地带性的初二地理试题汇编

【非地带性】,非地带性又称隐域性。是由非地带性因素引起的无规律分布。海陆分布、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使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不很完整和不很鲜明,使自然环境更加复杂。

读图2,完成1-2题。

1.从①到②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规律) B.非地带性现象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规律) D.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规律)

2.从③到④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 B.海陆分布 C.海拔 D.水分

3.关于城市分布与地形条件的关系,错误叙述是

A.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所以凡是地形平坦的地区都是城市密集区

B.山区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C.巴西的城市多分布在巴西高原上,而不是亚马孙平原上

D.我国的城市大部分在第三级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地理试题之东北亚

地理试题之东北亚

东北亚,是指亚洲的东北部地区,按地理位置的分布,包括俄罗斯联邦的东部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东北和华北地区,日本国,大韩民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以及蒙古国。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7月6日~9日,东北亚夏季煤炭交易会在大连市召开。东北亚是指亚洲东北部的国家和地区。东北亚区域一般认为包括中国、韩国、朝鲜、日本、蒙古和俄罗斯的远东地区。

材料二 东北亚部分地区图

(1)图中_____与我国陆上有不连续疆界;_______是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填序号)

(2)抗美援朝时期战士们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军歌奔赴前线,结合上图可知战士们从我国跨过鸭绿江所到的国家是( )

A.蒙古 B.俄罗斯 C.朝鲜 D.韩国

(3)把图中字母及其对应的地理事物连线

A 我国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琵琶行》同步测试

《琵琶行》同步测试

导语:《琵琶行》行”是乐府歌辞的一体。如“序”中所说,诗里所写的是作者由长安贬到九江期间在船上听一位长安故倡弹奏琵琶、诉说身世的情景。

作品赏析

作为一首叙事长诗,这首诗结构严谨缜密,错落有致,情节曲折,波澜起伏。

第一部分写江上送客,忽闻琵琶声,为引出琵琶女作交代。从“浔阳江头夜送客”至“犹抱琵琶半遮面”,叙写送别宴无音乐的遗憾,邀请商人妇弹奏琵琶的情形,细致描绘琵琶的声调,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只七个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点(浔阳江头)、事件(主人送客人)和时间(夜晚)一一作概括的介绍;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作环境的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已曲曲传出。惟其萧瑟落寞,因而反跌出“举酒欲饮无管弦”。“无管弦”三字,既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语音同步测试

高三语文同步测试(1)—字音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和(huî)和.药 和.

气 暖和.

和.

面 B.咽(yàn)咽.气 咽.喉

呜咽.

狼吞虎咽. C.着(zháo)高着. 着.陆

着.急

着.

迷 D.校(jiào)校.对 校.勘

校.场

犯而不校. 2.下列加点字与前面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guàn 冠.军

弱冠.

沐猴而冠.

未冠. B.pǔ 俭朴.

朴.刀

朴.

姓朴. C.zhã 海蜇.

蜇.居

蜜蜂蜇.人

褶.皱 D.chǎng 场.所

场.院

捧场.

排场. 3.下列加点字与前面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guÿ 玫瑰. 岿.然

皈.信

闺.女 B.jÿng 旌.旗 菁.

荆.棘

泾.渭分明 C.qÿ 亲戚. 戚.

继光

缉.鞋口

栖.息 D.wǎn 扼腕. 宛.然

婉.

莞.尔 4.下各组词语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八年级地理试题之非地带性同步测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地理试题之非地带性同步测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