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农村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农村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和体制的转型,农村管理工作遭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农村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摘要】随着经济体制转型和城镇化推进,农村人口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农村行政管理遇到各种问题,本文通过社会调查,分析了导致农村管理能力下降的前因后果。
【关键词】行政村,管理能力,城镇化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和体制的转型,农村管理工作遭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笔者就农村管理工作等问题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调查研究。在调查期间,笔者参与了所在村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管理工作,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入户走访和村民座谈等交流方式对所在村的村民进行了调查研究,走访了有关县乡政府的工作人员。调查发现农村基层组织行政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缺失,管理能力在弱化。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在文化素质、思想教育和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是各级政府部门面临的一大课题。
调查发现农村常住人口结构变化是造成农村管理诸多问题的主要根源之一。随着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常住人口正在发生结构性的变化。笔者所调查的行政村中,常年外驻人口(包括户口迁出)人数逐年增加,生计和子女教育等市农村人口外迁的主要原因,外驻人口中青壮年、高学历、技术型人口占绝大多数,这样就造成了农村常住人口的老龄化和高学历和技术型人才的严重匮乏。给农村管理和建设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一些被调查村由于劳力匮乏出现庭院、土地闲置现象。有的村因为人员匮乏无法组织开展党员组织生活,更别说发展农业合作社、一村一品等集体经济。
资金匮乏是农村管理的面临的共同问题。笔者所调查的都是无集体经济和收入来源的行政村。这些村庄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等原因没有形成自己的经济产业,资金匮乏成了长期困扰农村管理的最主要的原因。笔者调查中发现,有的行政村由于资金不足,垃圾堆积数年,阻塞街道。资金匮乏是各村多数行政村由于资金问题各项工作无法开展,有的村连正常的工作运转都无法保证,有的村靠举债过日子。当问到有无政策资金支持时,有的干部称不了解,也不知道找谁申请。
组织涣散,管理困难。农村党组织松散,行政管理缺位是普遍现象。调查显示被调查对象中,村级党组织建设和管理是一大难题。由于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党员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有的村支部由于年富力强的党员多数发出打工谋生,年轻党员补充不足,竟无法组织活动,党组织的威信和领导力被严重消弱,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更无法发挥,造成村里各项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风气、道德建设也无法谈起。
上级管理形式主义给基层管理增加了难度,也损害和干群关系。县乡两级政府是行政村的直接管理者,在调查中发现随着中央惠农政策推行,政府对农村的投资和建设不断加大。河北省近年来开展全省派驻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开展了安全饮水工程、道路硬化工程、垃圾处理和植树、稳定用电、通讯通邮项、卫生室建设、文化资源共享、危房改造、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和建设规划和一村一品十项帮扶项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等方面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广大农民享受到越来越多的福利和服务,农民对政府的满意度越来越高。在硬件建设的同时,农民对政府的管理要求不断提高。村民希望政府在加强干群交流、干部廉政建设、政府服务意识等方面提出了跟高的要求。部分村民和村干部表示上级政府向村里摊派任务、搞突击性评比检查给基层管理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和工作难度。笔者调查中发现村干部每年花费大量时间参加各级政府的会议和活动,应付各种评比检查。村委会到处张挂着各种各样的标牌、堆放着各种台账文件等以应付各个部门的检查。村干部和村民对此种种形式主义疲于应付。
村级行政管理难度加大。由于国家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和集体经济体制的转型,大集体经济时代的农村基层组织管理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虽然行政村的基层组织和管理机构村支部和村委会还健全,但村民和上述管理组织的关系发生了转变。在现行村级行政制度下,村民实现了两委会自由选举和村级行政管理自治。各村除了两委会外还设有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组织,村民由原来的单一被管理者变成了管理参与者,两委会由原来的管理机构转变成为服务机构。由于原来的隶属关系发生了置换,再加上国家取消了对农民的各项赋税,村民原有的各种约束随之取消。村民对政府和基层管理部门的`依附程度大幅减少,这给农村管理工作又带来难度。村民参与集体工作的积极性降低,少履行甚至不履行村民义务的比例逐年增加,村里不讲社会公德、有伤风化、自私自利、违法乱纪、不履行村民义务等现象有所抬头,有的村组织甚至无法组织起有效地日常工作。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农民的帮扶工作比较重视,农民也确实在物质利益等方面得到了不少实惠,物质生活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在农村社会主义新形势下农民文化素质、法制精神和公民义务等方面培养重视程度明显不足。村民在精神和信仰方面出现了多样化和自由化,村民烧香拜神、入教信佛的人数增加。同时村民维护私权,强化个人诉求的意识也不断提升。这些现象说明传统的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行农村社会管理需求,同时一味的靠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物质生活水品已经无能解决所有的农村问题。
基层管理干部素质能力不足,村级管理组织机构施政能力无法有效实现。村干部虽然是民选干部,但由于种种原因,很难充分施展行政管理职权,因此各项工作难以为继。造成村干部执政能力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干部本身自身能力较差,无法有效的组织开展工作;有的村因为干部本身素质和工作方式不当等问题,造成了村民对村干部的不信任甚至对立局面。村干部是一村的带头人,选好带头人是村务管理的首要条件。在被调查村中,有一个村的巨大变化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该村在新村支书的带领下一改以往贫困落后局面,改头换面一跃成为县市闻名的先进村,村民和县乡领导对该村支书无不交口称赞。在调查走访中多数村民看法一致,素质高、能力强的带头人不好找。由于农村条件差,收入低,留不住人才。
近年来虽然国家政策鼓励大学生当村官,到基层锻炼,但真正能长期留下来甘做村官的微乎其微,有的把做村官当成日后发展的一个跳板或台阶。因此村民多数不抱希望。看来如何建立农村管理人才的培养和输入机制也是政府面临的课题之一。
第2篇:农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农村行政管理论文: 论普及农村科学知识教育
建立完善的农村科学教育培训体系,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农村干部实用型人才。这样农村走向城市化的目标是越来越近了。
要怎么样才能普及呢?我想首先各个乡村镇的干部要懂得这些方面的内容、政策以及操作,其次在农村的宣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面对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民,重点开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保护耕地,信息的掌握,现代农用机械的使用与维修的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农民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保护环境的能力。针对农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开展应急科普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要发挥农村科普工作贴近农民日常生产和生活、受众广泛、形式灵活多样、实用性强等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
我是从事劳动培训方面工作的,在我县从去年开始就培训了村干部这方面的工作,但是从培训方面来讲,不是很理想。有些村干部连一些电脑基本常识都不懂,更不要说打什么文件了。这就是科学知识普及不到位的结果,如果一个村干部都不懂怎么去传带农村百姓?我们还培训了很多方面的科教知识,都是最基本的。当地老百姓都很感激我们,有的说你们要是早搞几年这样的培训我们就不会那么被动了。
农村科学知识普及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也是农村社会事业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工作,需要高度重视。农村干部们如果不懂基本的科学知识,那么就不会给农村带来盈利性的效果,比如有人要搞大棚蔬菜,没技术,也没相关的科技知识。求助乡村干部,干部们也不懂,那么干部不懂就需要请相关人员来指导,那么费用谁出?这不是在并不充实的乡村财政上又加重担子了吗!所以要想带着当地农村百姓富起来,首先就要干部学会农村科教知识。有些干部依赖思想有点重,现在不是又大学生干部了吗,但是人家大学生干部学的不是这个专业,你不就傻眼了?所以说还是自己要有两把“刷子”,这才能带着农村百姓走向小康水平,也能把你在的乡村搞的有声有色。
在农村就需要大力开展科技培训,着力培养新型农民。建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适应需求的农村科学教育、宣传和培训体系,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各类科技培训。在农村无非就是养殖业,种植业,农用机械。就这么简单的几个方面。但是要把它们做好也不是很难,我前面也说了科技知识是一方面,再有就是信息方面的掌握,我前些天跟我领导到我们县的宝田乡去验收,在交谈过程中我和一个姓张的农民在谈种植这方面的事情,他就有点叹气,为什么呢?他是种橘子的,大家都知道橘子不能长时间的存放,他每年都要烂掉上万吨的橘子。他们乡村干部也不知道怎么处理,因为没有经验。我就知道他缺乏信息,我当时就跟他说了,我说你也不要灰心,在电视上我们不是经常有橘子饮料这类的广告吗?你要有准确的判断,要知道每年橘子的市场销售的第一手信息。如果销售好你就卖,如果不好那么你是不是也可以联系一下这些做饮料的老板收购你的橘子呢?他听完的我说的就茅塞顿开了,他很感谢我给他这个提示,这也是给他传递信息的一个方式。
人呐!在生就得不断的学,“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没学到”,这是我们这大人们经常教育小孩的话。人在学习中进步,在学习中成长,现在都是科技的时代你不学你就落后。在农村我去他们的图书馆看了下都没有什么关于养殖方面的书籍,有都是很少。比如说养鸡这块,育雏室的设备要求怎样?育雏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雏鸡对温度和光线有何要求?如何给雏鸡开食和喂料?怎样做好鸡的卫生防疫工作?鸡的免疫程序怎样?怎样防制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如何防制?鸡慢性呼吸道病怎样防治?禽霍乱如何防治?鸡球虫病如何防治?怎样选购雏鸡?怎样给雏鸡饮水?如何做好鸡群的管理工作?如何区别病鸡和健康鸡?鸡新城疫如何防制?如何防治传染性法氏囊病?怎样防制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白痢病如何防治?怎样防治雏鸡坏死性肠炎?这些相关的问题都没有明确的说明不知道是当地的干部没买到好的书还是为了应付检查。我觉得这很不好,要是村民们懂一点还好,如果不懂那不是要做亏盈买卖?问你们干部一个人都不知道,人家还怎么相信你,怎么相信政府?解决村民最实际的问题就是要懂的村民要什么!前提是你必须懂,怎么懂?学!多学习这些科技养殖,你懂了就可以帮村民解决实际问题,然后就可以组织村民学习,村民懂了如何运用这些科技的手段,那么你也轻松了,没有压力了。村民也得到了自己的利益。那么乡村致富就指日可待了。
知识是很重要的,学习一样重要,普及农村科学知识更为重要。农村乃国之根本,现在国家都出台了好多关于农村建设的相关文件和农村优惠政策。我也希望在职的乡村干部把国家发布的这些文件和政策宣传到村民中的每一个人。让在家务农的村民知道这些,真正让老百姓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归根到底,就是要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村干部的管理理念和能力。千方百计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和创业能力,提高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
粱 洋
第3篇:农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农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深化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归根到底,就是调整一切束缚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新体制。要实现深层次改革应有的成效,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合理界定职能,正确处理党、政、群、企之间的关系(1)克服农村基层党组织长期存在行政化的倾向。发端于革命战争年代、建立在人民公社体制下的农村基层党组织,长期习惯于“一元化”的集中管理方式,大包大揽农村行政性事务,由此造成党、政、群、企不分,产生了行政化倾向。这不利于乡镇政府依法行使管理农村社会经济工作的行政职能,限制了市场中介组织自由发展壮大,从而使广大农民缺乏对市场信息变化的独立判断和自主选择。(2)克服乡镇政府行政权力弱化的倾向。长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