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王维山水诗的风格
王维山水诗的风格
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虽然诗中不一定纯写山水,亦可有其他的辅助内容,但是呈现耳目所及的山水状貌声色之美,则必须为诗人创作的主要目的。由谢灵运开创,脱胎于玄言诗。下面是王维山水诗的风格,请参考!
王维山水诗的风格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王维山水诗歌的评价,这主要是缘于王维的山水诗善于在描写山水自然的`形貌中寄寓自己的审美理想,给人一种如诗如画的超凡脱俗境界。品读王维的山水诗歌,读者常常会被其笔下的那种清寂空灵的山林景象所吸引,但更会被其所创造的那个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于明灭瞬间寄寓生命感悟的审美想象空间所感染所陶醉。王维的山水诗歌创造所达到的那种情境交融、虚实相生的美妙境界,极易诱发和开拓出读者的审美联想和想象,使读者自然而然地体味诗中所包含的情、理、意、蕴、趣等无穷韵味。可以说,王维的山水诗善于将其生命感悟与眼前的自然景物相组合,将诗情转化为读者经联想就可把握的生动画意,又在灵动的画面里渗透其浓郁的诗意,通过“诗情画意”完美地体现其崇尚佛禅、感悟生命的审美意识形态。
王维山水诗的特点表现为:
(1)在追求形似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神似,即追求一种空灵的意境、醇雅的意趣,如《山中》、《终南别业》等;
(2)追求画意,将绘画中讲究线条、色彩、构图、意境之美的手法,运用到山水诗的创作中,如《终南山》、《山居秋暝》等。
王维山水诗
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闻,白云无尽时。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第2篇:孟浩然王维山水诗的独特风格
他俩的山水田园之作,风格接近.王维的那些反映隐逸生活情趣的山水田园诗,都具有清淡自然的风格。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也具有清淡自然的风格。如《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诗写的普普通通的农村景色,没有丝毫出奇之处;用的是平易、素朴的语言,如谈家常;写法是按事情的经过顺序着笔,不为工巧;体裁是律诗,却使人感觉不到格律的约束。总之,一切都是那么平淡,那么自然,但这自然平淡中却蕴藏着丰富的情味。不仅刻划出一个淳朴、和诣、宁静、美好的田家生活天地,而且表现了宾主之间的纯真、诚挚情谊。此篇极近于陶,能像陶诗那样经过千锤百炼归于平淡。又如《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诗笔墨简淡,语言平易,而韵致却悠远深厚。它以听觉形象表现春晓的美景,可唤起读者的丰富联想;又诗中所透露的诗人的心绪、意趣,也很有寻味的余地。因此,可以说这首诗具有淡远的特色。再如《晚泊浔阳望庐山》:“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钟。”对自己向往的名山,既不以奇笔写生,也不用彩笔描画,而仅以简净、素淡的笔墨略作点染。前四句用“都未逢”、“始见”等极平常的字眼,道出了自己见到庐山的喜悦之情。全诗写得语淡情浓,浑成自然。
在孟浩然的山水诗中,与行旅、游览有关的作品较多,而与田园、隐逸有关的作品则不多;王维的山水诗,情况正好与此相反。浩然曾多次出游,他在吴越漫游的时间,甚至长达三年,所以写了许多的山水行旅诗。
王、孟的山水田园诗所流露出来的思想情绪,不尽相同。孟浩然后山水田园诗,既有游观山水的清兴、隐居田园的闲趣,又往往深深地融入了一种孤独、寂寞、不平之情。这和诗人一生入仕无门、壮志莫酬的遭遇是不能分开的。
0
第3篇:浅析王维前后期山水诗风格的不同
浅析王维前后期山水诗风格的不同
摘要 王维是我国文学史上有名的“诗佛”。其诗独有的恬淡空灵的特色,究其缘由,与其对佛教的深刻造诣和他独特的人生经历及家庭背景是分不开的。王维在长期艰苦的禅观修习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以对空寂之美的追求和赞颂为突出表现的禅宗审美观,从而也形成了自己空灵清丽的诗风。历史将禅道和王维的山水诗促成了一对“旷世之恋”。本文从王维四十岁前后山水诗的不同特点入手,分析其风格的变化。王维山水诗风格前期形象鲜明、情韵深长和后期空灵静美、虚荣清净。
关键词 王维 山水诗 风格
王维(公元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王维的诗歌今存四百多首,题材和内容丰富多样,有很多咏政诗、边塞诗,其中最突出的是山水田园诗。诗人一生都与禅道相伴,与禅有缘。那么何为禅?禅是无,禅是有,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