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清醒纪》读后感
《清醒纪》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清醒纪》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喜欢品茶,正如我喜欢品文。——题记
菊花茶幽幽入其境
不知什么时候喜欢上了菊花茶,也许是因为它的味道。菊花茶的味道里充斥着一股怪怪的气息。可是,我却喜欢。这是一种让人觉得愈品愈香的味道。菊花加上冰糖泡在水中的颜色很纯净,带着淡淡的忧伤。初读《清醒纪》亦是如此。当时只知道是一些随笔,乱得很,文字零乱又没有文学的感觉。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是心情,叙写着一些想说却又没必要说的小事,没有很大的情感起伏,淡淡的,却又有点忧伤,让人有一股想要探究下去的欲望,亦如菊花茶。
苦丁茶萋萋品其韵
老实说,苦丁茶很不好喝,苦得几乎让人难受,在口中涩涩的,久久不能散去。但是,它最适合细细品尝了,每品尝一次,就会觉得没有上一次的苦,品久了,还会觉得很香、很美。是啊,《清醒纪》最适合如此这般品尝了。在书中,我逐渐了解了安妮宝贝内心的世界。欣赏大海在她眼中的宽广,欣赏真实的人性在她笔下的暴露,她不会用很华丽的语言来伪装自己。因为她知道,其实那像纸一样薄的面具是多么容易被戳破,留下的,只是她孤独地在角落里哭泣。她是如此的平凡,用手中唯一的笔,用朴实的语言,宣泄着心中的爱、恨、情、仇。如此,亦如苦丁茶。
薄荷茶清清赏其神
薄荷茶的清新让人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轻轻抿上一口,就觉得神清气爽,连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变得新鲜起来。直到读了很多遍,才知道《清醒纪》中“清醒”二字的真正含义。作者追求那份心灵的宁静,讨厌捆束自己的一切一切,这是对自由的追求。她愿意安静地躲在一个小角落里,享受着她独特的文字,轻轻释放她怀中的梦想。读她的文字,是一个享受心灵的过程,如同在心中构建一座小屋,小屋外头,是喧闹;小屋里面,是宁静。这便是清醒,亦如薄荷茶。
茶,愈品愈香;文,愈读愈美。
第2篇:清醒纪读后感
清醒纪读后感
(一):一个人行走
文|氏与鸢尾
我和她相遇的时间刚刚好。穿过一排排书架轻抚过一本本书脊的一见如故。不蔽体的外衣和那让人一激灵的名字。午休时刻的图书馆,初冬斜斜暖阳,杯口氤氲的水汽。她是我未曾读过的安,亦是这本我未曾读过的《清醒纪》。
她像是低声说给自己的话,软软的音调,却一字一句砸进心坎。如换做这之前的我来看她,也许就像轻拨琴弦那般,弹奏时珠落玉盘叮咚清脆,却少了那袅袅不绝的余音。真巧呵,在经过了成群嬉闹的中学操场,两人私语的山腰小径,现在的我正学习一个人行走。她的孤独是我的孤独,而她的清醒也是我要的清醒。
「孤独是,在你需要别人的时候,你遍寻不着。在你不需要别人的时候,你自给自足。」
大学之前,总习惯陪伴,上下学路上那条窄窄长长的巷道,教室到操场的楼梯间,挤挤攘攘的食堂,还不够,再加上被老师嬉笑过批评过的 「上个厕所都要邀着一起!」好像没有身边那些个花儿,习惯臂弯的手不知道搁哪,习惯叽里呱啦说笑歌唱的嘴不懂如何张合,习惯往前迈的腿也似乎发软无力。若我们身边有可能没有彼此,有可能自个排队,有可能独坐一张餐桌,有可能沉默下咽食物……便也没有「若」的可能性,我们拒绝一个人的状态。我们排斥让人无措的孤独。
若说那时的我们还是孩子,还能任性地找足借口与依赖和陪伴交朋友。那么在这个由来自天南地北的拥有不同生长轨迹的存在彼此差异性的成熟个体组成的大学校园里,牵手尚显不妥,撒娇求陪同易遭卫生球。何况成年人,被不被逼迫,都已经以长大的姿态向外。作为这大环境中的一员,尤其在回归单身后,不可避免对过去总结对现在思考,比以前总多些内心的体会。孤独,是其中无法抹杀的浓色一笔。
“感到失落落的,尤其看到别人的一对一群”
“荒芜泛滥的时候甚至觉得自己不接地气,心里横了根刺”
“软弱得想蹲下,想抱作一团,想哭”
这些是我随笔中记录孤独的片言只语。我像一个旁观者,看着情绪小人在胸腔里针锋相对,有时是无关痛痒的耍嘴皮,狠起来也会揪头发练摔跤。内里尽管斗得乱麻一团,一闭眼一睁眼,所有不安也就能凝聚到笔尖变作清冷淡漠的文字。
可所有的感受抒发,以及我想到的辞藻表达,也不及这一句的一语中的。“就是这样啊。”我叹口气,感同身受地嘴角一扬,然后就替我的孤独找到了安身之所。
「宁可保持独自,也要获取坚定。互相取暖,那是不可控的事情。」
我喜欢「宁可……也要……」这样的句式,有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主义大无畏色彩。想起王迪诗的《一个人私奔》里这样一句话: “一个个裹在大衣里的孤岛,我行我素的漂浮于人海间,那是一种深刻的真实。”
其实并没有要追求独立特行,要与人群格格不入的意思。我想我所理解的孤独是从个体离开群体的过程里衍生的。人类虽是群居性物种,也总有独处的空间和时间,「获取坚定」一说在我看来倒和《礼记》里的「慎独」一词有所契合。不管独身如己与周围的喧闹形成何等鲜明的对比,都要拥有灵魂深处纯粹而坚定的一簇火焰。
“对于城市中的人来说,置身滚滚红尘浪滔天,每天面对无数欲望颠沛,若能保持自持修行的坚韧,遵循品德和良知,洁净恩惠,并以此化成心里一朵清香简单的兰花,即使不置身于幽深僻静的山谷,也能自留出一片清净天地,”安这样说,“这也应是此书最为普及的意义。”
又想起那个 「用灵魂的笔摄下我的影子」的作家田维在她最后的生命独舞《花田半亩》中这样记录心路:“你曾强装着勇敢,把胆怯咬在舌头下边,像个盲目的人一样从孤独中走过去了。没有人知道这一切,因为,孤独是自己的,没有谁能真正了解。”
我构想出这样的画面:她躺在病床上,眼神没有焦距地迷离,不轻不重落在虚无缥缈空气里的某一点,头脑似是而非的一片澄明,安静而深沉,感受孤独的灵魂在纯白的生命空地反复徘徊。也就恍然明白何谓「寂寞是肤浅的,孤独却深刻」。在浮躁之外渐悟的这一深刻,给了我的孤独几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畅怀。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由两种不同方向的矛盾重重的力量支配,挣扎是来自于你跟随向上的力量还是向下的力量。但你必须要保持自己内心的纯洁,愉悦与坚定,而不管外界环境如何。”
比较接近于对上一句话的拓宽叙述。延续下来的是「坚定」。想对它作个比喻,类似定海神针、定心丹一类都可,不过是给自己一个走下去的理由。守不住孤独的,总会演化成耐不住寂寞,然后发泄到所谓游戏人生,走马观花的恋爱,一埋头忘却白日黑夜的游戏,亦或是灯红酒绿,一切麻痹都是逃避,不想看清真实内在的自我感受,不想看清被剖开来摊在眼前的失落和压抑。我们都是近视,从眼睛到心灵。
顾城说: “睡吧,合上双眼,世界就与我无关。”这种甘于自欺的唯心,和掩耳盗铃者的愚蠢有何两般,我们耻笑后者,却乐得对自己的视而不见。
说说行走。不急不缓,大道小径,听得耳朵起茧的那句话依然一代一代被虔诚吟诵传承——人生长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暂不提什么荆棘坎坷,跋山涉水,就这么走着,(网)身边来往的人快慢成影,前进倒退地放映,也络绎不绝。干劲足时跑几步,累了蹲下喘口气歇息,再甚睡一觉爬起来踉跄着继续往前,这就很好的。
“必须等待他的最后时刻,死亡与葬礼之前,谁都不敢说幸福与不幸福。”
我想我的清醒就是带着孤独让一个人这般行走。
“在这平凡的境地中,寻得必须的安闲悦乐。”
是的,我很清楚,不管是地球公转还是自转,涨潮还是退潮。不管是暖流改变气候带来鱼群,或者是海水淹没岛屿失去踪迹。不管我的世界是车水马龙,繁华盛世,还是他们瞬间消失化为须臾,我都坚定的向前走,不迷惑,不慌张——就让我借用安东尼的文字抒发我的坚定。
安在《清醒纪》里旁观她的纷杂缤纷的世界,探讨她所感触到的时间与人、孤独与爱、隐秘与盛大。而我只充当十足平凡的过客一个,刚好为我的行走讨来一杯清水,一树洁白花香。
清醒纪读后感
(二):安妮抗体
有朋友对我说,千万不要碰安妮的文字,你会中毒的,而且不轻。
我一直是个容易相信别人的人,所以在过去的十八年里,乖乖地没有碰触。
但是,东西往往是你愈强忍着,愈玄乎,是这样的。
我想,这次暑假就让我中毒吧,两个月,应该足够我疗伤,正常去学校了。
于是,我小心翼翼地翻开了安妮的《清醒纪》。
同样平常的词汇,组成的确实另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强烈的宿命感,仿佛一个不见底的洞,牢牢圈住了我,动弹不得。不知不觉,陷了进去。像寒冷透骨的冰水,一点一点地,侵入你的身体,使我不能自己。越往下看,越觉得自己随着安妮的笔,同呼吸。她的落拓与不羁,仿佛一张巨大的网,不顾一切地笼罩过来。
一个寂寞在骨子里的女人!
一本书,就这么不加休息的看完了。意犹未尽。我决定再读一遍,细细地逐字逐句地品味一番。
全书都是灰暗的压抑色调,有些让人喘不过气来。几乎清一色关于死亡、孤独、背叛 ……
孤独是,在你需要别人的时候,你遍寻不着,在你不需要别人的时候,你自给自足.死亡,是一个人肉体的彻底停顿。死,不会是生的对立面,它与生之间的关系,仿佛是彼此映照在一面镜子中的影像,没有差异,彼此包括,并且无时不刻在互相观察和对峙。
谁比谁清醒,所以,谁比谁残酷。
一个在跑步机上面跑步的人,像生命的过程,不断重复消耗没有任何意义。
……
像这样的充满颓废的句子实在太多。而且我巧合地发现,大多数的篇幅中都出现女人抽烟的描写。我很反感,我向来觉得,抽烟不雅,尤其对于女人。我喜欢清清爽爽的女人。可是安妮似乎把抽烟当作像她这样女人的孤傲非凡冷艳品质的代名词了。
我又渐渐觉得,她总是刻意地把痛楚扩大,把生命看淡。难道活着就这么没劲?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女人?我甚至瞬间觉得,也许她的内心比谁都色彩斑斓,比谁都热爱生命,只是她巧妙地换了一种形式表达。我更希望是这样。
中毒?我这样是中毒了吗?
我也许天生有一种抗体,一种对付黑夜般漫长的孤寂的抗体。就姑且称之为安妮抗体吧。
清醒纪读后感
(三)看了安妮宝贝的《清醒纪》,不是什么故事,只是记一些随想,听着珊瑚海,看着看着忽然看不下去,记起的一些人,一些琐碎的事,只是想念些什么。
到了济南,开始研究生生活之后,渐渐的不在似原来,不在开朗真诚相待就会拥有朋友,只是这么处于半封闭状态,甘于寂寞,这种对于人的疏离感,渐渐形成,除了找到了一个甘愿让自己停留的人外,再不再为自己的心情做任何努力,任何探索,直到又一次看到安妮的文字,再一次坠入这种自省的深渊。
除了男友,这种有时候对于它人的疏离感,应该是来自于彼此生活态度的不同,渐渐的,不愿意在梳理或试图诉说自己的心情,于是最终变得沉寂。时常的感觉幻觉太过繁盛,却又不愿争取繁盛的生活,于是开始喜欢纯粹的人,在某一方面独特的人,抑或是有些歇斯底里的人,至少在这些人的生活里,自己感觉到了那种纯粹,某种对于生活最初的回归,有时甚至会幻想自己作出了一些一直以来向往的洒脱决定,然而一切都是徒劳,最终不能否认的只是 — 自己是一个感性的人,一个心存留恋的人,一个试图思考却最终软弱的人,虽然淡定却不够纯粹的人。
在安妮的文字里,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种真切的细腻感觉,那只是片断影像的留恋,那试图深入却有些茫然的自省,看到花开花谢的感动。因此对某些事物,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对时光,对美,对痛楚。仿佛我们的活,也只是一棵春天中洁白花树的简单生涯,不管是竭力盛放,还是静默颓败,都如此甘愿和珍重。
第3篇:《清醒纪》的读后感
《清醒纪》的读后感
安妮宝贝,一个透明的女子,手上有着寂寞的空洞。穿白色的纯棉衬衫,亚麻外衣,灯芯绒的长裤,光脚穿着双脏球鞋。住在破旧的欧式公寓,在家里插着大束的栀子,听爱尔兰的风笛,在深夜无眠写作。她辗转游离于城市之间,去各地行走,徒步墨脱。她是我最爱的作家,一个落拓寂寞的女子,写着落拓寂寞的文字。
安妮最初的文字是带着毒性的,黑暗并且腐烂。当我第一次读看她的书,就被其吸引,我好奇是怎样的女子能写出如此颓靡的文字。
“他不知道自己的欲望从何而来。突然扑上去,把刀扎向她的胸口。一下。一下。又一下。鲜红的血顺着她心脏上的蓝紫色蝴蝶往下流。他说,你也有血的。所以你会疼。他伏下脸亲吻她淡漠的眼睛。我只是不想让我一个人疼痛。这种感觉太寂寞。”——《疼》
她的早期作品中充满了死亡,自杀,痛苦,仇恨。像是沼泽旁盛
第4篇:清醒纪读后感(优质14篇)
读完这本书,我对现实世界有了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读后感需要注意一些技巧和要素。首先,我们需要对阅读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对书中的主题和观点有清晰的认识。其次,我们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将书中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习体会等进行联系和思考。最后,我们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表达,尽可能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写出一篇令人满意的读后感”在写读后感之前,不妨先浏览一下以下的范文,对于你的写作或许会有所帮助。
清醒纪读后感篇一
安妮宝贝已经改名叫庆山了,她的《清醒纪》这本书是楠友京石姐姐送给我的,连着4个杯子,感恩。早上醒来,想着把这本书看完,但是看到约三分之一的时候,放下书,开始搬一部分东西去另一个宿舍,运动运动,一直斜靠在大熊上,背也不舒服。
这真是一本适
第5篇:清醒纪读后感(专业19篇)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品中的人物、情节以及主题。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读后感需要我们对书中的情节、主题和人物形象进行深入思考。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清醒纪读后感篇一
首先很感谢张国意同学借我的书,最近半年读了不少“毒鸡汤”的书“清醒”二字点醒了我最近整晚都在熬夜。
我们都觉察过每分钟心中会升起的千千万万的念头,遇到不同的情境、面对不同的人、升起不同情绪的时候,我们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针对这些不同那我们究竟要忠诚于哪一个?他说弗洛伊德也把我们的心智分成本我、自我和超我,到底要忠诚于哪一个我?迈克就是
第6篇:清醒纪的读后感文
占翠仙
亲爱的书友们:
大家好,我是占翠仙。上次我们相聚在这里,我拿到了安妮宝贝的《清醒纪》。这是一本摄影图集,或者说是小说散集。字风格很有特色,一种都市生活的颓废感,自省的写作方式。
我看书是很随性的:喜欢的可以通宵达旦,曾经为了看《红楼梦》,坚持一个礼拜凌晨三四点睡;不太喜欢的,可以看很久,家里的《史记》我从初中到现在也没有完整看过。而《清醒纪》我其实也还没有看完,不是因为不喜欢,而是它其中的字让我共鸣,我不得不停下整理自己的心情。下面就和大家分享其中两种。
一、关于孤独
中有段字说:“孤独是,在你需要别人的时候,你遍寻不着;在你不需要别人的时候,你自给自足。”每个人都会感到孤独,自知或不自知的。我当初考特岗教师的时候并不是自身的主动意愿,只是恰好那段时间很空闲,恰好朋友都在考教师招聘,我也就随波逐
第7篇:清醒纪读后感(热门17篇)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对自己的阅读成果进行总结和梳理。写读后感时要注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书中情节和人物的理解,展示与作者的共鸣和对话。以下是为大家准备的几篇优秀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这些范文能够给大家带来启示和灵感,写出自己的精彩读后感。读后感的写作是一个锻炼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过程,通过不断地思考和总结,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也能够提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希望大家都能够从中受益,写出一篇精彩的读后感。
清醒纪读后感篇一
《清醒地活》一书由迈克辛格所著,这是一本讲述关于诚实的书籍,我们只由保持对自己诚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让我们学会诚实的活着。
心灵的开放|如果你在能量释放的过程中加以,那么能量就会被阻塞住,被迫储存在心灵深处。瑜伽传统将未释放的能量模式称作行业。
你肯定也能预见到,印象有
第8篇:清醒纪的读后感文
清醒纪的读后感文
占翠仙
亲爱的书友们:
大家好,我是占翠仙。上次我们相聚在这里,我拿到了安妮宝贝的《清醒纪》。这是一本摄影图集,或者说是小说散集。字风格很有特色,一种都市生活的颓废感,自省的写作方式。
我看书是很随性的:喜欢的可以通宵达旦,曾经为了看《红楼梦》,坚持一个礼拜凌晨三四点睡;不太喜欢的,可以看很久,家里的《史记》我从初中到现在也没有完整看过。而《清醒纪》我其实也还没有看完,不是因为不喜欢,而是它其中的字让我共鸣,我不得不停下整理自己的心情。下面就和大家分享其中两种。
一、关于孤独
中有段字说:“孤独是,在你需要别人的时候,你遍寻不着;在你不需要别人的时候,你自给自足。”每个人都会感到孤独,自知或不自知的。我当初考特岗教师的时候并不是自身的主动意愿,只是恰好那段时间很空闲,恰好朋友都在考教师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