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新话》阅读训练含答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5-12 07:13:2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天河新话》阅读训练含答案

《天河新话》阅读训练含答案

天河新话

韩小蕙

①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功不可没者、不可或缺者,乃贴着地面、与本民族的花草庄稼蔬菜一起生长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泱泱中华,烝烝①庶民,莫不是民间文学哺育长大的。比如九州尽知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七夕时节,女孩子们都钻到葡萄架下去静心谛听这一对苦人儿的相会,男孩子们则习惯于仰头寻找天河的所在。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在由其中孕育起来的人们口中流传,代代年年……

②地处鄂西北边陲,身在“秦之咽喉,楚之门户”的郧西人,也是在这样的故事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说,“七夕在中国,天河在郧西”。在这个与牛郎织女的传说联系密切的地方,如今“天河”也不必再去“填”了。它已经被郧西人缚住,成为一条平心静气流淌的清澈河流。每天晚上,当宝石蓝的夜幕拉启,县城的彩灯便沿着已成为护城河的天河河堤,“唰”地亮起。长长的灯河,红光跳,绿光闪,蓝光摇曳,黄光变幻,而其余的粉光、紫光、桔光呢,也全都不甘落后,一齐笑着、闹着、挤着、抢着、追逐着,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欢畅地闪烁着,一边唱着关于爱情的古老歌谣。

③且把目光长久一点落在这里,因为这条河、这股清澈的水,它的当下比起古老的传说,又在演绎着新的爱——大爱。这或许可以演绎一个新的“神话”:远在北方,有一条凶恶的旱龙盘踞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它变得越来越狂躁、残暴。它把人们赖以生存的水源越来越深地藏到地下,更在地面上兴风作浪,阻拦雪姑娘的来访,不允许雨妹妹露面,却经常猛地把暴雨恶婆推搡来乱发一顿脾气,淹了这里那里……人们吃够了旱龙的苦头,终于奋起抗争,动用起愚公移山的意志力,要挖出一条人工大河,降住京、津、冀的那条恶龙!郧西的天河,也属于为了北上降龙而“死守”的一条支流。

④“保证水源清洁”的严令早就颁下,为此,关闭矿场,免建工厂,大田里也不再随便用农药和化肥……虽然政府有所补偿,虽然北方人民有所回报,但郧西的发展还是受到很大的制约,郧西百姓们还是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⑤天河的净水确实保住了。还有县里的其他几条河,水质清纯甘甜,老百姓可以直接取水做饭。溯着急急忙忙奔流的河水往山里走,但见满山高举着一个“绿”字:绿草鲜翠得闪着小家碧玉的光泽,荆条像大家闺秀一样尽情地自由发展,小树成为风中不倦的舞者,老树用浓荫自造出一方逍遥世界,各色野花则幸福地躲在绿荫中享受着清凉,飘摆摇曳地送上山野的芬芳。一段河面稍宽处,有阳光斜射下来,竟然画出一池彩虹,赤、橙、黄、绿、蓝、碧、紫,恰是织女巧手织出的七彩锦缎。满山满谷中,还有各种飞鸟和山虫们的鸣唱,群杂雄壮的低音属于成千上万只山虫,你看不见它们,它们却不在乎地看着你从它们身旁走过,照样扯着嗓子唱;深厚甜美的中音出自小鸟们的合唱,很整齐,很守纪律,音调、音高、音长都唱得很准;嘹亮高亢的'高音是大鸟们的表演,山里的大鸟真不少,时而“扑棱棱”火箭似地突然闯入你的眼际,闪着一身彩色的羽衣,招摇在绿树的高端;而突然冒出的尖厉噪声当然属于鸣蝉,这些心里只有自己的家伙个个愤世

嫉俗、怀才不遇,不停歇地嚷着:“是我——是我——”

⑥呵,在积蓄力量北上降旱龙的11年里,郧西人也没有坐等。他们利用青山秀水,走向生态文明的盛景,又利用七夕文化发源地和传承地的优势,呈现千年民间文化的精粹。未来,甘甜清洁的南水将滔滔滚滚输入北方干枯的血管中,为中国的心脏注入强大的生命动力,其中,将有郧西“天河”的美丽身影。

注释:①烝烝:zhēng zhēng,兴盛的样子。

19.文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谛听(dì) B.清澈(chè) C.摇曳(yì) D.锦缎(duàn)

20.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头从“民俗文化”的文化价值写起,立意高远,并为结尾铺垫,赋予“天河”以更多的文化内涵。B.第②段用“一齐笑着、闹着、挤着、抢着、追逐着”,赋予光色以情意,再现游人的兴奋愉悦,侧面突出景色之卓异。

C.第③段说“远在北方,有一条凶恶的旱龙盘踞着”,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地表现干旱的漫长,为突出天河之意义张本。

D.第⑤段说“恰是织女巧手织出的七彩锦缎”,照应开头,赞颂天河孕育人间美景,展现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

E.文章运用对比,生动地再现了当代郧西旧貌换新颜的美好画面,歌颂新时代的同时也流露出作者愤世嫉俗的个性。

21.请赏析第②段画线语句。(4分)

长长的灯河,红光跳,绿光闪,蓝光摇曳,黄光变幻,而其余的粉光、紫光、桔光呢,也全都不甘落后,一齐笑着、闹着、挤着、抢着、追逐着,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欢畅地闪烁着,一边唱着关于爱情的古老歌谣。

22.本文开头从七夕节写起,有什么特别的用意?请简要分析。(4分)

23.请根据文本内容,探究作者“新话”了“天河”的哪些美好价值?(6分)

19. (2分)C

20.(4分)AD(B,“再现游人的兴奋愉悦,侧面突出景色之卓异”分析有误。C,比喻句在表达干旱之漫长方面不很鲜明,主要是表现现实干旱之烈。E,“当代郧西旧貌换新颜的美好画面,歌颂新时代的同时也流露出作者愤世嫉俗的个性”分析不当)

21.(4分)该处语句,使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1分),表现光色变化的热闹与活力,寄寓作者的兴奋与赞赏之情(2分),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1分)。意思对即可。

22.(4分)自然引出“天河”,含蓄地强调天河之于郧西的价值(1分);为后文铺垫,让“恰是织女巧手织出的七彩锦缎”和“利用七夕文化发源地和传承地的优势”等更加自然熨帖。(3分)

23.(6分) 天河,是七夕传说的重要物象,见证着中国人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2分);天河,是流淌在郧西大地的一条河流,孕育了郧西生态文明(2分);天河,是南水北调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将滋润北方干旱的土壤

第2篇:《天河新话》阅读答案

《天河新话》阅读答案

①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功不可没者、不可或缺者,乃贴着地面、与本民族的花草庄稼蔬菜一起生长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泱泱中华,烝烝①庶民,莫不是民间文学哺育长大的。比如九州尽知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七夕时节,女孩子们都钻到葡萄架下去静心谛听这一对苦人儿的相会,男孩子们则习惯于仰头寻找天河的所在。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在由其中孕育起来的人们口中流传,代代年年……

②地处鄂西北边陲,身在“秦之咽喉,楚之门户”的郧西人,也是在这样的故事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说, “七夕在中国,天河在郧西”。在这个与牛郎织女的传说联系密切的地方,如今“天河”也不必再去“填”了。它已经被郧西人缚住,成为一条平心静气流淌的清澈河流。每天晚上,当宝石蓝的夜幕拉启,县城的彩灯便沿着已成为护城河的天河河堤,“唰”地亮起。长长的灯河,红光跳,绿光闪,蓝光摇曳,黄光变幻,而其余的粉光、紫光、桔光呢,也全都不甘落后,一齐笑着、闹着、挤着、抢着、追逐着,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欢畅地闪烁着,一边唱着关于爱情的古老歌谣。

③且把目光长久一点落在这里,因为这条河、这股清澈的水,它的当下比起古老的传说,又在演绎着新的爱 ——大爱。这或许可以演绎一个新的“神话”:远在北方,有一条凶恶的旱龙盘踞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它变得越来越狂躁、残暴。它把人们赖以生存的水源越来越深地藏到地下,更在地面上兴风作浪,阻拦雪姑娘的来访,不允许雨妹妹露面,却经常猛地把暴雨恶婆推搡来乱发一顿脾气,淹了这里那里……人们吃够了旱龙的苦头,终于奋起抗争,动用起愚公移山的意志力,要挖出一条人工大河,降住京、津、冀的那条恶龙!郧西的天河,也属于为了北上降龙而“死守”的一条支流。

④“保证水源清洁”的严令早就颁下,为此,关闭矿场,免建工厂,大田里也不再随便用农药和化肥……虽然政府有所补偿,虽然北方人民有所回报,但郧西的发展还是受到很大的'制约,郧西百姓们还是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⑤天河的净水确实保住了。还有县里的其他几条河,水质清纯甘甜,老百姓可以直接取水做饭。溯着急急忙忙奔流的河水往山里走,但见满山高举着一个“绿”字:绿草鲜翠得闪着小家碧玉的光泽,荆条像大家闺秀一样尽情地自由发展,小树成为风中不倦的舞者,老树用浓荫自造出一方逍遥世界,各色野花则幸福地躲在绿荫中享受着清凉,飘摆摇曳地送上山野的芬芳。一段河面稍宽处,有阳光斜射下来,竟然画出一池彩虹,赤、橙、黄、绿、蓝、碧、紫,恰是织女巧手织出的七彩锦缎。满山满谷中,还有各种飞鸟和山虫们的鸣唱,群杂雄壮的低音属于成千上万只山虫,你看不见它们,它们却不在乎地看着你从它们身旁走过,照样扯着嗓子唱;深厚甜美的中音出自小鸟们的合唱,很整齐,很守纪律,音调、音高、音长都唱得很准;嘹亮高亢的高音是大鸟们的表演,山里的大鸟真不少,时而“扑棱棱”火箭似地突然闯入你的眼际,闪着一身彩色的羽衣,招摇在绿树的高端;而突然冒出的尖厉噪声当然属于鸣蝉,这些心里只有自己的家伙个个愤世

嫉俗、怀才不遇,不停歇地嚷着:“是我——是我——”

⑥呵,在积蓄力量北上降旱龙的11年里,郧西人也没有坐等。他们利用青山秀水,走向生态文明的盛景,又利用七夕文化发源地和传承地的优势,呈现千年民间文化的精粹。未来,甘甜清洁的南水将滔滔滚滚输入北方干枯的血管中,为中国的心脏注入强大的生命动力,其中,将有郧西“天河”的美丽身影。

(节选自《 人民日报 》2013年10月28日)

注释:①烝烝:zhēng zhēng,兴盛的样子。

19.文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谛听(dì) B.清澈(chè) C.摇曳(yì) D.锦缎(duàn)

20.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头从“民俗文化”的文化价值写起,立意高远,并为结尾铺垫,赋予“天河”以更多的文化内涵。B.第②段用“一齐笑着、闹着、挤着、抢着、追逐着”,赋予光色以情意,再现游人的兴奋愉悦,侧面突出景色之卓异。

C.第③段说“远在北方,有一条凶恶的旱龙盘踞着”,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地表现干旱的漫长,为突出天河之意义张本。

D.第⑤段说“恰是织女巧手织出的七彩锦缎”,照应开头,赞颂天河孕育人间美景,展现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

E.文章运用对比,生动地再现了当代郧西旧貌换新颜的美好画面,歌颂新时代的同时也流露出作者愤世嫉俗的个性。

21.请赏析第②段画线语句。(4分)

长长的灯河,红光跳,绿光闪,蓝光摇曳,黄光变幻,而其余的粉光、紫光、桔光呢,也全都不甘落后,一齐笑着、闹着、挤着、抢着、追逐着,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欢畅地闪烁着,一边唱着关于爱情的古老歌谣。

22.本文开头从七夕节写起,有什么特别的用意?请简要分析。(4分)

23.请根据文本内容,探究作者“新话”了“天河”的哪些美好价值?(6分)

参考答案:

19. (2分)C

20.(4分)AD(B,“再现游人的兴奋愉悦,侧面突出景色之卓异”分析有误。C,比喻句在表达干旱之漫长方面不很鲜明,主要是表现现实干旱之烈。E,“当代郧西旧貌换新颜的美好画面,歌颂新时代的同时也流露出作者愤世嫉俗的个性”分析不当)

21.(4分)该处语句,使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1分),表现光色变化的热闹与活力,寄寓作者的兴奋与赞赏之情(2分),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1分)。意思对即可。

22.(4分)自然引出“天河”,含蓄地强调天河之于郧西的价值(1分);为后文铺垫,让“恰是织女巧手织出的七彩锦缎”和“利用七夕文化发源地和传承地的优势”等更加自然熨帖。(3分)

23.(6分) 天河,是七夕传说的重要物象,见证着中国人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2分);天河,是流淌在郧西大地的一条河流,孕育了郧西生态文明(2分);天河,是南水北调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将滋润北方干旱的土壤,为我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2分)。

第3篇:《实至名归话“襄阳”》 现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实至名归话“襄阳”》 现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实至名归话“襄阳”

高伟凡

①2010年11月26日,国务院同意湖北省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襄樊市襄阳区更名为“襄阳市襄州区”。

②在鄂西北,古老的汉江流贯襄阳盆地。及至1951年,以襄阳县的中心地带——南岸的襄阳镇(县城)、北岸的樊城镇合设“襄(阳)樊(城)市”,面积300多平方千米。时隔32年,国家开始进行地方行政制度改革,1983年撤销襄阳地区,所辖各县划属已升格的裹樊市,使其规模骤然增至近2万平方千米。

③襄樊,乃两个小地方的统称,设市后也多为“襄阳”(地区)管“裹樊”(县级市),与周边县市从无称谓上的纠葛。然而,当襄樊市取代襄阳地区后,周边县市变成下属,形成“襄樊”(市)管“襄阳”(县、区)的格局,难免平添“辈分”颠倒、“位子”坐错之感。

④——悠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高中化学练习题训练含答案

高中化学练习题训练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2010大同高一检测)下列常用实验仪器中,不能直接用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的是( )

A.分液漏斗 B.漏斗

C.蒸馏烧瓶 D.容量瓶

解析: A项用于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B项用于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C项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D项用于配制溶液。

答案: D

2.只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Ba(NO3)2、Na2CO3、K2SO4三种溶液,该试剂是( )

A.KNO3溶液 B.稀H2SO4

C.NaOH溶液 D.Na2SO4溶液

解析: 分析四种试剂,KNO3、NaOH溶液与上述三种溶液都不发生反应,无明显现象;Na2SO4只与Ba(NO3)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aSO4)。它们都不能鉴别上述三种溶液,而稀H2SO4与Ba(NO3)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日月潭阅读训练含答案

日月潭阅读训练含答案

日月潭在台湾的中部,四周被群山环绕着,中央有一个美丽的小岛——光华岛,因为岛的北面像日,南面像月,所以人们便称它为日月潭。

日月潭简直是人间仙境一样。黎明时,湖面的轻烟还没有散去,隐隐约约地还看得到天边的晨星和远处的几点灯光。这时候,清风吹来,顿时使人清醒了许多。日落的时候,潭水荡漾着美丽的霞光,像害羞的小姑娘的脸,多么好看。在艳阳高照的当儿,整个日月潭的美景,都清晰的展现在眼前,使人胸襟顿时开朗起来。蒙蒙细雨的时候,它又好像披上一层薄薄的轻纱,周围的景物都那么朦胧,充满了神秘感。

日月潭永远是那么清新,那么美丽,难怪它是台湾岛上的一颗明珠了。

1.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人们叫它日月潭。

A.日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天河新话》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天河新话》阅读训练含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