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品秋的随笔
品秋的随笔
小时候喜欢秋,是因为秋天能吃一餐饱饭;能摘很多野果子;能捡一片落叶,在上面画一个鬼脸;能摘一大把野菊花,送给邻家的小妹妹,让她玩过家家时做我的对象。
长大后,我觉得自己变得成熟,时代也变得繁荣。于是我喜欢用一些华丽、空洞的句子形容秋。我会说: 我喜欢秋的斑斓、喜欢秋的丰饶、喜欢秋的忧郁。
其实,秋天真的是一个多彩的季节。
秋天的风是水做的,它流过你的肌肤时,你会感到凉,凉得像天街的夜色,每一个毛孔都会感觉舒服;你会情不自禁地说天凉好个秋。秋天的天空也是水做的,碧蓝碧蓝,深不见底;几朵白云懒散地浮在水面上,像一片片帆,带着思念,带着离愁,漫无目的地流浪。秋天的水不是水,是镜子,是碧玉,是美人的眼眸;站在水边,你的心也会一尘不染。
秋天的阳光是温柔、清纯的笑脸,秋天的雨是一首美妙的歌,秋天的`山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童话世界。还有那一轮明月,勾起多少人的思念;那片片落叶,舞动多少离情别绪。
秋天,雁儿去了远方;秋天,蝴蝶也成双成对。
秋天,丰收的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秋天,辛勤的汗水像桂花一样芬芳。
秋天的晚上,奶奶会不厌其烦、反反复复讲着牛郎织女的故事;秋天的晚上,萤火虫会痴心不改地打着灯笼寻找它前世的缘分。
如果这一切还不足以成为喜欢秋的理由,那你就看吧:沉甸甸的稻穗低下了头,黄橙橙的桔子挂满了树,毛茸茸野板栗压弯了枝,金灿灿的菊花带着露,红艳艳的苹果笑得好开心……
这就是秋天,多彩的秋天。在多彩的秋天里,特别能感觉到生命的绚丽和岁月沧桑。
秋天,真的让人喜欢。可遇到那个小女孩和桃花溪之后,我就更加喜欢秋了。
第2篇:秋.随笔
秋.随笔
南国的深秋,夕阳老去,西风渐紧。叶落了,人也随着秋瘦了,随着秋悲了。秋风略带一些凉意,总在不紧不慢的走来又离去,地上的落叶哗哗,我踩着哗哗的落叶翩翩起舞,脚步凌乱。秋风过后,花叶飘零,草木发黄,凄凉的感觉匆匆忙忙的挤进心里,多少有点恼人。
我感觉到落下来的叶子们轻轻的呼吸,那一刻,我的心微微的一颤,仿佛众多纷纷下落的叶子的一枚。从远古到现在,每一片金黄树叶的飘落就像一次长旅,从生到死,而今终于到来。它是否懂得如何在秋风中安慰自己,是否知道自己的沉睡是为了新的醒来。
站在微凉的秋风里,触摸飘零的落叶,我看到了故乡,看到了村庄路口那棵生生不息的老树,看到了老家门前母亲深锁的眉纹中日日夜夜的期盼,看到了炊烟因为呼唤游子归来而晃动。对于远走他乡的脚步,炊烟永远是扯不断的绳子。就象路口的大树,它的枝杆指着许多的路,而起点只有一个,终点也只有一个,每一个离开村庄的人,都带走了一片绿叶,却留下一条根。
我看到了家乡,看到了家乡小河,河里的小鱼,正在随着小河的韵律悠闲的轻舞腰身,看着河滩上的沙石的轻吻孩子的脚板,柔情万般!
我看到了母亲,母亲在土灶旁点燃红色昏暗的火焰,母亲的手无时无刻的在粗糙而暖和的麻布上刺绣着一个个美丽漂亮的姑娘,母亲暖暖的怀却是我熟睡的摇篮!母亲给了我春天,用嘱咐陪我走过四季,走过大山的粗犷,大山的梦。
如今,是什么声音使远行的我隐姓埋名,是什么风向将我吹往他乡;秋天就是这样,把叶子纷纷抖落,把人的思念纷纷挂上枝头。
是该回去了,去看看生下我的母亲,在母亲的脸上早已刻满世道的沧桑,看看故乡村口道旁陪护我成长而绿、又因为陪伴我成熟而黄的大树,还有沉睡的落叶。
母亲,留住我的不是房屋,能带走我的不是道路。岁月无法伸出一只手,替我抓住过往的云,如果一切还能重新拾捡回来,我要去拾取你的笑容,足迹和风,用你的爱作曲,用你的善良作捻,我要点燃它,放到心里,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
母亲,您密密的针脚就是我匆匆的脚步,我将沿着脚印踩着温暖回故乡去看望您。
风又起了,凉了,树的叶子又落了!我该启程回家了。
故乡的秋雨会缠绵心境,故乡的秋风会也送来满眼的思念,故乡的秋阳会融化心底的落寞。在这样的季节,秋不再是一季的伤感,还有思念带来的甜蜜,还有故乡的遐思与期盼!
第3篇:品社随笔
《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随笔
白云新村小学
王含芳
《品德与生活》的基本理念: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中。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一年多的低年级《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使我深切感受到一定要从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一定要以活动为纽带,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多方位的体验,成了驾起品德与生活的彩虹桥。
体验:与老师做游戏,味道好极了。
上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对我来说,似乎是小菜一碟,因为
第4篇:品风随笔
品风随笔
天地之大,看云卷云舒,风轻风盈。
冬之风
北国的冬季向来风雪漫天,行人们戴着帽子,围着围脖,将全身上下裹了个遍,仍觉得冷。这时的风是过分的,它会夹着细碎如沙的雪粒瞅着缝儿钻进人们的衣服里,人们便禁不住打个寒噤。若是人们待在房中暖和暖和身子,风也不想让人安生。它呼啸着,又夹着雪粒狠狠地拍打窗户。这时的风调皮任性得过了头,但同时,它又是自由自在的,快活的,很不羁却也可爱,像孩子一般稚嫩。
春之风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季总是充满活力的。草木拔高着长了一大截,花朵绽放的微小声音总是湮没在风中,散了又散。春风又绿了江岸,它变得含蓄了,不再大声叫喊招摇过市,连春雨也只是淅淅沥沥的`,不甚吵闹。它的声音不再粗鲁,它的情感不再单一,它的声线温软轻快,它的面貌青春多彩。它像青春期的少年们,轻轻地来,缓缓地去。
第5篇:品秋作文600字
品秋作文600字
20xx年中秋节恰逢“十五的月亮十五圆”,哪里是赏月的好去处呢?网友们提出的建议五花八门:赤脚走在惠安县的西沙湾感受海上生明月的浪漫;爬上清源山观赏皓月映碧水的美景;穿行大街小巷,看见月随人走的'有趣场面……我连忙跟帖:“到东湖公园领会品月闻荷香的乐趣,中秋品月闻荷香。”
来到东湖公园的大门,全家人轻车熟路地来到“星湖荷香”的景点,只见绽放一个夏季的荷花笑容依旧灿烂,圆圆的荷叶细心地呵护着莲蓬。微风吹来,送来一阵沁人心脾的幽香。就在这时,主角——月亮闪亮登场,露出小半边脸,变成半圆,整个大圆脸都出来了。
月亮撒下清辉,像给大地披上一件银色的衣服,不光是我,连湖边的亭台楼阁、花草树木都镀上一层光亮。我接着妈妈的手,一边沿着湖边散步,一边听着《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砍伐桂树》的动
第6篇:品秋六年级作文
品秋六年级作文
“金风瑟瑟,红叶萧萧。”红叶是秋的代言人,是秋天的舞者,更是秋天的营养品。
走进一片“红色”的树林,看一只只多姿的“蝴蝶”在翩翩起舞,只见它从一棵枫树上欢快地飞落,边落边唱着《秋之歌》。接着,又有几只“蝴蝶”在飞舞,便随手接上了一只。瞧,它的身子是多么优美呀!它披着鲜红的大衣,中间有些绿色点缀着。
俯看,那一只只秋蝶正在欢快地交谈着呢!他们有的在风的指导下,集聚在一块儿开会,有的在自己的地盘守着。
置身在红林中,就像有了在往洋大海中遨游的感觉。抬头望那片蓝色的天,似乎也不再像以前那么大了。
走进红林深处,发现每棵枫树上都有一颗颗颜色、形状不同的菌类,有大有小,大的有手掌那么大;小的却只有一个颗扣子那么大。深处的.树不知怎么的,都长满了青青的苔藓,也许是因为年代太久了,也许是因为地面潮湿。
第7篇:品秋三章-散文
品秋三章-散文
品秋三章_散文赏析
【山 镇 之 秋】
清晨里,这儿便宜显得极冷。清清凉凉的风在动,却总也吹不散那轻烟似的薄雾。仿佛这里便是雾的故乡, 山融在雾里,虚虚的一轮。神秘的就像一个梦。薄雾清亮起来,山前浮出一个小镇,那苍苍茫茫的,是覆盖着镇子的杂树,远远望去,全然一片秋的山林,走进去,有屋舍人家,闻得山乡烟火。
一条镇街,似山路一般斜斜地上去,屋舍便错落两旁,常有山石在屋前堆放。这里房矮,门宽,门边都卧着一个锅台,放一张方桌;进得门去,便有茶喝有饭吃,菜清香,饭甜美,吃罢与主人闲聊,才知这镇里有着一条出名的温泉;是泉水引来了游人,山镇也就多了时代的色彩。
街头立了栋新楼,一砖到顶还有像样的餐厅。地用水磨石,墙用贴墙纸,壁灯照明,餐桌也带了电镀;吃着饭,还可享受,四壁有着画框,画的是山水,却要油