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三个儿子》教学教案设计
《三个儿子》教学教案设计
● 1.拓展。
(1)如果前面两个孩子,听了老爷爷的
话,看了第三个孩子的表现,他们会怎么想,
又会怎么做呢?是啊,这三个儿子都是妈妈的
好孩子。
(2) 那你们呢?把你的“特别的表现” 先告诉你的同桌。
2.读文与学文。
(1)学习妈妈的话。小朋友的表现都很好,这么短的时间里记住了所有生字,妈妈看了一定会夸奖你的.她会说些什么?
(2)看了第三个孩于的表现,听了老爷爷的话,前两个孩子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
(3)学到这儿,小朋友们想一想你在家里是爸妈的好孩子吗?告诉你的同桌吧!
(安徽省芜湖市利民路小学 江飞飞)
●1.重点读第6自然段:“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1:也许是说她的儿于既不聪明,也没有力气。
生2:也许是说她的儿于既不会唱歌,嗓子也不好听。
生3:也许是她的儿子太普通,没有什么特别的。
生4:也许是她妈妈不愿在别人面前夸耀她的儿子,要留一手。
(2)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这个妈妈。
生二:你的儿子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吗?
2.表演(想象补充,四人小组合作)。
当这个孩子接过沉甸甸的水桶时,这三个妈妈会怎么说。
生1:瞧,您的孩子多么疼你!唉,您有一个好儿子。
生2(羡慕地):您还说您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
生3(微笑着):他还经常帮我干活,经常对我说:“这是我应该做的!”,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
3.实践活动。
小记者访谈:实话实说
生活中你是怎么做的?学了这篇课文,你又有什么新想法。
(山西省太原市大南关小学 李海萍)《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片段
1.实物演示,合作交流,共同体验。
拿出你们准备的小镜子,让我们一起试试看,当时爱迪生是怎样做的。(以小组为单位把镜子拿到窗前让镜子反射太阳光,再把镜子放到灯光下.老师和学生一起观察,一起说说发现了什么?)
2.作业建议。
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跟他们说说这个故事的感受、想法并写下来。
第2篇:三个儿子教案设计
三个儿子教案设计 兴平希望学校 李卫英
一、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通过朗读课文,提出自己在读中发现的问题,并解决问题,课堂上考考大家,深化对课文的认识,理解文意。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1、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2、理解老爷爷说的话:“可我只看到一个儿子。”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自学中发现的问题,并解答。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回答和提问。
学法:以课下,自读自悟,自己提问并解决,课堂考大家为主,以发现的疑难问题共同讨论为辅,最后讲讲学到了什么。教学准备:
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是妈妈的儿女,生活中她们无私的爱护着我们,我们又应怎样汇报他们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三个儿子》,看看他们是怎样做的吧。
(二)、字词检查
课件出示本文的生字,要求学生认读、组词和说句子。
(三)、我出问题,考考你
把自己预习课文时发现的问题提出来,考考大家。教师可引导答题。对有难度的问题可以组织班级讨论。
(四)、教师补充问题
教师补充学生没有提到的问题,继续引导学习,提高对课文的认识。
(五)、真诚面对面,体验孝心。
1、你喜欢那个儿子,为什么?
2、你想对那个儿子说点什么?
3、与第三个儿子找差距,讲讲自己在生活中的表现。
(六)、倡议:从现在开始,每天为父母做一件事。板书设计
23、三个儿子
力气大
翻跟头
展示自我,不体贴父母
嗓子好
唱歌
没有特别
跑、接、提
孝敬父母 附:可能出现的问题
1、三个妈妈在干什么?她们互相说些什么?
2、三个儿子各有什么特殊之处?用笔画出来读一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3、三个妈妈提的水桶很轻松吗?
4、三个儿子见到他们的妈妈是怎样做的?
5、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到了一个儿子?
6、你喜欢那个儿子?为什么?
第3篇:《三个儿子》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既”等6个生字,会写“拎”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
2.学生询问自己的父母,了解他们小时候是如何为你的爷爷奶奶分忧的。
3.学生采访班里的同学,了解父母平时对他们的评价。
4.老师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等。
第 一 课 时
谈话导入
1.交流课前询问和采访中的收获。
2.交流在家里为父母做了哪些事,有什么感受。
自主读通课文
1.出示“我会读”图标,学生自读课文,读准生字,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做个记号。
2.多读几遍没读通的句子,再听听同桌是怎么读的。
3.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让学生选择读。
a.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既”是第四声)
b.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
第4篇:《三个儿子》教案设计
《三个儿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简析:这是一篇10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本课教学中,我们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含,只要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在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读书讨论就可以了。
学生学情分析: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习惯了别人对自己的照顾,却不懂照顾别人,即使是父母,大部分孩子也不懂真正关心父母应该怎样做。因此教学本课课应该注重让学生体会到孝敬父母的良好品质,从而学会孝敬自己的爸爸妈妈。教学目标:技能目标: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情感目标: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教学重点:分角色
第5篇:《三个儿子》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聪。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联系歌曲,导入
课文
1、提要求:边听边想一想歌曲里讲了什么?
2、播放录音《好妈妈》,说说听了这首歌,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结:歌曲中的小朋友多疼爱自己的父母啊!你们喜欢吗?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三位小朋友,他们又是怎样做的?你们喜欢他们吗?
4、揭题:三个儿子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生提学习要求:读课文时该注意什么?
2、师小结:五不(并强调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3、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4、解决学生读书过程中出现的字音难点,并说说荡的字形。(沉甸甸胳膊晃荡)
5、简要说说:在三个妈妈的眼中,他们的儿子分别是怎样的?
6、根据学生的回答,简要板书。(注:板书的内容根据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