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之路-中国崛起的30个历史关键》读后感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5-08 07:13:2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复兴之路-中国崛起的30个历史关键》读后感

《复兴之路-中国崛起的30个历史关键》读后感

“中者,其方位与四周的距离相等;华者,光彩与光辉”,这是《复兴之路——中国崛起的30个历史关键》一书的开篇语对“中华”的诠释。在浩瀚如林的世界民族里,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其名灿烂,其史辉煌。

《复兴之路》一书以1840年为历史起点的纵向坐标,以历史、现代、全球为视野,以精确的数据,振聋发聩的语言,引领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去探寻近现代中国走向复兴的艰辛过程,详述决定中国命运的30个历史关键。如果你完整地看完《复兴之路》这本书,便能基本清晰地看到中国由弱到强,由主权沦丧到独立自主,由人民受奴役受欺侮到翻身做主并且开始享受小康生活,由被动改变到引领世界的变化。书中为我们展现出一幅跌宕起伏、云谲波诡的历史画卷。在近现代历史史册中,东方的中国成为当之无愧的主页。没有一个民族像她那样经受那么多的苦难与伤痛,也没有一个民族能有她那样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更没有一个民族能拥有她那样无尽的向心力和忍耐力。

19世纪中叶,这个为世界创造过若干先进文明的人类群落,这个曾经拥有“强汉盛唐”、“康乾盛世”的泱泱大国,在引领世界风骚数千年之后,变得光华暗淡。在近代中国,西方列强侵略深重的民族危机之下,中国之所以没有被瓜分,没有被灭亡,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并且最终打败了一切侵略者,建立新中国,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的英勇斗争和不懈探索。

这种斗争和探索,包括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努力和奋斗。正如书中所言,“在经历了近百年的外族羞辱、入侵、战争以及难以名状的可怕事件后,中国人正准备拥抱那久盼的梦想,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努力寻找出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他们寻求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以此为指导思想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斗争才走上科学社会主义指引的胜利发展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犹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这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标志着1840年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一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历经无数艰难坎坷,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从此中华大地掀起了大发展大繁荣的春潮!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30年来,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中国人民脚踏实地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今天的中国,站在1840年以来的历史最高点,盛世阳光下,幸福显得弥足珍贵。而只有曾经历尽苦难的民族,才更加懂得幸福的真谛。《复兴之路》以深沉的笔触告知我们,历史不能割裂,历史更不容许背叛。我们不仅要铭记,更需要思考,自1840年以来的172年间,我们经历过怎样的坎坷,做出过怎样的抉择?我们因何走到今天,又如何走向未来?凝望历史,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民族走向复兴的征程中,中国必须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中华民族收获的历史之果。

掩卷长思,读懂昨天,是为了珍惜今天、创造明天。在奔向美好明天的征途中,将面临新的困难,我们必须知难而进,克难而胜。只有推动我们民族执着地前行,才能更好地延展中华血脉的生命力,创造一个打上自己烙印的崭新世纪!作为财政青年,我们必须脚踏实地,从本职工作做起,坚定立志成才的决心和信心,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政治责任,一种人生态度,把财政事业当作一生追求,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作为的一代新人!

奋斗吧!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

第2篇:《复兴之路》读后感

《复兴之路》读后感

全省系统处级干部的理论学习读物中,有一本《复兴之路》,讲述了一八四零年至中共十七大召开前,中国屈辱、奋争和复兴的历史,全景式追溯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求的历程。全书让人震撼和深思,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谈谈一些认识。

一、落后就要挨打。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开始,中华民族在西方殖民者的枪炮逼迫下堕入屈辱、彷徨和困惑,人类历史上在上世纪之初还没有哪个国家曾经遭受过像中国这样的屈辱。落后的生产力、落后的制度、落后的思想、落后的科技使然,落后就要挨打。一个落后挨打的民族,是没有资格谈论梦想的;一个还没有找到发展方向的国家,也没有能力谈论梦想;一个让多数人没有受益感的国家,人们生活在贫困和不公之中,当然不敢、不愿、也不会有梦想。

二、复兴之路洒满了先辈先烈的鲜血和汗水。灾难深重的中华大地不乏前赴后继的求索者。许多仁人志士为国家救亡图存付出了巨大努力和牺牲。林则徐、魏源、严复、孙中山、康有为、戊戌六君子等对国家前途理性思考、积极实践,甚至付出生命代价;在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又涌现出许许多多的牺牲在战场上的人民英雄,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无不让我为之感动不已。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那些有名字的和无名字的民族英雄们,无一不值得我们永远敬仰和纪念。中国人民经历了曲折艰难和痛苦选择,最终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一个成功的发展道路,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稳定的生活。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梦想其实是一种信念的代名词,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有了梦想才有前进的动力。一个国家能够给予国民,特别是给予青年以梦想,是这个国家能力和发展自信的标志。让梦想来引领青年方向,用梦想去凝聚民族精神。中国人今天谈论“中国梦”,体现的是一种对生活和未来的自信;中国领导人今天谈论“中国梦”,体现的则是对民族复兴、国家发展和改革前行的自信。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十八大后亮相,选择在这样重要的场合和活动中谈论中国梦,既体现了对民声民意的关注和对代表未来指向青年期待的回应,更传递了新一届领导集体在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上的取向和承诺。

四、牢记使命,脚踏实地实现中国梦。检验检疫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河南局新党组审时度势,提出五大强局工程和全面提升能力水平的要求。我局做为三门峡对外开放桥头堡,大通关的领跑者,理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高度。强局工程蓝图已经描绘,关键在实干,让我们以奋勇争先、求真务实的精神和态度投入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中,为我局强局工程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奋进中圆梦。

第3篇:复兴之路读后感

复兴之路读后感

历经风雨沧桑,历经时事变故;有过盛唐的自豪,也有过清末的伤感;体会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也体会到圆明园被烧的耻辱……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饱经风雨沧桑的中华大地,终于在今天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日子……

晨曦中,当国旗伴着太阳冉冉升起的一刻;阳光中,当自己伴着人欢乐在教室上课时;黄昏中,当斜阳伴着自己回家同家人一起吃饭时……你,是否想过,这一切来得有多么艰辛不易么

曾几何时,中华大地文学之盛,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唐诗宋词印婉认争相诵读;曾几何时,中华大地被誉为礼仪之邦,崇尚儒家思想的炎黄子孙重礼仪,讲诚信;曾几何时,中华军力之强,元朝铁骑进入欧洲,明朝上船下达西洋……

然而,当国人还兀自沉浸在四大发明的光环之中时;当国人还自以为是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时;当国人还自以为中华地大物博时;当国人还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复兴之路》读后感

《复兴之路》读后感

千年文明,百年沧桑。古埃及、古印度、玛雅,璀璨的文明皆失落在历史的长河。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化依然灿烂,虽然时黯时亮。风雨沧桑,时事变故:有过三国的纷乱,也有过唐宋的繁华;有过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也有过圆明园被烧的耻辱;有过百家争鸣的热闹,也有过焚书坑儒的静默…… 上下五千年,我们的文明一直延续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每当中华大地面临一次次生死存亡的抉择时,总有一批批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前赴后继的为文明的延续奋斗:在游牧文化入侵时,前有霍去病,后有岳家军;在西方工业文明发动的战争中,有“三元里”的人民,有义和团的运动;在日本法西斯侵略时,更是全民抗日,名将倍出,特别是共产党人。正是因为流淌于每个国人血液中的中华文化的底蕴,才使我们的民族能够在东方大地屹立几千年。《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复兴之路》读后感

相关搜索:复兴之路

复兴之路》读后感

《中国.腾飞的巨龙》一文中,写了中国曲折而漫长的历史.虽然中国已经到处是战争,可正如清代一位大臣所说,外国人的放肆,会更快的叫醒中国,一但中国这条巨龙苏醒,它会比你们想象的走的更快,更远,更好!正是战争叫醒了中国人,叫醒了汉族这个中国的一支顶天柱.他们以无比沉重的代价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中国胜利了!中国不是半殖民地,而是自由,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美国思想家曾评论,中国人民是顽强不息的,中国有着伟大而辉煌的历史,中华民族是勤劳,善良,勇敢优秀的民族.所以在中国临近亡国之时,中华儿女没有像日尔曼人侵略欧洲时而产生文化流失,被迫去接受其他文化.而是以血的代价换取了国家领土完整和自由民主权.创造了奇迹的中国.文化,科学,通过自己的智慧向世界又一次证明了中国的伟大.中国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复兴之路-中国崛起的30个历史关键》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复兴之路-中国崛起的30个历史关键》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