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弼代人也文言文 阅读答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5-15 07:13:1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古弼代人也文言文 阅读答案

古弼代人也文言文 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古弼,代人也。少忠谨,好读书,又善骑射。初为猎郎,门下奏事,以敏正著称。太宗嘉之,赐名曰笔,取其直而有用;后改名弼,言其辅佐材也。

世祖即位,以功拜立节将军,赐爵灵寿侯。 上谷民上书,言苑囿过度,民无田业,乞减太半,以赐贫人。弼览见之,入欲陈奏,遇世祖与给事中刘树棋,志不听事。弼侍坐良久,不获申闻。乃起,于世祖前捽树头,掣下床,以手搏其耳,以拳殴其背曰:朝廷不治,实尔之罪!世祖失容放棋曰:不听奏事,实在朕躬,树何罪?置之!弼具状以闻。帝奇弼公直,皆可其所奏,以与百姓。弼曰:为臣而逞其志 于君前者,非无罪也。乃诣公车,免冠徒跣,自劾请罪。世祖遣使者召之。及至,世祖曰:卿其冠履。吾闻筑社之役,蹇蹶而筑之,端冕而事之,神与之福。然则卿有何罪?自今以后,苟利社稷,益国便民者,虽复颠沛造次,卿则为之,无所顾也。

世祖大阅,将校猎于河西。弼留守,诏以肥马给骑人,弼命给弱者。世祖大怒曰:尖头奴,敢裁量朕也!朕还台,先斩此奴。弼头尖,世祖常名之曰笔头,是以时人呼为笔公。弼属官惶怖惧诛。弼告之曰:吾以为事君使畋猎不适盘游,其罪小也。不备不虞,使戎寇恣逸,其罪大也。今北狄孔炽,南虏未灭,狡焉之志,窥伺边境,是吾忧也。故选肥马备军实,为不虞之远虑。苟使国家有利,吾何避死乎!明主可以理干,此自吾罪,非卿等之咎。世祖闻而叹曰:有臣如此,国之宝也!赐衣一袭、马二匹、鹿十头。后车驾畋于山北,大获麋鹿数千头,诏尚书发车牛五百乘以运之。世祖寻谓从者曰:笔公必不与我,汝辈不如马运之速。遂还。行百余里而弼表至,曰:今秋谷悬黄,麻菽布野,猪鹿窃食,鸟雁侵费,**所耗,朝夕参倍。乞赐矜缓,使得收载。世祖谓左右曰:笔公果如朕所卜,可谓社稷之臣。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乃诣公车,免冠徒跣 徒:白白地

B、尖头奴,敢裁量眹也! 裁:节制,抑制

C、今北狄孔炽, 炽:盛

D、乞赐矜缓 矜:怜悯,怜惜

“古弼,代人也。少忠谨,好读书,又善骑射。”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古弼“刚正”的一组是( )(3分)

⑴ 言苑囿过度,民无田业,宜减大半 ⑵ 乃起,于帝前捽树头,掣下床

⑶ 乃诣公车,免冠徒跣,自劾请罪 ⑷ 然则卿有何罪

⑸ 明主可以里干,此自吾罪 ⑹ 乞赐矜缓,使得收载

A ①③④ B ①⑤⑥ C ②③⑥ D 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弼的头长的尖尖的,像笔头一样,于是世祖常常喊他“笔头”

B、世祖和给事中刘树在下棋,正在兴头上,看到古弼进来了,就像没有看到他一样不理他。

C、世祖要去河西打猎,让古弼留在京城,并让古弼把肥壮的马送去供打猎用。而古弼因为有属下的大力支持,尽送一些瘦弱的马去河西,连世祖也奈何他不得。

D、世祖给尚书下了一道命令,要他征发牛车五十辆去运麋鹿。送信的人去了不久,世祖就醒悟到了,这次肯定又要在古弼那里碰钉子。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弼具状以闻。帝奇弼公直,皆可其所奏,以与百姓。

(2)吾以为事君使畋猎不适盘游,其罪小也。不备不虞,使戎寇恣逸,其罪大也。

参考答案:

4A 5C 6C

7(1)古弼很详细地将事情报告给皇帝。皇帝认为古弼公心刚直,很不寻常,都同意了他的奏事,把土地送给了老百姓。

(2)我认为侍奉君主让他狩猎不能尽兴,这是小罪。不防备意料不到的事情,使戎寇肆意行事,这是大罪啊。

“古弼,代人也。少忠谨,好读书,又善骑射。”

第2篇:《富弼》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富弼》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富弼富公为人,温良宽厚,泛与人语,若无所异同者。及其临大节,正色慷慨,莫之能屈。智识深远,过人远甚,而事无巨细,皆反复熟虑,必万全无失然后行之。宰相自唐以来谓之礼绝:百僚见者,无长幼皆拜,宰相平立,少垂手扶之;送客未尝下阶;客坐稍久,则吏从旁唱,宰相尊重,客踧踖起退。及公为相,虽微官及布衣谒见,皆与之抗礼,引坐语从容。送之及门,视其上马乃还。自是群公稍稍效之,自公始也。熙宁元年,徙判汝州。诏入觐,许肩舆至殿门。神宗御内东门小殿,令其子掖以进,且命毋拜,坐语,从容访以治道。弼知帝果于有为,对曰:人主好恶,不可令人窥测;可测,则奸人得以傅会。当如天之监人,善恶皆所自取,然后诛赏随之,则功罪无不得其实矣。又问边事,对曰:陛下临御未久,当布德行惠,愿二十年口不言兵。帝默然。至日昃乃退。欲以集禧观使留之,力辞赴郡。明年二月,召拜司空兼侍中,赐甲第,悉辞之,以左仆射、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自致仕归西都十馀年,常深居不出;晚年宾客请见者亦多,谢以疾。所亲问其故,公曰:凡待人,无贵贱贤愚,礼貌当如一。吾累世居洛,亲旧盖以千百数,若有见有不见,是非均一之道。若人人见之,吾衰疾不能堪也。士大夫亦知其心,无怨也。尝欲之老子祠,乘小轿过天津桥,会府中徙市于桥侧,市人喜公之出,随而观之,至于安门,市为之空,其得民心也如此。及违世,士大夫无远近、识与不识,相见则以言,不相见则以书,更相吊唁,往往垂泣,其得士大夫心也又如此。呜呼!苟非事君尽忠,爱民尽仁,推恻怛至诚之心,充于内而见于外,能如是乎?(节选自《富弼》等史料)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莫之能屈 屈:使屈服

B. 从容访以治道 访:询问

C. 自致仕归西都十馀年 致:调任

D. 吾衰疾不能堪也 堪:承受

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晚年宾客请见者亦多,谢以疾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B. 至日昃乃退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C. 而事无巨细,皆反复熟虑 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D. 客坐稍久,则吏从旁唱,宰相尊重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及公为相,虽微官及布衣谒见,皆与之抗礼,引坐语从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吾累世居洛,亲旧盖以千百数,若有见有不见,是非均一之道。(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选文从哪几个方面表现了富弼的温良宽厚、正色慷慨?试加以概括。(4分)

参考答案:

6. C (致:辞去)

7. D (A项用/因。B项才/竟然。C项表转折,但是/表递进,更何况。D项均表示承接,就)

8. (1) 等到富弼做宰相,即使是小官或平民拜见他,都和他行对等的礼节,延请就坐,说话和颜悦色。(虽抗礼引从容各1分)

(2) 我家许多代人居住在洛阳,亲戚故旧大概成百上千,如果有的见有的不见,这不是同等对待的做法。(累盖是均一各1分)

9. 位高不骄,礼待下属;诚恳谏上,献计献策;礼待宾客,不论贵贱;深得民心,备受爱戴。(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富弼为人宽厚,温和善良,通常与他人交谈,好像没有执于己见的。可等到他面临重大事情时,他就表情严肃,义正辞言,没有人能让他屈服。智谋与见识深远,比其他人强多了,但是不论大事小事都反复仔细考虑,必须万无一失之后才去做。

宰相,自唐朝以来可说是礼遇最高:百官来拜见的,无论老少都要行礼,宰相直立,稍微伸手扶一下来客;送客不用下台阶;客人坐得稍久了,侍吏就从旁边大声说宰相尊重,客人就恭敬不安地起身离去。等到富弼做宰相,即使是小官或平民拜见他,都和他行对等的礼节,延请就坐,说话和颜悦色,送客人到门口,看到他上马才回来。自此众官员渐渐学习富弼,(礼待下属)从富弼开始啊。

熙宁元年,调任汝州判官。诏令入朝觐见,允许坐轿到殿门。神宗御内东门小殿,让其儿子从宫门进入,而且命令他们不要跪拜,坐下谈话,从容地向富弼询问治国之道。富弼知道神宗果敢有所作为,上奏说:人主的.喜好和厌恶,不能让人窥测到;能窥测,那么奸人就得以逢迎。应当像天监视人一样,善恶都自取,然后进行惩罚奖赏,这样功劳和罪恶都各得其实情。又询问边疆之事,富弼说:陛下即位不久,应当广布恩德施行恩惠,希望二十年不提用兵之事。神宗沉默不语。到日影西移才告退。神宗打算将他以集禧观使留在京师,他极力推辞,到郡县赴任。熙宁二年二月,诏授职司空兼侍中,赏赐上等府第,全部辞谢,任以左仆射、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自从辞去官职回到西都十多年了,常深居不出门;晚年请求拜见的宾客也多起来,他都以病为理由,辞谢不见。亲近的人问他什么缘故,富弼说:大凡对待他人,无论富贵贫贱贤达愚钝,都应一样的以礼相待。我家许多代人居住在洛阳,亲戚故旧大概成百上千,如果有的见有的不见,这不是同等对待的做法。如果每个人来了都接见,我年老体衰又有病不能承受。士大夫们也都知道他的用意,没有怨言。

曾经想到老子祠去,乘坐小轿路过天津桥,适逢府中把集市迁到桥边,市上的人为富弼出行高兴,伴随着观看,直到安门,市面为之冷清了,富弼如此深得民心。等到富弼去世,士大夫不论远近,认识不认识,见面了就相互转告,见不到面的就以信(互告),相互吊唁,常常落泪,富弼受士大夫爱戴也是如此。哎呀!如果不是尽忠职守侍奉君主,尽仁尽义关爱民众,他的怜悯至诚充满内心而表现在外,能像这样吗?

第3篇:公讳弼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公讳弼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公讳弼,字彦国,幼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识之,曰:此王佐才也。怀其文以示晏殊,殊即以女妻之。天圣八年,以茂材异等中第。

会郭后废,范仲淹争之,贬知睦州。公上言:朝廷一举而获二过,纵丛不能复后,宜还仲淹,以来忠言。

赵元昊反,公上疏陈八事,且上言:元昊遣使求割地,邀金帛,而词甚倨,此必元昊腹心谋臣自请行者。宜出其不意,斩之都市。议者以为有宰相气。擢知谏院。

元昊寇鄜延,中贵人黄德和引兵先走,刘平战死。而德和诬奏平降贼,诏以兵围守其家。公言:平引兵来援,以奸臣不救,故败,竞骂贼不食而死,宜恤其家。德和中官,怙势诬人,冀以自免,宜竞其狱。枢密院奏方用兵,狱不可遂。公言:大臣附下罔上,狱不可不竞。德和竞坐腰斩。

改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时有用伪牒为僧者,事觉,乃堂吏为之。开封按余人而不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魏书·列传第十六·古弼传》节选文言文阅读

《魏书·列传第十六·古弼传》节选文言文阅读

古弼,代人也。少忠谨,善骑射,初为猎郎,门下奏事,以敏正称。太宗嘉之,赐名曰笔,取其直而有用;后改名弼,言其辅佐材也。

太武即位,以功拜立节将军,赐爵灵寿侯。上谷人上书,言苑囿过度,民无田业,宜减太半,以赐贫者。弼入欲陈奏,遇帝与给事中刘树棋,志不听事。弼侍坐良久,不获申闻。乃起,于帝前捽树头,掣下床,以手搏其耳,以拳殴其背,曰:朝廷不理,实尔之罪!帝失容,放棋曰:不听奏事,过在朕。树何罪!置之!弼具状以闻。帝奇弼公直,皆可其奏,以丐百姓。弼曰:为臣逞志于君前者,非无罪也。乃诣公车,免冠徒跣,自劾请罪。帝召之,谓曰:卿其冠履。吾闻筑社之役,蹇蹶而筑之,端冕而事之,神与之福。然则卿有何罪?自今以后,苟利社稷,益国便人者,虽复颠沛造次,卿则为之,无所顾也。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古弼代人也文言文 阅读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弼代人也文言文 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