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三衢道中是什么季节
梅子变黄其实代表它已经生长成熟,江南地区一般会在5-6月份成熟,华北地区则要等到7-8月份成熟。因诗中的衢州位于现浙江,所以是5月。
扩展资料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是南宋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三衢道中》。
它的译文是: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
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
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传达思想:
诗作描写的是初夏时节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首句写出行时间,“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黄的五月,正是江南的雨季,却遇上天天晴朗的日子。坐着小船游到了小溪的尽头,回程正好走山路,现在看到的是一路绿荫浓浓并不比以前看到的少,而绿荫深处传来的黄鹂的声声啼鸣,更增添了不少游兴。
第2篇:三衢道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夏季,写了初夏时幽静的景色以及诗人在山中行走时轻松愉快的心情。作者把一次平淡无奇的行程,写得跌宕起伏,平凡中可见奇妙,不仅把初夏的美丽风光写得淋漓尽致,而且把诗人愉悦的心情也跃然纸上,让人感受到不一样的乐趣。
扩展资料
1、三衢道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相信很多人都学过《三衢道中》这首古诗,很多人还不知道《三衢道中》描写的是什么时节,其实这首诗描写的是夏季,写了初夏时幽静的景色以及诗人在山中行走时轻松愉快的.心情。全诗为:“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作者把一次平淡无奇的行程,写得跌宕起伏,平凡中可见奇妙,不仅把初夏的美丽风光写得淋漓尽致,而且把诗人愉悦的心情也跃然纸上,让人感受到不一样的乐趣。这首诗自然明了,富有生活韵味。
2、三衢道中古诗带拼音版
sān qú dào zhōng
三衢道中
sòng dài:zēng jī
宋代:曾几
méi zǐ huáng shí rì rì qíng ,xiǎo xī fàn jìn què shān xíng 。
小溪泛尽却山行。梅子黄时日日晴,
lǜ yīn bù jiǎn lái shí lù ,tiān dé huáng lí sì wǔ shēng 。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3、三衢道中赏析
诗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此诗首句写出行时间,次句写出行路线,第三句写绿阴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句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为三衢山的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第一句句点明此行的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黄梅天),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
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出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
第3篇:古诗赏析:《三衢道中》
古诗赏析:《三衢道中》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赏析:《三衢道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出自宋代诗人曾畿的《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词句注释
①三衢(qú)道中:在去三衢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②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③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尽,尽头。
④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
⑤绿阴:苍绿的树阴。阴,树阴。
⑥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⑦黄鹂(lí):黄莺。
白话译文
梅子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